第844章 845熱議人物

中組部考察組進駐舟山,項不凱自然沒法分身,原定陪曾家輝赴京報道的事也就無法兌現了。

曾家輝倒不在乎這個,而是獨自一人去了京城。

首先,他得拜望江部長等人。

第二天由中組部幹部局一名副局長帶着他去團中央報道,接待他的是一位叫高立的副書記,高副書記直接帶他去團中央社區和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上任了部長。

曾家輝清楚,自己在社區和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就是一個閒職,前下的工作由副部長幹着,自己的重點是進中央黨校進修班學習。

從這個安排就可以看出,組織上對曾家輝的定位,今後是要提撥使用的。因爲,中央黨校的機構設置分爲進修部和培訓部,進修部顧名思義,爲“進”而“修”。

高副書記雖然是團幹部,但人已經是六十左右的高齡了,一副笑眯眯的樣子,對人倒是隨和,他也是社會和維護青少年權益部的分管領導,爲人謙和,對人友善,非常健談,對曾家輝的來歷倒是一清二楚。因此,他的話說得也很白,讓曾家輝先不要操心部裡的事,安心參加黨校的進修學習。

他的這種隨意,也讓初次到團中央的曾家輝心情很輕鬆。

“家輝部長,業務方面你先不用瞭解,你現在的任務就是黨校進修,組織上調你進我們團中央,實際上就是不讓你雜事纏身,不然像你這樣的年輕幹部,哪會安排在我們這裡?估計是讓你在這兒掛掛名,打打短工罷了,呵呵!”

高立謙笑着說道。

曾家輝連忙致謝,對高立的好感大增,中央機關單位的幹部原來本來都這般風格,相比下面的地方機關,高立這樣的領導顯然要單純坦率得多,沒有京官的那種傲慢的臉色,簡單隨和。

總算是正式成爲了團中央的部長。

曾家輝突然被調進團中央,這在舟山省還是引起了一點風波。

舟山官場的風聲一向就傳得快,所有人都對曾家輝與陸小東搭班子要爲盧原發展大幹一場的時候,曾家輝書記卻突然被調進京城,市裡的幹部們有些傻眼。

這調動來得一點徵兆都沒有,一時舟山各方勢力衆說紛紜,有人說曾家輝是終於要飛出貧困落後的舟山省了,進京過渡一下就會再任要職。有人說他進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那就是一個臺階,中央黨校中青班是什麼平臺?中青班就是爲省部級領導幹部培養後備力量的搖籃,這進了籃子,很快就能被搖出來了。

當曾家輝報道之後,一切塵埃落定,大家驚訝的發現,曾家輝原去的地方竟然是團中央社會和維護青年權益部,一部分人也開始唱反調,認爲調曾家輝進京,是被某些人擠兌,這分是明升暗降嘛。

爲此,一些人還進行了舉例證明。曾家輝在舟山這幾年時間,鋒芒畢露,犯了爲官之大忌。其中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是省政府常務副省長袁清,曾家輝與他一直不對路,前次引進華夏森工集團,明顯就被曾家輝甩了袁清一個“巴掌”,讓袁副省長鬧了一個大笑話,袁副省長都在接受中組部的考察了,人家即將做省長,能放過曾家輝嗎?

這擺明是曾家輝爲求自保,提前溜之大吉。

於是,關於曾家輝進京緣由,各種版本開始在舟山官場流傳起來,而曾家輝的這次調動成了舟山官場最爲津津樂道的話題。但許多人在談論此事之際,卻是不無遺憾,曾家輝在舟山無疑是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成長曆程,他只用幾年時間,便從一個處長成長爲一個正廳級幹部,連續在三個市任過市委書記,這一經歷早成年輕人成長的偶像。

一入京城深似海,京城的風浪自與舟山不可同日而語。這樣的人進京,是否還能續寫傳奇,很多人都欲拭目以待!

正在大家對曾家輝的去留談論熱潮涌動之際,舟山的另一個話題又熱了起來,那就是袁清成了新聞人物。《大西北》日報還是報道了袁清在南陽的“作爲”,雖然文中運用了化名,但情節一點也沒刪減,誰讓袁副省長牛皮哄哄的打了記者一記耳光呢?

中紀委的張主任雖然告誡未經審覈不可報道,但記者們都知道那隻不過是官方的程序語言罷了,真要報與否,還不是自拿主意。

南陽的消息也一直在盡力控制,可中組部的考察組一走,那就控制不住了,也沒太大的必要。因爲,考察組對袁清給出了否定的考察意見,可惜袁清費盡心機,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

中紀委的張主任並沒有像人們一直期待的那種鐵面無私,他只是參與考察,不是辦案。所以,他對袁清弄清情況之後,根本沒跟他做過多的“計較”,恢復了他的自由之身,就是他那位女同學,張主任也是回京讓她畫了個“押”,就不聲不響了。

但是,他不聲不響,並不代表考察組不言不語。

中組部長在向首長們彙報考察情況的時候,事先專程給國務院一位副總理作了勾通,簡單的彙報了袁清生活作風方面的問題。一開始,這位副總理還一臉的驚愕,表示“絕不相信袁清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

這所謂的低級錯誤,也許是生活作風算低級,也許是責怪他保密意識差,反正表示不太相信,擔心考察組弄錯了。

人家要力挺袁副省長上位,當然會有這種態度。

江部長可沒給這位領導太多面子,而是拿出了袁清自己親手寫的檢討材料,還出示了那位“杜局長”的配合“認識書”…最後只能讓這位副總理由驚愕變成了憤怒,大罵袁清不已。

兩天之後,舟山省省長湯中和調江南省任省委書記,江南省省委副書記包大同調舟山省任了省長,而舟山省委組織部長項不凱則連同湯中和去了江南省,任了省委專職副書記,協助湯中和控制江南發展大局。

舟山省委組織部部長一職暫時空缺。袁清則被免去了常委頭銜,調整爲政協副主席。省政府的常務副省長一職由分管發展計劃、交通建設的白副省長遞升…。

第906章 穩與進各有千秋第512章  無能爲力第1145章 1149 住口不語第1005章 隨機應變第133章  不得已的實情第1021章 登門拜訪第32章  規與硅第256章  進退難決第459章 想定一個基調第514章  躲過一劫第777章 778 心理檢驗第698章 699 本土專家第869章 誰都會動腦筋第129章  威脅還是交易?第967章 普遍現象第351章  讓市長折騰去第331章  暗裡較量第1087章 誰在挑畔第788章 789 挑了不當之地第206章  氣急敗壞第437章 誰會受益第308章 誰都現實第710章 711 百零八將之意第338章  意味深長第708章 709 一場友誼賽第932章 大度寬容第1003章 一語中的第361章 色膽包天第525章 受傷沒有第233章  深情相待第1111章 1115 異常情況第98章  一擊而中第655章  放火的動機第964章 表面放鬆第132章  捅他丫的倭國人!第33章  惡性競爭第651章  市長駕車違章第335章  記者來了第559章 導火索第381章  印象盧原第1010章 首提形象第174章  借鑑辦法第21章  誰受驚?第510章  文武手下第982章 三人被圍第1144章 1148 點撥幾點第728章 729 真當招牌了第636章  牽出意外情緣第888章 無業遊民一個第958章 由衷而贊第798章 799 考察之關第979章 伺機而伏第733章 734 另生事端第874章 臥房藏嬌第959章 說出來意第1043章 1047 語言不通第179章  示意第902章 先愣後急第911章 他鄉遇故人第796章 797 故意撞破姦情第113章  意外的發現第1011章 適得其反第375章 官場的通病第500章  倏然不見的笑容第114章  約定的陷阱第591章  經驗之談第1119章 1123 遇上熟人第226章  意外之變第1046章 1050 溝通第670章  下決心了第513章  爭取時間第638章  打起持久戰來第249章  新書記的印象第835章 836 慷慨解囊第182章  吃拿卡要第247章  實在沒轍第416章  擺大譜第1029章 靈機一動第8章  兩個理論第449章 分內的事第911章 他鄉遇故人第1123章 1127 謹慎防範第189章  重口味第824章 825 官員進村第598章  相請不如偶遇第112章  回不去了第265章 求雨第512章  無能爲力第291章  操盤手第1048章 1052動遷過程第239章  關心福利第855章 暫時失業第305章 觸景痛心第877章 父女上陣第906章 穩與進各有千秋第221章  敲省長的竹槓第307章 真來站崗第52章  有點暈針第286章 規矩第513章  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