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求雨

走過路過不容錯過,曾家輝決定先到這個甘水鎮政府看一看,順便多瞭解一點情況。

鎮上只有一條很短的街道,鎮政府院裡只有幾間低矮的平房,曾家輝讓鐵鋒將車停在街道邊上,他和趙剛下車朝鎮政府大院走去。剛走進院子,就瞧見一個幹部模樣的人從裡面出來,手中還拿着幾份資料,見到他們兩人,迎前道:“你們有事嗎?找誰啊?”

曾家輝道:“我們是南陽市的,路過這裡,就順便進來看看。”

“哦,我就是覺得你們不象本地人呢?”

“我們確實不是本地人,你們鎮黨委書記在嗎?能不能給我們引見一下?”

那名幹部搖頭道:“他去龍王廟了,估計一時半會兒回不來。”

曾家輝道:“龍王廟?去幹什麼?”

“唉!鎮上的羣衆集結到龍王廟求雨,書記剛剛趕過去勸阻他們去了。”

“都什麼年代了,還有人搞封建迷信,求雨?”曾家輝皺眉道。然後掏出煙來,自己叼了一支在嘴裡,又給年青人散了一根過去,問道:“龍王廟離這兒遠不遠,你能不能帶我們過去看一下?我們還正有事跟你們書記商量商量呢。”

年青人用手指夾着煙,看了看菸嘴下面的兩個字:中華,這可是好煙啊!甘水鎮這樣的貧困鄉鎮,普通幹部自己捨不得買來抽,鎮上也根本這麼高檔的煙賣,他們是一年也難遇上人裝上一支,他不由仔細地打量了幾人一眼,似乎感覺他們一定有些來頭,加上人家指名提出要找黨委書記書記,於公於私都應該幫忙一下。於是點頭道:“龍王廟離這兒不遠,我帶你們過去就是了。請你們稍等一下,我先把這幾份資料放回辦公室了就來。”說完揚了揚手中的資料,轉身跑了回去。

出來以後,年青人招呼曾家輝等人出了政府小院門口,直奔龍王廟而去,路程並不遠,但可惜沒有公路,幾人只好步行過去,一邊走一邊聊開了,曾家輝也從帶路的鎮幹部口中大體知道了知道了龍王廟的事。

年青人叫麻小田,是甘水鎮黨政辦主任,根據他的介紹,大路縣甘水鎮這一帶經常遇乾旱,特別是冬天時節,常常是幾個月不下一滴雨,今年最爲嚴重,百姓們吃水難、用水更難,鎮上帶領村民們四處打井,可有些地方打了井不見水,灰心喪氣,不想再打了;有的地方打井到一半,就沒了鑽井機器的柴油錢,只得半途而廢。眼看正月都要了,地上乾裂着數寸寬的口子,人畜沒有水吃,春耕春播也要成爲泡影,村民們那個急啊!簡直沒法形容了。於是村民們病急亂投醫,有村民牽頭化緣籌錢,家家戶戶一塊兩塊,三毛五毛的揍了點錢起來,他們又從外地請來了什麼巫師,開始組織羣衆集體參與求起雨來。

這都什麼時代了,還有人搞求雨這等封建迷信?曾家輝覺得很可笑,也很心痛。他對這類迷信活動有些認識瞭解,求雨的準確稱法叫祈雨,早在中國西漢時期歷史就有記載,曾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區、各民族的歷史中,從日本的原始部落到北美印第安人,從澳洲的土著到俄羅斯的先民,都有過專門的祈雨法師來控制雨水的降落。即使到了近代,一些已進入現代社會的民族中,這種巫術活動仍然存在,主要是圍繞着農業生產、祈禳豐收的巫術活動。一般都是遇久旱不雨,由一羣寡婦、少女等沿街掃土,用柳條甩清水,衆人舉小旗,敲鑼打鼓,進行“行雨”、“謝雨”之俗。後來民間修建了“龍王廟”,每縫久旱無雨,人們爲了生存和生活,善男信女們就到廟裡燒香禱告,祈求上天使威生雲、生雨,懇求龍王降雨。也有遇陰雨連綿或雨量過大,人們以朝空中放火槍、爆竹等方式向上天表示煩惱,這是求請收雨的活動。祈雨是中國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反映了人們在惡劣的自然生活環境中,渴望美好明天,創造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行爲,它是想把“地上沒有天上求”的思想變成理想的迷信!新中國成立後,祈雨活動隨着水利建設的發展已經逐漸消失。

曾家輝沒想到在自己管轄的南陽市,今天竟然又出現了求雨這等愚昧無知的事,他陰沉着臉,插話問道:“麻主任,你們鎮上就不能向縣裡求援,請求支持打井資金,或者幫助供水解難?”

麻小田搖頭嘆氣,道:“鎮上早就打過報告了,從兩個月以前開始,打了一次是又一次,一直打到現在,就音訊全無了。”

作爲黨政辦主任,他對鎮裡向縣裡的報告文件內容再清楚不過,麻小田將甘水鎮打報告到縣裡要錢打井的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原來第一道報告打到縣裡,縣上回答說沒錢,等等看;第二道報告打上去,縣裡惱怒了,叫鎮上自己想辦法;第三次、第四次……縣上乾脆不理睬了,就這樣泥牛入海,什麼聲息都沒有的到了今天。甘水鎮黨委書記武文修實在想不出招,只好動員鎮裡的幹部職工捐款,他自己帶頭每人捐了一個月的工資出來,可鄉鎮幹部就只有那麼50幾號人,十幾萬塊錢的捐款用於租用打井設備和油料費用,勞動力還是各村的村民們義務投勞,才勉強在全鎮打了五六口小井,有一口井打到底了還根本沒水,成了廢井。好在這樣一來,鎮上各個村都有了幾口小水井,算是能勉強解決了人的吃水問題,可牲畜、家禽獸就難了些,而地裡就根本沒指望了,要是再過一月不下雨,春季動不了土,種不上莊稼,村民們今年糧食就可能顆粒無收,那樣一來,大家不被渴死,也會餓死,情況很嚴峻,村民們想出了求雨的事,也給巫師鑽了空子。

第194章  家醜不外揚第374章 見面會上示威第832章 833 和風細雨第882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578章  市委書記再次伸手第481章  不失禮數第465章 回敬第241章  緊急召見第352章  開拓性的想法第1055章 1059親口答應第54章  收了信封第348章 熟人的態度第446章 怒火第735章 736 我只帶人第768章 769 曾書記跳舞第673章  探親第276章 惡人第849章 850 天下一家第751章 752 交辦任務第219章  保護第501章  全是高手第87章  對口安排第312章  省裡關注第277章 長遠第142章 違心的平衡第52章  有點暈針第916章 期盼的機會第735章 736 我只帶人第337章  沒有那麼撇脫第709章 710 飛來橫禍第1117章 1121 考驗時刻第772章 773 不消停的麻煩第299章  信用卡第818章 819 穩住情緒第990章 覈查情況第613章  會不會是安排錯了第782章 783 嘗試不同路子第1091章 找上門去第542章 把握時機第868章 氣勢洶洶第589章  來電讓人云裡霧裡第319章  幡然醒悟第503章  風涼話第1017章 相應安排第1094章 電話交鋒第769章 770 誤解了上當第15章  一個“交待”第622章  注重風度第1026章 思路基礎第879章 互相拋餌第806章 807 滿懷信心第137章  約見安排第980章 前後受阻第672章  表達之意第16章  相互支持第1143章 1147 應該之事第272章 土煙第274章 走兩步試試第1034章 一竄托兒第528章 好學上進第587章  搗亂第1147章 1151 新的形勢第138章  心照不宣第504章  暗自揣測第680章  補償第950章 查問來歷第224章  有效果第21章  誰受驚?第227章  謹慎之勢第502章  不追究第986章 難以置信第461章 查的時候再說第636章  牽出意外情緣第1135章 1139一張空卡第80章  推薦的人第1065章 1069民衆感受第790章 791 彼此認出對方第149章 醉翁之意第170章  非要指示?第1001章 口供吻合第283章 老同學第1102章 1106 大勢所趨第515章  敢死隊第326章  故佈疑陣第1140章 相對而言第20章  與劫匪談判第24章  看老領導第809章 810 夥伴關係第687章 688 突想釣魚第7章  “責任”第546章 現實第933章 觀點效應第767章 768 懷疑問題第1113章 1117 按住礦難第421章  誰對車做了手腳第815章 816買賣第1076章 各有理由第1128章 1132 出爾反爾第669章  公道在人心第353章  有人天天跟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