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天下熙熙(下)

當東南倭寇被基本消滅,南京、贛南、銜州的內亂也接連平定後,因爲種種弊政,在大明南方積蓄的破壞力量,終於釋放完畢,雖然各地還有零星盜匪,但在久亂之後,民心思定,終究起不了什麼大波瀾了。

但在這一年裡,大明朝並不太平,四川的白蓮教蔡伯貫起事,已經連破合州、大足、銅梁、榮昌、安居、定遠、璧山等七州縣,號稱十萬、據險而守,連戰連捷,最後在大足建元大寶,國號大唐。這可犯了天下之大不韙,一時間海內震動,天子暴怒,立刻下令將其剿滅。

可四川的官兵已經被打掉了士氣,巡撫劉自強自家人知自家事,趕緊向朝廷求援,務必另派大員,前來指揮剿匪。內閣準了他的請求,並令兵部舉薦人選,結果兵部認爲,東南經略沈默,就是最好的選擇。一些身居要職的京官,也紛紛附和這個說法,一時間輿論都認爲「東南經略經略西南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但沈默是絕對不會接受這個任命的,他讀陽明公的著作,知道先生平生最難過的事情,便是淪爲了朝廷剿滅叛亂的劊子手……不要天真的以爲,官場上能有公平存在,你越是能幹,就越容易被利用,如果在平叛中表現太突出,那麼恭喜你了,只要國家十有叛亂,當權者便會立馬想到你,這輩子就奔波在大明的窮山惡水之間,指揮一場又一場血腥屠殺吧。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只要你一直做的優秀,你的品級肯定會直線躥升,不用多少年就會,甚至被封爲伯爵、侯爵什麼的。但這些崇高的品級,除了能讓你多拿一些俸祿外,沒有任何作用。當你滿身傷病,英年早衰的時候,纔會悲哀的發現,昔日那些窩在京裡,不顯山、不漏水,甚至一直讓你瞧不起的同年、後輩,已經悄然爬到了六部尚書,甚至入閣爲相,站到了權力的頂峰,成爲你遙不可及的上級,一言就可-以決定你的升遷去留……

這種悲劇不止存在於軍事將領,對一切外官亦是如此,哪怕你在地方有千般好,卻遠離大明的權力中心,只這一樁,便讓你終生無望入閣拜相。這種‘近水樓臺先得月’當然極不合理,卻真實存在着,沈默不能視而不見,他必須儘快回到北京去,否則在這場權力的角逐中,他將淪爲邊緣人物,再想超過別人就困難了。

好在他早有準備,從去歲贛南平叛後,便痛快的答應兵部的請求,放頭號大將劉顯率軍入川,並慷慨的撥付了一年的軍費……按理說,這個錢應該是四川出的,所以劉自強十分感激他,兵部和內閣也專門嘉獎了浙江。

同時他趁熱打鐵,連上了三道奏疏,稱自己已是▲不堪重負、心神俱疲、雜-病纏身’了,請求結束外放,回北京休養;但當時東南還禾平定,朝廷不可能中途換人,於是徐閣老好一番聞言安慰,並向他許諾,只要把衢州的問題解決了,就把他召回京來。

沈默這招可謂一石三鳥,首先是以退爲進,讓北京放鬆警惕,相信他一心回京,當然不會再擔心他權柄過大,尾大不掉之類,這樣他便可以做許多以前不敢幹的事兒,而不擔心被猜忌;其次,徐階爲了安撫他,只能給他更大權力,讓他可以去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第三當然是預備好回京的後路,一旦在江南的佈局完成,便立刻請

徐閣老兌現承諾,把自己召回京城,絕不拖泥帶水。

衢州的事情還未收尾,沈默便稱病退場,在衆目睽睽之下,被擡上船回杭州休養,接連敏月不理政事。按說他這番作態,朝中大員就是再絡任他,也不能強求他去四川了。但這次北京出人意料的執着,競派了欽差歇御醫前來爲他診病……當然在外人看來,這是皇上對重臣的隆恩,多少人羨慕不來的。

但沈默知道,他們是來看自己,到底是真病還是假病!

“逼人太甚了!”在松篁交翠的獅峰山下,龍井村中,陪同大人療養的沈明臣,正奮發着脾氣:“他們這是要出大人的醜!

時維六月,沈默穿着寬鬆的道袍,坐在竹椅上,搖着蒲扇道:“用我們老家的話說……坑爹呢這是。

“坑爹?”餘寅拿個銅壺蹲在根碧綠的竹管邊,接着從龍井泉中引

來的清水,瞪大眼睛問什麼道:“什麼意思?”

“就是算計着想把我坑了。”沈默撓撓頭道:“大概就這麼個意

思吧。

“大人知道有人在算計您?“什麼大人物非要和您過不去?是個能量

這下餘寅和沈明臣全都瞪起眼道:聯想起去年沈默吃得暗虧,對方一定

比沈默還大的人。

“這個真不好說,”沈默心裡其實有猜測,但沒有證據的話,他不會說出來,只是搖頭道:“北京太遠,西苑發生的事情,我還真不知道。

“應該不難猜吧?”沈明臣道:“接連想要暗算大人的,必然是視大人爲威脅的,有資格這樣想的人應該不多,同時有能力的,就更少了吧?”他對京城的大小勢力不甚瞭解,只能憑着感覺說。

“是不多,”沈默點點頭,輕聲道:“但也總有那麼幾個,”他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用扇柄支着下巴道:“一時也猜不出是誰蔫壞,索性先不想,過了這一關再說。

“過這一關不難,”餘寅將銅壺接滿,擱在小炭爐道:“問題是大

人以後何去何從?”

“哦,”沈默的身子前探,微笑問道:“君房兄有何妙招?”

“他們不是探病嗎?大人就真生一場病給他們看唄。”餘寅最近

臉上的笑容明顯增多,看來人不是不會笑,只是有時笑不出來而已。

“不是我說你,老餘,出的什麼臭主意啊!”沈明臣聞言大搖其頭道:“就算能瞞天過海,可大人的‘病’也就坐實了……大人真要成了病號,四川是不用去了,但只能回家養病,短時間內別指望能回北京。

“句章兄說得有道理。”沈默點點頭道:“這招確實毒哇,不論結果如何,都夠我喝一壺的。”本來‘稱病婉拒’就是官場常用的手段,誰也不會去較真,看你到底真病了沒。但對方不講規矩、將這一軍,的確讓人十分難受。

“呵呵……”餘寅笑道:“我給大人設計的這病,卻既能讓您過關,又可以馬上回京休養。

“哦?”沈默欣喜道:“什麼病這麼好,快快道來。”他知道餘寅從打誑語,這樣說就是有把握了。

“白虎歷節,怎麼樣?”餘寅嘴角微微上翹道。

七月裡,朝廷派來的欽差到了,當然人還沒來拜見,他的資料便已先拐在沈默桌前。

這人叫王篆,字紹芳,湖廣夷陵人,生於正德十四年,今年已經四十七歲。其父王良策,號柱山先生,乃是海內知名的大儒,向-來教子甚嚴。

這個人的經歷頗有傳奇色駱,嘉靖三十四年鄉試考中舉人,竟然沒有馬上參加會試,而是直接出仕任江西吉水縣知事。七年之後,也就是嘉靖四十一年,王篆參加會試,考中進士,現任都察院監察御史,這次來杭州宣旨探視之後,便直接接任浙江巡按,看來是朝廷重點培養的官員。

當沈默見到他本人時,頓覺朝中大員的眼光不錯,此人個子不高,但儀表不凡,氣度沉穩,更難得的是舉止有轟,不卑不亢,完全不像那些初出茅廬的小子,不是張狂無度,就是唯唯諾諾,看來良好的家教和從政的經歷,確實使他受益匪。

他打量王篆,人家也在打量着他,只見這位聞名天下的東南經略,靠坐在一張軟椅上,看上去臉色有些不好,但精神不錯,面上帶着溫和

只是大熱的天,他竟穿着厚厚的棉布長袍,一條左腿jl還蓋着薄被,也不怕捂出痱子來。

的微笑。只是

見王篆看自己的打扮,沈默嘴角掛起一絲苦笑道:“唉,讓王大人見笑了,這幾日沒下雨,我還算好些了呢……”說着嘆口氣道:“真是有什麼別有病啊。

“部堂風華正茂,正如旭日東昇,只是一時病痛,很快就會好的。”王篆恭聲道:“下官奉命前來宣旨,來之前元搭特意囑咐我「既然大人身體不便,就不必跪接了。

“那怎麼行?禮不可廢!”沈默搖頭道:“我還沒到動彈不了的時候。”說着便撐着起身,動作卻緩慢如古稀老翁,王篆趕緊上前攙扶,他卻要搖搖頭,堅決要自己來。

就這麼個起身下跪的動作,沈默做起來競十分吃力,只見他將大部分力量都壓在上身,兩條腿每蜷一寸,他的表情就痛苦一分,等完全做完時,已經是額頭見汗了。

見沈默如此年輕,又如此病態,王篆不由暗暗嘆息,便在擺好的香案前,宣讀了大明嘉靖皇帝的聖旨……內容以褒獎撫慰爲主,並官進一級,爲從二品中奉大夫、政治卿,食雙祿,賜穿鬥牛補服,至於一應賞賜自不消提。

這賞賜着實不低,雖然盡是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但你的官場地位,可不就靠這些虛的東西來展現嗎?

傳旨完畢,王篆趕緊上前一步,攙起沈默道:“部堂快快請坐。”待把沈默扶到座位上坐好,他便退後兩步,向沈默叩首行禮。待起身賜坐後,恭聲道:“部堂勞苦功高,貴體微恙,皇上和元輔十分掛念

,改派了太醫與下官同來,爲部堂診治。

沈默一臉歉意道:“區區小可,竟勞聖上和元輔掛念,實在是罪過。”說着主動道:“太醫在哪裡,快請進來吧。

侍衛便下去傳喚,不一會兒,一個揹着藥箱的中年人出現在堂前,向沈默行禮道:“在下太醫院醫官金學逑,拜見大人。

“無需多禮。”沈默微笑着賜坐道:“有勞金太醫千里迢迢而來,在下實在過意不去。

“這是在下的本分。”金學逑道:“何況能爲經略大人效勞,在下甘之若飴。

沈默心中微微一動,暗道:‘這太醫真會說話。’便笑着點頭道:“承蒙錯愛,本人就不客氣了。”說着笑笑道:“您就給我看看p巴o

金太醫點點頭,王篆趕緊讓開位子,並幫他拿着藥箱。金太醫也不客氣,坐在沈默邊上,從箱子裡拿出手枕,請沈默伸出手來,便微閉雙目,切起脈來。

屋裡針落可聞,待把脈結束,金太醫又仔細檢查了沈默的雙腿,又問他道:“大人曾經長期暴露風寒中嗎?”

“別的醫生也這樣問……”沈默點點頭,面色憂愁道:“現在想起來,我這病是十多年前,擔任浙江巡察使時落下的,那時候正值冬季,江南又冷又潮,我卻要東奔西走,露宿野地是家常便飯。”說着微微皺眉道:“這麼多年雙腿關節一直麻木腫脹,倒還能忍受,但自從在贛南待了一年,就厲害多了,常半夜發作,雙腿疼得像被蟲子啃噬一樣,整宿睡不着覺,尤其到了天亮前最厲害,不過白天輕很多,所以我索性都是晚上辦公,白天睡覺了。

聽了沈默的話,金太醫微微點頭,坐直了身子。邊上的王篆問道:“大人得的什麼病?”

“大人因爲風寒溼毒入體,又沒有及時治療,以至風邪遍歷關節,結果經脈結滯,血氣不行,商於骨節之間,與血氣搏而有靳疾也。”金太醫緩緩道:“但畢竟年輕氣盛,一直沒有明顯症狀,但去年在贛南山中,又受了風寒風寒,終於導致病症發作。

“這種病瘃害嗎?”王篆又問道。

“其疾晝靜而夜發,發即徹髓痠疼,乍歇。其病如虎之齧,又在寅時最重,故名曰白虎之病也。”金太醫看他一眼道:“看大人的症狀,已經十分嚴重了,必須要馬上診治,否則……

他打住沒往下說,但王篆已經明白了,一臉焦急道:“部堂大人可是我大明朝的棟樑,你要盡全力治療。只要能治好他的病,甭管是天上飛的,還是水裡遊的,就算是龍肝鳳膽也只管開出來就是。”他面上的關切之色不似作僞,如果沈默看走眼,那隻能說明這個人的心計……太深了。

“沒那麼多名堂,白虎瘍又叫歷年,其實得這種病的人很多。金太醫道:“也沒有什麼包治的靈藥,無非就是內服外治之法,內用·八珍丸’、▲陰火痛風方’、外用鍼灸拔罐……這些方子想必以前的大夫都已經開過了,但到了大人這種程度,想去根是不可能了。”頓一頓,又道:“我有個偏方,發病時用醋加蔥煎款卜,外敷痛處,應該能爲大人延緩疼痛。

聽了他的話,沈默面色灰暗道:“難道我要痛不欲生一輩子嗎?”

“是啊,”王篆也道:“難道就沒有一點辦法嗎?”

“辦法也不是沒有。”金太醫慢吞吞道:“但不是醫生可以辦到

的。

“什麼辦法?”王篆奇怪道:“醫生都辦不到,還能指望別人

嗎?”

“這病是由風寒溼邪引起,只要搬到北方乾燥之地,平時出入坐轎,不受風寒,自然也就不痛了。”金太甚設:“不過大人當官不自由,所以醫生也沒辦法。

“那……”沈默低聲問道“入川行嗎;!”

“那裡雖然風小,但溼熱多陰雨,還一年到頭下霧,你說呢?”金太醫有些生氣道:“恕小人無禮,大人的身體狀況,已經沒資格想三想四了,按我方纔說的去做,還能繼續做官,生活也沒什麼影響;否則,十年之內,必定不能自理。

王篆終於沒有疑問,回去後按所見寫了報告,加急發往京城,十天後,終於有了下文,允許沈默在妥當安排防務後,可回京休養。

一個沒人注意的細節是,那金太醫乃是崔延的弟子……

第424章 誰在撒謊?第332章 報捷報捷再報捷!第805章 希望(上)第197章 第三次激動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521章 推銷番外篇十年四第785章 內閣(中)第29節 對(中)第404章 和合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下)第455章 瞧這年過的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上)第823章 辭舊歲(中)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中)第87節 老宅(下)第745章 火併下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下)第753章 玉芝壇(下)第834章 時不我待(中)第496章 富可敵國第8 九二章 困龍(中)第851章 對決(下)第702章 宗藩第24節 把事鬧大(下)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445章 祥瑞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下)第738章 運籌帷幄(上)第658章 盛世第915章 崩潰(中)第622章 搶戲第227章 月下尋伊第7節 沈家大院(上)第817章 坑爹(下)第105節 畫屏(下)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191章 王江涇大捷第88 九章 罪己詔(中)第838章 大閱兵(中)第299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8 九三章 夜宴(下)第265章 解元郎斗酒破百聯第612章 傷離別第817章 坑爹(下)第517章 遍地高手第448章 都是高人第97節 陶虞臣(上)第822章 絕殺(下)第772章 言官們(上)第100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上)第832章 所謂朋友(中)第97節 陶虞臣(上)第408章 碼頭邊的守望者第710章 禮部第739章 聚和堂(中)少女的逆襲上第65節 較量(中)第705章 百歲第265章 解元郎斗酒破百聯第194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723章 正月(下)第327章 皇帝恩賜第344章 金殿傳臚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743章 制勝之道中第544章 天心第526章 潛龍第767章 《登極詔》(中)第788章 過年(下)第350章 修史第800章 多事之秋(下)第162章 長子參軍第231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771章 尚書(中)第800章 多事之秋(下)第922章 歸來(上)第180章 百花仙酒第13節 城隍廟(上)第760章 較量(三)第806章 驚變(下)第847章 來客(下)第769章 早朝早吵朝朝吵(上)第729章 江南春(中)第446章 起航!!!第455章 瞧這年過的第824章 不如歸去(中)第419章 鐵將軍第8 九三章 夜宴(下)第555章 屬誰?第178章 起風波第858章 婚變(中)第510章 天堂與地獄第208章 風雨中……第807章 審訊(下)第808章 意外(中)第131章 去省城第230章 那一吻的風情第225章 小書童勇施美男計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