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羨慕嫉妒恨

一。…

張居正話一出口。包廂中原先融洽的氣氛爲之一有

“那依張大人的意思”。林潤仍然面帶笑容道:“我們就應該對此坐視不理了?。

“當然不是”。張居正搖頭道:“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有些事情,不是不該做,而是時機未到說着指着外面道:“外藩的世子、公子們到沈大人那裡鬧,在京裡的宗人們,也是變着花樣的出麼蛾子”一面託請王公大臣們爲他們說話。一面又在前門外要死要活。每天都有好幾百號人,拿着個破碗在那裡要飯,他們還放出話來,誰敢動他們的祿米,就殺他全家。”

“哼!”林潤的俊臉一陣通紅道:“膽敢威脅朝廷命官,更要嚴懲不貸了!”

“這件事,越往上壓力越大”張居正耐心對他道:“皇上、裕王、徐閣老都是顧慮重重啊自從景王就藩後,皇帝便有意識的讓裕王參與進國事商定中,這也被看成是培養接班人的舉動。“祖制不可變。宗親不可棄,這是皇上和裕王爺都繞不過去的攔路虎,所以雖然也希望能甩掉這個包袱,但不願看到宗親血脈鬧翻,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林潤算是聽明白了,原來張居正是上面派來的說客啊!硬邦邦的打斷張居正道:“那依太嶽兄的意思,這事該如何收場?”

“從長計議,一切以穩定爲重。”張居正沉聲道:“方纔若雨兄說的上策,目前還不可用,這個震動太大,一旦頒佈將不可收拾,倒是中策和下策嘛,還是可以斟酌的。”

林潤便轉過頭去,望向沈默道:“拙言兄,你也是一般的意思嗎?”

沈默淡淡一笑道:“我現在是在其位、謀其政,只希望這一關能安穩過去,誰的主意好,我就聽誰的。”

“甭和稀泥”。林潤溫和的外表下。是如利劍般的性格,目光直刺沈默道:“你覺着應該怎麼辦?。

“呵呵”沈默給他斟上一杯酒道:“宗藩問題確實很麻煩,咱們的步子緩一些,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來解決,效果可能比快刀亂麻要好一些。”

“我就不明白了。”林潤端起酒。一飲而盡,擦擦嘴道:“不就是一些個混吃等死的蠢蟲嗎,有什麼好怕的?當今嚴賊已去,正是革舊立新的大好時機,大刀闊斧斬將下去;爲大明剜妾這顆毒瘤不好嗎!”

“只怕你這邊網舉起刀”張居正冷冷道:“大明就處處烽煙了。”便直直望着林潤道:“你也親自調查過伊王,像他這樣的王爺,都能拉起萬餘人的隊伍來,再想想當年的寧王,便知道那些王爺們除了混吃等死,也不乏包藏禍心之人。到時候一犬吠人、百犬吠聲,全都鬧將起來,不用打清君側的旗號,你這個大明朝的晃錯,就得去西市報道!”

這話已經說得極重了,林潤氣不來,啪地一聲竟捏碎手中的酒杯,倒把一屋子書生齊齊嚇了一跳。

“我就是當了晃錯!”林潤冷冷望着張居正道:“也比你個申屠嘉強得多!”說着把破碎的酒杯扔到的上。朝衆人拱拱手道:“林某失禮了,改日必將登門謝罪便轉身決然而去。

一一、一一一一,心一一一一一一,心一一,心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乙一一,心一一

林潤一走,好好的飯局算是徹底攪合了,徐渭、諸大綬、殷士瞻也先後離去,只剩下張居正一個客人。

“這不是我的本意啊,拙言。”他歉意的對沈默道:“改天幫我向林兄道個歉。”

沈默寬厚的笑道:“我知道。你也是師命難違嘛,我又何嘗不是?”說着苦惱的嘆口氣道:“老師一話,我也束手束腳,其實本來我是支持若雨兄的。”

“我也一樣。”張居正皺眉道:“這幫宗室於國家有大害而無一絲益處,真狠不得把他們掃得乾乾淨淨”。

“這纔是太嶽兄的真心話”沈默哈哈笑道:“我說嘛,你方纔哪是待人說客,分明是在激將嘛“嘿嘿”明人眼前不說暗話。張居正痛快承認道:“我也只能用這種法子,才能既跟老師有所交代,又不違背良心。”

原來徐階也不知從哪得知,張居正要來沈默這裡赴宴,便把他找去。對張居正道:“現在爲師網跟皇上的關係有所回溫,就讓林潤這一本給攪和了,他是我的學生,皇上自然以爲,他奏議宗祿是我的主意”說着有幾分無奈道:“如果這件事我不妥善處理,皇上會認爲我是得寸進尺,藉着非議宗祿,顯示自己的權威呢

張居正覺着老師多慮了。但做學生的怎能反駁老師,他只好委婉問道:“老師爲何不把林潤找來,直接對他說。”

“有些話,爲師不能講徐階緩緩道:“我不能

“學生明白了張居正只好勉爲其難,替老師前來表態。但他又不想讓這場削減宗祿的風潮就這樣天折,只能歸罪於己,求得兩全。“可你把林潤得罪慘了”沈默淡淡道:“他罵人可是一絕,說不得你就真成了申屠佳。”

“呵呵,能被罵也是一種幸福默默無聞十多年的張居正,倒看得開道:“到是你,宗人府那邊還得多擔待點,總不能鬧出亂子吧。”

“我還應付得來。”沈默正色道:“倒是有另一樁事,你得告訴我個準信

“什麼事?。張居正低聲問道。

“老師已經容不下胡宗憲了,對不對?”沈默目光如炬,審視着張居正道。

“這個張居正的目光有些閃爍道:“我也不是很清楚。”

“太嶽兄,你我肝膽相照,相約中興大明,共創盛世。”沈默卻不吃他那套,沉聲道:“如果當初的誓言還沒有隨風而逝,你當知道胡宗憲有挽狂瀾於既倒之功,功在千秋社稷!如果此人不得善終,會寒了天下壯士之心,到時候誰還肯爲國抵死效力?還談什麼中興、盛世?”。

聽了沈默的話。張居正動容道:“拙言,你說的很有道理,絕不是危害聳聽。

“這麼說,你肯幫我說和了?。沈默欣喜道。

張居正面色一陣晦明變幻,最終緩緩搖頭道:“拙言,這件事怕不是你我可以改變的。胡宗憲是由嚴嵩義子趙文華舉薦,而後屢屢擢,都離不開嚴閣老的幫助,在朝中百官眼中,他就屬於嚴黨。況且胡宗憲與趙文華勾結,陷害張經、李天寵的事情,已經東窗事。朝臣們都說要是張半洲仍在,僂患五年前就平息了,現在胡宗憲用這麼大聯代價,多用了這麼長的時間,才完成同樣的事情,這算是什麼功勞呢?”

“這是什麼狗屁邏輯?”。沈默拍案而起道:“強盜理論嘛!當初張經是怎麼死的,大家都很清楚。他是嚴嵩和李默鬥爭的犧牲品,是爲高層內鬥陪葬的!”他的情緒有些激動,手都微微顫抖道:“當時他不過是個七品巡按而已,沒有他摻和在裡面,張經也一樣是個死一你可以指責他助紂爲虐,但要是沒有他。抗僂統帥的位子,一定會被一些庸才、廢材佔據,我大明的半壁江山,到現在還是血火連天!”

“但在那些御史言官眼中,他畢竟是通過陷害同僚,巴結奸臣纔上去的張居正輕聲道:“德行有虧,這就是致命傷啊!”

“當時那種情況下,只能求一問心無愧,豈能盡善盡美?”沈默搖頭道:“太嶽兄,不能這樣偏頗啊!”

“唉,你說服我有什麼用”張居正嘆口氣,沉默了好久才幹笑一聲道:“你是不是看到陸鳳儀的奏疏了?還沒有明呢,消息夠靈通的。”

“不錯。”沈默不瞞他道:“你甭管我怎麼知道的。但我知道這封奏疏如果不壓住,胡宗憲晚節不保

陸鳳儀,南京戶科給事中。不過一個小小的科員,估計朝中知道他名字的,不會過五個人。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上了一道《劾奏東南總督胡宗憲欺橫貪淫十大罪疏》,打響了清算胡宗憲的第一炮,相信不用幾天功夫,他的名字就能人人皆知,想不出名都難。

其實在陸鳳儀之前,就有不少京中的御史彈劾胡宗憲,但一來當時的時機並不成熟,二來他們遠在京師,道聽途說,風聞奏事的威力自然不行;第三,真正對胡宗憲有威脅的。就是南京和江淅那幫官員,他們在胡宗憲手下身邊,對他的情況瞭如指掌,若是指正他,自然殺傷力非同小可”沈默未雨綢繆,利用自己在南方深厚的人脈,先行把這些人安撫住了。

所以這二年嚴嵩倒臺,非議胡宗憲的聲浪也是一浪高過一浪,卻都被嘉靖壓下來了,而且皇帝降旨說:“胡宗憲不是嚴嵩一黨,自任職御史後都是聯升用他,已經年了。他爲聯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在如果加罪,今後誰爲我做事呢?。

胡宗憲爲何如此不受待見?並不是每個人都心懷着某種目的,而是純粹的討厭他、不能容忍他。道理很簡單,這是一個德治社會,德行纔是衡量一個人好壞的最高標尺。尤其是在這種濁流下降、清流復起的時候,你做過什麼,功績多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按照讀德標準要求自己。

母庸諱言,胡宗憲顯然沒有做到。他遭人厭棄的地方,主要有三點:第一,當年身爲淅江巡按御史。不能秉公直言不說,竟然還追隨趙文華也上疏彈劾張經等人。那彈劾奏疏現在都察院中還可查到,奏疏中。胡宗憲對張經極力詆譭,而且對淅江巡撫李天寵也進行陷害這種不義之舉自然令

第二,在趙文華死後,胡宗憲又結好嚴嵩,饋重金進行賄賠。在嚴嵩被籍沒家產時,其中就有胡宗憲所獻的大量珍寶,以及令人肉麻的表忠心的文字,阿附賄賠奸黨者,向來被人鄙視,自然也被當作奸黨視之。

第三,胡宗憲侵吞軍餉、生活奢侈,這是不爭的事實。胡宗憲通過在淅江加派“提編。等額外稅賦。請求留存淅江鹽銀等手段,聚斂了數額巨大的錢財,獲得了“總督銀讓”的綽號。其中大部分的銀兩,確實用在抗僂上,但在巨大的權力腐蝕之下,也有部分被他個人揮霍了。

關於胡宗憲的最新段子,生在皇卑南巡杭州,胡宗憲宴請打前站的官員和太監,居然用了兩百名侍女陪飲,極盡奢侈之能。到了散席時,太監拿出五兩金子表示感謝。胡宗憲冷笑一下,不予理睬。官員僅賞了一兩金子,被胡宗憲當場扔到了水裡,還笑着說:“您這是在羞辱我吧”然後又指着那些侍奉的美姬,請他倆選幾個侍寢,那官員心裡鬱悶,推辭不就,那太監更不用說。

見他倆如此,胡宗憲就說:“這不是不給我面子嗎?那我就先行了。竟然擁着兩個美姬先進屋睡了”這些雖然都是口口相傳的段子。定然不乏誇大其詞,但也不能不信。至少以胡宗憲微薄的俸銀,怎麼可能維持如此奢華的生活?其實貪污不算大事,畢竟地方官哪個不貪?但貪得如此高調,就太惹人羨慕、嫉妒、恨了。

嘉靖雖然保住了胡宗憲,但令人尋味的是,皇帝同樣沒有處罰那些彈劾他的人。

這無疑助長了彈劾者的氣焰。而且沈默也不可能一手遮天,終於這個什麼“陸鳳儀。跳出來了,將一本威力巨大的彈劾奏章。遞到了司禮監的值房。

沈默通過他的關係,已經看到了奏章內容,除了老一套的一侵冒軍餉,暖削民財、市販官職、私役官軍。督府積銀如山之外,還有更逼真的細節描寫,諸如“聚奸如友,長夜縱飲,大納姬妾,宣淫無度,剋扣上供歲造布匹銀兩,濫給倡優,寫得活靈活現。宛如親眼所見,讓你不得不信。

但真要人命的事,他翻起了一樁公案,全盤質疑了胡宗憲的抗僂功績。他先從抗僂的現狀說起,現在東南有勁旅十餘萬,其中佼佼者戚家軍、俞家軍、譚家軍等十數支,皆可力戰數倍於己之僂寇,最勁者威家軍,每殺敵百人,方折己方一人。

這就充分說明,僂寇根本沒有過去宣揚的那麼強,胡宗憲趙文華等人,分明是在誇大其辭,以掩其過。而胡宗憲本人,就從沒想過與僂寇決一死戰。因爲他與海寇頭目王直、徐海等人畢爲同鄉,其所任蔣州、陳可願等人皆爲海寇奸宗憲實際上就是在按兵玩寇,養敵自重,若非如此,王直豈能肆無忌憚上岸,悠悠於江淅境內?若不是皇上英明果斷,將其逮捕,恥辱將不可雪。然而胡宗憲竟在將其解往京城途中,偷偷把他釋放,且許徐海任海防官,與王直約誓和好,喪權辱國,丟盡祖宗的臉,這才換來了所謂的“和平。

據此,陸鳳儀認定,胡宗憲的所謂功績,不過是仗着天高皇帝遠,自導自演、自吹自擂的一出鬧劇而已。與仇鸞之輩沒有區別,請皇帝明法典、正視聽,立刻撤銷他一切職務。將他枷送京城受審。

汗馬功勞、舉世榮耀,都被這些殺人不見血的刀筆吏,攪合的面目全非,世人有幾個。親歷過抗僂前線?大都還是道聽途說,而且胡宗憲又那麼招人嫉恨,自然人人都願把他往壞處想,一個本來衆人景仰的英雄,眼看就要變成萬夫所指的罪人了,這種奇異的景象,在人類歷史上並不罕見。甚至是所有蓋世英雄。共同的悲劇命運。只有寥寥通透達觀之大智慧者,才能保得晚節。

而胡宗憲,顯然不在燦,

“拙言,既然話都到這兒了張居正誠懇對他道:“我就跟你說實話吧,他們已經掌握了確鑿的證據。這次胡宗憲是完蛋定了,你要是不想受牽連的話,其實最好的辦法,是搶先參他一本。”見沈默的面目都因爲憤怒而扭曲起來,他趕緊改口道:“當然我知道你不可能這麼做,那就置身事外吧,以你現在的的位。是不會受多大牽連的

“不可能”沈默想也不想便搖頭道:“永遠不可能。”

這是補昨天的,今天的繼續寫”(未完待續)

第56節 小還鄉(中)第40節 巧匠(上)第388章 用眼神殺死你!!第322章 聖心獨裁第787章 來使(上)第782章 凱旋(下)第224章 李默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上)第848章 索南嘉措(上)第12節 萬般皆下品(下)第163章 鐵柱隊長第8 九五章 難料(上)第526章 潛龍第334章 延醫第540章 說服第579章 兇手(上)第1章 一夢五百年(中)第861章 無題(上)第401章 大幫派與大地主第815章 神仙們(中)第796章 尚書遇襲(下)第812章 逼宮(上)第135章 孤獨求敗第639章 最後的一本第326章 嘉靖的御膳第734章 陽(中)第406章 投獻成風第191章 王江涇大捷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下)第921章 君(中)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下)第472章 一品宏第441章 蘇雪大家第五 卷京華煙雲雪滿天第193章 嚴東樓第614章 年夜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中)第125節 大人物和小人物第342章 富有嘉靖特色的下半場第909章 閹寺雄起(上)第396章 霸王槍第483章 從此不再恨第457章 東風起第371章 婚禮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238章 有志向的男人第863章 藩籬(下)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中)第868章 局(中)第44節 第二道題(中)第1章 一夢五百年(中)第302章 大地震第382章 新官上任第239章 沈京的野望第593章 大耳賊第230章 那一吻的風情第632章 火了第777章 西風勁(中)第696章 你們被包圍了第823章 辭舊歲(上)第64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上)第53節 李縣令(中)第670章 沈縣令第576章 伴君如伴虎第93節 最後一課(下)第544章 天心第537章 李娘娘第869章 暗算(下)第490章 無須再忍第502章 不愛紅袍愛藍袍第574章 闖關第697章 連環鴛鴦陣!第795章 不如歸去(下)第782章 凱旋(上)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中)第1章 一夢五百年(中)第102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下)第779章 卷平岡(上)第198章 刀下留人第71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中)第837章 隆慶新政(上)第449章 鑑第598章 反客爲主第406章 投獻成風第787章 來使(中)第853章 我不答應(上)第820章 公祭(下)第20節 大條了(中)第678章 沙勿略見聞錄第374章 抓刺客!第438章 談判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中)第672章 本與末第536章 神醫進京第537章 李娘娘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下)第369章 鐵骨丹心第67節 極限(上)第779章 卷平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