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江南七子

官居一品

想到這。提學大人便取筆在陶臣原子上細細圈點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擱下陶虞臣的卷子。學大人又想道:“那徐文長是一時名士。若不取他。怕是有人要非議我。不如把低低的取了。讓鄉試官心煩去吧。”便把徐渭的卷子重新找出來。從頭至尾又看了一。便品出了一些滋味。

待再看第三遍後。學大由嘆息道:“這樣文字。連我看一兩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後。才曉是天的間之至文真乃字字珠。可見才子之名不虛。卻比虞臣的才氣要強上許多。”只好對陶虞臣說聲抱歉。將他卷子上的一字下再加一橫。變作了第二名。反取了徐渭爲案。

看完徐渭這篇。再看別的便感覺索然無味。愈覺着徐渭的文章令人回味無窮。提學大人心道:“徐文長的文章遠勝王。卻一直科場潦倒。可見這世上糊塗考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啊。”

感嘆一陣纔打起精神。繼續閱卷。等到掌燈時分。提學大人已經頭暈眼花了。便準備再咬牙看幾份就吃飯。餘下的明日再閱。誰知看到其中一份。提學大人不禁身一震。連吃飯都忘卻了。捧在燈下反覆讀了幾遍但見那作並不刻意爲文。其製作無奇之態。無藻之色。無柔曼之容。無豪宕之氣。卻莊雅衝夷。真醇正大。

這樣的文章讀來。不像一般八股文那樣空洞無物不知所云。而是讓人明明白白。清清楚。讀之爲其擊節叫好思令人默然深思。提學大人是明白人。知道一般士子寫不出這樣的文章。

因爲八股文竟是議論文的一種。求所問皆是治國大道有關。而書生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讀聖賢書。只知道人云亦云。哪裡有自己的見解?寫出來的文章未免也只是拾人牙慧。毫無新意。令考官昏昏欲睡了。

不過歷來官也不強求。因爲寫出這樣的文章需要有宏邃之養。深遠之識。割之才。實之學。即是說思維才氣學識經驗眼氣度。都要達到很高的程度。遑論一般的士子。就是他們這些翰林出身爲官多年的老前輩。也達不到這個程度。

但這位考達到了。

提學大人反覆翻閱着份試卷。不停重複說一句道:“救時宰相。救時宰相。”將那份卷子讀了不知道多少遍。連飯都忘了吃仍在感慨其中的道理。

裡邊的官員等了又等讓下人把飯熱了又熱。始終不見提學大人進來吃飯。終於忍不住出去催請。提學大人須道:“吾飽矣吾醉矣。無需酒食。”下官奇怪道:“大人尚未用飯。怎飽了矣?”

提學大人哈哈笑道:“讀此妙文如|;讀此高論。如飲瓊漿。怎能不飽不醉呢?”

“不知是哪位高賢的文章?”官們好奇問道。

提學大人亮出那試邊角上的名字。衆人便見“會稽沈默”四個字紛紛點頭道:“小三元就是小三元啊。”

~~~~~~~~~~~~~~~~~~~~~~~~~~~

翌日放榜魁處赫然是沈默的字。徐渭被取第二陶臣的名次上。又被加了一橫。成爲了第名。若是知道其中的原委。不知陶同學會不會哭笑不的。不過以他寬廣的胸懷看。大抵應該不會吧。

至於那孫氏兄弟。分別取了第四和第六。第五名卻被另一個熟人吳兌佔據了。

前兩等加上三等前十名。進去謝了宗師。提學大人自然溫勉有加。讓衆生好生用功。準備數月後的鄉試。

待出去後。沈怪道:“怎沒有到諸兄?”他說的是諸大。那位久負盛名的才子。

陶虞臣笑道:“師兄有所不知。諸學長之父乃是處州。是以直接送考。”邊上的吳兌呵呵笑道:“那諸大有狀元才。可是拙言你鄉試的大敵哦。

沈默搖搖頭。無所謂的笑笑道:“名次不重要。中了才重要。”便問那陶虞臣道:“還一季便鄉試了。你還要去嶽麓書院嗎?”

陶虞臣笑道:“不去了。赴幾個文會。聽幾次名師講解。多交流一下是正辦。”

“跟我去杭州。”沈默笑道:“畢竟是省城。文會和名師都比紹興多不少。”

“那敢情好。”陶臣歡喜道:“日師兄還邀我去杭州。我只怕相熟的同年太少。不的真心交流。便沒有答應。”

他話音未落。便聽後有人笑道:“

事。人越多越好。”回頭一看。是孫孫兩兄

沈默高興道:“自然是好的。”便對吳兌道:“

長不妨也去。”吳兌笑道:“恭敬不如從命嘍。”

沈默又四下去找徐文長。卻沒有找見。陶虞臣奇怪道:“方纔還看見文長兄呢?”

孫嘿道:“我來時便看他與一繡車中人嘀嘀咕咕。恐怕現在又去赴美人約了。”

孫教訓道:“就嘴碎。”一頓。又道:“不過好像真這麼回事。”

~~~~~~~~~~~~~~~~~~~~~~

衆人說笑着出府學宮。那孫便四下張望。突然指着對過的一酒樓道:“看吧。門口就停着那輛車。我敢打賭徐青藤就在裡面。”

話音未落。便渭從酒樓裡探出頭。朝着他們招手道:“拙言。上來一趟。”

孫是個來熟。聲道:“青藤先生。就請拙言兄一人嗎?”

徐罵道:“你誰呀。我認識你。”惹衆哈哈大笑。

孫鬧了個沒趣。小聲咋舌道:“老兄說話好不客氣。”

沈默寬慰他道:“長兄就是這臭脾氣。但是極好的。”

孫嘿嘿笑道:“兄不用擔

。我這人海量。從來不生氣。”孫瞪他一眼。朝沈默拱手道:“既然師兄有約。不攪擾了。我們兄弟倆現住在興紹客棧裡。若是定下去出的日子。勞煩派人知會一聲。”

“好說好說。”沈默還禮笑道:“就在這一兩日。大家抓緊準備。咱們宜速不宜遲。”衆人稱善。

沈默又對陶臣道:“且去邀一|諸學兄。看他願意同去否。”

陶虞臣點頭道:“我知道了。”衆人便各回各家了。

~~~~~~~~~~~~~~~~~~~~~~~~~~

待衆人走了。沈默頭看看沈安。沉吟片刻道:“你且回去吧。”

安小心道:“少爺。我還是跟着您伺候吧。”

沈默已經猜到約摸什麼事。哪敢帶這位“碎嘴安”?便把他攆回去。讓鐵柱跟着自己上去。

進到酒樓裡。徐渭便應下來道:“怎麼這麼慢呀”

沈默目光閃爍的打量着他:“你跟我說實話。上面還有誰?”

“沒誰了呀。”徐渭心虛道:“好吧。就知道你長了毛比猴兒還精。是呂小姐在上面。”見沈默轉身要走。他趕緊拉住道:“我說兄弟。你可不能不知好歹。人家可是正經的官家小姐。這麼不顧臉面的來找你。你還想怎麼的?”

“你還是問問她想怎麼的?”沈默低聲道:“我不是已經說了嗎?我已經與殷小姐有婚約。怎麼就不能罷休呢?”說着瞪眼道:“難道你沒告訴她?”

徐渭訕:“這話太傷了人。還是你親口說吧。

沈默這才知道。原徐渭那憐香惜玉的毛病了。不由嘆口氣道:“哎。說你什麼好啊。”便負手上樓道:“跟上來。讓你看看什麼是純爺們。”

徐渭笑道:“我虛心學習。”便跟着他上了樓。敲敲最裡頭一間包廂的門。便聽個好的女聲道:“請進。”

一想到接下來要乾的事兒。沈默竟感覺有些緊張。心臟怦怦直跳。罵自己一聲道:“要有出息。要對起若。“便昂挺胸進去。看見個花花綠綠的身影。閉眼道:“位小姐。在下沈默。既然令尊已經否了兩家的婚事。下也只能深遺憾。希望您個好歸宿。不要再違背令尊的意思了。”

說完睜開眼睛。便一個梳着雙丫髻的侍女。一臉驚恐的望着自己。

這個窘啊。他一時緊張。竟然對個迎出來的侍女自白一番。真是。丟死人了。

屋裡很安靜。針落可聞。那立在窗前的呂小姐。便以爲沈默還在埋怨她家。便輕聲道:“藕雖有孔。心不染垢塵。”意思是。雖然這事兒上我家錯了。但我的心是很純潔的。沒有任何變化。

~~分割~

第99節 陶虞臣(下)第48節 河中除樹(下)第873章 隆慶皇帝(上)第127節 喬遷之喜第746章 覆滅中第866章 氣象(中)第544章 天心第529章 又逢秋闈時第130節 特立獨行第825章 相對無言(中)第612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905章 中隱(中)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下)第863章 藩籬(中)第845章 最長一冬(中)第595章 上法場!第324章 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第716章 平叛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上)第858章 婚變(中)第五 卷京華煙雲雪滿天第120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下)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中)第909章 閹寺雄起(中)第329章 小張大人第775章 多事之秋(上)第8 九二章 困龍(下)第8 九三章 夜宴(下)第386章 情與法第906章 茶館(下)第693章 代價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607章 偶爾迸發的血性第372章 洞房第683章 如何破局?第455章 瞧這年過的第656章 祥瑞對祥瑞!第285章 新任欽差第837章 隆慶新政(中)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中)第204章 封建婚姻害死人第732章 幕僚(上)第540章 說服第849章 峰與亭(中)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中)第8 九二章 困龍(中)第635章 燕歸來第134章 簪花宴第523章 以民爲本第869章 暗算(下)第750章 天下熙熙(下)第832章 所謂朋友(上)第235章 攤牌第34節 人不可貌相(上)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中)第77節 賣與立(中)第736章 潤物無聲(中)第753章 玉芝壇(下)第852章 鄉愿(下)第631章 一鳴驚人第296章 汪倫酒第822章 絕殺(中)第376章 爾虞我詐,誰是誰非?第534章 古往今來第一衙內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下)第195章 都督和經歷官第23節 把事鬧大(中)第737章 禮物(中)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907章 見龍在野(下)第581章 問長生第763章 三公槐下(中)第259章 鹿鳴宴後第398章 真正的敵人第478章 連環計之無中生有第709章 報復第362章 壽宴與菊花第175章 大家都很煩!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329章 小張大人第728章 成敗轉頭(下)第668章 伊王第710章 禮部第8 九六章 丁憂(下)第731章 囚徒困境(下)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下)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下)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569章 殺人第98節 陶虞臣(中)第849章 峰與亭(下)第880章 逆天(上)第13節 城隍廟(上)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上)第869章 暗算(上)第265章 解元郎斗酒破百聯第414章 債轉股與證交所第709章 報復第901章 來自鬼魂的報復(下)第412章 蘇州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