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君(中)

-????所謂的‘烏香’、‘阿芙蓉’,其實就是鴉片,只是這個年代的人們還沒意識到它的危害,反而將其當成一種頂級貴族纔能有的享受罷了。

萬曆第一次接觸這種東西,是在三年以前,當時他剛學會吸菸,便熱愛上了吞雲吐霧的感受。太監們最喜歡乾的就是‘逢君之惡’,自然挖空心思到處尋找不同的菸草供皇帝享用。

在‘遍嘗百草’之後,萬曆對一種叫‘福壽煙’的特製香菸如獲至寶,因爲這種煙在吸食之後,會產生超級的快感,似乎能看到極樂景象。之後萬曆便不再碰其他的菸草,專吸這一種。

萬曆進獻‘福壽煙’配方的太監邱義,把他連升三級,提升爲東廠二璫頭。之後便由宮中御藥房,按照配方爲皇帝卷制這種價比黃金的菸捲。

萬曆在久吸之後,自然成癮,需求量還不斷加大,毒癮發時,呵欠流涕,坐立不安。而鴉片導致的慢性中毒,使他的精神也變得十分異常……要麼萎靡不振,要麼躁怒不堪,原本就夠變態的性格,被扭曲的不成樣子。

萬曆多年不上朝,自然也有毒癮隨時隨地都可能會發作,擔心在臣子面前出醜的顧慮。

申時行義無反顧的向皇帝稟明瞭實情,萬曆當時確實生氣,但也只是把邱義發配到上海,並未做太多追究……因爲他始終未將這種東西當成毒品,只是覺着像酒有酒癮,、賭有賭癮、煙有煙癮、色有性癮一樣……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申時行打聽到,據說有戒毒成功的例子,便千方百計尋來法子,希望皇帝也能戒掉。後來萬曆也確實嘗試過,但只消半天,毒癮就能把他折磨的求死不能。如是幾次後,便徹底的放棄了……朕又不是抽不起,幹嘛要戒呢?

不過最近一年來,加上酒色掏空,身體每況愈下,萬曆也感到害怕了,可只要一想戒毒時的痛苦萬狀,他就遍體生寒,只能這麼過一天算一天了。

“如果再給朕一次機會,朕堅決不會再沾這東西了……”萬曆的情緒有些低落,喃喃道:“如果誰有辦法,能讓朕戒掉它,朕願以爵位相贈!”

“會有辦法的。”申時行輕聲道:“微臣延請名醫,一定會治好皇上的病……”

“太醫都說了!”萬曆粗暴的打斷他道:“朕只是心肝二經之火舉發,不要混在一起!”

“是……”申時行有些後悔,萬曆皇帝喜怒不定,變化無常,自己應該趕緊把正事敲定了再說:“請皇上下旨撤礦監稅使,之後便交給文臣處理,皇上精心調養即可。”

“朕先想想,回頭給你把旨意送去。”萬曆緩緩閉上眼睛。

“萬民嗷嗷,國事危急,一秒都拖不得了!”申時行是下了決心的,今天一定要有個結果,絕不能給皇帝反覆的機會了。

萬曆閉目養神不說話,申時行就安靜的坐在那。

君臣耗了一刻鐘,皇帝終於撐不住,道:“內閣草詔朕看過,矯枉過正了。壽宮和邊牆才修了一半,要是把礦監稅使都撤回來,這些工程的款項何來?”

“矯枉必須過正,否則不足以平民憤。”申時行沉聲道:“至於壽宮和邊牆的餘款,請皇上放心,內閣已經同六部商量過了,各部都緊緊手,先由着兩大工程開銷,最多隻會工期拖長一點……皇上春秋初盛,這點不足爲礙。”

“……”和稀泥的變成了硬石頭,堵得萬曆夠嗆。但萬曆很清楚,只要自己一點頭,宮裡從此就沒了主要進項,近三萬宮人怎麼辦?別指望戶部會幫着養。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他的性格因子中,貪財好貨的基因太強勢了。雖然萬曆自幼在講官那裡,接受的是勤政愛民、節財惜用的皇家正統教育。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家庭的薰陶、世風的影響,後天的教育完全失敗,萬曆貪婪自私的個性顯露無疑。

這不能不謝謝他的母親李太后。這位農村貧苦人家出身的女子,身上有着濃厚的貪利務得的稟賦,她終日的願望,便是巴望着家中的財寶越來越多。雖然成爲娘娘以後,她毋庸爲一個蛋一隻雞、一升麥一石糧去盤算,但是,貪利務得的個性,卻已流淌於她的血液之中,並深深地使她的兒子完全秉承了下來。

萬曆沒走出過皇宮,固然知道民心的可貴,卻無法真正體會。在真金白銀面前,他總是輕易的選擇後者。讓他徹底斷了財路,那簡直就是殺父之仇、奪妻之恨!

當然萬曆也有站得住腳的道理——憑什麼士農工商,只讓農民納稅?工商業卻不納稅,這到哪裡都說不過。要是這次再退讓了,國庫依然會枯竭若斯,負擔依然都壓在農民身上,農民也會造反的!所以必須農有農稅、工有工稅、商有商稅,不能光欺負老實人了!

申時行自然無法在道理上反駁萬曆,但他堅持撤掉太監稅官,由地方政府來收稅。萬曆反駁,這不都是一樣麼?你敢說官員就不貪婪?

前些年監管得力,官場稍好了幾年,這幾年徹底放羊,自然又貪墨成風,申時行自然沒臉說這個大話。但他堅持認爲,只要把缺官補齊了,再加強監管,就會約束官員的行爲。

那爲何不給太監個監管的機會呢?

君臣倆討價還價整整一個時辰,爭來爭去的內核,其實就是稅銀到底進國庫,還是進內帑。

期間萬曆吸了二十根菸,幾次險些虛脫,最後連話都說不出了,卻仍緊咬着底線不放。

申時行也上了牛勁兒……奶奶的,俺這求爺爺告奶奶的,都是爲了誰?你怎麼就這麼不知好歹呢?

大太監們也早聞訊趕到宮裡,從捲簾後偷窺,見再僵持下去,怕皇帝會撐不住。

不能再讓申時行磨下去了,必須出大招了,他們叫來親隨太監,如是這般吩咐一番。

於是太監領命而去,不一會兒,帶着二十個小太監進了寢宮,不由分說便給申時行磕頭,一邊磕一邊哭:“申先生,求求您,別逼皇上了……”“沒看着皇上病着呢?”“你咋這麼狠心嘞,要逼死皇上麼!”

一邊哭,一邊砰砰磕頭,弄得鼻青臉腫,有的鮮血都流出來了。

申時行是仁厚君子,被這種陣勢嚇壞了,終於動搖了……宮門眼看落鎖,濃茶喝成白水,二王才見申時行的身影從皇極門出來。

“怎麼樣?”兩人竄上去問道。

“我已經盡力了……”申時行滿身疲憊,連多一句的興致都沒了,只把手裡的黃綢題本往王錫爵懷裡一送,便失魂落魄的往前走。暮色蒼茫中,那條背影是如此蒼老蕭索。

怕他出事,隨從們趕緊跟上。

見他這樣,王錫爵和王家屏就心涼了大半,沒功夫理他,就在皇極門前打開題本。冬天日短,光線已暗,兩人吃力的辨識着題本上的文字:

‘其開礦抽稅,原爲濟助大工,不忍加派小民,採徵天地之利,今開礦年久,各差內外官俱奏出砂微細,朕念得不償費,都着停免,若有見在礦銀,就着礦差內外官,一併解進,馳驛回京原衙門應役,凡有礦洞,悉令各該地方官,封閉培築,不許私自擅開,務完地脈靈氣。’

這是說礦監的,雖然依然挺着脖子不認錯,但好歹是撤了。兩人送了半口氣,再往下看,只見接着說:

‘其各省稅課,俱着本處有司照舊徵解稅監。一半並土產解進內庫,以濟進賜供應之用,一半解送該部,以助各項工費之資,有餘以濟各邊之用,其各處奏帶員役止着押解催督錢糧,行文差用,不許私設關津,指稱委官,容令地方棍徒肆行攘奪,致民生不安,商旅不行,反虧國家正課。撫按官還同該監不時訪拿治罪。’

仍然還是由太監徵稅,只不過答應分一半給國庫……怎麼正義的勸諫,成了可恥的分贓了?怪不得首輔大人沒臉見人呢。

“這算什麼?見面分一半?”王錫爵火氣上涌道:“感情我們爭來爭去,爭得是搜刮百姓的權力?!”

“我要面聖!”王家屏霍然轉身,重重的錘着緊閉的宮門道:“開門,開門啊!”

‘開門,開門啊……’聲音在空曠的廣場上回蕩,卻沒有任何人回答他。

縱使百般不情願,但木已成舟,聊勝於無,內閣只好將此道聖旨明發。

不出所料的是,此詔頒下,朝野並沒有對皇上的盛德大加感恩稱頌,大家都不是傻子,自然看出這道詔令內大有玄機——只稱罷天下開礦,稅監卻仍舊沒有撤回……其實當年離京之前,太監們就很清楚,地方上其實無礦可採,他們到了地方上以後,奉行的準則就是‘求礦不必穴’,以掠奪爲要。那麼一個藉口,還是兩個藉口,能有什麼區別?

而且撫按拿問私設關津、肆行攘奪的惡棍還要會同稅監辦理,這些惡棍本就是稅監私人,不僅撫按官不敢拿問,既便是拿問到案也無法來治其罪。通篇都說要整頓,卻偏偏在最要緊的地方留下暗門,這不分明就是在爲將來徇私做準備麼?

唯一算是勝利的,只是令稅監坐而解額,即是取消了太監們直接徵稅的權力,而是改由地方上的稅司徵稅,再解送給太監。這算是對天下抗稅民衆的交代了。

但只要稍有經驗者便知道,這也只是在糊弄人。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哪有那麼清晰的權力界定。太監們管得了官府自然就管得着百姓,只是現在收斂收斂,將來風頭過了,照舊可以胡搞。

如果是以前那年月,也許還能糊弄一批人。但現在有了報紙這種傳媒神器,只要聰明人在報上一揭,馬上就四海皆知了。

果然,這道聖旨一下,全國報紙罵聲一片。苦等了一月的東南民衆,就等來這種玩意兒,自然憤怒異常,這個年是肯定沒法過了。

沒法過年的還有內閣的三位,朝堂上、報紙上,詈罵之聲排山倒海而來,三位大學士無地自容,紛紛上書請辭。萬曆自然留中,但二位王閣老去意已決,堅決不再來上班。

至於申時行,在那道旨意頒佈當天,就收拾起東西,搬出了文淵閣。

但這些人過不去年,大不了就不過,至少還可以期待明年。但萬曆皇帝,卻是真的過不去了……在太監們的張羅下,京城上層圈子裡都知道了萬曆皇帝的‘寡人之疾’,也都知道皇帝在尋找可以戒菸或者強身健體的方子,於是紛紛打探起來,都希望因此邀得聖眷。

拔得頭籌的,是皇帝的弟弟潞王朱翊鏐。

這位萬曆皇帝的同母胞弟,也是萬曆唯一的兄弟,生於隆慶二年,比萬曆小五歲。隆慶四年二歲時受封潞王,兄弟倆自幼感情極好。

這位王爺雖然只有十七歲,但已經在萬曆九年十四歲時大婚。按說大婚後,就該離京之國了,但深愛幺子的李太后,不捨得骨肉分離,便硬是把他留在京城。

大臣們認爲這有亂國之憂,故而三年來不斷上疏,要求萬曆放潞王之國,並拿他叔叔景王的例子說事兒。但近些年,萬曆和母親的關係有些僵,他是以孝自稱的,正想盡辦法彌補去了,便把留下潞王,看成是緩和母子關係的妙方。

故而直到現在,潞王還是安安生生的待在京城。

至於潞王本人,自然不願意離開繁華的京城,跑去‘鄉下地方’當土財主……雖然衛輝已經是最好的封地了,而且距離京城還近,但對自幼長在京城的潞王千歲來說,皇城根以外的,就都算鄉下了。

故而他十分感激乃兄,這次好容易有個機會報答一下,自然積極了。

(未完待續)

第826章 會面(中)第466章 連環計之空城計第332章 報捷報捷再報捷!第647章 八百兩第865章 返京(下)第903章 黃金(上)第313章 陶公子的難言之隱第335章 比太醫還牛的人第922章 歸來(中)第853章 我不答應(中)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中)第180章 百花仙酒第912章 長沙(下)第251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725章 亢龍有悔(中)第731章 囚徒困境(下)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880章 逆天(上)第725章 亢龍有悔(上)第737章 禮物(上)第612章 傷離別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785章 內閣(中)第848章 索南嘉措(下)第774章 新官上任第189章 箭在弦上第178章 起風波第333章 把愛全給了我第628章 大贏家第531章 決斷,風起!第351章 王世貞第306章 京華春夢第551章 安排第871章 暗鬥(上)第588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第825章 相對無言(下)第814章 真相(中)第771章 尚書(中)第504章 瓦全(上)第388章 用眼神殺死你!!第46節 河中除樹(上)第742章 制勝之道(上)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第832章 所謂朋友(上)第90節 最後一課(上)第359章 有嘉靖朝特色的政治鬥爭第604章 白蓮密語第251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680章 定江王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8 九七章 天津(下)第724章 元亨利貞(上)第1章 一夢五百年(下)第150章 一對老花眼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第518章 招師第504章 瓦全(上)第232章 沉默是金第394章 敬酒第247章 君子以同道爲朋第68節 極限(中)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921章 君(中)第718章 預感第835章 神擋殺神(中)第332章 報捷報捷再報捷!第908章 瓊林天下(上)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332章 報捷報捷再報捷!第922章 歸來(下)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上)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中)第144章 蛙式第760章 較量(五)第319章 陶天師第306章 京華春夢第72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下)第909章 閹寺雄起(下)第79節 祝福(上)第854章 鍾金(上)第806章 驚變(中)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193章 嚴東樓第482章 新生第767章 《登極詔》(上)第55節 小還鄉(上)第559章 狀元、狀元和底牌第754章 鴻雁幾時到(中)第482章 新生第911章 俠之大者(下)第685章 各懷鬼胎第763章 三公槐下(中)第345章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第355章 兩種生活第493章 潮起潮落第169章 箭術很重要第865章 返京(上)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上)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