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閹寺雄起(中)

“處理政務時,難免遇到這種左右爲難的情況,向太監妥協,就得罪了同僚。不妥協的話,又得罪了太監。這種辣手的難題,要是往上推的話,非得把上司也得罪了。”沈默輕聲道。

“是極。”呂坤點頭道:“萬一處理不好,就可能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說着狡黠一笑道:“不過我相信一條,天下萬事,既然發生了就一定有解法,這不就來找秦兄問計了麼。”

“對於這種情況,要是不想被波及的話,就不要主動介入矛盾糾紛,尤其是不要就是非問題公開表態。”沈默緩緩道。

“能躲得開麼?”呂坤皺眉道:“那些織造太監的第一站,就是上海灘。”

“還有幾天到上海?”

“十天半個月吧。”

“時間足夠了,你讓人把消息散佈出去。”沈默笑笑道:“只要那些絲綢商聽到風聲,保準在第一時間清貨。”

“那怎麼跟織造太監交差?”呂坤道:“你跟我說詳細點兒,咱們在暹羅,從來都是橫着走的,還沒像現在這樣,捧着卵子過河。”

“首先要真誠地表態,表示自己完全支持宮裡的差事,決不讓公公們失望。”沈默笑道:“在表態的基礎上,談到具體事情的時候,再惋惜的告訴他們,因爲接到聖旨的時間太遲了,上海的絲綢都已經外銷,得等到明年開春,才能再抽絲紡綢。”

“他們肯定是要發飆,你再來劑“清熱散”暗示他們吳中民情刁蠻,不服王化,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激烈手段。最後要給他們吃“定心丸”告訴他們,一切都在自己掌控當中,上海明年各大絲綢廠,肯定優先完成宮裡的任務。”頓一下他接着道:“伸手不打笑臉人,如何跟太監搞好關係,相信不用我多言。但是要注意內外有別,你是文官,不要跟太監走得太近,接觸要少而精,不妨一次下足本錢。”

“總之一個目的,把這些瘟神請出上海去。”沈默道:“讓他們去別處鬧,別處肯定有爆仗筒子,等事情鬧大了,自有個高的頂着,也就沒你什麼事兒了。”

“聽你這話,就像是在官場混了一輩子的老油條。”呂坤聽得眼都直了。

“這只是救呂雄一人而已,卻於大局無補。”沈默面上無半分喜色道:“去年選秀,今年織造,太監們吃不道東南這塊肥肉,是不會罷休的。”

“難道沒辦法治治那些太監麼?”呂坤憤憤道:“太平盛世,江南天堂,怎麼就闖進這麼羣射狼?”

“有,只要呂兄不怕惹麻煩。”沈默淡淡道。

“呃”呂坤有些尷尬的笑笑道:“你知道,我得聽寒家的。”

沈默笑着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如果不是這些世家大族總想趨利避害,從沒有個堅定的態度,自己又何必隱姓埋名,在這裡默默蟄伏呢?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呂知府的造訪,打破了沈默平靜的生活,不時有名流文人登門造訪,與他談經論道。還時常有請柬送來,邀他出席什麼茶會、參加什麼詩社之類的,對於這類邀請,沈默向來是不會理睬的。

但是這一日晚上,他找出件白布黑緣的特殊衣服,在鏡子前比量起來,三娘子好奇問道:“這是深衣麼?”整日裡看到各種奇裝異服,這種帶着濃濃古典韻味的衣服倒不常見。

“對。這便是周朝的深衣。你看,這是圓袂,這是方領,這是帶,這是紳”沈默一邊規整衣服,一邊解釋道。

“哦“子張書諸紳,就是寫在這上頭啊。”說罷從案上操起眉筆,在上面了寫兩個還算工整的字:“色難,。

沈默看着象牙白的束紳上,被寫了兩個黑字,不由瞪眼道:“張儀當年還書諸股呢,你想試試麼?”

“你無恥!”三娘子招架不住,趕緊躲開。

沈默拂拭一番,還是不見乾淨,家裡也找不到另一根,只好換另一面繫了。

見他情緒有些低落,三娘子連忙湊過來道:“最多等你回來後,讓你書諸那個……還不行?”

“…”沈默搖搖頭,輕嘆一聲道:……色難,者,卻是說孝順父母的。我卻至今不能回紹興去父親墳前磕頭”其實他想過,偷偷回去看一眼,但鐵山告訴他,沈家的祠堂和祖墳邊上,有東廠番子常駐,只要有人來拜祭,就會被拿去盤問和沈默的關係。

有家不能回,讓他每每想起就黯然神傷。

三娘子不想見他難過,岔開話題道:“你穿這身,是要去幹甚?”

“明日去一趟黃浦書院。

”沈默低聲道。

“我也去,整天看店快悶死了。”三娘子馬上雀躍道。

“我是去祭祀先師孔子,你一個婦人去幹什麼。”沈默搖頭道。

“女子怎麼了?我也是先師門生啊!”三娘子不平道:“還整天在報紙上鼓吹什麼人人平等,自己的思想比誰都頑固!”

“我可是齋戒二日的。”沈默無奈道。

“我跟你吃的一樣。”

“我剛剛沐浴過。”

“我是婦人,體自生香。”說着她驕傲的把白生生的胳膊送到他鼻前。

沈默推開道:“噫!就爲你這一身香氣纔不許你去的!”

“爲甚?”

“令色!先師所厭也。”

“胡說!大夫七十,賜几杖,乘安車,行役以婦人,周公之禮也。

夫子豈不是大夫,豈不足七十?婦人正所以安之也。”三娘子振振有詞道。

沈默真後悔教她念書,講起道理來能一宿不帶重樣的,只好投降道:“不想被轟出來,就穿男裝吧。”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第二天,將店裡的生意交由夥計照管,兩人坐馬車前往黃浦書院。

黃浦書院位於城郊僻靜之處,馬車出城十餘里纔看到這座粉牆黛瓦,石坊高聳,松柏蒼翠,環境幽寂的書院佇立在黃浦江畔。

書院佈局採用“左廟右學,形制,沒進大門,一座牌坊屹立。牌坊兩面分別題刻“黃埔書院”和“百家爭鳴,的題詞,三娘子仔細看時,發現竟然是沈默的題詞,不由挪揄笑道:“某人真是愛題詞呢。”

沈默不禁老臉一紅,還沒待說話,便聽有人呵斥道:“你這後生竟敢對江南先生不敬!”卻是一同到達的客人,都穿着周代的深衣,聽不得三娘子的挪揄,故而出言訓斥。

三娘子眼一瞪,便要發作,卻被沈默拉住道:“犬子沒大出過門,今日非要跟來,還望諸位先生訓誨!”

“知錯能改就好。”伸手不打笑臉人,那人也放緩了語氣道:“現在的孩子,實在太不服管教了。”兩人交換名號,沈默知道了對方叫徐思成,號雲間舍人。

“徐兄可是一個人來的?”

“不是,還有犬子和他的一班教友。”徐思成指指左邊亭子裡的幾個儒生道:“他們在那看碑文呢。”說着叫一聲道:“子先,我們該進去了。”

“是。”其中一個個子稍矮些的儒生回過頭,招呼一聲另外三人,四個人便一同走出亭子。

沈默發現,除了徐思成的兒子外,另外三人竟然都是外國人。

“過來見過秦先生。”徐思成爲沈默介紹道:“這個是犬子光啓,另外是他的三位教友,泰西人郭居靜、利瑪竇和熊三拔。”

這年代,至少在上海城,見到老外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但沈默還是難掩驚奇,他竟然見到了傳說中的徐光啓和利瑪竇,於是便多打量了兩眼。

其餘人卻以爲他見到泰西人穿儒服吃驚,也不以爲意,用最標準的儒家禮節向他致意,開口都是很標準的漢語,存心想讓他吃驚到底,不過沈默很快恢復了平靜,與衆人親切的致敬。

往裡走的時候,沈默好奇的問徐思成道:“看令郎的服色,應該是北京國子監的監生。”

“是,回來準備科舉的。”徐思成有些傷神道:“卻整日只知道不務正業,這樣下去,舉業堪憂啊。”

“爹,您怎麼能說是不務正業呢?”徐光啓三十歲上下的樣子,個子不高,但是很有精神,他笑着反駁道:“我那是在格物,格物致知啊!”

“你那個《物理》書我也看過。

”喜然,老徐對這個兒子是傷透了腦筋:“確實是有大學問,可問題是,科舉不考西學啊!”隨時隨地,只要找到機會,就教訓兒子。

徐光啓卻不好意思了,訕訕笑笑不答話。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進去大門,祭臺已經壘好,氣氛便肅穆起來。他們算是來得晚了的,便不再言語,各自找地方站好。

衆人眼觀鼻,鼻觀心的靜默冥思起來,爲的是待會兒祭祀的時候能至誠至敬。三娘子卻好奇的偷瞄起來,她看到會場上旌幡密佈,燭火盈盈,人頭攢動。祭臺的供桌上,擺着整隻的豬、牛、羊,還有瓜、

果、菜、蔬、魚、肉、稻、谷等食物,分裝在禮器中,按順序整齊地擺放在孔子靈位前。主祭官、陪祀官、分獻官,以及通贊、引贊、鳴贊、

讀祝生和樂舞生等人,都已經各就各位了。心說乖乖,孔夫子還真是了不起呢,也不知我家老爺百年之後,有沒有人這樣祭奠他……

沈默要是知道她此刻想什麼,肯定會背過氣兒去。

吉時一到,〖廣〗場上鐘鼓齊鳴中開始,參祭人員在通讚的引導下行隆重的祭孔之禮,整個過程分爲迎神、初獻、亞獻、終獻、撤撰、送神六大步驟,寓意迎接孔子的神靈、祀饗孔子的神靈,包括向孔子的靈位獻帛、獻酒,宣讀祝文,和恭送孔子的神靈。

典禮的高潮是“三獻禮”主祭官整一整袍服,在銅盆中淨手後,到香案前上香鞠躬,行三獻禮,分初獻、亞獻和終獻初獻帛爵,帛是黃色的絲綢,上面寫着祭文,爵指古酒杯。由分獻官將帛爵供奉到香案後,主祭人宣讀並供奉祭文,而後全體參祭人員對孔子牌位四拜興,齊誦《孔子贊》。亞獻和終獻都是獻香獻酒,分別由亞獻官和終獻官將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獻相當。

三娘子看到呂坤站在臺前,原以爲他是主祭官,誰知道終獻才上臺。待呂坤獻爵、奉帛、行跪拜禮後,樂舞生開始跳“六佾舞,。這些樂舞生都是書院的學生,他們在樂曲中邊歌邊舞,文舞生左手持禽、右手持羽,象徵文德:武舞生則手持干戈,象徵武德。穩重凝練、剛勁舒展的舞姿,古樸典雅、雍容華貴的服榫與舞蹈,令初見者無不目眩神迷。

大典結束後,書院的人將祭品分給來賓,據說這可以得到孔子的保護,還能增長智慧。

這可以說是〖中〗國文人最神聖莊嚴的活動了,因此包括分供品時,〖廣〗場上都是一片肅靜。誰知這時候,一個說泰西語的大喊大叫起來,引得衆人無不策目。

便見一個穿深衣的年輕泰西人,緊緊抓住一個四十多歲,穿書院教師服裝的泰西人,神情激動的對同伴大喊大叫。另外兩個泰西人,也是一臉的震驚。

“他說什麼?”三娘子小聲問,她知道自己的丈夫通曉西言。

“…”沈默雖然這些年認真學習西文,看書沒什麼問題,但聽說是他的弱項,歪着腦袋聽了一陣子,有些尷尬的輕咳一聲道:“好像說,抓到叛徒了。”

三個鬧事的泰西人,正是徐光啓帶來的朋友,他趕緊過去示意那個叫熊三拔的安靜,低聲詢問起事情的緣由來。

雖然典禮可以說是結束,但讓幾個泰西人這一鬧,總顯得有些不完美,因此書院的山長帶人過來,面含慍色的問起緣由。

那四十多歲的泰西教師嘆口氣道:“他們說我是教廷的通緝犯。”

第725章 亢龍有悔(下)第808章 意外(上)第682章 承天府第808章 意外(中)第59節 收成(中)第801章 南京之亂(中)第676章 歸鄉(下)第765章 大限(上)第858章 婚變(下)第727章 大人亨否(中)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下)第847章 來客(中)第112節 府試(上)第759章 躲不過(中)第827章 路在何方(中)第371章 婚禮第232章 沉默是金第549章 在同個屋檐下第332章 報捷報捷再報捷!第824章 不如歸去(中)第814章 真相(上)第388章 用眼神殺死你!!第833章 宦場如市(中)第909章 閹寺雄起(中)第88 九章 君臣(中)第195章 都督和經歷官第259章 鹿鳴宴後第602章 四個臺吉第235章 攤牌第672章 本與末第495章 交接第126節 東南一盤棋第907章 見龍在野(下)第633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下)第437章 夫人,就是一大人第609章 老西兒第169章 箭術很重要第578章 營救第633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18節 濟仁堂(下)第255章 當大爺?誰不會!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556章 人選第157章 左右文武儒稗第157章 左右文武儒稗第583章 失蹤的女人第163章 鐵柱隊長第631章 一鳴驚人第725章 亢龍有悔(中)第792章 虎狼鬥(上)第191章 王江涇大捷第133章 中秀才難乎?第778章 射天狼(上)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上)第557章 三諾!第740章 龍南縣(下)第272章 提編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869章 暗算(下)第605章 白忙活和白忙活第73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上)第655章 又見祥瑞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848章 索南嘉措(上)第678章 沙勿略見聞錄第88 九章 君臣(上)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中)第235章 攤牌第918章 驚變(中)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中)第699章 是非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800章 多事之秋(中)第906章 茶館(中)第382章 新官上任第446章 起航!!!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上)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352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723章 正月(下)第37節 海水不可斗量(上)第80節 祝福(中)第38節 海水不可斗量(中)第155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867章 寡人有疾(中)第9節 沈家大院(下)第742章 經略大人的心思(上)第872章 明爭(中)第847章 來客(下)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上)第312章 渾水摸魚第594章 斷頭飯第716章 平叛第762章 審判(上)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中)第288章 人品無敵……第588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第795章 不如歸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