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中隱(下)

這份上海日報的樣式,與後世所見的報紙幾乎沒有區別,第一版上方,是魏碑體的報名,左側小框中是日期和印號大明萬曆九年冬月廿日,總第叄仟壹佰六號。..右側是資費和報社地址。

整個第一版,除了正中間巴掌大小的目錄外,其餘便是各種廣告,大多數是推銷各種新奇商品,什麼福順堂的“官驗咳嗽藥”鑫華布廠的“賽蟬翼,新布,盛源堂的“燕窩牛髓膏”海異公司的呂宋產菸絲等等。新奇商品不但有文字說明,還配以圖畫,標明自己的商標。比如標題爲,盛源堂燕窩牛髓糕以此圖爲記”廣告,畫面是一頭肥壯的黑牛在水邊草地上小憩,容容幾筆,形象、簡潔、生動且直觀情趣盎然。讓人一下就記住了這樣商品的標識,可謂形式新穎,內容誘人,也讓報紙看起活潑生動。

也有幾條告知新店開業的,還有西洋珍玩展銷會的廣告,都只有一寸見方,但以上海日報今日的發行量,怕是要花費商家大價錢的。

看完了首頁的廣告,沈默的目光落在中間的目錄上,只見單數版全爲廣告、或船期消息、商業信息等,除此之外,還有刊登啓事、聲明、

尋人、告示等爲社會服務的廣告的版面。當然,這時候第幾版叫第幾章,廣告也不叫廣告,而叫做告白。報社把同類的廣告集中到一箇中版面,稱作各行告白……包括書籍告白、餐飲告白、戲院告白等等,以及航船日期、銀行市面等。比如翻到第五章的“航船日期”就可以一覽從上海港出發的航船信息,開船時間和目的地一目瞭然:又或第九章的戲院告白,將上海城各大劇院近期上演的劇目,以及名角出場的場次刊列明白,有需要的人自可按圖索驟。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收入,還能提高報紙的功用性,報社自然樂意爲之。

雙數章纔是報紙的自辦內容。

沈默看到第二章是本埠新聞,第四章是朝廷要聞,第六章是東南採新,第八是名家論政,第十章是證券信息,第十二章是各貨行情,第十四章是談經論道,第十六章是外報選錄……除此之外,只要另加五文錢,就可以買到十六頁的小說副刊,這就是號稱五萬發行量的上海日報的版面樣式。其餘的報紙有成冊的,摺頁的,樣式各有千秋,但版面安排基本相同,只是依各家特色各有側重罷了。

……一……一……一……一……一……一見上海的報紙將本埠新聞置於朝廷要聞之上,沈默不禁搖頭苦笑,他端起紫砂壺輕抿一口,先看本埠新聞,有熱點官司追蹤,有民生問題聚焦,有佳節集會介紹,有奇聞趣事薈萃聚集了上海的方方面面,且語言通俗易通,只要粗通文字的人就能看懂。

其平最讓沈默感興趣的,是對一起熱點案件的追蹤,通過前情提要他了解到,這是發生於地主和佃農之間的糾紛,起因是一個地圭要求改變收取地租的方式,但佃農以在契約期內爲由予以拒絕。首.發雙方爭執不下,只好對簿公堂,先在縣裡訴話,縣官判地主勝訴,雙方改簽地租的合同,將原先的貨幣租改爲實物租,並將原先八十年的長約,改爲十年短約。

按說這個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小官司,應該隨着再正常不過的窮人輸給富人的結果,再也不被人提起纔對。然而這件事在當時卻引起了軒然o,佃戶們憤憤不平,其在上海做工的子弟,更是到知府衙門擊鼓鳴冤,大有不把案子反過來誓不罷休的勢頭。

這種異乎尋常的反應,自然引起了嗅覺靈敏的報社的注意,他們派出專人進行調查,竟發現了地主行賄縣官的證據,並將其捅到了報紙上,登時引起輿論大譁,迫於壓力,上海知府孫鐮只好重審此案。爲了消除不良影響,挽回公衆的信任,他還特意宣佈此案公審,允許報社和士紳旁聽。

但孫鱗萬萬沒有想到,這個看似簡單的案子,竟然打了整整一年,期間經過八次過堂,竟然至今還沒有結果,而且越打越大,最終打到了南京刑部。

而且更離奇的是,這個案子早就不是最初兩人之間的訴話,而變成了兩大集團之間的激烈對抗。支持地主的是地主集團,支持的農民的卻不只是農民,還有城市的工商界。這期間,雙方智囊團窮經搜典,奇招盡出,甚至請到了龐大的話師團,爲打贏這場官司,可謂不惜血本。

已經有學者注意到,這絕對不是一起偶然事件,而是社會轉型期,不同羣體之間利益訴求矛盾的體現。沈默按照這則新聞最後的提示,翻到了第十四章“談經論道”讀到了一個筆名叫“玉池,的人,對這起事件的深入分析。

那位“玉池,說,雙方爭執不下的焦點,是該不該將貨幣定額地租改回實物分成地租,回想起十幾年前,地主收取地租,還是以實物爲主。但是十年前,東南一帶的地主,紛紛逼着佃戶重籤契約,不再收實物,而是一律改收銀錢。這纔剛剛十年時間,爲什麼地主們又變卦,想要改回來呢?根據沈閣老所著的經濟學,任何行爲的目的,都是經濟目的,試分析地主老爺們前後矛盾的兩種心態。

其實,地主們將實物地租改收貨幣地租,基本是與一條鞭法的推行同步的。朝廷將實物田稅改銀,並允許納銀代替賦役,這樣做的壞處是,納稅人必須要將生產的實物出售,換取銀錢完稅。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鼻人集團的盤錄。地主們爲了向佃戶轉移負擔,才改變了收租辦法,開始收取貨幣租。

另外,收取貨幣租還可以消除佃戶偷jian耍滑的門路。江南農民專種一種叫做“不道糯,的稻子交租,因其產量高,出米少,質量差,所以稱爲“謾官稻,。還有種芒稻的,芒長約二寸,每四石出米量不及其他稻子的一石,以此交租,故地主佃農時常發生爭執,雖然地方官屢加禁止,但農民照常此交租。改爲貨幣租後,便可以不受l次糧頂租…之苦加之世風變化,如今人們對於錢和物的看法,已同前人大有不同。不再以簡單樸素爲常,而是以奢侈享受爲榮。故而地主不重布帛菽粟而重金錢,得金不患無粟。且緩急轉移,易以萬物,多金尤便。

在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地主集團迫切希望改變收租的方式,在他們的活動下,各省允許地主“起田另佃”雖然引起了極大的反對,但在徐閣老的力主之下,地主們還是與佃戶重簽了田契,將實物租改爲貨幣租。

然而爲何剛過十年,就又想改過來了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物價飛漲!如果誰有十年前的報紙翻開看看就會發現,在這十年間,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的價格,平均上漲了一倍,這還是官府對事關民生的商品,始終努力平抑物價的結果。那些非生活必需的物價上漲幅度達到了兩倍。

經濟學上說,通常情況下,物價上漲最遭殃的是固定收入羣體。而倒黴的地主老爺們,費盡心機將實物分成地租改成了貨幣固定地租,也就榮幸的加入了這一行列。

日報曾經做過調查中小地主每年的平均地租收入是五百兩銀子,一百五十兩用於交納各種賦稅,二百兩用於基本開銷,還有一百五十兩可以改善生活,或者擴大生產。

每一年物價上升一成,他的生活成本就增加二十兩而可以由支配的銀錢,卻會少十五兩。每年都如此,地主老爺們的錢包癟下去的速度就可想而知了。

另一方面,佃戶們卻開心了。改成貨幣定額地租後地主們不再管地裡種什麼,他們可以選擇以種植價值更高的經濟作物爲主,以種植糧食蔬菜爲輔,這樣既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又可以不受物價上漲之害。

所以說,這十年來,地主們的日子越過越慘,佃戶們卻越來越滋潤,這就是雙方一個想改回從前,一個堅決不改的原因所在。

而後來城市的士紳,加入支持的農民行列,也是毫不意外的一這些以工商業起家的新貴,與傳統地主的矛盾由來已久,矛盾的根源只能存在於經濟方面。

工商業生產需要大量的合格原料,比如絲織業需要合乎標準的生絲,棉紡織業需要合乎標準的棉花,染織行業更需要特殊的經濟作物。

然而在收取實物地租的年代,地裡種什麼,賣個什麼價,是由地主們說了算的。所以雙方矛盾的實質,就是工商業主企圖控制農產品的產銷,而地主們自然不甘心失去定價權,雙方自然產生了矛盾。

但是實物地租改爲貨幣地租後,地主們脫離了生產,不再幹涉農民的種植選擇。老實巴交的農民,總比老jian巨猾的地主好對付,工商業者自然樂見其成。這種形勢下,他們普遍選擇與農民們簽訂合約,提供資金技術等支持,農民們則承諾到收穫時,將農產品按規定價格賣給資方。

這樣做的好處是,資方可以穩定地獲得農產品,農民可以獲得穩定的收入,最終結果是工商業主們控制了農產品的市場,當然不願意再回到從前。

而這場官司,實質上已成了各利益方之間的對決,判決的結果影響之大,要遠遠超過其它任何案件,所蜒纔會有了這場曠日持久的大訴話。

…一……一……一……一……一……、

這篇文章將這場官司的起源分析的十分透徹,最難得是,作者沒有落入傳統文章的窠臼,將經濟問題德化,而是運用經濟學的觀點,將各方的心態展現無遺,觀點新穎但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沈默對這個叫“玉池,的作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心中也雨釀了一篇文章,準備稍後寫下來投個稿,應和一下這位玉池兄。

看完了讓他歡樂無窮的本埠新聞,沈默翻到了第四章“朝廷要聞”這一章主要是介紹國家的最新軍政動態,並摘抄邸報的部分內容,讓老百姓能瞭解國家發生了什麼事。

說起來,沈默已經有一個多月沒關注朝堂了,看報紙他才發現,那位千古奇葩的萬曆皇帝又有大手筆出世了……

這一版打頭的,就是三條皇帝發佈的諭旨。

第一條,是下給禮部的敕諭,以大婚有年,內職未備,爲了博求賢淑,用廣儲嗣,特命南京禮部於留都內外出榜曉諭,由尚書督領該司官博訪民間女子,凡年齡在十四歲以上十六以下,容儀端淑,禮教素嫺,父母身家沒有過失的,從中慎加選擇,送到諸王館內。南直、浙江等處另外差官前往選取。

沈默記得去年九月,在邸報上看過朱翊鈞給禮部下的一道諭旨,說“宮中六尚缺人,命禮部查照嘉靖九年事例,並選民間淑女二百入內。,所謂嘉靖九年事例,就是萬曆的爺爺嘉靖皇帝,一次冊封了九個嬪妃。萬曆決定要向自己的祖父看齊,理由倒也充分因爲他遇到了與乃祖同樣的問題,大婚數年依然沒有子嗣。雖然他現在也還不到二十歲,但對於一個已經結婚三年的皇帝來說,卻是個令人憂慮的大問題。

也正是這個原因,言官們破天荒的沒有向皇帝開炮,禮部也痛快照辦,經過半年的挑選,選中了九位如花似玉的少女,作爲百歷皇帝的九嬪,併爲宮中補充了二百名宮女。

這樣,萬曆皇帝就有十二位合法的美豔妻子,這還不包括宮中那些已與他有過關係,而尚無名分的宮女,朱翊鈞不禁心花怒放,當日,便率同她們祭告奉先殿,同時爲九嬪的父親各授錦衣衛都督僉事,享伯爵傣。

距離冊封九嬪不到一年的時間,萬曆又給禮部下了這道諭旨,看來京城的美女已經不能滿足這位皇帝了,他想要嚐嚐江南美女了!。

第143章 過河拆橋第540章 說服第887章 奪情風波(中)第745章 火併下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49節 鬥呂(上)第841章 西北望(中)第907章 見龍在野(中)第748章 夕陽(上)第一二八節第864章 會盟(上)第881章 火中取栗(上)第32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中)第884章 百年大計(中)第840章 沙場秋點兵(下)第796章 尚書遇襲(中)第477章 投名狀第708章 紅差第838章 大閱兵(上)第598章 反客爲主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下)第16節 濟仁堂(上)第401章 大幫派與大地主第7456章 覆滅上第16節 濟仁堂(上)第303章 天下震動!第759章 躲不過(下)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下)第348章 分配第806章 驚變(上)第726章 夢想、現實(下)第871章 暗鬥(上)第838章 大閱兵(上)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上第915章 崩潰(中)第26節 會稽縣衙(中)第791章 春寒料峭(中)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上)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909章 閹寺雄起(下)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下)第165章 中華豈會無烈士?第908章 瓊林天下(上)第690章 倒黴的馬全第169章 箭術很重要第一二八節第413章 跪在地上唱征服第312章 渾水摸魚第767章 《登極詔》(中)最終章天下下第46節 河中除樹(上)第880章 逆天(上)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上)第613章 壬戌三子第811章 審(下)第863章 藩籬(中)第903章 南風(上)第200章 解脫第906章 茶館(中)第803章 皿字號(上)第807章 審訊(下)第832章 所謂朋友(下)第873章 隆慶皇帝(中)第443章 蘇雪的選擇第848章 索南嘉措(中)第785章 內閣(下)第806章 驚變(下)第643章 真真假假第740章 龍南縣(下)第608章 四百就四百第581章 問長生第448章 都是高人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790章 京察大計(上)第394章 敬酒第294章 三送解元郎第195章 都督和經歷官第313章 陶公子的難言之隱第808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上)第778章 射天狼(中)第838章 大閱兵(上)第651章 血紅一刀第222章 二桿子救駕第846章 希望(下)第541章 請罪第605章 白忙活和白忙活第48節 河中除樹(下)第811章 審(下)第872章 明爭(中)第864章 會盟(中)第422章 大事件第8 九七章 天津(上)第22節 把事鬧大(上)第409章 空城計?第465章 設計第790章 京察大計(下)第578章 營救第303章 天下震動!第564章 大發明第725章 亢龍有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