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上)

大明朝地域太廣,在這個通訊交通手段基本沒什麼改變的年代,南方和北方就像兩個不同的世界,《明夷待訪錄》掀起的熱潮,一時半會兒還傳不到北京。當然就算傳到北京城,大家也沒工夫搭理……南方再熱鬧,也不過纔打打嘴仗的地步,北京城裡卻已經真刀真槍的幹起來了。

廷杖了上疏的四人之後,非但沒有達到皇帝預想的百鳥壓音,反倒是激起了官員們的逆反心理,上疏攻擊奪情,甚至指責皇帝的人有增無減——就在吳中行等四人受杖的當天,通政司觀政鄒元標,帶着滿滿一匣子奏章,來到了司禮監……雖然在文壇中,他已經算個人物,然而在官場上,還是剛剛起步的新丁,所以向司禮監遞送奏章這種跑腿差事,當仁不讓的落在他的身上。

因爲他爲人風趣幽默,和司禮監當值的侯太監,已經熟得不能再熟了,把裝奏章的匣子擱下,便要對方開收條。

若是平時,侯太監肯定痛痛快快就答應了,但現在是非常時期,上峰剛剛吩咐過,必須要嚴查每一道奏章,但凡是議論奪情的,直接拿出來,交錦衣衛抓人即可,不得上呈。

所以他伸手去拆那奏章的封條,卻被鄒元標一把按住道:“這不合規矩吧。”爲防止司禮監偷看奏章,從中搗鬼,從萬曆元年起,通政司送來的奏章便裝匣貼封條。按規定,司禮監必須送到御前,當着皇帝的面開封才行。像侯太監這種行爲,屬於私拆奏章,一經查實,可以問死罪的。

“你說得那是老黃曆了,”侯太監卻滿不在乎道:“上面已經說了,但凡通政司遞來的奏章,司禮監先看一遍再上呈。”

“這是哪個上面說的?”鄒元標心中大怒,但臉上一點沒表現出來。

“皇上親下的旨意!”侯太監一挑大拇指,揚眉道:“還以爲咱們是聾子的耳朵——擺設?兄弟,招子放亮點,將來皇上親政頭一件事兒,就是恢復咱們司禮監的地位!”

“是麼?”鄒元標笑笑道:“那可真厲害。”

“那兄弟可就開封了……”侯太監道。

“開吧。”鄒元標聳聳肩道:“都是恭賀皇上大婚的賀表,這時候送來,是讓皇上開開心的。”

“理當如此。”侯太監聞言大加讚賞道:“不是我說你們這些外臣,要是都這麼懂事,至於鬧成現在這樣麼?”說着他打開了匣子,隨手拿起上面幾份,翻開一看果然都是賀表,便放回去道:“這樣多好,趁着皇上大婚緩和一下,日後大家和和氣氣的過日子。”

“是啊。”鄒元標看他不再往下檢查,暗暗鬆了口氣道:“那我先走了,你儘快把奏章送上去。”

“馬上就送。”侯太監起身相送道。

乾清宮東暖閣中,萬曆皇帝正端坐在書桌前閱看奏章,雖然還不到十六歲,但他已經對內外軍政有自己的看法了……他本來就天資聰穎,又有世上最好的老師教導,可以說是大器早成。但對於一名十六歲的青年來說,這未必是什麼好事兒,因爲這會加重他的自命不凡,讓他難以忍受內閣強加的種種限制。

比如說,對於大臣的奏章,他只能看,卻不能發表意見。或者發表了意見,也會被內閣無視。作爲皇帝,他的責任就是在內閣的票擬上蓋章,甚至連留中不發都不允許,簡直被當成一枚人形圖章。

當然,在自己年幼時,內閣這種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宦官干政,也算無可厚非。但現在自己已經成人,卻還是這種待遇,你讓皇帝如何受得了?

想到這,萬曆把那本奏章重重的摔在桌上,黑着臉道:“不看了,看了也是白看,送到內閣去,讓他們自己看着辦吧!”

就在這節骨眼上,侯太監帶來的那匣子奏章送到了御前。

“這時候送來幹什麼,快拿出去!”掌印太監李全小聲吩咐道:“直接送到文淵閣。”

“這是外臣進獻的賀表。”侯太監並不怕李全,因爲他知道這個總管並不受寵:“難道也要送去內閣麼?”

“這個不用。”李全也不跟他一般見識,接過來,擺擺手道:“你回去吧。”說完便轉身送進去。

李全一轉身,侯太監便往裡間張望,但是有一道門隔着,什麼也看不見,他撇撇嘴,微聲嘟囔道:“生怕別人和皇上近了,搶了你的位子去!”接着在心裡狠狠詛咒道:‘這麼不招皇上待見,還賴在那兒幹啥,司禮監的威風都讓你丟光了。’

不提侯太監在那暗自腹誹。單說李全捧着那匣子奏疏,進了東暖閣。

“怎麼又回來了?!”萬曆剛吩咐自己的貼身太監孫海擺上棋盤,準備殺兩局解解氣,見李全去而復返,他登時黑下臉來。

李全知道皇帝煩自己,所以更是加倍討好,實指望着有一天能把皇帝的心暖過來:“啓稟皇上,這是外廷送來的賀表。”

“什麼賀表?”萬曆黑着臉道:“有什麼好賀的?”

“皇上真是貴人多忘事,下月就是您的大喜之日啊。”李全笑成一朵菊花道。

“哦……”萬曆點點頭,懶得再回書案,便讓孫海把棋盤挪挪,空出便地方道:“擱這兒吧。”

李全便將匣子放在萬曆面前,皇帝饒有興趣的拿起一份,打開看了看,果然心情不錯……同樣的一段話,在誇別人的時候,你可能覺着太假太肉麻,但用來誇你的時候,你卻會覺着,原來我這麼棒啊!以前怎麼沒發現!

而皇帝這種天生自大狂,看完的反應卻是……我果然這麼棒!所以雖然都是些陳詞濫調,萬曆卻看得津津有味。

見皇帝果然心情好轉,李全很是高興,他把其餘的三十多本奏疏都從匣中取出來,整齊的碼放在皇帝面前。

萬曆看完了手中那道賀表,往李全手裡一扔,目光射向了眼前的兩摞賀表道:“全在這裡了?”

李全恭聲答道:“回主子,全在這裡了。”

“再沒有了?”皇帝的臉色晴轉:“京官兩千多,就這麼點兒人上賀表?而且全都是以衙門的名義,沒有個人的!”按禮,大婚前一個月,百官就要上第一道賀表了。現在距離大婚不到二十天,皇帝才第一次見到這玩意兒,回過味兒來之後,心情可想而知。

李全心說,這不都是奪情的事兒鬧得麼?朝廷盡刮剛烈風,官員們都不願這段時間上賀表,以免有人說阿諛奉承,厚顏無恥。然而實話不能實說,他飛快的想了想,給百官圓場道:“可能是擔心每個官員都上一道賀表,太過勞累聖上,因此只叫各衙門部衙上一道賀表,既不使皇上太勞累,也可以代表我大明所有臣民對皇上的忠愛之心。”

聽了他的話,萬曆冷笑道:“讓官員上道彈章不怕勞累了朕,讓他們上賀表倒怕勞累了朕!還真是鍾愛體貼呢。”說着一咬白森森的牙齒,露出不屬於年輕人的陰沉道:“無非是因爲奪情的事情,都在心裡罵朕,不願意上賀表罷了。李全,你也吃裡爬外,跟他們一起蒙朕?!”話到最後,他重重一拍桌子,把那兩摞奏疏全都掃到地上。

李全立刻跪下了,磕頭道:“皇上息怒,奴婢只是猜想,這就回去問明白再來稟報!”

“這還像句人話!”萬曆看都不看他道:“立刻去將此事問明白了,讓沈閣老帶頭寫賀表!”

“是。”李全磕個頭,爬起來,剛要退出去。卻聽蹲在地上收拾奏章的孫海輕咦了一聲。

這一聲雖然不大,卻足以讓萬曆回過頭去道:“你咦什麼?”

“奴婢,奴婢只是奇怪,這,這好像不是賀表。”孫海指着散開在地上的手本道。

“嗯?”萬曆一皺眉道:“念!”

孫海便跪在地上,展開那份奏疏,剛看了《再諫張居正奪情疏》的題簽,臉色就勃然大變。

“怎麼了?”皇帝問道。

“又是一道針對奪情的抗疏。”孫海小心回答。

“……”萬曆的臉色徹底陰沉下來,他摸了摸脣邊剛剛長出的軟髭,咬牙道:“念!”

“爲大學士張居正奪情事,臣通政司觀政鄒元標再次抗疏諫曰。”孫海剛唸了一句,便停下來,覷了覷皇帝的表情,見萬曆沒有任何表示,才繼續念下去道:

‘陛下以居正有利社稷耶?居正才雖可爲,學術則偏。志雖欲爲,自用太甚。其設施酷厲者,如州縣賦稅、清丈田畝,數必增額,不得減少。有司希指者,則必再增其數。又用考成御人,升降皆有其出。大臣持祿苟用,小臣畏罪緘口,若今日有敢言者,則明日必遭杖徙……’之前四人只是就事論事,並未言及其它。然而鄒元標把炮火又升了一級,對張居正的人品、執政作風全盤否定,要求立即罷免張居正!

皇帝沒喊停,孫海只好繼續念道:‘臣伏讀敕諭:‘朕學問未成,志尚未定,先生既去,必前功盡棄。’陛下言此,實乃宗社無疆之福也。但朝中弼成聖學、輔翼聖志者,豈獨居正。學問人品超過居正者,大有人在。觀居正疏言:‘世有非常之人,然後辦非常之事。’若以奔喪爲常事,而不屑爲者,人之五常之道豈不盡喪?於此親生而不養,親死而不奔,猶自號於世,曰‘我爲非常之才’,豈不令天下士人齒冷?由此推斷,必定懷禽獸之心,方爲非常人也……’不僅把張居正罵成是禽獸,還對皇帝進行了無情的嘲諷,揭穿皇帝藉口的可笑。

“不要念了!”萬曆終於忍不住發作了,他把棋盤上的棋子全都推到遞上去,受傷野獸般怒吼道:“一個小小觀政,竟然頂風作案,真是反了天了!”說着怒不可遏的下令道:“快叫朱希孝,把這個人給我抓起來!不要讓他跑了!”太監趕緊跑出去傳旨。

“每一本都看看!”萬曆氣得嘴脣發青,俊臉煞白。他死死抓住座椅扶手,咬着牙道:“把每一本夾了私貨的都找出來!朕倒要看看,還有多少不怕死的!找出來全都殺了!一個不饒!”

李全本來要退出去,誰知又發生了這麼一出。按說這種時候,他這樣不受待見的,應該老實閉嘴。然而李全實在擔心皇帝一時衝動,真的下旨殺人,那樣勢必引起朝局大亂,甚至連皇位都可能不穩。便趕緊硬着頭皮奏道:“皇上,萬萬不可殺人啊!”

“爲何?”萬曆眯着眼瞧着他,目光無比瘮人。

李全擔心一時講不清理由,反而會引起皇上更大的震怒,想了想,便從皇帝的角度出發道:“這鄒元標眼見趙用賢四人,被打得只剩一口氣,還敢冒險上折,顯然已作好了赴死的準備!”

“嗯……”萬曆點點頭,覺着這話有道理。

“這些文人腦子都有問題,不怕死,就怕不出名。之前誰知道鄒元標是哪號人物?可您只要一殺他,保準立刻成爲世人皆讚的大英雄。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

“嗬,以死換名,好賠本的買賣!真想打開這些文官的腦殼看看,裡面到底裝得是什麼。”萬曆飽讀史書,自然知道有這種人存在,只是他一直覺着,名聲什麼的都是浮雲,實際的東西才重要。

這時候,孫海清點完畢,他將單純的賀表歸爲一摞,把議奪情的奏疏摞成另一摞,前一摞就比後一摞厚一點而已。

“既然這些傢伙這麼想死.朕偏不讓他們死!傳旨下去,依艾穆、沈思孝爲例,將上書的鄒元標等人廷杖八十,三千里外充軍。即刻執行!”萬曆拍案道。

“奴婢這就去傳旨。”李全躬身道。

“……”萬曆點點頭,代李全走到門口時,卻又喊住他道:“讓孫海去就行了,你留下!朕還得跟你算算賬!”

聽了皇帝的話,李全一陣兩腿發軟,後背全都是汗。

第二更……RO

第747章 平定下第248章 秋闈日第856章 閣老的心(中)第428章 海瑞的反攻!第530章 是巧合?還是?第392章 隱患第800章 多事之秋(中)第484章 教父第376章 爾虞我詐,誰是誰非?第833章 宦場如市(中)第580章 反應第817章 坑爹(中)第623章 師生第873章 隆慶皇帝(中)第844章 復東勝(上)第782章 凱旋(下)第810章 長歌當哭(中)第786章 爭執(上)第760章 較量(五)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78 九章 靈濟宮(下)第91節 最後一課(上)第810章 長歌當哭(下)十年六第三八四章第2章 秀才謀生(上)第862章 南中國海(中)第8 九六章 丁憂(下)第198章 刀下留人第466章 連環計之空城計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446章 起航!!!第888章 好吉利(上)第805章 希望(中)第224章 李默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中)第419章 鐵將軍第920章 式(上)第二一九章第911章 俠之大者(下)第863章 藩籬(中)第766章 宮車晏駕(下)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中)第201章 物是人非事不休第409章 空城計?第130節 特立獨行第760章 較量(一)第741章 民心似水上第108節 徐渭(下)第392章 隱患第487章 不如歸去第240章 國家罪人第788章 過年(中)第767章 《登極詔》(上)第668章 伊王第6節 秀才謀生(下)第四五二章第62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中)第909章 閹寺雄起(中)第8 九八章 日本(下)第225章 小書童勇施美男計第472章 一品宏第492章 花開花落第628章 大贏家第一二八節第903章 南風(上)第801章 南京之亂(中)第857章 一代天驕(下)第603章 我來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737章 禮物(中)第910章 甚於防川(中)第288章 人品無敵……第785章 內閣(下)第731章 囚徒困境上第339章 張憤青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上)第864章 會盟(上)第731章 定風波(上)第231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827章 路在何方(下)第639章 最後的一本第549章 在同個屋檐下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下)第804章 束氏狸狌(上)第48節 河中除樹(下)第822章 絕殺(中)第536章 神醫進京第70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上)第81節 祝福(下)第8 九五章 難料(中)第272章 提編第597章 夜宴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793章 唯一的大佬(上)第611章 凱旋第787章 來使(中)第8 九三章 夜宴(下)第872章 明爭(中)第663章 我的蹄筋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