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希望(下)

爲什麼遊牧民族一旦實力強大,便會頻繁向外侵略?

人們自來有很多解釋,從性情出發的,會說因爲其生性好戰、野蠻、殘忍、喜好掠奪;從經濟出發的,說遊牧經濟落後,抗拒天災能力低,不得不靠掠奪農業民族來補充自己。

這都是衆所周知的,諾顏達拉自然可以講出來,但沈默告訴他,其實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維持統一的需要。

當人類還處於矇昧時代時,沒有任何一個民族不想着擴張和侵略,因爲你不去征服別人,便會被別人所征服……其實哪怕到了文明時代,不思進取者依然會受到時代的懲罰,弱肉強食是亙古存在,並且將伴隨人類直至滅亡。

對於草原民族來說,這個法則就更加的至高無上。因爲各部落實在弱小——人口稀少、生產落後。他們爲了保護自己,便不得不相互征伐、尋求統一,但統一之後,他們又沒有足以維持這種統一的經濟基礎——農業文明需要大規模人力的投入,而且將民衆固定在土地上,但遊牧經濟只要維持幾百人的畜牧羣體便足以自立,且逐水草而居,部落間相隔動輒數百里,相安無事久了,自然會缺乏凝聚力。

那麼,如何維持一個遊牧帝國的統一呢?就是要給出一個必須團結在一起的理由。

最容易找到的理由便是戰爭,不斷地發動戰爭……匈奴人、突厥人等等莫不如此,蒙古更是在成吉思汗的打造下,成爲最純粹的戰爭羣體。比起匈奴人遇到大漢、突厥人遇到大唐,鐵木真的運氣實在太好了,竟然打遍天下無敵手,都沒有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和他長時間拉鋸,從而迎來了遊牧帝國的黃金時代,建立了一個橫跨亞歐的無敵帝國。

之後再也找不到挑戰者的蒙古人,只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然後以比崛起還快的速度分裂墮落,帝國斜陽,餘暉慘淡了……

所以沒有戰爭,遊牧國家就會陷入分裂,這已成爲印在蒙古人腦海中的真理。所以無論是也先、還是達延汗,這些統一蒙古各部的雄才偉略之主,無不如祖先成吉思汗一樣,回到了蒙古崛起時的起點,不斷的發動戰爭,企圖恢復昔日的榮光。

但草原民族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蒙古族人早已經分裂爲韃靼和瓦剌兩部,彼此征伐百餘年,之間的仇恨甚至超過了對明朝的敵視。他們也沒有成吉思汗的幸運,趕上了宋金對峙,無暇他顧、他們的敵人明王朝,是推翻了他們的故國蒙元建立而成的,從建成的那天起,就將他們當做生死大敵。

而且明朝建國二百年,始終沒有遇到第二個強大的敵人,所以可以調動全國的力量,和這唯一的敵人對峙,甚至連首都都遷到北京,以天子守國門,來穩固邊疆的防線。

內外環境如此,無論歷代大汗如何努力,蒙古也不可能恢復到昔日的強盛了,他們也沒有了祖先時的運氣,頻繁的發動與明朝的戰爭,所能得到的,也不過是以攻爲守,保存國家生存而已……

“所以同樣是打仗,你們的祖先成吉思汗,就可以用幾十年時間橫掃歐亞,而你們現在呢,卻是越打越窮,越打人口越少。”第二瓶西鳳也見了底,沈默又打開第三瓶,給諾顏達拉斟上道:“世易時移,戰爭已經不再是你們蒙古人維繫統一的靈丹妙藥,是到了尋找新道路的時候了。”

諾顏達拉低垂着頭,面色酡紅,目光卻迷離道:“新的道路,能找到嗎?”。

默鄭重點頭道。

諾顏達拉擡起頭來,望向沈默。

“我現在還不能對你明說,”沈默卻賣個關子道:“最近有一位尊貴的客人要蒞臨榆林,到時候濟農不妨也見見,興許能有些思路也說不定。”

見沈默不願透露,諾顏達拉只好按住疑問,又與沈默吃了陣酒。快散席的時候,才忍不住又道:“督師大人無非擔心,鄂爾多斯各部會降而復叛,我諾顏達拉管不了別的部落,但可以保證我所屬的族人,永遠歸順大明,做王化之民……”頓一下,他咬牙道:“爲表誠心,我可以永遠不回草原,並世代送子孫到北京爲質,”說着俯跪在沈默面前,嗚咽道:“但請大明務必救救我的族人,他們已經等不起了……”

“哎,快起來快起來,”沈默扶着他的肩膀道:“我大明有海納百川之量,既然濟農肯歸順,當然沒有拒之於外的道理,”說着輕嘆一聲道:“但是你現在不在部落當中,又如何發號施令呢?”

“我可以寫信給我的兒子,他見信後,必然會率衆來投的。”諾顏達拉從懷裡掏出一份早就寫好的書信道:“請將其交給我的長子別赫,他自然會照做的。”

默點點頭,溫聲道:“只要他們配合,大明是不會讓你的族人餓死的。”

“多謝督師寬宏。”得到沈默的承諾,諾顏達拉終於鬆了口氣。

讓人把諾顏達拉送走,王崇古命人撤下鍋子,換上解膩的清茶。

沈默手捧着茶杯,舒服的依靠在方枕上,笑道:“這個諾顏達拉倒是一朵奇葩,蒙古的那些王公們要都像他這樣,早就天下太平了。”

“這種人在蒙古各部中的影響註定有限,就算他真的率衆歸附,也影響不到其他的部落?”王崇古傲然道:“何況他們之前也沒少犯我甘陝,這次在濟農城又殺傷我數千將士,現在被逼得山窮水盡,如喪家之犬了,纔想起歸順……大人卻就這麼答應了,實在是太便宜他們。”在王崇古看來,朝廷沒有理由接受諾顏達拉的投降。相反應該對其部落進行嚴厲的打擊,好讓韃子們明白同天朝作對是沒有好下場的

“鑑川兄可別小看了這諾顏達拉,他雖然實力不濟,卻有着蒙古濟農的身份,甚至比俺答還要尊貴。”

“一個空筒子王公而已,”王崇古撇撇嘴道:“就算是濟農又怎樣?還不是要以俺答爲尊。”

“你不能因爲他熊,就把濟農之位的重要性也否定了。”沈默淡淡笑道:“想那東漢末年,漢室衰微,獻帝的政令出不了京城,然而曹孟德卻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名分從來都是好東西,就看你有沒有實力撐起來了。”頓一頓,自信道:“諾顏達拉這面大旗,不僅可以幫我們收服整個鄂爾多斯部,甚至日後經略蒙古,他也大有用武之地。”

“怕就怕,蒙古韃子人心不足蛇吞象。到時候挺過難關,還要翻臉不認人。”王崇古是個主戰派,他代表了目前軍中的普遍想法……趁着目前形勢一片大好,將蒙古人徹底趕出河套去,對講和自然不感冒。當然這也是因爲,他看多了蒙古人降而復叛的事例,對對方天然不信任。

“鑑川兄的顧慮有道理。”沈默頷首道:“草原狼貪婪兇殘,降而復叛是常事,所以逼他們投降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得看我們,有沒有本事,將他們馴化成狗,再栓上粗大的鏈子,使他們永不生亂,才能算是成功”

“把狼馴化成狗?”王崇古難以置信道:“這可比復套難多了……”狼和狗雖然是親戚,可以個是夥伴,一個是敵人。歷史上的中原王朝,大都做過此類的嘗試,如漢朝的和親,唐朝的一視同仁,宋朝的文化同化等等。做得最好的,當屬唐朝了,在盛唐時期,漢夷親如一家,有許多名臣良將都是遊牧後裔出身,但那是建立在大唐王朝強盛國力的基礎上,而且一旦國力轉衰,最先作亂的又是這些異族人,實在是令人寒心。

“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放鬆警惕。”沈默卻自信道:“雖然我們現在的實力比不上盛唐,可他們卻也遠遠不如當初的突厥人。總結前人的得失,小心謹慎的行事,還是大有可爲的。”

王崇古聽出來了,沈默早就智珠在握了,便肅容道:“倒要請教大人的馴狼之計。”

“此計乃三管齊下,”沈默點點頭道:“一曰大棒先行。虎狼就是虎狼,只有你比他強,他纔會乖乖按你的安排做,否則他想要什麼,直接用搶的就是,哪會跟你講規矩。”

“這話是正理。”王崇古頷首道:“蒙古人整天叫嚷着,是因爲我大明不許開邊互市,他們買不到生活物品,纔不得不入寇搶劫。事實上,之前不是沒答應過互市,但每次開市,蒙古人都仗着兵強馬壯,欺行霸市,強取豪奪,互市當然開不下去。”

“嗯,古人云‘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是缺乏邏輯的昏話。”在酒精的作用下,沈默那隱藏在溫和下的霸氣一面,今晚崢嶸畢露道:“不好戰的國家必然忘戰,就像我們大明,幸虧有蒙古人騷擾九邊,才能在建國二百年後,軍力還勉強說得過去。我很是擔心,將來真的解決了蒙古人的問題,九邊安然,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我大明的軍隊會墮落成什麼樣?”

王崇古感情複雜的望着沈默,一直以來,他都難以擺正與這位昔日‘老弟’的關係,總覺着對方不過是運氣好,纔會成爲自己的上司。但最近一段時間的接觸,讓他終於明白,無論是眼光還是心胸,對方都遠勝於自己……就好比這次,自己還在爲戰事的順利沾沾自喜時,他卻已經想到戰後怎麼辦,甚至大明軍隊的未來。看來自己和他還真的是‘謀一域’與‘謀全局’的差別。在這種差距面前,什麼年齡、資歷之類,真的是微不足道。”

直到此刻,王崇古才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不再以老資格自居,而是兢兢業業的履行其下屬的職責。

“一個大國必須好戰,必須有‘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氣魄,對於任何挑釁,必須堅決予以回擊否則只能蓄養狼子野心,給國家招致更大的戰爭。”沈默目光冷冽,言語間霸氣四溢道:“甚至就算鄰國都不敢生事,也要定期發動可控的戰爭,以磨練自己的軍隊,使他們不要忘戰。也讓鄰國時刻保持敬畏。”

這番話,大對王崇古的胃口,他哈哈大笑道:“做此鐵血之談,喝茶太淡了,必須上酒”於是把茶杯一撤,打開一罈‘黃桂’,給沈默斟上道:“不過好戰亡國的例子可不少啊。”

“好戰不是罪,關鍵是要量力而行。”沈默端起酒盞,呷一口道:“不能打必輸的仗,也不能打賠本的仗。前者會損害朝廷的威信,後者則會導致財政危機,繼而轉嫁到百姓頭上,都是禍國之源。在打這一仗前,內閣先分析了敵我態勢,俺答漸老,各部多生異心,草原上又連續五年天災,正是困窘乏力之際,完全沒了往年的囂張氣勢。而我們衆志成城,精心準備數載,名將勁旅雲集,又有新式火器之長,使我們有了戰勝草原騎兵的能力。這時候要是不主動打這一仗,太祖皇帝都會氣得從皇陵中蹦出來。”

“除了不會輸之外,這一仗還不會賠本。”沈默笑道:“有山西商人和東南商人願意買單,傻子纔不可勁兒造呢。”

分割

繼續寫,要把小郎君召喚出來。

第853章 我不答應(上)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828章 在腳下(上)第673章 海第922章 歸來(上)第438章 談判第352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472章 一品宏第239章 沈京的野望第853章 我不答應(中)第888章 好吉利(上)第62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中)第796章 尚書遇襲(上)第515章 儉以養德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下)第901章 來自鬼魂的報復(下)第447章 胡公子,你叔叔喊你回家吃飯第717章 圍爐夜話第59節 收成(中)第242章 江南七子第64節 較量(上)第483章 從此不再恨第915章 崩潰(下)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下)第477章 投名狀第870章 暗潮(上)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上)第172章 鹿姑娘第880章 逆天(下)第624章 愛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下)第569章 殺人第8節 沈家大院(中)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第355章 兩種生活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中)第33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下)第225章 小書童勇施美男計第157章 左右文武儒稗第727章 大人亨否(中)第375章 交鋒第486章 歸航第861章 無題(上)第596章 生死之間第864章 會盟(中)第708章 紅差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下)第782章 凱旋(上)第753章 玉芝壇(中)第81節 祝福(下)第554章 勝負第584章 大佬的葬禮第732章 幕僚(中)第514章 這個老師不一般第118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上)第762章 審判(上)第369章 鐵骨丹心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上)第478章 連環計之無中生有第28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五二章第294章 三送解元郎第730章 東南攻略(中)第338章 沒問題第783章 廷推(中)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上)第793章 唯一的大佬(上)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下)第431章 三英戰呂布,還是打不過第905章 中隱(上)第814章 真相(中)第807章 審訊(上)第665章 大膽、膽大、膽大包天第827章 路在何方(上)第786章 爭執(上)第830章 名師高徒(中)第727章 大人亨否(中)第857章 一代天驕(上)第763章 三公槐下(中)第398章 真正的敵人第612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445章 祥瑞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248章 正面的較量第830章 名師高徒(上)第127節 喬遷之喜第274章 倔強的鬥士第556章 人選第125節 大人物和小人物第908章 瓊林天下(下)第883章 流年(下)第447章 胡公子,你叔叔喊你回家吃飯第485章 喪心病狂第530章 是巧合?還是?第808章 意外(中)第777章 西風勁(上)第8 九三章 夜宴(上)第523章 大家都愛孔夫子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