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會面(上)

聽這些官紳你一言我一句,將自己的擔憂說出來,讓沈默十分的欣慰,這說明他們沒有完全沉浸在大好的局面中,還是保持了一些冷靜的思考。若非時間有限,他會讓他們把能想到的都說出來。

但現在,他只能讓他們說這麼多了。輕輕咳嗽一聲,屋裡便安靜下來,沈默微笑道:“你們的擔憂,我總結一下,可以歸納爲五點,曰‘國策’、曰‘海運’、曰‘原料’、曰‘勞力’、曰‘糧食’。那可不可以說,如何解決這五個問題,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呢?”

衆大戶齊齊點頭,如果這五個問題能解決,確實可以後顧無憂的投身工商業……即使對於那些大員,因爲都在生意裡參了股,也同樣十分關心。

“先說‘國策’,這需要兩條‘腿’走路。”沈默爲他們分解道:“一是在朝中保持足夠的權力,來維護我們的利益;二是對朝廷做出足夠的貢獻,讓皇帝、朝廷、和那些非東南的官員,也享受到開海帶來的好處,這樣才能使其變爲永世不易之國策……這兩者缺一不可,缺一個就變成癱子,走不得路。”這很好理解,沒有權力作保證,東南就會變成任人宰割的‘肥’羊,而一味的索取權力,卻不肯貢獻財富,則一定會被皇帝和非東南的官員所記恨,不遺餘力的和他們作對。

然而對這些東南巨頭們來說,前者是甘美和樂意接受的,但後者卻是痛苦且難以接受的。

“先說第一個如何實現,”沈默也不着急,慢慢陳述道:“首先,我已經爭取到一個入閣名額,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先按下不提。只說這次政‘潮’之後,北京空出不少位子,我們會分到一些,這些位子將由我們在南京的人接任。但更多的位子,會出現在高拱迴歸以後……”後面的話他沒說,但衆人都明白,以高拱的‘性’格,肯定要對徐黨的人大清洗,結果必然空出許多位子。這些空位,最後高拱會自己安排一些,但大多數還是得讓晉黨和東南的人分了。

“我會盡力爭取更多的位置,至於人選,就由你們推薦。”沈默深諳利益均沾之道,知道就算在一個團體裡,也還有無數個小團體,必須讓這些小團體都得到好處,他這個大頭目,纔算是完成分贓。

“你們先不要興奮。”沈默見他們兩眼放光,潑一盆冷水道:“我可以向你們預告一下,如果高新鄭上臺,他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刷新吏治,而且會貫穿整個執政期……否則我也不敢說,會有很多空位出現。包括你們在座的,都必須繃緊弦——懶散瞎魂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誰要是敢魂日子,不用那個河北傖父動手,我先把你拿下來!”

衆人不由訕訕道:“咱們還能不曉事?”

“就算我醜話說在前頭,人雖然是你們選的,但最後還得由我向朝廷推薦,到時候要是不給我爭臉,甚至是給我抹黑捅婁子,我可不止收拾他們!”沈默嚴肅道:“到時候各位別怨我翻臉不認人!”

衆人連忙拍‘胸’脯保證,一定選賢任能,不給閣老丟人。

“希望你們說到做到。”沈默嘆口氣道:“都記住了,我們是一體的,我的臉面就是你們的利益,給我砸了差事、折了面子,最後吃虧的還是你們。千萬別光想着小舅子、大侄子的,我還沒當上首輔呢,別拆我的臺!”

他再三耳提面命,衆人終於重視起來,才收起’‘肥’水不流外人田’,只是到時會不會還會‘近水樓臺先得月’,誰也說不準。

沈默反覆在輕鬆的問題上說重話,一是爲了給衆人敲警鐘,二是爲了給後一條奠調子。

待衆人都被他熨服帖了,沈默才接着道:“至於對朝廷的貢獻,我知道你們是不大樂意的,我也理解……我們東南,負擔着朝廷九成以上的賦稅,但來了倭寇,朝廷不僅不給一兵一錢的支持,還要照收賦稅。十年抗倭,全靠我們東南的子弟兵,我們東南大戶的輸捐,才取得勝利,跟北京那個朝廷,沒有半文錢的關係!”一味的付出沒有回報,這擱誰都受不了,況且眼下他們就比別的省負擔重多了……僅僅蘇州一個府所貢獻的稅賦,就等於北方好幾個省,這讓他們有充分的理由,拒絕朝廷的任何加負。

好在沈默這番說法,讓衆人的牴觸情緒大減,之前他們最擔心的,就是沈閣老在北京當官久了,會不會心向着朝廷,而損害東南的利益。現在既然沈閣老的心,還在東南,又知道大家是怎麼想的,以他的通情達理,必不會提‘無理要求’。

“咱們不說‘有國纔有家’的大道理。”沈默輕嘆一聲,東南士族大戶對遠在北京的朝廷缺乏歸屬感和奉獻‘精’神,甚至是導致他原先的時空中,明朝亡國一個重要原因。原先問題還不太嚴重,但在獨立抗倭勝利後,這種傾向就愈發嚴重了。

還是那句話,‘強扭的瓜不甜’,這種觀念是誰也改變不了。就算把眼前這二十位洗了腦,還有東南兩億百姓呢。所以他只能站在東南的立場上,來進行分析道:“朝廷想收商稅,咱們有的是辦法抗稅;朝廷想派北方官員來管,我們也有的是辦法讓他們滾蛋。但朝廷要調我們的子弟兵北上,咱們卻是無能爲力的。”

衆人只能點頭。南方戰事平定後,朝廷便有調南兵北上支援九邊的定策,只是因爲南方官員的抵制,纔會拖了這麼多年……衛所制在東南六省已經名存實亡,軍隊都是由省督撫招募,軍資也從各省藩庫中出,完全不經過兵部和戶部,這無疑使各省對軍隊的控制力大增,自然會引起北京朝廷的恐慌。

然而衛所確實破壞殆盡,朝廷已經不可能恢復。而軍需糧餉由臨近州府供給,無需經由戶部集散,這是朱元璋老先生的腦殘祖訓,北京再大大不過老朱,也只能乾瞪眼白搭。

要是解散這些部隊,東南數省誰來守衛?萬一再鬧個倭患,誰能擔得起責任?所以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以抗擊韃虜的名義,將其‘精’銳從東南調出,放在九邊。東南當地只留一部分必要的衛戍軍,平時管管治安足夠。一旦有事,又可在短時間內,再把相應的軍隊調回去……這已經是北京苦苦斟酌後,能想到最周全的辦法了。

“南兵北調,已經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的了。”沈默緩緩道:“這纔是他們讓我來分管兵部的真正原因……然而我又不能不管,不然咱們的子弟兵,就要儘讓那幫老西作踐了……”

“截止到去年末,已經有五萬子弟兵被調往九邊。我跟你們透個底,接下來兩年,每年還會有至少這個數被調過去,最後的人數,會是在十五到二十萬之間。”這個數字,是胡宗憲抗倭之後,在六省所組建的軍隊總數的三分之二。衆人默默點頭,聽他繼續道:“這麼多兵馬北調,當然不只是爲了防患未然,我實話跟你們說,明年,最晚後年,將會有一系列對韃虜的作戰,到時候我們的子弟兵,將和邊兵一樣擔綱主力。”

衆人面‘色’凝重了。

“一旦國家進入戰爭狀態,尤其是這種國戰,一切都要爲大局服務。”沈默面‘色’冷峻道:“到時候鉅額的軍費哪裡來,還得落在東南的身上。”

雖然衆人心裡,都是一百個不願意,但誰也不會說,這仗能不打嗎?大明立國二百年,不割地、不稱臣、不納貢、不求和,向來是以極端強勢的態度對待敵人。這種強硬早已榮辱明國人的血脈之中,然而自從土木堡之變後,這種驕傲被韃靼的鐵騎反覆踐踏,讓每個大明人都擡不起頭來……

其實嶽武穆那首廣爲流傳的《滿江紅》,在土木堡之前,根本不見其任何文集。是在土木堡之後,本朝文人爲了‘激’勵士氣創作出來,然後附會給了嶽爺爺。所謂‘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正是本朝軍民的心聲寫照!

只是之後的積弱累敗,讓人們只能把這些豪言壯語埋在心裡,幾乎被恥辱徹底埋葬了。然而消沉百年後,接連的抗倭勝利、萬全右衛大捷、又讓新一代的大明子民看到了曙光,驅逐韃虜、報仇雪恨的呼聲,再次響徹神州大地。

要是爲了打韃虜,東南百姓肯定願意出兵出錢,這跟白送錢讓朝廷揮霍,完全是兩個概念。

在座諸位都是經歷過戰爭的,知道戰時不論情面,只講軍法,到時候朝廷調糧籌款的文一下來,要是稍有推諉拖延,就能被軍法從事——看來大出血是再所難免了。

“既然早晚都要貢獻,”沈默掰碎了、‘揉’爛了、繞了好大的彎子,才把衆人引上道道:“與其等到被人家‘逼’着掏錢的那天,爲何不主動一些?出了錢就要落好,這是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

“閣老實在是高啊……”聽沈默說到這,衆人不由笑起來,閩贛總督王詢一臉佩服道:“您這一張嘴,能把死人給說活了。”

“你先說,我說的有沒有道理吧?”沈默笑望着他道。

“有,太有了。”王詢看看衆人道:“咱們乖乖掏錢就是。”衆人苦笑着點頭。

不過掏多少、怎麼個掏法,這還得各省回去再議,不可能輕率給出保證的。但有一個條件,衆人現在就得讓沈默答應,否則沒得商量:“咱們不能出錢出兵,讓那幫老西兒得名得利,這個冤大頭,絕對做不得!”

“這是當然。”沈默也苦笑着點頭道:“戰爭也是一種生意,虧本的勝利就是失敗。”

“大人說的極是。”衆人深表贊同道:“那我們回去合計合計,看看有什麼辦法能不虧本。”這時,一直沉默的兩廣總督吳百朋突然出聲道:“此戰的主帥,不能是楊博,必須是閣老!如果您答應,屬下願親帥本省官兵,開赴閣老帳下聽令!”

衆人一聽,都覺着很有道理,紛紛附和道:“對呀,我們的軍隊不能讓外人染指,‘交’給別人絕不放心,只能有閣老統領!”竟起鬨架秧子,非‘逼’着他答應不可。

“你們要考慮,我也得考慮考慮……”沈默心中無奈,真是現世報啊。只好苦笑道:“此事日後再議吧。”

勉強揭過了這個最艱難的話題,後面的四個問題,就顯得輕鬆多了……關於海上航運的暢通,沈默告訴衆人,王直最近的健康狀況惡化,強大的五峰船隊分裂在即。可以預見,一旦他死亡,其親子、養子、以及麾下大將,將瓜分其上千艘海船,併爲他那南至臺灣島,北到朝鮮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展開殊死搏鬥。

目前王直已經在爲身後事作安排,他將其控制的南洋航線,‘交’給了其在呂宋的義子‘毛’海峰,這一招可謂相當老道。

按照當年胡宗憲主持的盟誓,王直與徐海,一南一西,瓜分了兩條黃金航線。只要是在澳‘門’到馬六甲航段經過的船隻,就必須向徐海‘交’稅,由徐海保護其安全;但凡是在福建到呂宋航線航行的船隻,則必須向王直繳納保護費。這是爲徹底結束倭‘亂’,東南所付出的代價,也是胡宗憲被詬病的原罪之一。

是的,還有一更,誠實可靠小郎君,原地滿血復活了!!!

不過都不要等了,明早起來看就是。另外先不要投月票,留到明天中午雙倍再說哈……

第884章 百年大計(中)第245章 秋闈之同考官第765章 大限(中)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下)第317章 百花仙酒的威力第324章 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第8節 沈家大院(中)第706章 人們第266章 半醒半醉過大禮第742章 經略大人的心思(上)第771章 尚書(上)第157章 左右文武儒稗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中)第387章 斷第98節 陶虞臣(中)第193章 嚴東樓第842章 射天狼(上)第371章 婚禮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上)第408章 碼頭邊的守望者第717章 圍爐夜話第332章 報捷報捷再報捷!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180章 百花仙酒第758章 治安疏(上)第712章 羨慕嫉妒恨第808章 意外(下)第870章 暗潮(下)第713章 遠慮近憂第382章 新官上任第388章 用眼神殺死你!!第235章 攤牌第852章 鄉愿(上)第585章 顯靈第442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77章 倚天劍與屠龍刀第340章 傳說中的殿試第168章 龍山衛第8 九八章 日本(下)第570章 死亡日記第351章 王世貞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255章 當大爺?誰不會!第112節 府試(上)第441章 蘇雪大家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上)第731章 囚徒困境(下)第820章 公祭(上)第463章 故人第491章 陽明公祠第536章 神醫進京第23節 把事鬧大(中)第6節 秀才謀生(下)第79節 祝福(上)第881章 火中取栗(下)第870章 暗潮(下)第334章 延醫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下)第478章 連環計之無中生有第156章 府學第459章 呂竇印第504章 瓦全(下)第362章 壽宴與菊花第515章 儉以養德第814章 真相(下)第731章 定風波(上)第866章 氣象(中)第144章 蛙式第908章 瓊林天下(上)第684章 崔太醫第94節 縣試(上)第639章 最後的一本第741章 民心似水(中)第688章 試藥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34節 人不可貌相(上)第785章 內閣(中)第454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第828章 在腳下(上)第865章 返京(中)第322章 聖心獨裁第446章 起航!!!第832章 所謂朋友(下)第828章 在腳下(上)第165章 中華豈會無烈士?第18節 濟仁堂(下)第541章 請罪第807章 審訊(下)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上)第901章 來自鬼魂的報復(中)第775章 多事之秋(中)第826章 會面(中)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中)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中)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下)第847章 來客(中)第111節 順之心隱(下)第410章 圖窮匕見!第868章 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