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上)

顧名思義,縣試是在縣裡舉行的考試。以一縣之力爲幾百甚至幾千考生提供考試場地,其條件也就可想而知。一般都是臨近考試時,搭建起臨時的考棚。

對於一些比較窮的縣來說,即使搭建這樣一個考棚也是如此困難,毫無裝修與美感不說,連地面都是散着泥土芬芳的……泥土地,天晴時塵土飛揚、下雨天泥濘不堪……因爲沒錢蓋頂棚。

但這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邊遠州縣,連最起碼的桌椅都沒有,需要考生自備。可參加考試的還有很多來自鄉村的考生,這時候也沒有四通八達的馬路,不少人要翻山越嶺來縣城考試,扛條板凳也就罷了,自帶桌子是萬萬不可能的。

所以他們到縣城之後,非得各展神通,想盡辦法去借一套。可小小的縣城裡哪有那麼多桌椅?借不到的只好退而求其次,借塊門板或者切菜板,甚至是棺材板、木頭墩什麼的,再整幾塊磚頭拿着進場。

到時候把磚頭分成兩摞,一摞擱案板,一摞擱**,然後就這麼趴在上面答卷,若是不幸趕上剛下過雨,腳腕都能陷進泥裡去……真是一次很特別的體驗啊。

不過對於富甲天下的江南來說,卻是另一番景象,這裡基本上都建了專門的學院,平時供縣學授課所用,縣試時則可容納上千人同時考試,條件也比別處好的多……比如說這會稽縣學,便將偌大的院子用青磚鋪一邊,再擺上清一水的黃梨木桌椅,甚至在桌椅上方搭上草棚,這樣即使下雨也不用中斷考試了。

沈默兩個跟着人羣進了縣學前街,現在他前後左右的考生,不分年齒老幼,都有一個可愛的稱號曰‘童生’。他就看到一個白蒼蒼的駝背老頭,看起來足有七八十歲的樣子,也穿着白衫提着籃子往裡走。其實在外面時就見過他,不過當時沈默以爲老人是送孫子考試呢。

待童生們聚集到縣學門前,便被穿着大紅號服的官差分成五隊,在門前站好。

只見李縣令頭戴二樑朝冠,身穿青緣赤羅裳,腰間內系革帶,革帶上掛着玉佩,之上又加以赤白二色的絹質大帶。下罩齒羅蔽膝,腳踏黑麪白底官靴,頗爲威嚴的站在石階上……滿朝官員的朝服大體都是這樣,區別在於冠上的樑數,腰間的革帶,以及掛玉佩的綬帶。比如李縣令的二樑冠、銀革帶、琉璃佩,以及帶有練鵲圖案的三色花錦綬,都能清晰表明他七品官員的身份。

待考生到期後,李縣令便開始講話,無非是先宣講一下孔孟、再讚頌一下皇上,然後宣佈考試場次,嚴肅考場紀律而已……除了考試時間與場次之外,基本上全是廢話。

縣試的自由度比較大,由縣令決定是考五場還是四場,這次李縣令的選擇是四場,第一場叫正場、第二場稱初復、第三場爲再復,第四場稱面復,每場一個白天,隔一天一場。

不過考生只要將正場考中了,便不必參加‘初復’和‘再復’,只需等待五日後的第四場面試即可。那些正場考不中的,就只好老老實實再參加初復,若是再不中,還能考‘再復’,要是還不中就只有等下次縣試了。

待縣尊大人嘮叨完了,五房書吏便開始唱名,叫到誰誰上前驗明正身,再經過簡單的搜身後,便將其放進去,其嚴密程度比起鄉試來,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但就是這樣,沒有一兩個時辰,休想把一千多名考生都放進去……倒是正好適合考試。

作爲縣令大人青睞之人,沈默自然不用等太久,大概進去七八個童生後,便輪到他了。檢查的書吏也只是朝他笑笑,便給他一份答題紙道:“進去考試吧。”

沈默感謝的笑笑,便拿着那份答題紙進了考場。考卷上雖然寫有序號,但在考桌上可沒有,這時先進來的好處便體現出來——可以挑個好座位啊!

沈默看着那一排排整齊的書桌便犯了愁,他不知該坐哪裡好了。是坐在第一排嗎?不行,那裡雖然看題清楚,可太靠近草棚邊緣了,到了中午太陽曬得厲害,萬一下雨就更麻煩了!

那坐在裡面?也不好。棚子有點低,裡面的光線很不好,縣試又不準點燈,恐怕是要受些影響的。反覆琢磨之後,他坐在了第二排第八列,二八一十六,號吉利,看得清、光線好,日曬不着、雨淋不到,空氣還很清新,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位置啊。

沈默坐下後,考生還沒進來一成呢,自然不會公佈題目。他一時有些無聊,只好翻看自己的答題紙……在一些窮的州縣,就連這東西也要自備呢。但無論衙門也好,自備也罷,格式都是一樣的。

一共是十一頁,第一頁是封面,縣考沒那麼嚴格,考生情況就直接寫在封面上,並沒有採用‘糊名’、更不必‘謄寫’,所以李縣令當初才拍胸脯說‘保你個案’。沈默看到封面上有個號戳,戳上寫着‘縣考甲字一零七號牌’,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寫道:‘沈默,年十六歲。偏瘦略高,面白無鬚,容貌甚佳。民籍。曾祖延年,祖錄,父賀。認保人吳兌。’

打開後封面,另外十頁纔是答題的地方,每頁十四豎行,每行十八個紅格,一個格寫一個字。此外還有幾頁草稿紙。

待所有考生都坐好,已經是天光大亮了,倒是正好考試。

李縣令也不再囉嗦,待衙役鎖門後,便在一張空白的橫軸上,揮毫寫下正試的題目——作一篇時文和一試貼詩。

第170章 請記住,他們是神奇二人組!第595章 上法場!第766章 宮車晏駕(上)第86節 老宅(中)第315章 扶鸞起乩第304章 賑與察!故事與風暴的起源!第720章 浩氣永存第200章 解脫第635章 燕歸來第847章 來客(中)第32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中)第233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62章 長子參軍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下)第320章 面聖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下)第527章 相投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下)第787章 來使(中)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中)第309章 現世報……第475章 活見鬼第323章 巔峰對決!!第549章 在同個屋檐下番外篇十年一第798章 海風(下)第627章 結果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上)第826章 會面(中)第729章 江南春(上)第686章 如何做一個宦官第60節 收成(下)第135章 孤獨求敗第852章 鄉愿(下)第88 九章 君臣(上)第800章 多事之秋(下)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第648章 終審第817章 坑爹(下)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799章 人人自危(下)第371章 婚禮第742章 制勝之道(上)第73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上)第444章 紅袍第545章 僵局第736章 潤物無聲(下)第155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812章 逼宮(上)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811章 審(上)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下)第725章 亢龍有悔(中)第378章 萌芽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下)第149章 皈依我佛第806章 驚變(上)第345章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第438章 談判第37節 海水不可斗量(上)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下)第165章 中華豈會無烈士?第288章 人品無敵……第857章 一代天驕(下)第538章 大風起兮!!第683章 如何破局?第746章 覆滅下第261章 接班人的問題第840章 沙場秋點兵(中)第903章 南風(上)第571章 死路一條?第920章 式(中)第67節 極限(上)第177章 倚天劍與屠龍刀第449章 鑑第138章 姚長子第513章 食爲天第800章 多事之秋(下)第917章 暴起(中)第844章 復東勝(中)第729章 江南春(上)第688章 試藥第161章 護衛第883章 神鞭(上)第7節 沈家大院(上)第706章 人們第775章 多事之秋(中)第716章 平叛第474章 他從哪冒出來的?第753章 玉芝壇(上)第227章 老丈人第680章 定江王第294章 三送解元郎第330章 生財有大道第289章 軟禁中……第243章 峨眉齊參天第148章 猛將一個,熊兵一窩第791章 春寒料峭(下)第406章 投獻成風第747章 平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