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修—瓊斯在自由球場瘋狂咆哮,米奇—亞當斯在場邊振臂高呼,萊切斯特城在自由球場彷彿看見了戰勝“不可一世”黑天鵝的希望!
被認爲擁有英甲賽場上最強防線的黑天鵝斯旺西,他們的堡壘被狐狸攻破!
正如解說員突然打了雞血般的激情解說那般,儘管距離比賽結束還有10分鐘,可是沒有人比賽會在最後10分鐘平淡落幕。
“一切還沒有結束!斯旺西出招了!萊切斯特城也反擊了!林恩與米奇—亞當斯都想要獲得勝利,他們知道勝利纔是他們繼續前進的根基,如果放棄追求勝利的心,他們將隨波逐流,他們將成爲足壇別人輝煌的配角,亞當斯的爭勝之心應該比林恩更強,因爲他在林恩面前更像是一個失敗常客手下敗將,而林恩爲了維護斯旺西的尊嚴,他必須率領球隊拿到一切勝利,他們被外界貶低甚至於詆譭,可他們要證明給全世界看:你們都錯了!”
林恩嘴角露出一抹獰笑。
萊切斯特城70分鐘的隱忍只爲最後決戰時的大爆發,他很驚喜,至少看到了阿蘭—羅傑斯陰差陽錯下的精彩發揮,也許事後不會有人記得在這一次進攻中阿蘭—羅傑斯表現得像是一名世界級邊後衛,但僅此而已,恍若流星,從眼前一閃而逝。
可對林恩帶來的衝擊與啓發卻是那麼震撼!
他一直在苦惱的一件事終於有了結論,始終沒有忘記在斯旺西青年隊中還有一位未來的天皇巨星正在默默發奮,加雷斯—貝爾!
關於加雷斯—貝爾,未來如何培養,林恩還真一度犯難。
也許從一開始就將他培養成邊鋒,能夠讓他更快地踏上世界頂尖的級別,可也許又會浪費了他能夠提供防守的天賦。
貝爾原本的軌跡是:邊後衛—進攻型邊後衛—邊前衛—邊鋒—前場自由人。
這一條軌跡讓加雷斯—貝爾在邊路能攻善守,最起碼在最終定位在鋒線上之後,他能夠順應時代潮流,不至於因防守懈怠而被淘汰。
現在林恩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要將加雷斯—貝爾培養成一個足夠在未來十五年閃耀足壇的角色:變鋒!
他打前鋒,會很強,可絕不足夠獨一無二的強。
他就像其他頂級前鋒那樣始終被未來下個時代的兩大天王死死壓制,活在他們的陰影之下。
梅西與c羅納爾多。
而如果是變鋒的話,那就截然不同了!
人們至少不會用前鋒範疇來評價他的作用與實力,如果能夠在變鋒位置上打出驚豔表現,足以名垂青史。
邊後衛,顧名思義,就是扼守邊路的後衛,本方進攻時,它還必須壓上參與,最早的事例可以追溯到1958年世界盃,在《貝利自傳》中曾有這樣一段描述:“尼裡頓—桑托斯的踢法是亦守亦攻,他那粗得像樹幹一樣的腿不停地前後奔跑,毫無倦意。早在對奧地利的那場比賽,尼裡頓—桑托斯就主張不要單純防守,而應主動進攻,那次我們的第二個進球就是他射入的。後衛射進球這種事在世界盃比賽中是極其少見的。現在他已進入前場,我們正在瑞典隊球門區。他朝我們大腳踢來一個很遠的高球,我們用大腿停下來,再挑高一點,球往下掉的時候我來了個大轉身,球還沒有落地,來了個凌空射門。斯芬森奮不顧身地撲去攔球,但球在他的左方,他鞭長莫及,球勢也太快,他來不及了,他撲倒在地上,手伸得很長,球還是飛進了網。”
從這個事例中可以知道“邊後衛助攻”古己有之,而不象現在很多專欄作者們所說的那樣少見,其實也並不新鮮。
只不過當時的助攻縱深和頻繁度不如今天罷了,且總是強隊才“大膽”用之。
但“邊後衛助攻”最關鍵的一點古今一樣:突然而快速的插上進攻可以破壞對方的防守體系。
而變鋒指的是頻頻穿梭於一條球門線和另一條球門線之間的球員,它集傳統邊鋒,傳統邊前衛,傳統邊後衛的角色於一身,但它又不是單純的邊鋒,邊前衛和邊後衛,當對方進攻時,它應該作爲後衛隊員進行防守,而一旦自己的隊由守轉攻後他又會插上變成前衛,前鋒,一秒鐘也不再耽於防守,失球后並不急於回撤,而是立刻開始緊盯對手,爭取搶到球重新發起進攻。
它是全面型足球的產物,歐洲人稱之爲“變鋒”,意大利人取名“轉動邊鋒”,阿根廷人則叫作“鼓風機”。
變鋒是全面型足球的產物,它產生於70年代,確切地說它源於德國足球專家迪特瑪爾—克拉麥爾,他是國際足聯講師,曾於1976年至1978年執教拜仁慕尼黑隊,貝肯鮑爾的“自由人”思想也是源自於他1966年決賽時的對紹恩的建議,他於1974年世界盃決賽爲對付荷蘭隊而設計的戰術打法。
當時的荷蘭隊正值巔峰,他們那種充滿活力的,甚至瘋狂的全面型足球使整個世界爲之震撼:在尊重隊員的創造性的基礎上,實現攻防的機動性,隊員根據場上具體情況,可靈活採取對策,而不受固定打法和固定位置的限制。
他們從小組賽到進入決賽的6場比賽中,取得了5勝1平僅失1球的驕人戰績,特別是在不失1球的條件下,擊敗南美三雄,每場比賽的射門次數都超過20次,對瑞典和阿根廷這樣的強隊竟高達36次和40次,幾乎可以說是攻守都無懈可擊。除了西德隊自己外,沒有一個人相信在荷蘭人的面他們前會全身而退。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在決賽前夕,經過反覆思索,克拉麥爾專門招來西德隊主教練紹恩,向他指出了荷蘭隊的不足並設計了一套專門剋制荷蘭人的戰術攻擊:由於邊路防守的特殊性,荷蘭隊進攻時,後防只留兩個中衛在中場防範,兩側十分空虛,所以快速反擊時應該把球迅速長傳到這裡,中前場隊員不要輕舉妄動以迷惑對手,更不要向邊路迂迴而使情況複雜,邊後衛要提前移動作好衝刺準備,堅決大膽地實施攻擊。
紹恩又一次行之有效地把克拉麥爾的戰術設想付箸實踐:解放“右邊後衛”福格茨,他的任務是鉗制克魯伊夫,阻止其接近禁區,他與施瓦岑貝克和貝肯鮑爾組成了一個緊實的三角防守根基,奧維拉特身居中場,掌握着全隊的進攻節奏,兩名邊鋒格拉鮑夫斯基和赫爾岑貝恩也改變了自己的特點,右邊的格拉鮑夫斯基位置靠後爲幫霍夫和霍內斯提供炮彈,左邊的赫爾岑貝恩也不再是一個沿着邊線活動的前鋒,一般是向腹地切入,西德隊扳平比分的那粒點球就是他創造的,霍內斯就像一個“拖後中鋒”,從中場發動攻勢,前面只有一個穆勒,整個球隊都屯集於中路,特別是由守轉攻的時候,給邊路的兩名隊員布萊特納和邦霍夫留下了很大的活動空間和自由度,在人們的印象中的“左邊後衛”布萊特納和“右邊前衛”邦霍夫都改變了自己的踢法,他倆來回穿梭在整個邊路,時而像衛,時而像鋒,特別是對方大兵壓境的時候,兩人竟然脫離防守向中線遊弋,死死抓住荷蘭隊全攻全守打法的致命弱點,第43分鐘時穆勒打入的致勝一球便是斷球反擊時邦霍夫衝刺40米得球撲向底線,在禁區邊沿過了一名防守隊員回傳中路創造的。
西德隊的成功讓世人開始體會到了“變鋒”的威力,並行之效仿,但大多都是盲目的追趕潮流,在不注重防守體系的調整的時候便要求自己的邊後衛像布萊特納和邦霍夫那樣去滿場飛奔,走入了誤區,其中尤以巴西隊走的彎路最長!
但其中也不乏那些精明睿智的戰術大師,如意大利的貝阿爾佐特,法國隊的伊達爾戈和阿根廷隊的比拉爾多,他們牢牢地抓住“變鋒”的神韻,把重兵屯於中場,利用中場隊員的不斷交叉輪換轉移球,把整個球隊的攻防處理得井井有條,實現了真正的攻守平衡。
82年的意大利隊在前三場比賽中排出了一個擁有邊前衛和邊後衛的傳統的442的陣式。
雖然防守近乎無懈可擊,但是整個隊的站位太過於呆板,缺少靈活機動的交叉換位,進攻意圖太過明顯,使整個球隊總是處在被動的狙擊和防守之中,險被淘汰出局。
進入複賽之後,主教練貝阿爾佐特立即調整陣型,改變踢法,突然使大家出其不意,連克阿根廷,巴西,波蘭和西德4支強隊奪走冠軍。
他先從防守入手,針對當時各隊普遍採用2名前鋒和盯人防守體系的情況,“解放”右邊後衛詹蒂萊,讓他與科洛瓦蒂和希雷阿組成一個十分緊堅實的防守根基,及時巧妙地由盯人轉爲聯防。
科洛瓦蒂和詹蒂萊隨時可以向兩邊線移動,他們的職責總的講是力求不把區域優勢轉讓給進攻者,一則採取死盯不放,一則儘可能地壓縮空當,不致使後衛線出現漏洞。
希雷阿在防守線上佔據主導地位,組織,保護,策應,並經常持球從後場出擊,鼓勵左邊後衛卡布里尼積極大膽投入進攻,以3名後衛對付對手2名前鋒。這種安排既合理,又加強了中場的力量。
擁有了希雷阿,詹蒂萊和科洛瓦蒂組成的三角防守根基之後,中場由於卡布里尼的介入而使整個隊的打法不論攻防都變得立體。
他穿梭於整個左邊路,進行着神奇的角色轉換,依靠其他隊員進攻時的套邊和防守時保護,牢牢控制了整個邊線,與右邊的孔蒂,孔蒂亦改變傳統邊前衛的踢法和活動方式,他防守時常常回到本方腹地,在禁區右側堵截,盯人,逼搶,就像一個邊後衛,進攻時靈活而機敏地從後面出擊,抵達前沿拉開防線,又像一個邊鋒,雖然和1974年的西德隊的幫霍夫一樣,他縱向活動不如另一邊的“後衛”出身的卡布里尼誇張,但其橫向的行爲,也就是介入中路的行爲卻是卡布里尼所不存在的,因爲他身後還時不時有個只不過是“被解放”的右邊後衛的科洛瓦蒂。
以兩個人的能力完成了以往4個人才做到的事!
安東尼奧利不再侷限於邊路,奧里亞利,塔爾德利也不再耽於防守,3人不斷地交叉換位,與其他隊員交叉換位,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安東尼奧利控球傳球隨心所欲,他控制着進攻的時機。塔爾德利在中場製造混亂,但他要球后能製造進攻機會,其後插上射門令人防不勝防。奧里亞利具有很強的張馳力,比如與巴西一仗,就成功“死磕”法爾考,四處遊走策應。
羅西和格拉齊亞尼則大範圍地穿插扯動:如有空當就射門,沒有空當就後撤,將防守隊員引出來,然後再設法擺脫,從而達到製造空當的目的。
由一支踢法保守,毫無生氣的球隊變成了一支真正做到攻守平衡,快攻和反擊令人生畏的球隊,以2:1,3:2,2:0,3:1連克阿根廷隊,巴西隊,波蘭隊和西德隊,令人信服地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
賽後,“老前輩”克拉麥爾一語道破天機:“在世界盃賽期間,常聽同行們說,西班牙大賽沒有任何新東西。我的看法有所不同,我可以大膽地說,世界足球運動目前正處在上升階段。在西班牙,我們看到了,在足球比賽中把防守和進攻很好結合起來是多麼重要,這一點做得最成功的是意大利隊,很多隊在防守戰術上趨向於盯人,而意大利隊員則善於及時地,巧妙地由盯人轉爲聯防,解放卡布里尼積極大膽地投入進攻。意大利隊在淘汰賽階段之所以踢得好,就在於他們做到了攻守平衡,他們的進攻意圖寓於防守之中,通過隊員的快速跑動在中場創造人數上的優勢,在進攻第一線則有象羅西這樣的高水平隊員。”
兩年後,也就是1984年的歐洲足球錦標賽,各隊紛紛進行或多或少的效仿,並大獲得成功,8支參賽隊中僅有西德隊和比利時隊不爲所動,但他們都在分組賽中慘遭敗績,未能進入複賽,要知道他們可是上一屆的冠亞軍啊,尤其是因意外而變陣卻最後奪走冠軍的法國隊,簡直完美!
弄得歐洲足壇的那些所謂的專家們皆驚呼“一個新大陸的發現”,紛紛撰文發表自己對三後衛制的看法,大談《歐洲足球錦標賽顯示了新的戰術思想萌芽》:採用三後衛制,兩個後衛盯人,一個執行清道夫的職責,從而將一名後衛提到中場,使中場的人數增至5人,既鞏固了中場,使中場更加活躍,提高了對前衛線後面防守的把握性,總之,戰術概念變得更加靈活了。
當然,這樣的戰術設計一直沿用至今,特別是戰術國度意大利,352陣型仍舊屢見不鮮,但中場的邊路球員多數只是邊後衛+邊前衛形成全新的邊翼位角色,與當年誕生“變鋒”角色的根源作用還是相差甚遠,甚至可以說從戰術總體思路上是大相徑庭的。
再往後,1986年世界盃上,比拉爾多用事實證明了他對“變鋒”的理解比他的前輩們更上一層。
首場比賽竟然被來自亞洲的南朝鮮隊攻入一球,使他覺察到了主力陣容的人員配備尚未盡如人意,帕薩雷拉的缺陣確實影響很大。
於是他從防守入手,從第二場開始換上了庫修福,奧拉科蒂切亞和恩裡克並委以重任,設計了兩種不同的打法,後衛的組織形式因人因時而用以應不測。這兩種打法主要體現在本方進攻時:
第一種組織形式爲左邊的奧拉科蒂切亞大膽壓上,甚至從左側殺入禁區,右邊的庫修福轉入中路,與魯傑裡擔任突前中衛,緊盯住對方最靠前的鋒,布朗保護在他們背後,時刻準備策應。
第二種組織形式爲防守性前衛巴蒂斯塔回撤與魯傑裡和布朗組成類似兩名突前中衛和一名清道夫的防守根基,解放庫修福,讓他與左邊的奧拉科蒂切亞“兩翼齊飛”,組成一對威力十足的“變鋒”。
依靠此戰術,比拉爾多大獲成功,此後5場比賽運動戰僅丟一球,也就是著名的2:1英格蘭一戰,唯一有爭議的也是那場比賽,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與連過五人破門兩大經典。
1990年世界盃,貝表鮑爾也同樣“設計”了兩套打法。
最令人稱道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是:不論採取哪種打法,整個西德隊都協調一致,渾如一體,進退有序,自始至終都積極進取,鋒芒畢露,體現了極其高超的技戰術素養。
有了之前一段歷史,可以斷論“變鋒”起源於70年代,逐漸被認可在80年代,盛行於90年代。
它是全面型足球的產物,它的出現是一種必然:因爲優秀邊鋒人才的絕跡,因爲邊路防守的特殊性,因爲中場作用的越趨重要,更因爲全面型打法的需要,要實現大範圍的交叉換位,就不能再在邊路安置4名,甚至是6名固定隊員。而只在邊路安排2名固定隊員,進攻時利用其他隊員的套邊牽引,防守時依靠其他隊員的補位協防,不僅能起到4名乃至6名隊員的效果,更關鍵的是使比賽更爲立體。
但爲何90年代之後變鋒卻逐漸在足壇銷聲匿跡,而沒有再成爲潮流了呢?
以歐洲頂級聯賽爲例,九十年代初法國爆發轟動足壇的假球案,法甲遭受打擊可想而知,談不上一蹶不振,但本土很難呈現出高水平的聯賽。
英格蘭足壇則因“足球流氓”事件引得鐵娘子撒切爾震怒之下勒令英格蘭退出歐洲賽場,英格蘭盛極而衰,跌入低谷,沒有足夠的頂尖球員與球隊,便很難跟上時代潮流,90年代初期重返歐戰賽場,翻閱一下英格蘭球隊在歐洲賽場上的戰績就知道英格蘭脫離了世界頂尖水平有多久,差距有多大。
西甲向來以技術展示爲主,90年代初期的夢一巴塞羅那有着自身追求,教父克魯伊夫是要開宗立派的角色,而絕非拾人牙慧自以爲傲,皇家馬德里球星林立,主帥更迭頻繁,戰術朝令夕改,不存在誕生獨樹一幟戰術的環境土壤。
德甲多特蒙德與拜仁慕尼黑也有着德國足壇當時風靡一時的特色:自由人。
薩默爾擊敗外星人羅納爾多問鼎金球獎,卻也成了德國足壇黃金年代走向下坡路的拐點,無論大賽還是歐戰,德國都進入了低潮期,即便到了2001年,拜仁慕尼黑問鼎歐洲之巔,2002年德國隊拿到世界盃亞軍,但比起70年代和80年代國家隊和俱樂部同時輝煌的高度,德國進入人才斷層青黃不接的時代,注重青訓意圖下次騰飛的重建纔剛剛開始。
紅極一時的意甲有着“小世界盃”的美譽,但兩點因素同樣制約了“變鋒”成爲主流,一方面是頂級外援涌入意大利賽場,使得球員風格百花齊放,另一方面則是意大利賽場骨子裡的保守與功利仍舊根深蒂固,整個90年代,北方三強中,ac米蘭的卡佩羅,與尤文圖斯的裡皮是輪流當主角,國際米蘭換帥頻繁戰績不穩最終只落得個“球星黑洞”的惡名,而卡佩羅和裡皮則都以保守與穩定著稱,像“變鋒”如此大膽又充滿變數的角色,他們不去使用倒不是太令人意外,畢竟也要承受着巨大風險。
照貓畫虎那是自尋死路,詮釋其精髓展現其神韻又難比登天,與其懸崖走鋼絲,倒不如穩紮穩打步步爲營。
變鋒可以說在日新月異的足壇中已經被遺忘了,能夠防守出色又有驚豔助攻能力的邊後衛便足以登上世界級的行列,但林恩今天在突然目睹了阿蘭—羅傑斯靈光一閃的表現之後,卻奠定他打造一個全新的“加雷斯—貝爾”的念頭。
他要讓變鋒重見天日,要憑此成爲破敵之刃,殺上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