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

“這個時候了,那棗嵩居然還不低調,還敢和人在街上對峙?”

聽到消息,羅央第一個從座位上起身,三步並作兩步,就來到了還窗口,往下面看過去,果然見到有兩隊人馬在門前對峙,一副互不相讓的樣子。

張景生這時也走了過來,看着下面的情景,不由就皺起眉頭來:“一邊是棗嵩,另一邊卻有些面生,不知是什麼來歷,不過看衣着、樣貌,應該不是中土人士。”

王快走過來,也道:“棗嵩確實不該貿然與人起衝突,不然給將軍府的人抓住了把柄和藉口,那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畢竟連王浚都已被擒,原本的大將軍煙消雲散,他這個王浚女婿留在此處本就兇險,在鬧出事端來,落人口實,恐怕更爲不妙。”

但等幾人看到沉默不語的陸建若有所思的面龐,卻忍不住問道:“陸兄是否有另外看法?”

陸建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倒是顧恩說着:“棗嵩過去仗着有王浚撐腰,凡事皆有霸道之舉,早就習以爲常,卻不知有時候旁人敬他退避,不是因爲他又名士之舉,而是由於其人背後有王浚震懾,而今王浚一去,他還是做過去舉動,自是要有不同結果,旁人不再退避,就要帶來矛盾。”

顧恩這邊話音落下,羅央略帶諷刺聲音就在旁邊想起來——

“你倒是挺清楚的嘛,也難怪了,跑起來比誰都快!”

顧恩的臉色馬上就鐵青起來。

其實這也是正常的,顧恩可以說是當下幾個人裡面立場最爲尷尬的人了,因爲其人先前稍有風吹草動就想着離開代郡,甚至之前還連同佛門的人,曾經妄圖給陳止施壓,但最後的結果,卻無一例外都是慘敗。

隨後家族的懲戒和問責不斷傳來,更是要把他直接叫回去,深諳世家生存之道的顧恩很清楚,自己如果真的回去了,就算沒有性命之憂,最後也要徹底失勢,從此泯然一生。

於是他只能是忍氣吞聲,動用過去的人脈,乃至父輩的關係疏通,總算是在回返的半路上,又有變化,回來代郡,想要彌補。

這一次,他算是徹底學乖了,什麼事都不敢出頭,只想着在陳止的勢力之中,能獲得一定的地位,就算不抵消過往的糊塗之舉,也能有所緩解,因此對棗嵩當前的情況,他是看得最清楚的,因爲這陣子以來,顧恩是什麼事都不敢參與,甚至連說話都不敢大聲。

這時聽到了羅央的諷刺,顧恩也不敢反脣相譏,而是鐵青着臉,生生忍耐下來。

這時,下面的衝突也逐漸消弭,棗嵩見與對方僵持不下,就不再多言,留下兩句狠話,轉身離去,留下了滿街的唏噓之人。

“過去誰幹在大街上與這位大將軍女婿這般言語?”回到座位上,王快同樣是滿心感慨,搖頭嘆息。

羅央也點了點頭,因爲這時僕從也已經打探了消息過來,讓他們知道了與棗嵩對峙的一方,到底是何來歷。

“一隊諸葛家在塞外招攬的胡商,就敢與棗嵩頂着幹了,真是想不到,”羅央說話的時候,臉上卻是幸災樂禍的表情,“如果是諸葛家的子弟在這裡,與棗嵩對峙也就罷了,這招攬的胡商,說好聽的,是家中客卿,難聽點就是在外跑腿的從屬,本來是上不得檯面的,除了在胡人部族中有些人脈關係,就是腰裡有銀子,過去來幽州,別說碰上棗嵩了,就是王浚麾下隨便什麼官吏,這人都要疏通打點,結果現在都敢當街甩臉子了。”

“這個胡商還是不會做事,只圖一時爽快,”張景生卻搖了搖頭,“王浚再失勢、棗嵩再艱難,那也是對咱們世家而言的,畢竟棗嵩的家世、人脈擺在那裡,更是有品之人,哪怕從此仕途上不得寸進,但原來的那些情面還有,對付一方勢力那肯定是癡人說夢,可要逼迫一家胡商,哪怕是諸葛家出面,怕也難以阻止。”

王快也點頭同意,說道:“行商坐賈之人,和氣生財,豈能與人鬥氣?那諸葛家的胡商卻是做得有些過了。”

幾人話說到此處,忽聽有人輕笑,幾人尋聲看去,發現這發笑的人,赫然就是一直未曾開口的陸建。

“陸兄何故發笑?”羅央心直口快,直接就問了出來。

其他人雖然未出聲,俱都疑惑。

“我笑幾位還未搞清楚事情緣由,便已經再替棗嵩開脫了,顯然就是因爲他那世家身份,”見衆人要反駁一二,陸建又笑道:“先別急着否認,你們一個一個的,豈不是在幫棗嵩分析局勢,擔心他的安危?但焉能知道,此事是那胡商引起的。”

“這可奇了,”羅央聽着好笑,“不是那胡商引起,難道棗嵩會自己鬧出事端?他會不清楚自家的處境?聽說兩日之前,他試圖離城,結果連城門都沒見到,就被人堵回來了,都這樣了,還會主動生事?”

“或許這本就是棗嵩的策略,”陸建要麼不開口,一開口,就侃侃而談,“昔年祖龍建廷,有大將王翦,戰功卓著、威懾軍中,引上忌,於是自污以避禍,而今棗嵩身陷困境,靠山倒臺,四方推牆,都說他要被波及,卻不知徵北將軍意在幽州,不再一家一戶,若能容棗嵩,那還有誰容不下?這幽州上下之人,豈不是都鬆了一口氣?所以棗嵩此舉,或許就是試探。”

其他人聽聞此言,解釋默然思索。

另一邊,棗嵩怒氣衝衝的回返自家宅中,結果一進院子,便好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輕輕搖頭。

他的那個管事就過來,說了一下城中議論。

棗嵩聞言,苦笑道:“這套苦肉計,不知何時纔有用處,陳太守若不見我,未來堪憂。”

這時,又有人過來稟報,說是有消息傳來,那被軟禁許久的吳階,已經自殺身亡。

棗嵩的一名侄子聽到,忍不住抱怨:“陳府君即將稱霸幽州,莫非連一個吳階都容不下?”

棗嵩卻搖頭道:“恐怕是吳階自己心膽俱裂,已經難以承受,於是自戕以解脫,這般重壓,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得了的。”

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五百八十八章 嗜殺之虎初長成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八百四十章 若幽州姓陳...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五百一十八章 求典先求紙,買紙非獨財第七百八十章 權隆氣盛,陳止的試探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若有膽,不妨一聽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四百三十四章 訪吳階,有謀劃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劇本走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六百四十一章 襲屯先投毬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尋卝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絕音,館外知是張君來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三百玄甲懾萬軍第八百七十九章 運籌時來命急衰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六百六十七章 以功換識字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局明幾分,何人定製?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爲玄甲兵事以觀工坊第六百二十五章 釣魚執法,一網打盡!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陰雲前兆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南下一日城盡失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三王,亦爲賊!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楊論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一章 新漢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約定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錦還鄉,亦是名士所求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九十章 請看此物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望金液異動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八十九章 若能得一實策,我當送去北方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師,冠絕青州第一千零五章 洛陽隱,家信疑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爲使,暫可心安第四百五十二章 謀利之策,立名着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四百一十二章 禍從口出急從書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讓他佔了便宜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蘊於平凡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個散財童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得一洞而堤潰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六百四十八章 謊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難安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幽州動,泥塑立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後悔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