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隱秘兵馬,半路相逢

“咱們當下還沒有出幽州范陽郡的地界,能在這裡調動大批兵馬,還是這般動靜的,也唯獨是王浚大將軍麾下的人了,看他們的樣子,決計不是行軍操練。”

在疑惑與驚慌的氣氛中,佛法簡和聶道仁沒有貿然走下馬車,而是坐在車上向外窺視,看到一隊一隊的兵卒,正在從遠方的路上靠近過來。

這些兵卒沒有選擇奔跑,而是小步快走,直接就衝了過來,把一行車隊給圍住了。

“這些步卒,看樣子是經過了一番跋涉,”觀察着那正在靠近的兵卒,聶道仁做出了判斷,“咱們所挑選的這條官道,位於范陽郡的西部,本來就不算主道,就是爲了避開可能的麻煩,結果在這裡卻碰上這麼一支明顯經過遠行的步卒,他們的目的非常值得懷疑。”

佛法簡在旁邊聽着,便悚然一驚,說道:“莫非這羣人,是要去攻打代郡的?”

“很有可能,”聶道仁眉頭一皺,沉下面孔,“王浚此人行軍,雖然也有章法,但卻喜歡不宣而戰,時常偷襲,當初他馳遠冀州,更是急行三天三夜,直撲石勒大軍,先前的圍困棘城,則因爲事先走漏了消息,導致慕容部準備充足,最終功虧一簣,不過這其實也是難免的,那鮮卑部族本就靈活,哪怕慕容定居棘城,可一樣有很多過去的習俗,一旦不能一口氣滅殺,讓人逃跑,遠遁草原,就可能是第二個吐谷渾、拓跋部,因而王浚纔會召集各方,想要徹底圍死慕容,可人一多,情況就複雜了,人多嘴雜,消息走漏在所難免。”

“原來是這樣,爲師還不知道,王浚有這麼一個習慣,那這些人就是去偷襲代郡的?結果正好被咱們碰上了?那豈不是要被他們裹挾去了?”佛法簡說話的時候,露出了擔憂之色,若是自己的弟子所說屬實,那第一個現實問題,就是這支軍隊爲了保密,把他們裹挾起來,不放離去,就是最好的選擇。

聶道仁沉吟片刻,說道:“老師無需擔心,此番過來之前,我就得知了這幽州兵馬的一些動靜,有所猜測,因而事先就有準備,若是他們真有心要將我等裹挾而去,便讓弟子上去分說。”

“原來你早有準備?”佛法簡聞言放下心來,“那就好,等會你便施爲,爲師不會出言。”

師徒二人這邊說定,那外面已經有兵卒過來叫囂,讓馬車裡面的人下來,去見他們的將領。

“不知這領兵的是什麼人,是不是咱們認識的,如果是見過的,交涉起來大概會簡單許多。”一邊走下馬車,那佛法簡一邊這麼說着。

聶道仁也跟着點頭,如果是他們再薊縣見過的人,一方面能肯定自己的一些猜想,同時還能省去自證身份的過程。

“原來是佛法簡大師……”

讓師徒兩人稍微鬆了一口氣的是,這次碰上的人,還真的就是一位熟人,名爲段錦,爲王浚麾下的中郎將之一。

只是聽這個名字,就能辨別的出來,這個段錦是段部鮮卑出身,但依照聶道仁的瞭解,嚴格來說,此人應該是中土與鮮卑的混血,只不過他的母親只是鮮卑貴族的女奴,其人自小的生長環境並不算好,但卻善於抓住機會,最終卻在王浚麾下平步青雲,如今爲一方中郎將,也領着不少兵馬。

先前佛法簡師徒二人在薊縣的時候,參加過幾次晚宴聚會,席間就見過這段錦,是以這次一個照面,段錦就將兩人認出來了。

“大師之前離去,我家大將軍可是念叨了很久,一直覺得遺憾,這次能在此處碰上,用大師的話說,那也是緣分,這樣吧,我安排幾個人,將幾位護送到薊縣,先安頓下來,等大將軍有空了,必然還去拜訪,兩位以爲如何?”

段錦的話聽着客氣,但那種不容置疑的味道,還是被師徒二人捕捉到了,佛法簡不由心往下一沉,這是他最擔心的事了,不由朝自家弟子看了過去。

聶道仁此時笑着說道:“將軍說的不錯,我等也渴望能再見大將軍一面,與他談論佛學,只不過這事卻要延後些時日了。”

“嗯?”段錦聽着眉頭一皺,“公子你是聰明人,這種時候了,你覺得還能延後麼?”先前還顯得有些隱晦,但這時他一邊說着,一邊示意周圍的人,表達了自己人多勢衆的意思。

到底是鮮卑人,還是不懂禮數啊。

心裡嘆息着,聶道仁臉上笑容不變,把準備好的說辭搬了出來:“這實在是有緣故的,也不是刻意和將軍作對,主要是我等此次南下,是去找那石勒交涉,此人據守一方,實乃隱患,我佛門普度衆生,不忍見冀州百姓受苦,是以與那石勒早就約定,要於幾日之後論佛,書信早就寄出去了,若是人不到,那……”

“你們事先就和石勒有聯繫?”段錦的臉色當即就變了,他如何聽不出這話的潛在含義,“那等亂賊,你們也敢聯絡,真是不怕朝廷追究罪責!”

他先是斥責一番,跟着卻犯難起來,聶道仁的意思他明白,按着對方所說,已經提前和石勒取得了聯繫,如果人沒有到,石勒必定有所察覺,這樣一來,不管是裹挾着幾人同行,還是強行押送到薊縣,都會留下隱患。

他此番領兵,本就是隱秘行事,最忌諱被人看到,尤其是佛法簡這樣有着自己消息渠道的,更是不能掉以輕心。

“石勒此人心機頗深,而且對幽州肅有進犯之念,先前就幾次試探,這次大將軍隱秘行事,其實也有迷惑此人的意思,否則讓他知道幽州將起大戰,說不得又要想着渾水摸魚了,按着這聶家子的說法,他們事先聯絡了石勒,如果沒有按期抵達,石勒派人一查,可能就要出問題……”

即便如此,但段錦也沒有要放兩人離去的意思,還在想着有什麼隱秘之法,強行帶走。

另一邊,佛法簡卻想到在臨行之前,自家這弟子,確實寫了幾封信送出去,這時就拿出來作爲說辭,但他同樣看出來,段錦不會因爲這麼一段話,就放任他們離開,再看聶道仁,卻見後者神色如常,明顯還有後手。

對面,段錦輕咳一聲,便要再說,忽然這腳下的地面隱隱震動起來,而後遠處有喊殺聲傳來!

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諸評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六百三十四章 參宿爲爪,白虎主殺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七百五十二章 隨我同見陳府君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三百章 洛陽京畿在眼前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四十三章 請尊者評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燈火照耀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說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羣起瓜分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廷使來,冀州之勢第七百八十二章 跨越七百年的技術雛形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九百八十四章 錢財行之道,猶勝囤於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聳後危,論法與教異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八十一章 惡名養望,快馬尋品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羣起瓜分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過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蓋滑行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四十章 此時內外皆尷尬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一百六十九章 倖存者與自盡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杯弓蛇影疑幽動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九百八十八章 急攻尋奇兵,背後有人催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軍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七百六十九章 將軍要淡定第一百零八章 爭侄第四十三章 請尊者評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十一章 書則一字已見其心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處代卒有多少?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四百一十一章 陳止,你又算計我!第三百九十章 領民戶籍與屯田民籍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隱憂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後一段城牆第二百二十九章 演戲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四十三章 請尊者評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七百八十一章 運如樹,以羣力爲養,承郡縣於世第九百六十七章 盤虯龍,蟒相鬥,自削其運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