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

滴答!滴答!滴答!

水滴滴落在石頭地面上,發出一陣陣聲響。

三道身影躺在雜草堆裡面,對這個聲音早就習以爲常。

有限的幾個小窗戶,讓這裡的光線昏暗,使得裡面的一切都那麼暗淡,連帶着從外面傳進來的聲音,也顯得微弱而不甚清晰。

這裡是牢獄。

但此時,幾名獄卒卻顯得惴惴不安,他們聚集在門邊,小心翼翼的傾聽着外面的聲音,試圖搞清楚戰爭的進境。

“你說那些鮮卑人,會不會攻破城門?”

“我不知道,但縣令肯定會阻止他吧,畢竟縣令的出身非同一般,又有大族支持。”

“鮮卑人恐怕不會在意咱們縣令的出身,我真正擔心的,還是這些鮮卑人,會不會刮地三尺,把這城裡的所有東西,都一併搜刮劫掠,那咱們可就危險了。”

“對,現在藏在這邊,還算安全,但……”

幾個獄卒的話還沒有說完,便有“咚咚咚”的敲門聲從外面響起,一下子就讓幾個人彷彿是去了說話的功能,讓這裡的一切都安靜下來,再次只剩下“滴答滴答”的水聲。

他們不約而同的朝大門看了過去,並且檢查着門栓是否已經插好了。

“開門!縣令派我等過來,將因爲誤會而被關押在裡面的幾位巡查放出來!”

隨着門外傳來這麼一陣話來,牢房中的獄卒頓時放下心來,但跟着這心卻又重新提了起來。

巡查怎麼又變成了貴客?

好在他們本就知道這幾位不好惹,縣令敢動手抓捕,他們這樣的人卻不敢過度爲難,所以並未有什麼出格的舉動,聽着聲音,一名獄卒過去開門,而又有兩人走入牢房,打開了一扇牢門,將被關在裡面的三人,從草堆中扶了起來。

這三人正是之前的巡查,他們原本昏昏沉沉,所以被扶起來的時候,有些驚魂未定,就在這渾渾噩噩之中,三個人被帶着,前往了縣衙。

沿途,他們注意到城中的氣氛與過去不同,街道有些冷清,人人都關門閉窗,小心翼翼的朝着外面窺視,看到了三人之後,很多人卻奇異的表現出了自己的敬意,儘管動作不同,但神色中的那種味道,是怎麼都難以遮掩的。

這讓這三人越發疑惑起來,但這個時候他們回憶起幾天來,聽獄卒斷斷續續的話語,似乎有胡人圍困此城,莫非與此事有關?

“三位受苦了!”

當看着那位前幾天,還一臉趾高氣揚,用藐視的神色看着自己的縣令,突然之間和顏悅色,更是表現出足夠的尊重之後,三位巡查終於意識到情況變化了,尤其是當他們看到楊家兄弟高居首座的時候。

“楊君……”

三人走上前來,給楊宋、楊元行禮,這楊家兄弟的反應也不相同,楊宋看到三人之後,眯起眼睛,露出了不快之色,而楊元則不動聲色,只是點頭。

注意到楊家兄弟的不同表現,吳廣書心裡“咯噔”一聲,便解釋道:“之前發生了一些誤會,是我的一個家僕,誣陷了這幾位巡查,因爲當時局面就有些不對,我把心思都放在了應對鮮卑人上,因而有所疏忽,以至於讓那僕從矇蔽,怠慢了這三位,我之過也!這裡,就給三位陪個不是!”說着他端起茶水,便要上前。

三人倒是非常意外,他們能居此職,當然在代縣也有背景,爲大宗族之後,但比起吳廣書來說,還是大大不如的,因此一見此狀,便要接下來。

但卻被楊宋制止了,這位臨時統帥,擺了擺手,便要對吳廣書說些話,以表達不滿,同時警告對方,也有爲三人出氣的意思。

只不過他的弟弟楊元,比他更快開口:“吳縣令,關於這個誤會,我想你給我們兩人說,是沒有用的,因爲幾位巡查被關的事,代縣那邊還未此爭吵過,連太守都對你的行爲有些微言,我覺得你要解釋,還是親自前往代縣,和太守當面解釋吧。”

此言一出,屋子裡的氣氛一下子就有些凝重起來,吳廣書端着茶水的手,也停在了半空,他尷尬的笑了一聲,才點頭道:“此話不假,我是要親自去見太守的,不光解釋此事,還要感謝他派兵救援,若是我所料不差,這些兵馬,應該就是傳聞中,太守新近所招募的武丁……”

他這是在試圖轉移話題,否則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不知道會延伸出什麼情況。

“這些可不是太守的武丁,”楊元看着吳廣書,正色說道:“這些事代郡世家的家丁,太守只是將他們集中起來,”跟着他遊目四望,目光掃過廳堂中的衆人,“諸位也該知道,太守不可能聚集這麼多的兵馬,也不可能都劃歸一人名下,否則傳了出去,說不定就要被人誤會,所以這裡面的說辭,還望諸位能把握清楚。”

在座的,一大半都是官府的官吏,來歷各異,但平時察言觀色,哪裡聽不出話中含義,紛紛點頭稱是。

吳廣書更是說道:“不錯,我這是糊塗了,早就聽說太守聚集家丁,是爲了守備代縣,以護衛平安,我也知道這些世家的武丁,雖然有些戰力不俗,但聚集在一起多爲烏合之衆,不經過長久操練是上不得戰場的,太守卻還是派了人過來救助,而且只看人數,怕是派出了大伴,這裡面的恩情,在下沒齒難忘,今後但凡太守有令,定當遵從!我已經派人,給太守送去了感謝的書信,並且會將他前陣子傳達的指示,一一遵從!”

楊宋聽到這裡,臉色纔好看了一點,微微點頭。

吳廣書跟着話鋒一轉:“從今日這件事中,我纔算是看出來,誰是真心爲了代郡,誰又是平時說着好聽,真到了關鍵時刻,完全靠不住!”說着說着,他的臉上露出了一抹憤恨之色,“北邊的吞併守將汪荃,空有中郎將之位,卻根本不做正事!”

他的表情,一半是出於表演,一半是發自真心。

“兩位,你們也該知道,這邊疆屯兵本就是爲了保護一方平安,否則焉要佈置於邊疆之地?但凡有胡人入侵,這邊疆之兵就該阻擋、討伐,結果那汪荃倒好,鮮卑人、匈奴人都入侵進來了,更是圍困了城池,結果呢?我派人去跟他聯繫,他卻藉故不願意出兵!”

說着說着,吳廣書的情緒也雜糅其中,聲音漸漸提高:“實不相瞞,在這之前,我是不想麻煩太守的,因爲我知道太守也不容易,聚集起來的兵丁,守備代縣可能都不容易,我又如何厚顏相求,並且也將這個情況告知了那汪荃,他倒是口氣很大,跟我保證,若是當城有事,他第一時間就會相助,但最後不僅沒應諾,反倒是我去請援軍,都請不來!只是讓我等自己堅持,結果你們也看到了,若非兩位及時趕到,不說縣城如何,這城外的百姓可都要遭了秧了!”

“汪荃此人,確實行事不對!”楊宋被吳廣書一番話說得,也起了同仇敵愾之心,忍不附和兩句,話中對吳廣書的厭惡消散了很多。

吳廣書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於是繼續說道:“我已經派人給汪荃那邊送去消息,讓他好自爲之,過去他在北邊屯兵,以護佑代郡爲名,每個月都要從當城索取諸多援助和物資,更有很多的人力摻和其中,結果卻是這樣,真是爲了白眼狼了。”

楊元忽然說道:“如今鮮卑人大敗,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也都被兩位俘虜,但還有匈奴人的威脅在側,汪將軍的作用也不可或缺,或許縣令您能寫一封信,告訴汪將軍,鮮卑人的威脅既然去了,就只剩下匈奴人了,不如他也出兵,與我等夾擊,則匈奴人無所遁也!”

“這……”吳廣書卻忽然遲疑起來,別看他這番話說的舒服,但不過是嘴上過癮,但真要是寫了這封信,被匈奴記恨下來,就有事一番禍事了。

但注意到楊家兄弟的目光,他不得不咬牙點頭,着手寫信。

不過,就在吳廣書的書信還沒寫成的時候,有關這場當城之戰的勝負消息,卻已經傳到了汪荃的耳朵裡面。

“你說什麼?當城之圍解了?”

汪荃得到消息的時候,本來是坐着的,等消息一入耳中,卻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

“是什麼人出手了?難道是朝廷派兵了?又或者是其他郡中的兵馬過來了?總不能是鮮卑人自己退的吧。”

下意識的問了幾句之後,那過來通報的幕僚,有些艱難的說道:“具體的消息,還沒有經過證實,但探子粗略有了回報,說……說是代郡太守陳止派出的兵馬。”

“陳止派出的兵馬?他派了什麼兵馬?”汪荃瞪大了眼睛,“他手上有什麼兵馬,你不要告訴我,是那些連一個月都沒操練到的武丁?”

那幕僚趕緊道:“到底是哪裡的兵馬,現在還不清楚,但探子那邊給出的消息,一直在說是陳止的兵馬,將軍,您可是剛剛纔給大將軍去了一封信,萬一真是陳止的兵馬,那封信可就不好解釋了!您在上面,可是說整個代郡,都在掌握,一切都按着您的謀劃再發展!”

汪荃一聽,忍不住拍了拍腦門。

“這可如何是好!”

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書生宣,粗漢亦可談大勢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斷虯龍,懾羣雄,斬仇祭龍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裡快裝不下了第一百五十章 賊蹤傳官府,諸葛問守一第五十五章 機關算盡,遠望不知身邊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洛陽有敕來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九百六十九章 談完一個又一個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四百零七章 不勞費心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見格局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八百三十六章 軍中卒,林中將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三百玄甲懾萬軍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尋卝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評日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幽州動,泥塑立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二百四十六章 東海王之死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揚鑣第三百二十六章 問問他,想不想進宮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八百八十八章 猶不知戰情,只是趕路忙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處代卒有多少?第四百八十一章 反客爲主,佛評亂於一書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第八十六章 因兵而來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東已傳其名第七十一章 留詩殺名拂袖去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一百零六章 權財難久,唯學永傳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八百二十六章 兵動!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氣,耳聰目明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陽急信傳幽州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五百九十章 走與撤與潰,土崩瓦解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