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觀盤演兵,武丁懾代郡之家

“代郡被這支南下部族攻擊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寬敞的議事廳中,衆人圍站在一個巨大的沙盤周圍,陳止正是其中之一,但此時正在說話的,卻不是他,而是族中兄弟陳梓。

陳梓指着連綿山脈,以及一片貧瘠的土地,說着他的看法和推測。

“這個部族,既然是被慕容部擊退的,那就說明,他們還沒有破滅,按着中原的想法,先遣的兵馬遭遇不利,就算不立即撤退,也會想辦法與後續兵馬取得聯繫,但草原部族不同,因爲一支兵馬可能久代表着一個氏族,而且往往不是嫡系,所以這支可薄真氏的兵馬,在遭遇了大敗,損兵折將之後,他的敵人除了慕容氏,還要加上自己背後的宇文氏。”

說着說着,陳梓的手指落到了山脈一冊的一處地方,說着:“當然,也許宇文部不一定會那麼做,但戰爭已經降臨,他們必須儘可能的保證自己的力量,而這個可薄真部族的首領,未必敢賭自己歸去,能平安無事,所以他選擇了逃遁!而且是遁入中原一側。”

“這個我知道,”楊宋也站在邊上,他咧嘴一笑,“不就是殺之祭旗麼?這草原也好,還是關外也罷,那些胡人派出兵馬,第一戰不夠順利,往往會將敗軍之將斬殺,傳頭三軍,以示警戒,纔好讓人拼死而戰!這個可薄真氏的頭領,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乾脆就帶着人跑了,真是個孬種。”

他說着說着,忽然注意到邊上一個稍矮身影欲言又止,不由笑道:“弘武,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儘管問出來吧,太守讓你過來的時候不就說過麼,想到什麼就問,我等皆會回答。”

“弘武”是冉瞻的字,這個年齡不大的年輕武者,居然也列席其中,在聽了楊宋的話後,看了看其他人,最後問出了心中疑問:“按着你的說法,這戰前斬殺大將,豈非是兵家大忌,按理說該是士氣衰減啊,畢竟誰還敢出戰?”

“這也就是風俗不同了,”楊宋的弟弟楊元接過話題,繼續說着,“他們與我等的想法是不同的,往往畏威而不懷德,很多草原部族的單于尚未,都是靠着血性手段,有些更是帶着兵馬,直接以響箭之法,射殺了自己的父親,但只要手段足夠,便能坐穩,而今那宇文部要攻慕容,當然也得表現出自身的兇殘,否則旁人未必就會服他,總之,你卻不能用咱們的禮,卻想這草原部族。”

冉瞻皺眉點頭,似懂非懂。

“還是先看這個可薄真部的動向吧,”陳止將衆人的思緒拉了回來,“簡單說一說,就該過去點兵了,今日演武也是正事,是要講戰陣之法,這個本就是必不可少的,臨陣教授或許效用不大,但總比他們一點不知要強。”

衆人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陳梓便繼續說道:“這兵馬的頭領,既然沒有迴歸宇文,就是存了其他心思,而當下這北邊偏東的一塊,幾乎都被戰雲籠罩,慕容被圍攻,宇文和段部則是圍攻者,連幽州的王浚都要參與,他既然備齊了宇文,就斷然不會再留在這裡,所以十有八九是要西行投靠他部,以這可薄真部的體量,大概也不會選擇小族,那麼能入其眼的,也就不多了,其中有三家最有可能。”

蘇遼看着沙盤,始終沉默思索,這時問出話來:“朝廷、匈奴和拓跋鮮卑?”

“不錯,不過朝廷他們大概是不會選,原因諸位也明白,”陳梓看着幾人,微微一笑,“匈奴的可能性也不大,畢竟與鮮卑並非同心,因此拓跋鮮卑的可能性最大,我們必須做好準備,這鮮卑要投靠之前,必然想要多謝籌碼,最好能加強自身,這樣投靠的時候,也能得到更多的話語權,所以大概會在邊疆郡縣劫掠一番。”

“那你爲何覺得,咱們代郡會成爲他的目標?”陳止問了這麼一句。

“這是因爲他選擇餘地本就不大,”陳梓早有準備,指着沙盤上的幾處,從容回答,“幽州這片地,西邊接着幾部鮮卑,又是王浚的大本營,他根本不敢動手,所以這燕郡以東的地方,不會被他列爲目標,而燕郡本身也是兵多將廣,爲王浚重兵把守,又位於一州中間,與周圍屯兵距離相近,一出變故,八方來襲,他們逃都逃不掉!”

衆人聞言點頭。

陳梓又道:“如今廣寧郡的事,諸位也知道了,那邊經歷了一番洗劫,本就沒有多少油水了,日後難免被王浚拿來做文章,成爲一片敏感之地,那個可薄真部未必看得上,所以選來選去,也就是代郡最爲合適,遠離了王浚的核心之地,還有些許油水,而且不久前還有匈奴驚擾,尤其是現在又發現了匈奴斥候、騎兵,事後就算追究,也可以推到匈奴身上,而且……”

他看了陳止一眼,繼續道:“就算拓跋鮮卑與太守您關係如何,也未必會放棄這個主動送上門的可薄真部。”

“喬行,你的一番分析,抽絲剝繭,可以說是料敵於先了,把局面剖析的如此清楚,我看有八成是要說中的,”陳止點了點頭,隨後邁開步子,朝堂外走去,“如此一來,就更要加快佈置了,畢竟無論如何,當下咱們的局面,都只能防守,不能進攻,所以這個防守之事,必須要提前佈局,把武丁都分配、安置好。”

衆人聽着,也都跟了上去。

一走出廳堂,一行人就直奔城北而去,剛出了城門,還沒前行多遠,就能聽到陣陣呼喊聲,伴隨着諸多的鞋靴踩踏的聲音,地面都隨之微微震動。

又行幾步,前方豁然開朗,更有一陣熱浪襲來,卻是一片空地上,正有衆人分列其中,或行隊列,或站立不動,口號呼喊此起彼伏。

遙遙望去,能見到在人羣中央,起了一座高臺,上面已經站了不少人,多爲熟悉面孔,不是這代郡幾大世家的子弟,又是何人?

除此之外,還有幾位洛陽來客,包括了那位陸家的陸建,此人正坐於席上,搖着扇子,饒有興致的看着臺下的衆多武丁,目光遊走,最後落到了陳止身上。

陳止回頭問了一句:“發現匈奴人的消息,告訴這些家族了?”

蘇遼則道:“他們這麼多雙眼睛,一直盯着呢,就算咱們不派人過去,消息也根本瞞不住人,早就過來詢問了。”

“這樣也好,省的我去召他們過來,”陳止聞言,反而露出了笑容,“這些天以來,無論是飯食,還是衣着,乃至武丁腳上的靴子,都要花錢添置,我帶來的那些銀兩,早就不夠了,喬行從南邊帶了這麼多東西過來,還都是賒賬的,靠着家裡幫襯,但這不是長久之計,以後我固然有信心還上,但當下卻不好撐下去了,也該讓這些家族再拿點東西出來了。”

蘇遼也笑了起來,點頭道:“正該如此,一點一點的讓他們拿出來,其實也是讓他們將利益和太守您慢慢捆綁,今後就難以掙脫了,偏偏大敵當前,他們無從選擇。”

“卻也不可太過,”陳止卻很清楚,一旦逼迫太甚,說不定就要出現反水的,投靠異族都不算意外,“只是讓他們將後勤複雜起來就行了,我聽說王家、劉家,在城中屯糧了?還開始惜售,這可不行,放任他們如此,那糧價暴漲,城中百姓先要不穩,這事必須杜絕,正好趁着這個機會,和他們說說。”

說着說着,陳止和衆人穿過人羣,朝那座高臺走了過去。

沿途的武丁,見了他們,卻還是目不斜視,只是眼珠子卻隨着陳止的身影在轉動着。

高臺上的唐典、唐資等人,注意到了這個細節,不由對視一眼,都感到十分驚訝,武丁是從他們家族中送出來的,是個什麼樣的情形,他們當然知道,但現在只看表現,已經有了令行禁止的跡象。

“這些家丁,好像還真有點模樣了。”王霍也注意到了異樣,和身邊的朱憲交談起來,“我本來以爲,幾天時間,就要演武,未免有些太過異想天開,結果一來到這裡,就發現不一樣了。”

朱憲也道:“不錯,我也以爲來到之後,會看到武丁散亂,不成體統,沒想到一個個不僅能隨列而行,更是令行禁止,你看他們站在那裡,站得筆直,這太陽當頭照,居然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還能一動不動,這朝廷的精兵也不過如此吧?”

這時候,一個聲音從旁邊傳來——

“這些不過是站姿隊列之法,精兵則是戰無不勝,兩者不可混爲一談。”說話的人乃是那江南世家子弟顧恩,他見衆人朝着自己看來,又笑道,“不過,短短時間,就能將散亂家丁操練到這種程度,給陳太守一些時間,或許真能出一支不錯的兵馬,至少看起來,那是絕對不錯的。”

說話間,陳止一行人已經走了過來,而這高臺上的衆人,則紛紛迎了上去,不過走在陳止身後的冉瞻,臉色卻不太好看,他的目光帶有一點敵意,盯着顧恩。

顧恩沒有壓低聲音,他的話也傳入了陳止等人的耳中。

第九百四十五章 七日局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殺,便被彼伐第一千零八章 論天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幽州軍動兵臨城第十二章 誡乃疑,仇當靜第八百三十五章 後軍出擊,南路勢變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一百零九章 此處可有客來賀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九百七十章 爲何要佔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剛知晉陽落,又聞劉粲囚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七百六十五章 冶鐵鑄甲,搜人提拔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亂!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陳代王,爲幽州之首?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驗氣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縛,以賈誘,溫水煮之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與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一百零七章 勸學茶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亂!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九百四十三章 言勢定策不提幽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襲!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舊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師,冠絕青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養寇者王,難伐者石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五百八十二章 計入宇文,段亂其門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災端倪第五百七十五章 獻策鮮卑者,其罪當誅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三百一十五章 陳止的衙門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亂世家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六十章 先勝而後求戰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望因何而動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四百零五章 代縣之迎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東已傳其名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四百一十三章 劉氏勸夫,鮮卑獻禮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四百五十章 關津、市肆、山澤,皆有稅哉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納傳譜,貧僧明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禍從口出急從書第三百三十三章 文章出自人手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九百零六章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第五百九十八章 避而不見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二百零八章 快快從實招來!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