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他升官!

“陳家子,陳家子,不得了啊!”

京城張府,張應看着手上的一封信,搖頭嘆息,隨後將信放下,目光落到心腹王布的身上。w?w?w?.?

王布低首而立,口中說道:“布辦事不利,請恩主責罰。”然後就垂手不語。

房間裡頓時安靜下來,充斥着一種讓人心悸的沉重氣氛。

漸漸地,王布的額頭上流下冷汗。

“好了,懲罰你有什麼用?”終於,張應擺擺手,讓王布擡起頭來,“給陳家送禮的人,我已派出去了,你也知道的,陳老兒這幾日在朝中上下串聯,以進爲退,倒是將太僕位置坐穩了,馬政一時半會是拿不回來了,但我不會因此放棄,所以要先麻痹他們,至於那陳家子麼……”

他擡頭看着王布,說道:“你也算和他交手幾次了,依你來看,要如何應對?”

王布沉吟片刻,這才說道:“陳止此人,高深莫測,行事謹慎,是以難有把柄予人,又善於隱忍,明明有着諸多才華,偏偏隱忍不發,直到最後時刻纔會透露一二,這也和此人的發跡相似,他本僞裝成紈絝子弟,因意外而嶄露頭角,隨後一發不可收拾,是以旁人難以預料,他到底還隱藏着什麼。”

張應露出意外之色,眯起眼睛說道:“哦?你對這個陳止的評價,是相當的高了!”他的這個下屬,可不輕易夸人。

“實是先後幾次,被他以匪夷所思之能度過,是以心有感慨。”王布說話的時候,心底還浮現出心有餘悸之感,只是沒有表露出來。

“這麼說來,是不能再將此人列爲對手了,”張應也沉吟片刻,做出了決定,“不如就先不去找這個陳止的麻煩了,反正以他的年齡和資歷,就算才華和手段再高,也無法一步登天,所以無損大局,關鍵還是陳永,既然陳止不能作爲缺口,就得尋找其他機會了,畢竟從諸多風聲來看,這一兩年內,當有大事,不可分心他顧。”

王布卻搖頭道:“正因如此,纔不能讓陳止這等變數留下,以免節外生枝。”

張應眉頭一皺,跟着就道:“那你倒是說說,有何方法?按你的說法,陳止此人行事謹慎,又高深莫測,隱忍諸多,皇上還頗爲看重他,加上其人才幹,總不能在這般時候,調動我張家勢力,全力圍剿一個起家官吧,先不說丟不丟人,根本就不值得,而且還未必能成,畢竟還有陳永那老兒擋着,趙家和諸葛家也傾向此人,難以從政局層面構陷,因此這人,簡直無從下手啊。”

王布卻露出笑容,似乎早有定計,順勢就道:“不好壓他,不如就讓他升官!”

“嗯?”張應神色一變,明白了幾分,“你的意思是?”

王布笑道:“我觀陳止之行,凡事不輕動,動必有因,因則生果,無有不中,他現在一番佈置,最後必定能出政績,加上匈奴來使,又與那劉淵有關,最多半年,此人就當累功升遷,恩主不妨就順手推舟。”

“你是說,讓這陳止離開洛陽,外放爲官?”張應眉頭並未舒展,“但按你說法,陳止有大才幹,讓他離開京城,外出爲政,雖不同公卿子弟之待遇,但該不會縱虎歸山吧,萬一他在外做大,豈非弄巧成拙?況且,他這次壞了我的事,不追究也就罷了,還要助他升官,沒有這個道理。”

此時的世家子弟,但凡上品出身,少有往地方從政者,多在洛陽中樞棲身,方能儘快晉升,如那庾亮,年紀不大,卻已執掌大權,就是因爲這般操作。

“此乃捧殺也!”王布解釋起來,“若讓陳止繼續留在洛陽,以此人才華、上品鄉品,或許又是一個庾亮啊!相反,若將他外放爲官,可以升品,卻未必能增權,值此邊疆不定之時,哪裡是那麼好做大的,亦不容易起功,恩主這般行事,還能迷惑陳永等人,示敵以弱,令他們以爲恩主想要和解,從而誤判形勢……”

張應聽到此處,緩緩點頭,似有所動。

王布又道:“況且陳止遠離京師,亦不需恩主再分心注意,時間一長,皇上淡忘,他也就少了依仗,而那陳太僕則減了助力,洛陽之外的升遷,除非封疆大吏,其他人哪有那麼容易,以陳止的資歷,哪裡做得封疆?若是分至那混亂之地,那對付他的手段也多了,到時更不需恩主費心,吩咐一二人等,就可對付。”

話至此處,王布見張應面露沉思之色,就果斷住口不言。

過了一會,張應擺擺手。

“此事雖小,但總能太便宜陳止,且觀後續,你先退下,我自有思量。”

王布點點頭,順勢退下,他這次的提議,還有其他緣由,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且說其人離去,張應沉思片刻,又回到桌邊,拿起之前的那封信來,端詳片刻,越看越是皺眉,最後放下,走到窗邊,遙望窗外。

天色漸暗。

此時,陳永府上,卻忽然又來一人。

這人一身儒服,神色從容,雖然面容只是中人之姿,但行走之間卻給人一種卓雅之感。

“楊君,這邊走。”

給他引路的,乃是陳府大管事。

這位大管事是陳永心腹,跟隨陳永有些年頭了,二人名爲主僕,實有朋友之誼,陳家的一些小輩,對他亦要表示尊重,但在這個儒服男子的面前,大管事卻展露出謹慎和卑微的一面。

儒服男子且行且觀,不時點頭道:“早就聽聞陳太僕之名,觀這府邸擺設,暗合易數,果然是名不虛傳。”

“楊先生好眼力,我家老爺過去招待了不少客人,能一眼就看出這院中佈局的,可沒有幾人。”

客氣的恭維了那人兩句,大管事跟着就話鋒一轉,說道:“諸公子都在後院,楊君請隨我來。”

那人點頭跟上,前行了沒有幾步,前面忽然傳來一陣“錚錚”之聲,隨後就是高山流水般的琴聲流淌過來,那儒服男子神色微變,駐足傾聽。

大管事見狀,沒有打擾,靜靜在旁等候,過了好一會,見儒服男子重新邁步,才又在前引路。

“這是有人彈琴,琴聲悠揚,意境空靈,彈琴的是一位高士啊,不愧是太僕府上,藏龍臥虎。”儒服男子邊走邊說,忽然又笑了起來,“這聲音,是從前路傳來,看來這個彈琴的人,正好就在我等將往之處,甚好,甚好,且不要說出此人身份,待我觀之。”

“尊先生之言。”大管事點點頭,心中思量着,不由暗歎,知道身後這位遴選之人,怕是有些意動,他的念頭不由複雜起來,“莫非到頭來,此事真要落到彼陳身上?”

就在這大管事的思慮中,二人穿過長廊,來到了後院。

說是後院,也不盡然,陳永爲官多年,資歷頗深,他所得官邸,也是頗爲寬敞的,足有三進,內裡寬敞,所謂後院,其實居中,不入家眷之地,內裡也有園林佈局,周圍環廊,裡面擺石桌石椅。

石邊有亭,內有茶海一座,但此時爲空。

不過,這亭內外,刺客卻已聚集了不少人,皆爲年輕男子,或坐或立,一個個神色肅然,顯得心緒不寧。

待腳步聲響起,見了大管事和儒服男子,這些人便都來了精神,更是振奮精神,力圖表現出自己最爲出彩的一面。

“這就是那楊公的族侄楊全了,此人名爲楊公之侄,其實侍楊公如師,就是楊公濟的弟子!”

以陳華爲首的衆多陳氏子弟,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尤其是那陳華,更是容光煥發,心中寄託着無限希望!期盼着可以靠着這次意外之事,扭轉當前的局勢,重獲祖父信任和家中地位!

原來,他正要向陳羅反脣相譏之時,突然來了通知,讓他們去後院,也就是中院。

陳華連同還未安頓好的陳羅,都被請了過去,二人不明所以,等到了地方,看到了同樣一臉茫然的其他人。

算上陳華、陳羅,一共十七人,包括了陳梓和陳歡在內。

等陳華、陳羅一到,有人過來清點人數,然後,給一頭霧水的他們講解了前因後果。

原來,這被集合起來的衆人,都是未曾婚娶、或者年歲合適的,把他們叫來的目的,則是爲了給人挑選。

“楊家之勢,不下於琅琊王氏,這次待嫁之女楊悠,更是楊濟最寵愛的孫女,其父楊結爲新任的大司農,若得此女,陳止如何能與我比?”

陳華這般想着,其實他早有婚約,亦有侍妾,但在權勢面前,哪裡還顧得上那些,只想着若能被楊氏看中,該是何等的飛黃騰達之景,畢竟陳家比起楊家,差距十分明顯。

有着相似心思的不止陳華一人,其他陳氏子弟也是一樣,也就是陳羅自知無望,頗爲隨意,還有那陳梓、陳歡,雖也是神色莊重,但更多是禮節性的,本身並不十分在意,其他人則都是眼巴巴的看着剛剛抵達的楊全。

楊全的目光在衆人身上掃過,於陳華身上一頓,跟着繼續移動,落在陳梓身上,那眼中一亮,但最後,目光卻是落在東廊盡頭。

那裡,正有一道身影撫琴。

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審了,斬之!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畫第四百章 重遊臥冰,心有招攬念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佛貶夏!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擊於外,謀算自遠而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後,數算機關之傑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三百六十六章 諸多,多慮了第一千零一十章 淪陷地胡作非爲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途勁敵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以位誘士,牧民網羅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二百三十章 黑白子,胡壓漢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一千零三章 一事未料,萬般皆空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七百一十九章 佛論下部在燈籠上?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四百八十五章 陳施主的口氣好大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一百五十章 賊蹤傳官府,諸葛問守一第210章 北邊酒宴,南邊兵急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動,家丁成千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擊於外,謀算自遠而來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養寇者王,難伐者石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間心已定第二百六十九章 痛煞我也!第一千零三章 一事未料,萬般皆空第四百六十八章 《陳氏通典》之始第九十六章 追回來!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三百三十三章 文章出自人手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絕音,館外知是張君來第四十六章 幾時說是送給你的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六百三十章 劍指兵屯!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難於軍爭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驗氣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望金液異動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八十一章 惡名養望,快馬尋品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個夠!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賊尚且不敢攻幽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一百零七章 勸學茶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龍第四百章 重遊臥冰,心有招攬念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三百九十章 領民戶籍與屯田民籍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四百八十章 這就沒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味鑄《師說》第五百二十七章 掌金守石乃尋卝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追悔莫及難爲事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二百六十七章 將對將,王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