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漢

漢繼業四年,冬。

夜深人靜,彭城陳府的靈堂中,懸白擺桌,桌上擺着貢品、香燭、蠟臺和長明燈,臺前跪坐一羣人,哭聲震天。

陳家太公去世,家中操辦白事,陳氏男丁哭靈。

與之相對,陳府後院,冷清寂靜。

院中有道人影緩緩前行,到了間偏房門前,擡手敲門,少傾,有清朗之聲自房中傳出:“進來吧。”

這人推開門。

房中燃燈,燈光照在此人臉上,露出一張蒼老面龐,這臉上滿是憂色,他一進屋子就將門關上,對着屋中一人行禮:“大少爺,查得差不多了。”

屋子裡坐着的是名二十出頭的青年,面容清秀。

這青年名爲陳止,字守一,是陳太公第七子陳邁的長子。

陳氏大部分男丁都在靈堂哭靈,陳止卻坐在房中,只因爲三天前,他在靈堂服五石散,藥效發作,脫了衣服亂跑,惹怒了陳老太公的長子、陳家家主陳遲。

這就好比在領導的追悼會上嗑藥,結果毒癮發作,情難自禁,靈堂蹦迪,陳遲怎麼忍得了?沒當場用家法廢了陳止,就算比較剋制的了,但還是令人將陳止軟禁起來,要等白事之後再行處理。

陳止父母雙亡,他這一房只剩兄妹四人孤苦無依,根本沒人說情,都等着看他的笑話。這兩天,府外也有異動,說是有幾家被陳止欺侮的人家,要來找陳家大爺告狀,一時之間,陳家的人都知道這陳止八成是要完了。

只是,陳止本人卻不受影響,在反省的這三天裡,嘀嘀咕咕、神神叨叨,據府中小道消息透露,陳止把個僕人指揮來、指揮去,讓那僕人每天晚上過來彙報工作,引爲笑談,府中上至少爺小姐,下到家丁丫鬟,都說他不知死活。

可不管旁人怎麼看,一到晚上,陳止都會一本正經的見見自家僕人,這也是陳止父母死後,僅剩的一名僕人了,名爲陳輔。

陳輔還真就在彙報:“被您打的那家人,拿了二老爺家下僕的錢財,纔會挑在這時候跳出來指認,您被勒令反省後,他們一家便活動起來,還試圖對二少爺和三少爺不利,簡直狗膽包天,您看……”

他一邊說,一邊觀察自家少爺,見對方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心裡不由嘀咕起來……

“怪了,自藥石發作,大少爺性子變化不小,以前聽了這些保準立刻發作,如今臉色都不帶變的,讓人看不出深淺,神色氣度有點像老太公。”

三天前,陳止因靈堂失態惱了陳遲,一天之後,他在外欺壓傭戶的事就暴露了,這令陳輔和陳止的兩個弟弟驚恐不已,暗道要完,結果陳止這正主被軟禁之後、藥效衰退,重新醒來,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光不害怕,還安慰起他們,又說這事有古怪,交給陳輔幾個任務,讓他去調查,並給了他三個錦囊,吩咐了打開時間。

經過調查,陳輔發現裡面果然另有玄機,在拆開一個錦囊後,終於調查清楚,得到了實證,也對自家少爺的本事暗暗驚歎。

先不說陳輔心裡頭的變化,就說陳止聽了彙報,點頭道:“這就對了,那家人是傭耕,租我名下土地,平時逆來順受,突然這麼硬氣,沒人指使才叫奇怪,兵法雲‘大將剛戾者,可激之令怒,則逞志快意,志氣撓亂,不顧本謀也’,這是有人要絕我的本,只是佈局這人手法稚嫩,犯了幾個錯誤,嗯?輔叔,怎麼了?”

陳止還在說着,陳輔卻面露激動之色:“少爺,您學了兵法?可俺是老粗,不明真意,這句話,能否助您擺脫眼下困境?”

這幅模樣落在陳止眼中,讓他心中微動,暗道:“過去的陳止不學無術,前後差異太大,容易讓人懷疑,好在陳輔只是家僕,問題不大,但以後得勤去書閣逛逛,這時代的知識被高門大族壟斷,可不是坐在家裡點點鼠標,就能知道天下事,不經常去書閣看書,以後搞出幾個大新聞,連藉口都不好找。”

想是這麼想,可陳止口中則解釋道:“剛戾者就是剛猛易怒的人,這話是說,對付易怒的將領,可以將他激怒,讓他爲了解一時之恨不顧其他,自亂陣腳,最後不光恨沒解,連性命都搭進去了,也就是讓人氣得發狂,然後從中得利。”

陳輔卻嚇了一跳:“有人想要少爺的命?”

“不至於要我的命,但是要奪我的根本,”陳止眯起眼睛,似笑非笑,“輔叔,你說父母去世,我兄妹四人還能吃喝不愁,靠的是什麼?”

“這,可是靠着陳府照拂?”陳輔嘴上說,心裡卻很意外,從前自家少爺都是一言不合,直接罵街的,今天知道有人搗鬼,還能這麼平靜,太反常了。

“陳府照拂?”陳止失笑起來,“輔叔,算計我的就是陳府中人,哪來的照拂?我兄妹立足的根本是土地,就是那幾畝良田。”

“良田?”陳輔聞言,面色古怪。

陳止眉頭微皺,些許記憶片段浮現,立刻明白過來:“好嘛,這前身文不成武不就,缺少管教不說,居然還好賭,欠下不少賭債,常拿家裡的東西典當,先後將近半的田地抵出,真是個標準的敗家子。”

一念至此,他不免尷尬,旋即轉移話題:“先不談這個,還是說那家人的事,他們之所以肯幫着外人對付我,八成是因爲我之前傷了他家中青壯勞力,今秋,他們八成交不上糧,因此懷恨在心,又擔心交租不上,是以鋌而走險,輔叔,這樣,你從家裡取點錢財送給他們,再告訴他們,秋糧可免。”

陳止很清楚,真正傷了那家人的,是原來的陳止,可這口鍋確實也要由他來背。

陳輔倏地瞪大眼睛,滿臉不甘:“那戶狗才,勾結他人要害少爺,圖謀不軌,怎麼還要給他們錢?哪有這樣的道理,少爺,聽老僕一句勸,這種人就該狠狠懲罰,不然肯定變本加厲,夫人當年和善,善待我等,就有不開眼的以爲是軟弱可欺,不知進退,再說了,家裡餘財不多……”

“我還沒說完呢,”陳止擺擺手,“行軍也好,治家也罷,都該賞罰分明,傷人在我,所以要給賠償,但他背主陷害,失了道義,肯定不能一筆帶過,聽說五伯那缺人,你給錢的時候,就讓這家人的老大過去吧,給五伯添個人手。”

陳輔登時就一個激靈:“五老爺那可是朝廷的礦場,這要是把人給弄過去,一個月下來,稍有不慎,不死也要廢。”

“心裡清楚就行,凡事不用說透,只需告訴那人礦場收營幾何,那家人願意爲財鋌而走險,自然不會拒絕,也容不得他們拒絕!”陳止神色平淡,眼底卻有寒芒,“對了,送銀兩時僱兩個小工,搞出些動靜,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陳輔被陳止看得心中發毛,點頭應下。

陳止也不多言,轉而道:“今夜,我還要反省,輔叔你先回去吧。”

陳輔情緒又低落起來:“請少爺多保重,二少爺正在府中奔走,想法子救您。”

陳止笑了笑:“福禍相依,轉告二弟他們,不要節外生枝,我很快就能出去。”

陳輔還待再說,一見陳止表情,不知怎的,又想起老太公生前風采,不由點頭:“少爺放心,我當轉告。”言落,行了一禮,就轉身離屋。

兩扇門緩緩關起,陳輔最後看到的畫面,是陳止悠然提筆的一幕,心下念頭起伏。

“總聽人說什麼名士風采,我看我家少爺就有幾分了,難道是遭逢大變,終於開竅了?那可真是老爺夫人顯靈了……”

咚!

門已關緊,陳止不爲所動,在紙上寫下“昭烈”兩字,然後微微一頓,又刷刷幾筆,添了幾個名字,最後擱筆嘆息。

“一回首就是近百年,這第二次穿越,也不知是福是禍。”

陳止非陳止。

剛纔,那陳輔幾次感慨,根本原因,就是因爲這個陳止,已被另外一個靈魂取而代之——

三天前,五石散發作,熱病侵體,那個陳止就一命嗚呼,活下來的是另外一個人,一個經歷離奇的人。

“昭烈帝,劉備,玄德兄,主公,當年被你誠心打動,又知歷史大勢,三分天下,你有其一,我纔會輔佐你,但也沒想到,最後真能改變歷史!三國沒有歸晉,而是炎漢再起,漢室再興,一直傳承至今,這麼一來,我總算沒有白死!”

這位陳止,本是現代人,之前穿越到三國時代,作爲一名謀士,加入了大漢皇叔劉備劉玄德麾下。

在知曉歷史大勢和神秘物件的幫助下,他改變了歷史上的三國局面,讓劉備佔領了江南和荊襄,還成功使得北方袁紹、曹操並立,令三國格局大變,成了劉備一統南方、北方則兩強並立的格局。

如此一來,劉備就有了和歷史中截然不同的戰爭潛力。

爲鞏固優勢,奠定統一基礎,陳止趁北方兩強對峙於官渡的機會,建議劉備進軍巴蜀,並自請隨軍,但這一去卻發生了意外。

“事不機密,落得殺身之劫,我死的不是時候啊,但劉備大勢已成,加上諸葛等人輔佐,歷經四代君王經營,最終以南伐北,一統天下,讓歷史面目全非,眼下依舊還是漢朝,年號繼業,但這個漢朝和劉邦、劉秀關係不大,高祖劉邦建立的是西漢,世祖劉秀建立的是東漢,昭烈帝劉備建立的就是新漢、季漢了。”

這個世界,因爲陳止前世的干預,三國不是魏蜀吳,而是漢、魏、趙,其中劉備的新漢獨霸南方、巴蜀和關中,而曹魏與袁趙則在北方對峙,後期更有司馬家崛起,紛爭不斷。

當然,這“新漢”是陳止的看法,當世之人還是稱“漢”。

“照這具身體的記憶,劉備爲烈祖,他那兒子劉禪,廟號仁宗,因中了曹魏的反間計,以至統一進程停滯、國力衰退,後來劉禪之兒劉諶繼位,休養生息、廣積糧草,等第四代皇帝劉敏登基,國力鼎盛,才一舉蕩平宇內。”

歷史有了變化,三國之後,不是司馬家的晉朝,而是劉氏重興漢室,傳承至今,國祚近百年,但三十年前才真正一統天下。

不過,這些都是歷史的自然演變,因爲陳止前世在入蜀時,就已經死了。

“人死如燈滅,如果不是事先得了那支籤,我也不會有這次重生的機會,哪能有機會感懷古今?就是不知道,這次重生,還能不能再呼喚出籤筒……”

想到這,陳止腦子裡閃過諸多記憶片段,都是屬於這具身體原來主人的。

陳止,彭城陳氏子弟。

陳家,是徐州地界一大豪族,昭烈帝再興漢室後,先祖陳登曾官至廣陵太守、伏波將軍,奠定陳氏基礎,接着以徐州爲根,開枝散葉,彭城陳氏是其中一支。

“我現在的身份是陳家老七的長子,父母早亡,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這人不學無術,好好的一個家,快被他敗完了,如今家中田地被族中大佬惦記,好景不長了。”

品味着記憶碎片,陳止緩緩搖頭。

“我以後就是陳止,要立足當世,那這事還要擋一擋,不然田地沒了,就沒立錐之地了,但過去都是謀一城、謀一州,突然變成謀一家、謀一田,真有些不習慣,時間緊迫,無法從容佈局,不過話說回來,你爭我奪幾塊地,有什麼意思?算了,正好試試呼喚籤筒,運氣好的話,可以省去很多精力、養精蓄銳……”

想到這裡,他默唸一詞——

“籤筒!”

頓時,心底浮現一件奇物。

那是個巴掌大的竹筒,筒裡放着幾根竹籤,樣式古樸,每根的表面都雕刻一二篆字,爲儒、道、墨、兵、法、陰陽、縱橫、方技、農、雜等。

在竹筒口的正面,鑲嵌一塊圓盤,似是玉石所鑄,分成五個格子,寫着金木水火土五字,其中三個格子空着,餘下兩個充斥金色液體。

此物一出,陳止心中大定。

能在歷史上留下名號的人,沒幾個易於之輩,要麼背景深厚,要麼異於常人,最起碼也是某項才能遠超同濟,陳止前世時能在劉備陣營中脫穎而出,與臥龍、鳳雛並列,單憑穿越前的眼界、學識,以及對歷史的瞭解,那是遠遠不夠的,要和名留青史的人競爭,真正的倚仗,就是這心中之物——

百家籤筒。

這也是他死後近百年還能再生的原因所在。++本站重要通知:你還在用網頁版追小說嗎?還在因爲廣告問題而煩惱嗎?out了你,請使用本站的免費小說app,無廣告、無錯誤、,會員同步書架,文字大小調節、閱讀亮度調整、更好的閱讀體驗,請關注微信公衆號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下載免費閱讀器!

第四百七十章 他還能翻了天不成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二百二十九章 演戲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來的草原之主第二百八十八章 爲拯救陳止而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字曰:易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來得正好!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三百八十七章 郭象之說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五百六十七章 問兵難入營,家書予諸君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四百三十九章 約定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六百四十八章 謊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難安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九十三章 真突圍了!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五百五十三章 鮮卑圍城第六百二十九章 生殺予奪!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也許...第四百五十章 關津、市肆、山澤,皆有稅哉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三十章 蒼頡循聖,作則制文第三百三十三章 文章出自人手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五百八十一章 四方嫌隙當用間!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幾日,外已變天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二百五十八章 何必去破事事豈能如你願!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是個好差事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貴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八百一十八章 授命成印!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襲!第七十四章 此乃陳止所……贈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九百六十一章 談笑間炸裂第一百零一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六十六章 武有手中劍,文有口中律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第五十五章 機關算盡,遠望不知身邊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築城立於北,舉賢出兩門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玄不可往,而王可北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了!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六十九章 陳某爲你寫上一篇!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九百六十一章 談笑間炸裂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劇本走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而不見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六百四十八章 謊自口出色不改,屋中候召心難安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敗!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