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

陳鋒在塞北積極準備的同時,日軍也沒有閒着,除了秘密在國內組建新部隊的同時,日軍更是在在佔領區大肆組建僞軍部隊,另外還在南京秘密籌備組建僞政權。

在彬山元大將的大力支持下,原本已經被陳鋒所部消滅的差不多了的僞華北治安軍一改之前的頹勢,大肆在華北地區徵抓壯丁,同時從全國各個戰場調集被俘的國民黨部隊,在很短的時間內僞華北治安軍的正規軍就膨脹到了18個步兵師,除了普通的步兵以外,僞華北治安軍又在日軍的幫助下組建了4個炮兵團和2個騎兵旅,總兵力合計超過了14萬。

在華中地區,日軍動作更是頻繁,鑑於國民政府“又臭又硬”拒不合作的態度,日本政府決定從根本上打擊國民政府。什麼是從根本上打擊,那就是從政治上徹底瓦解國民政府,他們扶持一個親日的中國人組建一個統一的支那政府。

其實日軍侵華近三年的時間已經組建了大量的僞政權,比較大的有東北的僞滿洲國政府、僞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僞中華民國維新政府還有那個已經被第八戰區消滅了的僞蒙古聯盟自治政府,另外那些小的地方政權更是多如牛毛。

但是自始至終日本人都沒有組建一個全國性的僞政權,因爲他們覺得沒那個必要,從一開戰日本人就認爲中國人根本不堪一擊,中國軍隊更是一盤散沙,中國的政權是建立在沙土上的高樓大廈,只要他們用軍刀輕輕一碰就會轟然倒塌,建立統一的親日的政權不是他們的目的,他們要徹底的將中國變成日本的行省,日本的殖民地。

但是他們小瞧了中國軍民的抗戰決心和勇氣,更小瞧了那位好似沒有半點骨氣,甚至將諾大個“滿洲”拱手讓與大日本帝國的蔣委員長,淞滬會戰他們勝利了、太原會戰他們贏了,徐州會戰他們也成功了,就連武漢會戰他們也是勝利者,但是日本人卻驚恐地發現,儘管他們每時每刻都在取得勝利,然而那個步步後退的支那政府的態度始終沒有變過,那就是堅決與大日本帝國鬥爭到底。

其實這一切都要拜一個人所賜,蔣百里,此人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軍事家之一,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而且還曾經奪取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畢業第一名,而國民政府抗日總戰略就是此人主持編寫的。

抗戰爆發不久,蔣百里曾與老蔣在廬山上談過一次話,他意味深長對老蔣說:“對日作戰,不論打到什麼地步,窮盡輸光不要緊,最終底牌就是不要向日本妥協!唯有長期抗戰,才能把日本打垮。一言以蔽之,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他(日本)講和!”

窮親戚自身若是不爭氣,永遠會被人看不起。人與人的交往是勢利眼,國與國的交往又何嘗不是如此?求人不如求己!與其對日妥協苟延殘喘,還不如拼死一戰。無路可退的老蔣選擇了堅決抵抗,這是擺在他面前的唯一出路!

如果不抵抗,別人皆有退路,唯獨他沒有退路!等着他的唯一出路就是做階下囚。一想起北宋末年的宋欽宗和宋徽宗那兩位倒黴皇帝的命運,老蔣便不寒而慄起來。老蔣無數次想過,自己是一位大國領袖,幾百萬軍隊的最高統帥,是一位至高無上的特殊人物,豈能做階下囚!於是老蔣鐵了心,就是拼光了老本,他也要堅定不移地拼下去,不是魚死,就是網破!

國民政府的抵抗讓日本人極爲惱火,卻有無可奈何,即便是日軍在軍事上節節勝利,但是日本國內的經濟卻每況愈下,日本國民的貧困已經表面化了,這讓日本的政府和軍隊都極爲着急,再不想辦法解決支那事變,大日本帝國會被這場戰爭拖垮的。

日本發動戰爭原本就是爲了攫取更多的利益,現在這場戰爭非但沒有給日本政府和國民帶來任何可喜的收益,反而將日本陷入了無盡的戰爭泥潭,這可不是日本人所想要看到的,因此經日本軍政兩界的高層商議之後,決定立即組建一個“統一”的支那政府來對抗蔣政權,以達到分化瓦解支那蔣政府。

儘管組建一個統一的政府必定是一件極其繁瑣的事情,但是這對於日本人來說其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首先日軍已經有了自己扶植的對象,此人正是原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此人是一個十足的親日分子,最重要的是此人不管是聲望還是地位都極爲符合日本人的要求,所以很快就得到了日本人的認可。其次日軍在1937年7月底就開始策劃在華北佔領區建立的漢奸傀儡政權,並且在南京陷落的第二天,日本侵略者在北平成立了僞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繼續用中華民國年號,北平爲首都。轄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四個省公署和北平、天津兩個市政府。隨後不久日軍在佔領華中後又建立了僞中華民國維新政府這個漢奸傀儡政權,下轄蘇、浙、皖三個省政府和南京、上海兩個特別市政府。另外其他大大小小的僞政權也有不少,大的統管幾個市,小的管理幾個縣。有了這些大大小小的傀儡政府,只要將這些牛鬼蛇神整合起來,這個統一的政權不就成了嗎。

建立統一的僞政權這個計劃其實早就開始了,只不過一開始日本人不是很積極。從1938年底汪精衛叛逃到河內,發出公開“降日”的“豔電”開始,汪精衛就加緊籌建。1939年5月底,汪精衛等去日本,先後和日本首相平沼及陸軍外交等大臣會談,得到了日本政府支持其建立“中央政府”的保證。隨後汪精衛等在上海召開所謂國民政府第6次代表大會並且發表了宣言,宣言再次申明,承認日本的“善鄰友好”、“共同防共”、“經濟提攜”三原則,甚至公開地說:日本已“放棄侵略主義,欲與中國謀合於正義之和平”、“吾人不可不以全力謀其原則之實現”。

不久前,汪精衛集團與日本簽訂了《日支新關係調整要綱》,也就是臭名昭著的《日汪協定》。協定承認日本侵略中國“既成事實之存在”。協定的附件具體規定了所謂“日支新關係”的原則及調整要項:第一,“承認滿洲帝國”。華北爲日、滿、支“強度結合地帶”,設置“華北政務委員會”,在財政經濟、人事權、與日滿間的交涉等方面有自主權。蒙疆亦屬“強度結合地帶”,在軍事上及政治上處於特殊地位,有廣泛的自治權。揚子江下游地域,爲日、支經濟上強度結合地帶。日本在華南沿海特定之島嶼有“特殊地位”。第二,日本得在“華北及蒙疆之要地”、“長江沿岸之特定地點”及華南特定島嶼駐屯陸海軍。並對駐兵地域內之鐵道、航空、通訊及主要港灣水路,“保留其軍事上之要求及監督權”。第三,華北、蒙疆及其他地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應與日本以特別之便利”。對淪陷區的財政、經濟、交通、農業、貿易及海關等,日本將以“援助”的方式加以控制。第四,日本以配置顧問職員等方式控制汪政權。

1939年11月19日,汪精衛在南京召開僞中央政治會議。參加者除汪派代表外,還有僞臨時、維新及中國青年黨、國家社會黨的代表。會議決定僞政權用“國民政府”名義,“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決定由汪精衛任“國民政府”代理主席和行政院長,陳公博任立法院長,溫宗堯任司法院長,梁鴻志任監察院長,王揖唐任考試院長,王克敏任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20日汪僞國民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汪僞國民政府名義上雖統有“華北政務委員會”及僞“蒙疆聯合自治政府”這個名存實亡的僞政權,但事實上僅直轄江蘇、淮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等省,及南京、上海、漢口等特別市,且除了江蘇、淮海、安徽三省形勢較爲完整外,其他省區往往僅佔有少數縣。

很快,日本特派大使、前首相阿部信行到南京“祝賀國民政府還都”。11中旬日本御前會議決定承認汪僞政府。並由阿部和汪精衛簽訂《日本國與中華民國關於基本關係的條約》及附屬秘密協約,同時由日、汪和僞滿簽署了《日滿華共同宣言》。所謂基本關係條約,就是把日汪之間的秘密協定改爲正式條約。它的內容遠遠超過賣國條約二十一條。

汪僞政權的成立,全國震動。身在重慶的老蔣吐血之餘立即指示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寵惠照會各國,否認汪政權,要求各國不要承認。同時聲明,日汪非法簽訂的條約全然無效。RS

第509章 陳某人的報復第113章 救援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329章 以華制華第137章 殃逝第214章 轟轟烈烈的大暴動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289章 恐慌的日軍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664章 軍政分離第196章 火了第373章 序幕——老蔣的手段第375章 序幕——焦頭爛額的彬山元第487章 註定不成功的美日談判 二合一第431章 獸入魯西第480章 連鎖反應第309章 戰雷(三)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552章 拉開蘇德戰爭的大幕第459章 不淡定的朱可夫第336章 第二次武漢會戰與好事連連第603章 莫斯科條約與二號人物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4章 招兵買馬第257章 談判3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562章 海軍雄起(二)第359章 南洋領發展大綱以及實施辦法細則第252章 許大壯的請求第592章 莫斯科第141章 請君入甕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663章 秀肌肉與大整編第534章 審判—死刑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483章 日荷會談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137章 殃逝第166章 重賞第674章 戰前部署第13章 坑爹的系統獎勵第70章 天下名揚(三)第586章 斯大林的邀請第12章 初戰告捷第148章 國民政府的回報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74章 撫卹制度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83章 破局(一)第234章 以工代賑第84章 破局(二)第191章 憋屈的談判第82章 死局(六)第641章 大東北戰略——關東軍的反擊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256章 談判2第170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一)第523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163章 良宵春晨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587章 夫妻夜話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96章 凌亂的宋夢瑤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357章 衝突與強勢第565章 海軍雄起(五)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79章 死局(三)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676章 收復天津第82章 死局(六)斷更之人在囧途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702章 番外第102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30章 陳鋒的怒火第237章 虛驚一場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507章 無恥的木村與無恥的日本媒體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660章 統一軍令至關重要的一步第212章 反攻(1)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2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674章 戰前部署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124章 刺殺進行時(四)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352章 人口買賣第491章 中美談判與陳鋒眼中的美國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592章 莫斯科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506章 破高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