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脣槍舌戰

?“楊書記,沒打擾你吧?”徐傑剛走沒一會兒,門一推,喬瑞華面色沉重地走了進來,聲音低沉的問道。《》

楊衛國眉頭微微一皺,卻又笑着起身說道:“呵呵,喬市長來了,辛苦了。怎麼樣?東江鋼鐵廠的工人都勸回去啦?”一邊說着,就一邊招呼喬瑞華往一旁的沙發上坐,並讓秘書謝靖將他的好茶拿出來給喬瑞華泡上。

“都回去了。”喬瑞華有些疲倦的坐在沙發上,就很是沉重地嘆了口氣,說道:“其實咱們這些工人啊,都是很能體諒和理解人的。倘若不是真的沒辦法了,他們是決計不會走這一步的。說實話,面對他們時,我這個市長真的很內疚啊。”

楊衛國心頭就有些鄙夷,你剛來才幾天啊?內疚過什麼勁兒?這不是含沙射影、指桑罵槐嗎?不過臉上卻沒有什麼異色,端起茶杯的水喝了一口,才沉聲說道:“鋼鐵廠走到這一步,我們所有的領導幹部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過現在不是說責任的時候,而是應該儘快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言外之意喬瑞華當然也聽懂了,你來武溪沒幾天,我來武溪的時間也不久。這些都是歷史遺留問題,咱們誰都沒有責任,卻又都有義務,在這種事情上就無須相互拆臺了。

不過現在喬瑞華並不想跟楊衛國逞口舌之快,就痛心疾首地說道:“是啊,咱們能等,可鋼鐵廠的上萬職工不能等啊,這個爛攤子就像是一顆毒瘤,如果不痛下決心剜掉它,就會流膿生瘡,到時候就更難收拾了。”

“我今天才聽說,有好些離退休的老職工,在鋼鐵廠幹了一輩子革命工作,奉獻了青春獻子孫,老了卻落下了一身的病,可廠裡卻已經兩年多沒有給他們報銷過醫藥費了。同時,廠裡在職人員,今年總共就只拿了三個月的工資,而且都還沒拿滿,生活捉襟見拙的,據說有個職工,因爲沒錢給孩子交學費,差點沒去跳河。咱們每天喊着要爲人民服務,可這個問題都解決不了的話,豈不是天大的諷刺嗎?!”

楊衛國輕輕地敲了敲桌子,慢條斯理地說道:“促進困難企業改制,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幫助企業走出困境,現在從上到下就是這個大氣候。我們必須要儘快督促高新區加快工作進程,將東江鋼鐵廠改制落到實處。”

喬瑞華卻沉吟了一下,說道:“我覺得對於鋼鐵廠改制的問題,我們還要多瞭解、多分析,只有這樣,改制纔不至於雷聲大,雨點小,才能走得通、走得實、走得快、走得規範。”

“哦?”楊衛國臉色一滯,又笑着問道:“看來你對高新區的改制方案,並不怎麼認可?”

“也談不上不認可。”喬瑞華就正色說道:“高新區報上來的改制預案,看起來是不錯。可這幾天我一直在琢磨,爲什麼改制就一定要引進外來企業併購?除了賤賣國有資產,我們就真的沒有其他方法?”

楊衛國笑着說道:“要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當然是要務實和具備可操作性的。以鋼鐵廠目前的情況來說,要想通過政府扶持讓他們走出困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企業的問題,還是應該通過市場手段來解決,高併購雖然讓人感情上有些難以接受,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在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成功改制。改制的陣痛肯定會有,但是這種敢於打破常規、敢於跨越雷池的作法,卻可以讓我們真正盤活企業,從根本上解決鋼鐵廠的問題。”

“可併購不等於賤賣國有資產。通過改制,國有資產不僅沒有增值,相反卻大幅度縮水,這和拿國有資產送人情有什麼區別?分明就是以改制之名行瓜分國有資產之實!也難怪鋼鐵廠的職工會有如此巨大的牴觸情緒。”喬瑞華平說到這裡,臉上有些遏制不住的怒意和憤慨。

“喬市長這話似乎有些危言聳聽了吧?”楊衛國微微一笑,端着茶杯喝了一口水,淡淡地說道:“方案我也看過,國興集團併購東江鋼鐵廠,這是不爭的事實,可人家也是拿出真金白銀出來的,談不上賤賣國有資產吧?東江鋼鐵廠,去年不就經省國資委審計評估過嗎?目前資產價值7個億,負債就高達11個億,是嚴重的資不抵債。在這種情況下,國興集團肯來接盤,而且還願意承擔起鋼鐵廠所有的債務,這已經很不錯的了。而不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生產技術,不徹底打破原來的格局,我們的改制就是名存實亡。”

說到最後,楊衛國看了喬瑞華一眼,說道:“當然,如果喬市長有更好的思路和辦法,當然是最好不過。我們的目的,不就是想要找到一個相比之下更低成本,更優效益,對所有人員更有利的方案嗎?”

“倒是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想和楊書記進行溝通。”喬瑞華胖臉上的肉抽搐了一下,又沉聲說道:“在我看來,東江鋼鐵廠之所以走到今天,原因是多方面的。不過最根本的一點,不是人的問題,而是生產設備和技術跟不上發展形勢。只要我們能夠給鋼鐵廠輸血,投入資金對生產設備和技術進行更新改進,一定能讓企業重新煥發活力的。”

楊衛國就不置可否地笑着說道:“喬市長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據我所知,去年年初,市政府曾經出面向銀行貸款了七千多萬元,用於鋼鐵廠的改造和扶持。可結果呢?七千多萬元石沉大海,連一分錢都沒剩下,可鋼鐵廠的狀況卻沒有任何的起色。你說鋼鐵廠根本的原因不是人的問題,可在我看來,就是人的問題。不徹底改變思路,再多的錢都填不滿這個無底洞。”

“既然咱們做不好,就得放手,交給企業大膽來做。打破常規是一種本事,勇於創新是一種境界。國興集團有經驗,有技術,有資金,還有市場。他的進入,必定會帶給給東江鋼鐵廠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相信,也能帶動一系列的上下游企業共同煥發生機。”

喬瑞華卻搖頭說道:“楊書記,我覺得你有些過於迷信這些外資企業了。誠然,這些企業有他們的獨到之處,可企業的本質,就決定了他們的趨利行爲。如果無利可圖,不盤剝工人的剩餘價值,他們又怎麼會大老遠地跑到我們武溪來?當然,他們如果來武溪投資,我們當然是舉雙手贊成。可要把國有資產變成私有資產,借改制之名,竊取國有資產,楊書記,那可是會有人罵孃的。”

“只要是能給工人帶來實惠,能給政府帶來財政收入,能給當地帶來發展,國有和私有,又有什麼關係呢?再說了,根據高新區的方案,咱們同樣持有49%的股權,國有資產並沒有縮水或是貶值,反倒是會隨着企業重新煥發新機而不斷增值。這樣纔是對國有資產負責任,而不是眼睜睜看着它越變越少,卻什麼都不敢去做。”

楊衛國以前在沿海某市擔任主管工業和招商引資的副市長時,就以強力推動企業改制而聞名,主導破產、關閉和改造的國企大大小小超過了百家,自然是不把什麼國企不國企的看得那麼重。

喬瑞華目光一挑,就語重心長地說道:“楊書記,你說這話就有些危險了,國有資產,要在經濟中占主導地位,這可是國家的大政方針。我們對於暫時有困難的國有企業不能簡單的一賣了之。能夠通過其他途徑解決的,爲什麼一定要選擇變賣呢?別說是廣大的工人了,就算是我,心裡也接受不了。萬一工人們再鬧起事來,後果將不堪設想。”

楊衛國沉吟了片刻,說道:“行,既然喬市長你堅持,那就拿個具體方案出來。過幾天我們上會討論一下。”

喬瑞華就笑了,說道:“好的,我這就讓人去準備。一定爭取拿出一個對鋼鐵廠所有工人最有利的方案來。力爭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頑疾。如果成功的話,也可以以此作爲樣板,推廣到其他企業去。”

喬瑞華出去之後,楊衛國就有些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喬瑞華的意思他當然明白,他藉着今天鋼鐵廠工人來請願示威的勢頭,說得冠冕堂皇的,又佔着道義的制高點,楊衛國也不好說什麼。不過,他不信喬瑞華真能拿得出什麼更好的方案來。

可要沒有十拿九穩的把握,喬瑞華又怎麼會如此熱心張羅折騰?

越想越有些不放心,楊衛國抓起桌上的電話撥通了林辰暮的號碼,沒好氣地問道:“小暮,你現在在什麼地方?什麼?市委市政府大門口?那你剛纔怎麼沒出面及時解決問題?呵呵,你倒是蠻會想的。對了,國興集團那裡沒什麼問題吧?那行,你趕緊去東江鋼鐵廠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我懷疑,這件事背後有蹊蹺。你啊,多留點心……”~《》

第183章 威武之師第197章 威名遠播第261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9章 掌控第133章 條件第25章 心有餘悸第65章 人選第51章 彆扭第98章 痔瘡犯了第55章 攔車告狀第265章 釣魚執法第10章 惶惑第26章 搭臺唱戲第97章 以股代債第166章 逐一清算第18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60章 機場偶遇第11章 上任伊始第148章 林部長?第253章 恨第303章 算計第33章 生日party(1)第117章 小林第112章 煩心事第7章 裂痕第301章 不讓人省心第35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10章 香餑餑第5章 無奈第72章 酒吧第42章 曉之以理第68章 玩火第257章 警告第118章 戰慄第302章 後遺症第24章 爭取第183章 威武之師第120章 不簡單第24章 誰幹的?第79章 陳總理第139章 麻煩事第264章 罰款第29章 爭風吃醋第64章 領導小組第188章 白忙活第57章 林叔叔?第70章 錯愕第82章 反常第122章 我知道該怎麼做了第51章 要人第259章 策略第150章 又見死神第79章 傳奇英雄第31章 交流第4章 緣由第180章 工地(2)第27章 進京(2)第21章 人走茶不涼第8章 非賣品第89章 交換第124章 生死之間第111章 殺人犯第45章 殷勤第52章 誰幹的?第48章 內情第301章 不讓人省心第26章 一個好人第21章 人走茶不涼第78章 幫忙第17章 排憂解難第71章 熟人第81章 身世第9章 渾水摸魚第113章 實習生第87章 壓力第6章 刮目相看第23章 三十萬第13章 治標治本第5章 無奈第124章 掮客第7章 低調第32章 把柄第52章 見面第54章 發改委是幹什麼的?第202章 抓人第43章 義正言辭第19章 幫忙第259章 策略第93章 好姐妹第23章 洋妞兒第117章 出人意料第52章 誰幹的?第195章 吃白食第5章 無奈第274章 緩和第43章 冤家路窄第2章 富樂康第111章 殺人犯第63章 父親第12章 配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