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土地流轉

“李處長?呵呵,沒想到在這裡碰到你了。”林辰暮就笑着伸出了手,雖然李斌原本就在發改委上班,可整天進進出出發改委的,少說也有數百人,這都能碰上,只能說是無巧不成書。

“不知道林書記來首都了,要不然我老早就去拜會了。不過今天正好碰上了,晚上沒說的,我來做東,林書記給個面子,郭主任也務必賞臉啊。”李斌看着兩人就笑呵呵地盛意發出了邀請。

Wшw_ тTkan_ ¢Ο

“謝謝李處長的好意了,不過今天還有安排,以後再叨擾李處長。”林辰暮笑呵呵地說道。上次的事情,李斌幫了大忙,如果不是他,自己也不能那麼快理順高新區的事情。倘若不是今天確實有事情,這份人情還真得還。

“呵呵,那行,既然林書記忙,咱們就以後有機會再聚。”被拒絕了,李斌卻也並不以此爲杵,笑呵呵地說道:“不過啊,下次林書記再來首都,那可別忘了給我打電話,讓老弟我儘儘地主之誼。”

進了電梯後,門就緩緩關上,關上之前,林辰暮眼前都還晃動着李斌那笑呵呵的臉。他也不得不承認,即便同是公子哥,也有高下之分。就拿這個李斌來說,身份絲毫不會遜色於陳國金和王亞,可在人家身上,卻看不到絲毫的趾高氣揚和紈絝勁兒。

進入辦公室的時候,蔡元峰正低頭看批閱文件,或許是知道林辰暮來了,頭也不擡地說了聲:“小暮來了啊,你先坐會兒,我這裡馬上就好。”

林辰暮倒也不拘謹,衝郭林笑笑,就大馬金刀地在一旁的沙發上坐了下來,兩隻眼睛還不老實地四處亂瞟,絲毫也不像身處在跺一跺腳,全國上下都要抖三抖的國家發改委主任的辦公室裡,倒像是在自己家一樣隨便。

蔡元峰的辦公室,林辰暮也不是第一次來了,說實話,除了大點,還真沒什麼可拿來說的,簡樸是林辰暮的第一印象。別說和他在高新區的辦公室相比了,就算是不少鄉鎮領導的辦公室,也比這裡好得多。不過牆上的一副雄健灑脫的書法,卻是爲整個辦公室添色不少。

而這幅書法,則是姜老爺子親自書寫的,“天下爲公”四個大字,既像是對蔡元峰的告誡,又像是對他的期望。

郭林沖林辰暮微微一笑,又輕手輕腳地走到書櫃面前,拿出一個精緻的茶葉罐,剛一打開,就滿屋撲鼻的香味,一聞就知道是難得的好茶。

“呵呵,你這個小郭倒是會做人情,我這罐西湖龍井連自己都不怎麼捨得喝,你倒好,問都不問就拿出來了,說,是不是收了小暮什麼好處?”蔡元峰就放下手上的文件,笑罵道。

郭林就憨憨地笑了笑,不敢接話,繼續給林辰暮泡茶,心裡卻滿是壓抑不住的歡喜,就像是吃了人生果一般渾身舒坦。這領導能和你說笑,那是親近的表現。如果整天一本正經的,那說明,你距離他的要求還相差太遠,甚至還沒有把你當成是自己人。

林辰暮卻是嬉皮笑臉地說道:“嘿嘿,蔡叔叔,你這麼小家子氣可就不對了。好茶可不就是拿來喝的嗎?再說了,我一年到頭也難得來你這裡一趟,難道喝點好茶都不行嗎?”

郭林笑給林辰暮泡上茶後,就退了出去,眼裡卻滿是羨慕之色。以前聽齊琛說起,感覺還沒有那麼強烈,如今親眼所見,才真正感受到,蔡元峰對林辰暮的喜愛,那幾乎就是一種長輩對於小輩的溺愛,而且完全不加掩飾。而平日裡在工作上,蔡元峰可是嚴厲不已的,雖然很少罵人,可當他沉着臉看着你的時候,卻能讓人冷汗直流、惶恐難安,恨不得地上有條縫鑽進去,也不願面對蔡元峰不滿的目光。

“嗯,你上次來和我提起過農村土地流轉的事情,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找時間和國土資源部的周部長聊了聊,沒想到,周部長他們對此也正在進行研究,呵呵,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這不,管理草案已經出來了。”

林辰暮就有些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說是有關國家部委的重要文件,可篇幅卻不長,全部加起來還不到一千個字,總共分爲六章三十七條,裡面的一些提法和措辭,在林辰暮看來也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從其中能明顯看到國家對於土地流轉的支持。其中有關於“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依法流轉”的規定,強調“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村莊、集鎮、建制鎮中的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依法流轉。”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農民不用在被捆綁在土地上,而可以通過置換、出租、入股等方式,將土地資源盤活。

現如今農村所面臨的幾個問題中,最顯著的問題,就是農民承包經營土地的負擔重,收益相對較低,承包經營土地的積極性不高。許多人寧願選擇外出務工,也不願在家裡伺候那幾畝地,造成了大量土地的擱荒,危及糧食安全。而在某些土地緊張的地方,因爲一貫實施的“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又使得農村原本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爲了解決這些問題,有些農民,就私下裡將土地進行承包或是轉讓,但這通常也都是小打小鬧,以家庭爲單位的小塊經營,缺乏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效率低下,農業產出低,始終都是一個難以根治的惡疾。

在這種大背景下,進行相應的土地改革,就勢在必行了。可如何改,才能在保障農民本身權益的基礎上,發揮土地流轉的重要性?這就是門大學問了,畢竟這年頭,歪唸經的和尚多,一不小心就可能會造成強大的資本巧取豪奪農民的土地,極大地損害農民的權益。

而上次爲修高速的事情,林辰暮過來送資料的時候,因爲在基層工作的緣故,蔡元峰隨便和他聊了聊這個問題,林辰暮就將農田現在較爲普遍的承包或轉租形式,加上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說了說,不曾想,這麼快,中央就有了要進行土地流轉的決心。

“草案剛出來,下一步,準備在全國範圍內,選取一些地方進行局部或區域的試驗……”

“呵呵,這種支持國家改革的大事,我們高新區當仁不讓。”蔡元峰話還沒有說完,林辰暮就亟不可待地說了起來。

“你這小子。”蔡元峰就笑了笑,又說道:“那行,回去後,記得將材料準備好,報到國土資源部去。還有,你們區裡級別還差點,讓衛國派國土局的人來。”

林辰暮當然知道,這種事情,只有市裡出面,哪有高新區出面的道理?就興奮地點了點頭。高新區的發展需要佔用大量的農村土地,這其中有集體所有,也有農民自己的土地。以前都是一村一戶地進行佔地補償,既需要大量的資金,農民失地之後的後續保障性問題,卻很難得到落實。畢竟真正能去工廠裡上班的並不多。而林辰暮想要的高新區,不能是那種表面光亮,陰暗處卻到處是農民血淚,而是要真正爲百姓帶來實惠。

而國家一旦認可和規範了土地流轉,那麼,他也就少了許多束縛,農民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土體入股,將零散土地整合起來充分利用,比如可以種植經濟植物、開辦公廠、養殖等等,政府也纔好進行合理的引導和規範,幫助他們受益。

“還有啊,下個月,粵東有個交易會,我讓人給你留了個位置,你回去準備一下,就算沒有合適的企業和產品進行推廣宣傳,也可以宣傳宣傳你們高新區嘛。別看你們那裡現在搞得不錯,可真正要和沿海比起來,還有很大的差距,可不能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了。”說罷,蔡元峰又遞給林辰暮一封請柬。

“謝謝蔡叔叔。”林辰暮就如獲珍寶似的將請柬收了起來。粵交會,那可是國內數一數二的貿易盛會,展位可以說是一位難求,不少地方的政府和企業擠破了頭都不見得能夠拿得到,沒想到蔡元峰卻是想到了前面。他腦海裡也開始琢磨,要如何藉助這麼一個平臺,將高新區及其企業,更好地宣傳和推廣出去。

第303章 算計第243章 心虛第27章 釜底抽薪第38章 輿論導向第6章 城管執法第45章 新紮局長第22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4章 盟友第137章 羣衆利益大於天第3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49章 有炸彈?第127章 上任伊始第11章 市長的魄力第132章 代價第282章 分歧第193章 老領導?第170章 小題大做第51章 彆扭第6章 刮目相看第243章 心虛第91章 審時度勢第125章 衆矢之的第237章 殃及第46章 交涉第32章 把柄第131章 敏銳第55章 幕後推手第12章 主意第164章 我相信你!第42章 曉之以理第6章 城管執法第133章 壞消息第87章 壓力第63章 父親第181章 巧取豪奪第58章 未雨綢繆第220章 微服私訪第141章 爲誰服務?第93章 好姐妹第49章 父女第82章 酒會(2)第184章 病急亂投醫第34章 算計第27章 局外微瀾第2章 熟人第67章 宮盈第26章 進京(1)第21章 人走茶不涼第188章 白忙活第33章 決裂第24章 陽謀第108章 土地流轉第25章 女婿?第11章 上任伊始第30章 設局第33章 蘭華集團第9章 大官?第12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5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54章 發改委是幹什麼的?第274章 緩和第55章 幕後推手第40章 敲打第302章 後遺症第5章 無奈第66章 吃螃蟹第115章 陳督察第33章 生日party(1)第31章 抓人第3章 報到第13章 高速第26章 一個好人第53章 上門第133章 壞消息第133章 條件第128章 後續第112章 嫌疑第216章 美人在側第129章 壅福宮第48章 捅馬蜂窩第219章 脣槍舌戰第18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76章 國情?第272章 送機和接機第229章 交心第45章 雙贏第8章 扶貧款第32章 新聞媒體的使命第124章 生死之間第69章 天價罰單第122章 果決第30章 設局第124章 叫板第85章 沸騰第65章 邀請第51章 想死?成全你第292章 頂尖殺手第52章 誰幹的?第19章 新貴第38章 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