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輿論導向

常委會上,宣傳部長邵書濤說得興起,拿起茶杯喝了口水,放下,又準備接着講,卻不經意間瞥到楊衛國皺了皺眉頭,雖然是很細微的表情,可他心裡不由還是一驚,將下面的話嚥進了肚子,笑着說道:“我的意見就是這樣了,不過也就是拋磚引玉,還希望多聽聽大家的意思。”

市長豐凱放下茶杯,嘆口氣道:“發生這種事情,令人很痛心啊,省裡領導也高度重視,曾書記還專門給我打了電話。我贊同邵部長剛纔的意見,對可能有問題的幹部都查一查並不是什麼壞事,也不是不相信哪一個,而是本着對全市人民負責的態度嘛。以前的『毛』『主席』不就教導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嗎?我就不知道,打人事件發生那麼久了市紀委有沒有引起過重視?”

紀委書記崔勇臉『色』就有些難看了,豐凱這話分明是在問責紀委,說紀委玩忽職守。

豐凱發言後,剛纔還保持沉默,一言不發的幾個常委就如同聽到了衝鋒的號角一般,紛紛出聲贊同這個意見,總之是要嚴懲打人兇手,給廣大的幹部和羣衆一個交代。不過最終所有的目光最終還是彙集到了楊衛國的身上,畢竟他纔是武溪的一把手。

“查是一定要查,而且還要嚴查到底。”楊衛國就斬釘截鐵地說道:“不論是什麼人,居然敢動手打『政府』幹部,這種行爲就必須要受到嚴懲。我們絕不能讓同志既流汗又流血,那以後還有誰敢安心去工作?如果打人者是我們『政府』幹部,那更是缺失了起碼的準則。這種害羣之馬,務必要清理出我們的隊伍。”

豐凱嘴角不由就浮起一縷笑意,楊衛國這番論調是很高,那他倒是要看看,楊衛國放火卻燒到自己身上,最後要如何收場?

卻不料楊衛國話鋒一轉,又沉聲說道:“不過大家的有個觀點我不同意,爲什麼一定要把打人的暴徒假定爲咱們的幹部?剛纔豐市長批評了市紀委,說是事情發生那麼久了沒有去調查,可我覺得,在真相沒有弄清楚之前,這只是一起普通的民事案件,應該由公安局先進行調查,而不是紀委。當然,如果確定了對象是官員幹部,那紀委自然會派上用場,崔書記,你說是不是啊?”

崔勇就點了點頭,義正言辭地說道:“對於違法『亂』紀的幹部,我們紀委絕不手軟。”說罷還不由瞟了豐凱一眼,似乎是在反擊他剛纔對於紀委的責問。

豐凱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一個市紀委書記,也敢和他這個市長兼市委副書記叫板,如果不是有楊衛國在背後促掇,諒他崔勇也沒這個膽。不過卻也笑着說道:“楊書記說得對,是我們想法狹隘了。”心裡卻是在暗罵,不管是紀委還是公安,我就不信還能由白變黑了。

“王書記,那你們現在查得怎麼樣啦?”一旁的常務副市長郭臺銘就笑着問道。他是難得看到豐凱吃癟,只覺得心頭大爽。

一旁的政法委書記兼市公安局局長王奎安就輕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然後介紹道:“楊書記在第一時間就給我們下達了指令。我們在全市範圍內拉網排查,截止到目前,已經查了23輛本市車以及17輛過路車,並對車子的行程和車主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詢問,查出4輛有嫌疑的車輛,最終確定並抓獲了打人的兇手。”

“哦?王書記你們動作很快嘛。”豐凱看似在讚歎,不過那不相信的意味卻溢於言表。

王奎安眼神裡閃過一絲忿然之『色』,卻又笑着說道:“楊書記和豐市長都高度重視的事情,我們自然不敢有所怠慢。”

“那好啊,就請王書記說說,這究竟是哪個官員幹部那麼大膽?”豐凱說話的時候,目光不由在楊衛國臉上轉了一下。

王奎安就拿出一份材料來,分發給大家,說道:“經過我們的縝密調查,最終確定的打人兇手叫鄭世雄,榮州市人,從事商貿業,事發那天,開着車送兒子去旅遊職中報到,不小心和省委督查室的唐太亮科員發生了衝突,打人後開車駛離。據他說,他壓根兒就沒想到唐太亮是『政府』工作人員,還以爲是小偷,所以纔會發生衝突。我們已經根據治安管理條例,對他進行拘留十五天的處罰,並罰款五百元,賠償唐太亮的相關醫療費用。”

“就這麼簡單?”邵書濤聽了也『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經唐太亮指認過沒有?”話說出口後也覺得自己失言了,如果不經過受害者指認,王奎安又如何敢拿到常委會上來說?

“怎麼?不相信是不是?”楊衛國就橫了邵書濤一眼。

“不是,不是。”邵書濤就訕訕一笑,說道:“只是沒想到王書記他們這麼快就查明真相了,佩服,佩服。”

事情就是這樣的,如果牽扯進官員幹部,打人事件『性』質就惡劣了,可如果就像是王奎安所說,無外乎就只是一起極爲平常普通的民事糾紛,這樣的處罰已經很重了,試想一下,平日裡哪有起點糾紛就拘留的?

楊衛國卻又敲了敲桌面子,沉聲說道:“我們現在有些幹部,整天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碰到問題就非要往不好的方面去想,難道說,現在查清楚打人的不是幹部反倒不好?邵部長,你們宣傳部對於媒體的監管是如何管的?你知不知道,當初《武溪商報》刊登的報道,對於咱們武溪官員幹部的形象造成了多大的負面影響?工作搞得多麼被動?”

被點了名的邵書濤的臉『色』就極爲難看了,瞄了一眼豐凱,這篇不和諧的報道,如果不是豐凱授意,他也不敢往上面上啊。

或許是感受到了邵書濤傳遞過來的求援意味,豐凱就接過話頭來笑着說道:“呵呵,我看《武溪商報》那篇報道也沒什麼嘛,現在中央不是提倡陽光政務嗎?要讓羣衆相信『政府』,就要暢通渠道,讓他們更瞭解『政府』的工作,監督『政府』工作。媒體就是很好的一個平臺嘛。”

“那也不能不注意輿論的導向和影響吧?”楊衛國卻是沉着臉,絲毫不給面子地說道:“新聞媒體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實事求是,是真實報道,好的也要報道,不好的也要報道,但一定要經過調查瞭解,報道最真實的內容,讓羣衆瞭解最真實的真相,那才叫陽光政務。而不是在沒有弄清楚情況之前就瞎報道,現在這篇報道一出,引起了羣衆對於咱們幹部的質疑,你們看如何辦吧!”

豐凱就不說話了,楊衛國的話處處點在要害上,他也實在難以應對,只能拿茶杯喝水。

“報道也沒有指名道姓嘛。”邵書濤就爭辯道。

“含沙『射』影就更不行了。”楊衛國就怒氣衝衝地說道:“越是不報道清楚,就越容易讓不明真相的羣衆去胡『亂』猜測,如果邵部長你對於宣傳工作的理解還停留在這個層次,那我會考慮向上級請示,換更勝任這個崗位的人前來主持工作。”

邵書濤臉『色』頓時就白了,雖然他也是市委常委,市委書記無權對他進行處分,可如果楊衛國真要豁出去了給省裡表這個態,固然楊衛國會顏面大失,可他的仕途基本也就到頭了。本以爲這次扳不倒林辰暮,也可以好好羞辱楊衛國一番,豈料事情的發展大大出乎了他們的所料。楊衛國這一招連打帶消,真是厲害,不得不低頭道:“楊書記,這事是我沒有做好,我檢討。”

“現在不是檢討不檢討的問題。”楊衛國卻是擺手說道:“當務之急,是要最大程度的消除這件事情的負面影響。大家或許還不知道,這件事情已經對高新區的正常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一個環保局居然能對領導的工作安排置若罔聞,陽奉陰違,如果不是聽到了這些風言風語,會那麼大的膽子?不過這樣也好,他既然如此無組織無紀律,崔書記,你就去好好查查,看看他是不是還有些其他的什麼問題。”

崔勇點了點頭,或許是幹紀委的緣故,他向來都是不苟言笑的,話也少,不過卻也讓人委實忌憚。

在座的人就不言語了。環保局不敢管天馬電池廠的事,他們大多也都有所耳聞,甚至當成了一件笑柄,可楊衛國非要把這兩件事情扯到一起,他們也不好說什麼。只能說這個局長倒黴,非要撞到楊衛國的刀口上,這市紀委的下去一查,就算沒事都有事了,這輩子還想翻得起身來?

而楊衛國對於林辰暮的維護之心,也可見一斑。

“柯部長,爲高新區的林書記恢復名譽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楊衛國又轉過頭來對組織部長柯正平說道。

“呵呵,沒問題。”柯正平就笑呵呵地說道:“這種事情我們組織部責無旁貸。”這種錦上添花的事,他當然是樂意去做。

第29章 報復第17章 喜歡你第127章 另有隱情第124章 生死之間第61章 搗亂第252章 急了第163章 都是錢鬧的第175章 趁熱打鐵第229章 交心第55章 攔車告狀第149章 有炸彈?第253章 恨第136章 你他媽夠狠!第110章 信不信由你第1章 豔遇第60章 閉門羹第254章 掙面子第4章 不勞費心第40章 狼牙和雪豹第229章 交心第75章 是非黑白第72章 天降橫禍第130章 利益交換第4章 小市民第80章 大有來頭?第272章 送機和接機第119章 撥雲見日第210章 鬧劇第298章 悲壯第208章 開幕式第160章 檢討第115章 渠道第61章 搗亂第175章 趁熱打鐵第162章 重頭戲第70章 錯愕第130章 三人成虎第5章 看房第186章 暗算第8章 勿忘我第89章 調人第27章 釜底抽薪第110章 信不信由你第272章 送機和接機第96章 唱高調第122章 陰謀還是巧合?第49章 暗戰第60章 陽光政務第115章 渠道第148章 又見車禍第296章 交通意外?第34章 誤會第150章 又見死神第278章 重病第84章 小擦掛第1章 校長第109章 呆頭鵝第5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2章 爭執第20章 四季香第20章 前奏第173章 老子回來了第252章 急了第216章 美人在側第53章 紀委來人第1章 新紮書記第12章 驚鴻一瞥第97章 天意第1章 公交第60章 機場偶遇第114章 我要投訴第54章 錦上添花第76章 發財的路子第143章 借勢第52章 借錢第12章 驚鴻一瞥第2章 用心良苦第39章 輝煌集團第11章 巧遇第66章 吃螃蟹第19章 幫忙第271章 監管缺失第129章 因禍得福第40章 奇蹟第61章 敬而遠之第76章 發財的路子第135章 出逃第54章 歪打正着第7章 連吃帶拿第94章 何分彼此?第104章 一力承擔第132章 情何以堪第65章 巧遇第30章 老子高興第10章 惶惑第27章 立場不同第28章 奢華的客房第15章 火候第13章 原來如此第298章 悲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