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辯論

“哦,這方面的設想不錯,你們可以成立一個工業園區,形成統一的管理,也能擴大工業園區的影響力。”衛澄海點點頭,幫着出起了主意。

“工業園區的事情,我也想過,不過,我想了想,還是覺得不要設立的好,真正的工業園區,不是城裡一個機構就形成了的,一個真正的工業園區,那是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自發的形成的,沒有必要專門的設立一個工業園區,我們的機構已經夠臃腫了,機構應該精簡而不是增加,而且我看了不少地方所謂的工業園區,整齊劃一的廠房街道,引進一些無關緊要的企業,除了好看一些,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價值。”柳罡搖了搖頭,卻是否決了市長衛澄海的提議,而且不客氣的批評了那些所謂的工業園區,對於那些工業園區,他是真的一點都不感冒,而此時的他,在衛澄海跟前說話,也少了許多的顧忌,大家熟悉了,也瞭解了,對於這個市長,他的印象也很不錯,因此,也就顯得很是隨意。

“的確,我們有着許多的工業園區,並沒有太大存在的價值,可是,你們培縣的這個工業園區不一樣,你們有着鋼鐵企業,還有汽車產業,有着這樣兩個龍頭產業的帶動,完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配套工業園區。設立一個工業園區,更有利於對這些企業的管理,也更方便這些企業的辦事,能更好的爲這些企業服務,也有利於相關企業的引進。”衛澄海對於培縣的鋼鐵工業園區,卻是比較積極的,不過,想着柳罡說起了汽車產業,他也就加上了汽車,只是,他心底對於汽車產業的發展,卻是不抱希望的。

“我認爲在對待工商企業上,我們政府最大的職能並不是管理,而是監督和引導。我們政府的職責,是爲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監督其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投資方向上適當的做一些引導,是否投資,如何投資,這是投資者自己的事情。投資環境好了,條件具備了,你不去請他,他也會來,投資環境不具備,即使把人忽悠來了,最終企業也未必能夠真正的在這裡發展下去,最後可能成爲政府的負擔。”略微的頓了頓,柳罡繼續的道“至於爲這些企業服務,方便企業辦事,我並不認爲一個工業園區有什麼用,工業園區有着一定的權限,可是,卻是很有限,更多的重要事情,其實還是得找相關職能部門,工業園區更多的作用。其實還是協調,這完全沒有必要,而且,多了一層機構,反而讓企業辦事變得更加複雜,原本找職能部門就能解決的,現在還得找工業園區。然後才能找相關職能部門,我們政府應該讓企業辦事越來越簡單。而不是越來越複雜。”

“南雲市陳市長和我是黨校的同學,我可以和他溝通一下1爭取一下他們的支持。”衛澄海看着柳罡,半響,才緩緩的道,此時的他,纔算是真正的對這個年輕的縣長刮目相看了,柳罡在培縣的一系列舉措,讓他認同了柳罡在治理上的能力和魄力,不過,柳罡在經濟建設上的能力,他卻是並不看好的,柳罡在培縣一年,雖然培縣的發展勢頭也很猛,可是,在他看來,並沒有什麼有效的經濟政策,培縣能夠保持高速發展,全靠是柳罡打擊腐敗和出售煤礦所得的資金,而這些資金又支撐着龐大的城市建設,從而拉動了經濟的發展:柳罡所做的,實際上不是發展,而是維持一個良好的秩序,從而促使經濟自發的良性向前發展,當然,不是說他這個市長不認同這種發展,不過,在他看來,這種發展具有不可持續性,煤礦改制,終究是有限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煤礦改制政府都能夠賺錢的,即使都能夠賺錢,那也是有限的,以柳罡這樣的改制速度,也就一兩年就徹底的結束了,到時候,沒有了這方面的動力,如果再沒有有力的措施,培縣的經濟發展就會陷入停頓。

當然,柳罡也引進了一些投資,可是,這些投資者,也差不多是柳罡的熟人,甚至可以說是柳罡的老班底,只能是說,柳罡運氣不錯,有着兩個有錢也有能力也願意幫他的朋友,這樣靠着友情的投資,同樣的會後繼乏力。不過,這一切的看法,在東鋼的投資協議簽署的時候,被徹底的打破了,只是,即使東*的投資,他也只認爲柳罡運氣不錯,恰好遇到了這樣的好事而也,並不是柳罡的能力,和柳罡的政策沒有什麼關係。

然而,柳罡的這一席話,卻是讓他頓時的有着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讓他明白,東鋼的投資,並不僅僅是運氣,東鋼的事情,他是比較清楚的,張士軍和常務副市長許建蓀是好朋友,東鋼的事情,許建蓀早就知道。

爲什麼東鋼的人不找上其他地方,而主動的找到培縣……這個問題,其實他之前根本沒有想過,此時想來,那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培縣的環境,柳罡這個縣長,要說因爲培縣的自然條件這話只能是那些吃不到葡萄的人給自己找的藉口罷了。培縣並沒有鐵礦石資源,而只有煤炭,培縣吸引東鋼的自然條件也就兩點,一是焦煤,培縣有着豐富的煤焦資源,二是鐵路,鍊鋼廠的鐵礦石全靠購買,鐵路運輸那就是必不可少的。可是,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地方,在U省還真有着不少,整個U?省西部鐵路沿線的地方,大約都能滿足這個條件,這沿線都是產煤區,焦煤都是不缺的。

要說柳罡認識東鋼的應總,這也只能是哄哄不知道內情的人,柳罡和應總的認識,也就是上次的拍賣,甚至,他們之間,根本就沒有私人的聯繫,否則,應總幹嘛還要張士軍帶什麼信。這樣的一種僅僅是認識的關係,就讓對方決定將十多億的投資放在培縣,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爲什麼培縣吸引了對方來投資?那或許正如柳罡所說良好的投資環境,在柳罡這個縣長的治理下,培縣的環境,別說他這個本來也就比較支持柳罡的市長,即使是徐天雄這個原本有些打壓柳罡的書記,也不止一次的公開表揚培縣的變化,培縣的治安環境,那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點,每一個熟悉培縣的人都能感受到,而培縣變化的並不僅僅是治安環境,還有城市面貌,去年去過培縣的人,今年再去,絕對給你煥然一新的感覺。當然,這還不是最大的變化,培縣最大的變化,還是黨政機關的作風,他多次悄悄的去培縣縣政府,每次去,他都會有着一種感觸,那彷彿不是縣政府,那彷彿一個學術研究機構一般,一切都顯得那麼井井有條,每個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看不到吹牛嘮嗑的,好像縣政府沒有閒人。這樣的環境不說別人,就他這個市長都有些羨慕,誰願意看到自己的下屬一天到晚閒的無所事事。當然,這都是他親自感受到的,還有許多聽說的,每個去培縣政府辦過事情的人,都對培縣政府的辦事效率讚不絕口,這樣的一個地方,如何能夠不吸引人。當然,他相信,應總選擇培縣,還有着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柳罡這個縣長本人的魅力,隨着對柳罡越來越多的瞭解,

他對於這個年輕的縣長也越是滿意。柳罡的工作方式,那無疑是企業家需要的,一個熟悉和了解柳罡的企業家,他相信,都會願意和這樣的員打交道。

或者,我們都失去了我們原本的理想,我們只是想着如何的撈取足夠的政績,而忽然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那就是踏踏實實的打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或者,我們都太急功近利,我們急於的招商引資,而不願爲這個基礎而花費時間!或者,我們都忙着爭權奪利,都忙着培養自己的勢力,而忘記了我們自身的本職工作……衛澄海想了許多,其實,他這個市長,有許多地方和柳罡是有着可比性的,他也有着後臺,未必就比柳罡後臺差,他也是外地調來的,在當地沒有利益,他也不缺錢……,遇到的情形其實也差不多,書記是一個強勢的地頭蛇,常委會上基本沒有發言權,下面基本沒啥自己人。然而,自己這個市長來了快兩年了,在市裡,卻是處處受到掣肘,工作諸多不順,可別人這個縣長,卻是混的風生水起,甚至讓書記也不得不忍氣吞聲,不得不妥協而委曲求全,別人就那麼一個嫡系又怎麼了,工作依舊保質保量的完成,那些局室鄉鎮領導都不是嫡系又怎麼了,還不是頂多私下裡唧唧歪歪,工作上哪個敢唧唧歪歪?\

第441章 紀委書記第40章 抓捕第189章 籃球比賽第43章 砸車第27章 曉木失蹤第390章 司機第58章 失敗的會議第33章 黨委會第105章 家宴第131章 車行第104章 房屋出租第153章 幫忙第104章 兩千萬第146章 寫字第184章 黨校學習第241章 公路勘察第20章 考察團第34章 我想知道答案第10章 囂張第108章 鬥舞第168章 調查第182章 和諧第131章 感冒好了第63章 大校連長第146章 前往陶縣第31章 瞭解第320章 村民鬧事第330章 行動第65章 交通局副局長第280章 誰先死第258章 報告第45章 意外好消息第265章 合計第223章 曉木回來了第154章 水泥廠第247章 接案第149章 聚會第33章 上報第116章 女兒第61章 檢察院的車第213章 救出牢籠第235章 兩手第205章 反擊第139章 父子第118章 準備第93章 大耳巴子第180章 動作第187章 肇事者第99章 哥們又犯錯了第308章 應邀第106章 考察第325章 瞭解情況第208章 開導第264章 混混找事第252章 嫌疑人身份第87章 發現第65章 再臨寒冰泉第117章 投資第160章 轉押第434章 班底第427章 放人第225章 解決辦法第211章 報到第171章 政法委書記的反擊第207章 夏書記要走了第41章 繼續深挖第246章 狙擊第124章 升官第117章 求助第310章 新生第271章 尷尬第28 冷第136章 漁船第93章 大耳巴子第193章 滅跡第218章 追蹤第57章 新家第97章 家中第39章 可疑車輛可疑人第172章 放人的命令第39章 可疑車輛可疑人第249章 老四第41章 朋友第28章 漸凍症第246章 種子第225章 審訊第61章 檢察院的車第5章 腦溢血第46章 動員第13章 對策第1章 刑警隊報到第276章 思緒第51章 偵破第83章 雙規決定第87章 電話第277章 兒子第349章 我一個人去第235章 柳河幫第210章 意外第262章 老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