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千禧之喜(2)

根據王聰聰的計劃,吳天然他們倆也在2000年元旦這一天進行了結婚登記。?

他們的婚事是在秘密的狀態下進行的,王聰聰不想招搖,不想因爲他們的婚事而給父親王國慶帶來任何麻煩。因爲他們的婚事一旦公開,以王國慶書記在山陽市的地位,恐怕就是擺上幾百桌也安排不下前來祝賀的人。如果真成了這樣的局面,他們雖然可以收到幾十乃至上百萬的禮金,可對於像王國慶這樣一個領導幹部來說,畢竟也是違背黨內的監督條例的。?

王聰聰的想法,吳天然自然是十分讚賞。如此低調、富有才華的女人,能和他王天然結爲夫妻,那真是他800年修來的福分。?

他們在市內也購買了一套新房,三居室的。交了首付8萬元,餘下的還有十幾萬,採用了銀行的按揭,10年期的。首付這8萬塊錢幾乎是吳天然和王聰聰兩個人全部的積蓄了。?

父親王國慶本來是要贊助他們10萬元的,但王聰聰卻死活不要,這讓王國慶有些意外。對自己用血汗錢換來的新房,王聰聰利用空閒的時間做了精心的打扮。整個裝修下來又用去了2萬多元,而購置必要的傢俱也花掉了1萬多元。這樣一來,吳天然他們倆個基本上就成了窮光蛋了。?

揹着王聰聰,吳天然從弟弟吳天彪那裡借了3萬元來應急。?

新婚如何來過呢?王聰聰和吳天然經過反覆商量,決定還是旅行結婚爲好。旅行的路線究竟如何定呢,中國的地方太大了,好玩的地方也太多了。東西南北中,到處都有迷人的風景。?

最後兩個人定下了這樣幾條原則,一是路線不能太長,時間以一個星期左右爲宜。二是前往的主要景點兩個人以前都沒有去過,並且不去大都市,而是要去一些自然景點。三是所到之處應該是賞心悅目、精彩無比的。?

最後,他們決定去湖南張家界。因爲這個地方,複合上述三條原則。同時,去張家界一來一回都可以坐火車。坐火車比坐飛機更優越性,可以在沿途看到一些風景。?

隨着這些年各地旅遊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大,人們都在想辦法吸引人的眼球。一些地方的城市紛紛將名字改了。比如這張家界市,原名叫作大庸市,因“大庸”之名遠不及境內所轄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的知名度高,1994年,國務院批准大庸市更名爲張家界市。出於同樣的原因,1987年,徽州地區更名爲黃山市。1989年,崇安縣更名爲武夷山市。?

按照這個思路,以後是不是還會有九寨溝市、千島湖市、廬山市?在吳天然看來,咱中國的事情還真說不準,這種可能性還是有的。?

就連一些水庫,可能人們感到人工的意味太濃,也紛紛更名爲某某湖。比如浙江的千島湖原名是興安江水庫,吉林省松花湖原名是豐滿水電站,廣東萬綠湖原名是新豐江水庫,貴州的紅楓湖原名八一水庫。同樣按照這個思路,亞洲第一人工湖、南水北調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庫,是不是也要更名爲丹江湖?北京十三陵水庫是不是也要被叫作十三陵湖??

爲提高各自的知名度,不少地方都在爭歷史上的名人。?

比如河南的南陽和湖北的襄樊已經爲諸葛亮的躬耕地爭論了多年,一方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另一方說,我們從小就學過一篇課文叫《隆中對》,隆中在哪裡?隆中就在襄樊。?

其實,這個爭論已持續了上千年。元、明、清三代官修歷史、地理治書,均認定諸葛亮躬耕於漢水以北的南陽。襄陽人說,諸葛亮所說的南陽並非今日的南陽,東漢時的襄陽屬於南陽郡管轄。有習鑿齒著的《漢晉春秋》爲證:諸葛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二十里,號曰隆中。?

這個官司打到清朝的時候,清朝有個叫顧家衡的人,他是襄陽人,後來到南陽做知府。南陽就說請你襄陽出身的南陽知府來斷斷這個案子,到底是屬於哪兒的?這個人就很爲難,他說這個是南陽的,他老家不幹,他說這個是襄陽的他這個官就做不下去了。於是,他寫了一個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分襄陽南陽。意思是說:心繫朝廷,就是諸葛亮的心是在朝廷的。原本就不論先祖和後祖,又何必分襄陽南陽?兩邊人都不得罪。?

新中國建立後,襄陽與南陽最典型的一次論戰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這年,國家郵電部決定發行《三國演義》系列郵票。這套郵票最初有五組選題,其中第二組裡有一枚《隆中對》小型張。按慣例,這枚具有特殊意義的郵票問世,應該選擇一個有意義的地點舉行首發式。爲此,再次點着了襄陽與南陽有關諸葛亮躬耕地之爭的戰火。最終,郵電部只得取銷了《隆中對》小型張的發行,令廣大郵迷嘆惜不已。《隆中對》畫稿的設計其實是很有詩意的:茅廬裡,手握羽毛長扇的諸葛亮與腰佩長劍的劉備談興正濃;窗外,躬耕地旁的三棵歪脖子樹,一頭臥地老牛悠閒自在。?

時至今日,南陽和襄陽仍在不遺餘力地爭取。如果諸葛孔明知道了這件事,不知會做何感慨??

其他還有朱元璋故里爭奪戰、魏徵故里爭奪戰、二喬故里爭奪戰,還有杜康的釀酒地了,赤壁古戰場了,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花果山了,等等,不勝枚舉。對於這些歷史上的名人佳話,大家都在爭,似乎還可以理解。但還有一些地方在爭西門慶、潘金蓮,在爭周扒皮,在爭南霸天,這就有些讓人糊塗了。

第181章 帶上校花去穿越(2)第654章 要出高度第902章 中國軍力第717章 最好不出人命第506章 不要榮譽要權力第531章 反腐藥方第590章 打太極第920章 爲官要全力以赴第266章 老狼豬哭了第549章 牛郎織女喜相逢第150章 我的奮鬥(1)第242章 舉重若輕第198章 血戰鳳凰山第678章 百日之祭第849章 語重心長第893章 追得上、打得贏、說得過第364章 興旺之家第47章 連環計(2)第723章 五字真言第559章 當代酷吏第525章 聚首北京第478章 賠上小姨子第209章 副省長的心事第902章 中國軍力第144章 官場鬧劇(4)第26章 書記秘書(5)第576章 求助吳天然第498章 魔咒第872章 王愛民走麥城第726章 我和孔子比個頭第462章 三角第252章 權力是男人最強的春藥第349章 攻其不備第378章 大開眼界第196章 九年之痛第637章 國之大殤第774章 三個初中生第717章 最好不出人命第138章 無知少女的命運(1)第342章 向省委副書記進軍第37章 白衣天使(5)第309章 反裘負薪第195章 樂不思蜀第541章 臺上臺下第469章 面見部長第269章 反彈琵琶第559章 當代酷吏第267章 講奉獻,也要講科學第811章 書記哥第537章 幕後的心血第492章 萬人頭上逞英雄第398章 享受特權第500章 佛之長子第676章 小三對小三第225章 官路沉浮第342章 向省委副書記進軍第584章 萬綠叢中一點紅第856章 打不死的蟑螂第127章 官道兇險(6)第748章 兩份攻守同盟第622章 老虎吃天第915章 搶了小姐們的飯碗第424章 從容應對第26章 書記秘書(5)第857章 送你六個字第117章 混在北京(1)第509章 要讓鐵路拐個彎兒第877章 英雄末路第585章 遲來的愛第357章 家天下第216章 真正的和諧第657章 飛來橫禍第363章 總會有一個人適合你第415章 省委班子第203章 千里走單騎(1)第672章 嘔心瀝血第556章 小米被盜第422章 礦主潛逃第31章 追擊野人(5)第330章 悲喜交集第288章 運籌帷幄(上)第912章 我只爲領導服務第918章 內聖外王第637章 國之大殤第147章 官場鬧劇(7)第934章 認同自己第189章 商界霸主第118章 混在北京(2)第262章 狼來了第63章 我的叔叔阿姨(2)第428章 三大戰役第142章 官場鬧劇(2)第803章 當場拍板第886章 鐵血警魂(下)第132章 妙在連圈(1)第705章 聖火耀珠峰第582章 構築勢力圈第1章 午夜驚魂(上)第886章 鐵血警魂(下)第209章 副省長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