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愛在高原

彭燕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大家的心,宋小梅一邊聽一邊在採訪本上記。她問馬中尉:“現在彭燕怎麼樣了,她是不是已經適應了高原的生活?”

馬中尉笑笑說:“彭護士現在很好,她離不開高原,高原也離不開她了。”

接下來,馬中尉又繼續講起了彭燕的故事。

一次路遇,彭燕被一位參謀攔下了。“聽說你懷孕了,我能不能摸一下?”看着彭燕驚奇的眼神,參謀急忙解釋——“我愛人懷孕以後,我沒回去過,不知道女人懷孕是什麼樣子,這是我一生的遺憾……”

彭燕笑了,才一個月呢,等他會動了,就讓你摸。

又過了幾月,當彭燕挺着隆起的腹部找到那位參謀時,對方卻滿臉通紅,轉身就走。

彭燕愣住了。彷彿一道閃電劃過心靈,她讀懂了高原軍人的愛,那無限付出而無所索取的愛,那像藏北的天空一樣明朗、大地遼遠一樣的愛!

是否就是這一瞬間感動了她,讓她決定與這片盛滿愛意的土地長久相守?彭燕至今也說不清楚。

夢到回家而笑醒的李家衛,技術嫺熟的楊海,在自己身上練習扎針的翟衛衛……10年來,彭燕送走了手下的20多名衛生員,自己卻14次放棄調出那曲的機會。

在丈夫面前,她常常驕傲於自己的決定。

——在同新戰士們進行完一次愉快的談心之後,她問張濤,如果我走了,他們會跟你們這些大男人講知心話嗎?

——在翻看牧區羣衆送給自己的哈達時,她又問,我要是走了,你會定期去給牧民們做體檢嗎?

也許這就是她留下來的理由。也許留下來根本不需要理由。

植物學家說,沒有樹能夠在那曲成活,但,那曲的小樹推翻了這個論斷。

人們說,女人不屬於生命禁區,但彭燕留了下來。

堅強的女人和堅強的小樹一起,創造了高原的奇蹟。

申請赴那曲工作時,彭燕心底藏着一個秘密:十幾年來一直生活在念青唐古拉山之南的她,從小就渴望到山的那一邊,去看看羌塘大草原。

如願擁抱草原的那個8月,正是藏北最溫潤的季節。一張寄給媽媽的照片裡,她半躺在望不到邊的墨綠色草原上,白白淨淨的臉,還有雙下巴。

一年又一年,彭燕黑了、瘦了,臉上有了斑點,指甲開始凹陷,一雙大手像男人一樣粗糙。身高1米64、體重卻只有80多斤的她往風裡一站,肥大的舊軍裝嘩嘩地響。

她才30歲啊。如同那棵10歲的小樹,纖細卻斑駁的軀幹上,滿是與風雪相搏的痕跡。

10年前栽下這棵小樹時,戰士們挖了幾米深的坑,鋪上細沙、撒滿牛羊糞,澆下30攝氏度的溫水。寒風還沒到來,它就穿上了厚厚實實的冬衣:最裡面是竹編的篾片,外面罩上鐵桶,最後捆上棉絮……

小樹吐綠的那個春日,成了那曲軍分區的節日。所有人都擠到小樹周圍,怎麼看,也看不夠。當大家爲聞訊而來的司令員和政委讓出一條路時,首長們擺擺手說,讓戰士們先看!

從森林叢叢的林芝來到難見綠色的那曲,直線距離不過幾百公里,彭燕卻如同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住在被人們稱爲“夏天水簾洞、冬天水晶宮”的土坯房裡,每天早上醒來,被子上厚厚的一層土。被窩是冰的,半面牆上也都是冰。牀頭不能靠着牆,否則頭髮會粘在牆上,用剪刀才能分開。遇到夏天下暴雨,一屋的臉盆、鞋子漂起來是常有的事。

一二月是最烈的風季。彭燕在經過一條平時擡腿就能跨過的小溝時,好幾次被疾風捲進溝底。晚上,聽着狼哭般嚎叫的風聲,她常常整夜整夜地失眠。到80多米開外的地方上廁所,更是件挑戰的事。怕黑,怕風,怕野狗,只能飛快地跑去、又飛快地跑回,關上門後,長長舒一口氣……

彭燕撿回一隻流浪的小黃狗,取名“哈叭”。狗狗就像彭燕的小影子,跟她一起出*、散步,送她上班,接她回家。兩個月後,小狗卻猝然死於那曾奪去多少高原軍人生命的疾病——高原肺水腫。

她不甘心,又養了兩隻麻雀,“小乖乖”和“小壞蛋”。這兩隻每天清晨繞着牀頭嘰嘰喳喳的小鳥,不小心飛出了冰天雪地的屋外,凍死了。彭燕抱着枕頭大哭不止。

彭燕愛哭。她更多的淚水,卻是爲藏北軍人而落。

門診所的條件,讓初來的彭燕大吃一驚。內地已經普及一次性注射器,這裡用的還是玻璃針管。那曲的水重金屬嚴重超標,玻璃針管不僅難以達到衛生要求,還容易倒勾。一位護士給病人打完針,拉出來一塊肉,病人差點嚇暈過去。

一名腿部受傷的戰士前來就診。清創、止血、包紮……簡單的流程,彭燕輕車熟路。沒想到,才過了幾個小時,病人又來了。鮮血汩汩地往外冒,怎麼也止不住。

我怎麼連一個小小的傷口都處理不了?一心要來藏北高原大展拳腳的彭燕紅了眼圈。

“高原和內地是不一樣的。”接過病人的段紹慧大姐告訴彭燕,因爲凝血因子減少的緣故,在高原處理傷口,必須先用厚的紗布塊壓迫住傷口周圍的毛細血管,再進行外部包紮……

彭燕懂了,在人類永遠無法征服的高原面前,自己還是一個小學生。自此,她手下的衛生員中只要兵齡長的,彭燕都恭恭敬敬地喊“老兵”,恭恭敬敬地請教。別人*作的時候,她就在一旁盯着看。

她學會了用那口比自己年齡年長20多歲的高壓鍋消毒、用60年前的棉花做棉球,學會了調整高原用藥的劑量,學會了把輸液管預熱以對付高原溫差產生的氣泡,學會了在很難摸到血管的冬天把病人的手背倒過來輸液……這些教科書上沒有的、靠一代代高原醫生耳口相傳的知識,密密麻麻地寫進了彭燕的筆記本。

2007年初,彭燕開始跟着老醫生鄒明焱學習中醫,一來那曲的西醫設備太少,二來不少藏族老百姓更願意接受中醫治療。

鄒明焱問她,你確定想學嗎,學中醫很辛苦,頭髮都會變白的哦。

按照他的指點日以繼夜地看書、背書,兩三個月後,彭燕的滿頭青絲中,真的長出了白髮。

張濤提醒做什麼事都無比專注的妻子:放慢節奏,慢慢學。彭燕不幹,還要拿他練習把脈、鍼灸。她“威脅”丈夫說,你抽一支菸,我就在你身上練一天銀針!

高原的生命那般脆弱,彭燕恨不得把自己變成能治百病的神仙。

僅僅在那曲軍分區,近二十年來,就有數十人死於高原肺水腫、高原心臟病和其他不明原因的疾病。在這裡,生命的奉獻體現在每一個白天和夜晚,體現在吃飯、睡覺、走路的每一分具體的生活裡。

1999年7月,一個18歲的孩子倒在了籃球場上。那是個看上去特別壯實的兵——特務連的王開衛,上場不到10分鐘,高原心臟病急性發作。

送到門診所打強心針、吸氧,也就一個小時的光景,人們眼睜睜地看着他走了。

“我怎麼不快一點,再快一點?”彭燕想不起自己取血壓計究竟用了多長時間,一分鐘,或許只有十幾秒?或許再快上幾秒鐘,就能把他救過來?在擦洗那具年輕的身體時,彭燕的手抖得握不住毛巾。連隊來領人,彭燕和同事們卻不得不要求,把蒙在小戰士身上的白牀單留下來——門診所匱乏任何裝備,包括被單……

彭燕衝上辦公樓頂的天台,向着遠方發瘋似地呼喊。

只有風聲作答。遠方的連綿雪山吞沒了她的呼喊,也吞沒了她的悲傷。

“這裡的高山大河,會讓心變得堅強。”彭燕說。

2005年12月的一天,彭燕又下索縣巡診。

在那曲說“下去”有兩個意思,一是到海拔更低的拉薩,二是到那曲地區的其他縣和廣袤的牧區。

彭燕一“下去”,張濤就提心吊膽:冬天掉進冰窟窿、夏天陷入沼澤地的事,在她身上沒少發生過。

東三縣、西三縣,面積達42萬平方公里、其中一半是無人區的那曲,到哪個哨點跑一圈下來就是近千公里,更不用說那些山路是多麼險峻。地方羣衆開車經過山口時,常常會灑下印着經文的紙條,祈禱山神保佑平安。而跋涉在這條路上的那曲軍人,只能以自己內心的勇氣,來走完陡峭的路和沒有路的路。

去索縣的路是“S”形的,一邊是高山,一邊是懸崖。冰雪覆蓋的路面讓汽車步履維艱,彭燕只好背上那個與她身材嚴重不符的碩大藥箱,下車步行。一陣大風襲來,她一個跟頭摔在地上。按照彭燕豐富的摔跤經驗,跌下去,最多就是手掌蹭破點皮、流點血,不礙事。但這一次,失去了平衡的身子卻“嗖”的一下沿着斜坡滑到了懸崖邊上。

半個身體懸空了。彭燕死死抱住路邊凸起的一根冰柱,在同事們的拉扯下爬回了路面。人上來了,10個指頭卻粘住了,掙不脫,也扯不下來。最後,衛生員楊海撿來石頭,一點點把冰柱敲碎。彭燕的手鮮血淋漓,在零下幾十度的寒風裡,汗水竟然打溼了衣服,又結成了冰碴子。用這雙佈滿傷口的手,彭燕堅持巡診完了最後一個哨點……

彭燕沒有哭。歲歲年年的風雪已經讓她懂得,12月的寒風不是藏北冬天的尾巴,而只是一個開頭。

愛哭的彭燕長大了。曾被官兵們嬰兒般呵護的小樹,也從12年的站立中獲得了迎風微笑的力量。

2008年春天,那曲軍分區在新建的大棚溫室裡種下了幾十棵樹苗,美國紅楓,內蒙古紅柳,熱帶劍麻,大葉楊樹。

但,在那曲官兵眼裡,溫室裡的,不能算作真正的樹。真正的樹,應該長在朗朗碧空、巍巍大地之間,無所依,無所護。真正的樹,應該與大風一起舞蹈,與霜雪一起歌唱。

——就像那曲的小樹,那曲的彭燕。

夏天,那曲的小樹最美。

小小的葉片努力張開,每片葉子都牽着一縷金色的陽光。從長長的荒漠地帶遠飛而來的鳥兒棲息在樹上,旁若無人地與樹細語。

在這樣的陽光中,彭燕喜歡坐到小樹旁讀書。隨着書頁翻動,樹下的無名草散發出芝麻油般的香味。

對於那曲官兵來說,小樹和與小樹一樣美麗的彭燕,已經成爲了他們生活中不可分的一部分。她們存在的意義遠遠超出了本身,她們向酷寒的高原呈上了生命與愛的證明。

1999年冬季,哨所執勤的戰士蔣楓高燒不退。彭燕冒雪來到哨所,爲他掛上液體,升起爐火。

那曲的冬天滴水成冰。液體從藥房拿出時是一瓶水,幾秒鐘後針頭插入後往往就變成了冰。

爐火很旺。彭燕卻發現氣溫似乎越來越低,輸液管裡的液體越流越慢。無需思考,她脫下自己的棉大衣裹住液體瓶,又脫下毛衣蓋住蔣楓裸露在外的手背。

凍得直哆嗦的彭燕守着蔣楓,直到他輸完兩瓶液體。19歲的蔣楓把頭埋進被窩,嗚嗚地哭泣……

又是一個冬天,2008年初剛來那曲的新兵郭凱從訓練場被送進了門診所。

高燒39度半,眼睛迷迷糊糊地睜不開。那個晚上的記憶彷彿是一片空白,郭凱唯獨記得有人不斷往他身上擦酒精、往頭上擦熱毛巾,直到第二天早上。自己似乎大喊大叫,那人就像沒聽見,而自己不聽使喚的手腳,還好幾次打到了那人的臉上……

退燒後的那個早上,郭凱醒了,餓了,狼吞虎嚥地吃起飯來。這時,一位女護士走進病房,摸摸他的頭,又看看他碗裡的飯菜,笑着對衛生員說:“看樣子好多了,再打一針就讓他回去吧。我也該回去睡覺了,一夜沒睡,他還不老實……”

郭凱明白了,彭燕就是昨晚守護自己的人。“我只記得我媽媽曾這樣關心過我,沒想到在離家千萬裡之後,還能受到這樣如母親一般的照料!”

在高原,心理上的溫暖可能比打針輸液更重要。彭燕的這個結論,來自她一次後悔至今的出診經歷。

那天,她爲一名病人輸液。嚴重感冒的病人雙眉緊鎖,不斷嘆氣。

“彭護士,能把你的手給我嗎?”彭燕的第一反應——很出格,便拒絕了對方的請求。

對這一幕的反思,卻持續了好幾年。彭燕問自己,這羣不怕狂風暴雨、不怕雪崩與泥石流的高原軍人,是否也會在某些時刻無法戰勝內心的脆弱?

從此,彭燕的自我規定上多了幾條:對前來輸液的患者,至少要陪着聊天20分鐘,輸液過程中要多次進病房看望;病號想吃什麼,要親手給他做飯,對那些胃不太好的人,還要看着他吃飯、幫他數數——1勺飯,必須嚼上10口……

在醫學上,這樣的護理方法被稱爲“整體護理”,彭燕曾在進入藏北的第二年赴重慶進修這個項目。不過,彭燕的熱情與細心,似乎更多出自女性的本能。

高原少有女性,高原離不開女性。

或許是因爲彭燕給清一色的雄性世界加入了一抹柔軟,或許是因爲彭燕讓人們想起了自己的妻兒,一些官兵不願透露的心裡話,都願意跟彭燕說,回家給女朋友帶什麼禮物,都來徵求她的意見,兩口子鬧彆扭,她也是最好的調解人。

第787章 10億美元第708章 你們都瞎眼了第532章 潑你一瓢冷水第902章 中國軍力第41章 天網(1)第124章 官道兇險(3)第893章 追得上、打得贏、說得過第582章 構築勢力圈第399章 鬼斧神工第349章 攻其不備第322章 愛拼纔會贏第194章 領導就是領導第180章 帶上校花去穿越(1)第140章 無知少女的命運(3)第427章 梅花三弄第931章 土豆和小麥第567章 對話李大海第571章 老錢的幸福第895章 鄧玉傑被抓第408章 諸葛亮借刀殺關羽(上)第574章 見一次領導可真難第585章 遲來的愛第952章 瘋狂的世界第542章 釣魚臺第597章 鳳凰的心臟第761章 黴開二度第888章 娛樂大亨(1)第743章 咱上面也有人第346章 拳打一方天地第7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1章 健美大師(下)第744章 中紀委支持你第836章 郭自立被殺第301章 用拳頭說話第640章 紅色經典第358章 大換血第869章 夫人路線第641章 讀萬卷書第715章 也許只是領導藝術第338章 十八羅漢第581章 單身女人第438章 讖語第514章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第870章 江山美人何爲重第372章 一千個被殺的理由第799章 終於找到了北第35章 白衣天使(3)第403章 你我都是傳奇第96章 千禧之喜(4)第827章 色誘(1)第794章 老把頭第344章 警察是土匪?第175章 必殺令(3)第704章 全身而退第497章 就在辦公室裡幹上了第126章 官道兇險(5)第628章 借殼上市第855章 100萬倍的成長第305章 借屍還魂第80章 蠶食鯨吞㊣(6)第236章 中國龍第648章 爲兄弟乾杯第718章 苦肉計第276章 另類的學生會主席第734章 喪家之犬第565章 不堪回首月明中第893章 追得上、打得贏、說得過第762章 我多想浪一浪第432章 黃金有價玉無價第309章 反裘負薪第21章 健美大師(下)第210章 御林軍第769章 一個人出名不算本事第530章 掛在牆上的月亮第298章 武無第二第283章 爲勝利舉杯第481章 王國慶進京第157章 老鴇的哲學(2)第556章 小米被盜第583章 乾親家第339章 四大天王第939章 矮個子的苦惱第943章 誘殺第832章 火中取栗第738章 君臨天下第372章 一千個被殺的理由第35章 白衣天使(3)第60章 拼在高三(5)第82章 山頂洞人㊣(1)第624章 市委很生氣第8章 文字殺手(中)第555章 調查王國慶第519章 設計升遷之路第913章 有話好好說第898章 揪住狐狸尾巴第130章 官道兇險(9)第449章 殺一儆百第390章 縣委書記第98章 家有仙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