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香港大亨

李向東回到市縣,應酬依然不斷,部門單位的邀請他可以不應酬,企業老闆的邀請他可以安排其他人,然而,海外鄉親的邀請他就不能不應酬了。

春節之際,許多華僑鄉親都回家鄉過年,或是某華僑僑領,或是某華僑社團組織的團體,還有那些港澳鄉親的知名企業家,人家點名要見你李向東,要請你李向東吃飯,他不能不去,不僅去了,還要回敬人家宴請人家。

市縣海外鄉親有一個好傳統,都非常樂於捐資建設家鄉的公益事業,比如建學校,建醫院,建路築橋等等。那些受益的地區或單位,就也形成了一種習慣,趁華僑鄉親春節回鄉的熱潮,舉辦各種捐建項目的奠基剪綵活動。

李向東不會參加每一個項目,但大的項目不能不參加,知名僑領、港澳知名企業家捐資的項目不能不參加。有一次,他還參加了一個村子裡的文化樓剪綵活動,那項目捐資最多也就兩萬美金,然而,是一個華僑僑領捐資的。那華僑僑領特意從美國回來參加奠基,李向東不得不陪他,

不得不參加,要知道,市縣很多華僑捐資的大項目,都是由那僑領出面在美國籌資的,這種力量要團結好!

李向東還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宴請了幾個華僑團體,好在那些華僑對官們還是很客氣很尊重的,也沒有斗酒的習慣,一杯紅酒碰幾圍桌他們也不介意。

這年春節前,李向東陪得時間最長的是一位香港企業家鄉親。在市縣大凡有這麼一種情況,有錢人大多在港澳,港澳的鄉親爲家鄉建設也最慷慨,往往能一人獨資捐建某一個大項目,比如,在城區捐建一所千多人的學校,捐建一所幾百萬的醫院大樓。這次,李向東陪的這位香港大亨就在市縣城區捐建了一所中學,爲數所鎮級中學捐建了好幾幢教學大樓。

據說,家產這位香港鄉親數百億。他不僅在市縣捐資頗巨,就是在地級市也有鉅額捐資。因此,地級市委書記也很給他面子,他回到市縣,李向東哪敢怠慢。

香港大亨回來,主要是參加他捐資的一幢教學大樓的奠基活動。

參加完奠基活動,李向東便陪他去他捐資過的學校看了一圈,在參觀某所學校的時候,正遇上學生在排演春節期間的演出節目,那校長又很熱情地邀請香港大亨觀看節目,於是,李向東只好耐着性子坐下來看那些孩子在舞臺上蹦蹦跳跳。

說心裡話,李向東一點興趣也沒有。這都什麼時候了?那校長只想着在捐資老闆面前表現自己,卻不考慮陪同他的市委書記有多忙碌,時間有多寶貴!

當李向東看着那香港大亨很感興趣觀看節目,心裡想,或許,他內心也像自己一樣,恨不得把那校長撤了。一個把時間當金錢的人,會對小孩子在舞臺上蹦蹦跳跳感興趣嗎?

離開那學校的時候,他把教育局長拉到一邊,告訴他,以後別搞這種自以爲是的炫耀,時間都被他浪費了。

他說:“你看看幾點了?”

按原定計劃,他們晚離開那學校大半個小時。

他說:“不考慮我們,也要考慮學生吧?每一次排練節目,學生這麼晚都沒回家嗎?簡直是亂彈琴,計劃都被他找亂了。”

本來,李向東還想安排香港大亨兜一圈城區,跟他談一談城區這些年的巨大變化,然而,天已經黑了。儘管街燈霓虹燈不停地閃,那效果總不比白天吧?

教育局長連連認錯,說以後一定注意,說以後再不會讓學校擅自主張,無緣無故打亂參觀程序,浪費李書記的時間。

上了車,李向東問香港大亨,我們直接回酒店吧?香港大亨卻說,還是按原來計劃,轉一轉城區吧!他說,每次回來,他都要轉一轉城區,看一看城區的變化。他說,這已經成了他的一種習慣!

香港大亨告訴李向東,六十年前,他就出生在這裡。他說,那時候,這裡還是一座小城,只有兩平方公里左右。現在,已經擴展得幾十公里了。他說,不過,他對這個城市的感情還是凝聚在原來那個小

城區。

李向東說:“其實,不只是你有這種情結,老實說,我也有這情結。我是在舊城區長大的,所以到現在,還是感覺舊城區那一塊最有感情。”

香港大亨說:“你不應該有這種情結。你是這裡的最高長官,你應該對整個城市都有感情。”

李向東笑“哈哈”地說:“這是不是有點假?”

香港大亨愣了一下,也笑了起來。

李向東便叫司機把車往舊城區開,說大城市建設,怎麼也比不上香港,還是舊城區更吸引人。他說,不管新城區怎麼擴展,最熱鬧的還是舊城區這一塊,這裡幾乎已經成爲整個城市的商貿中心了。

進入舊城區,人多起來,車變得更緩慢了,香港大亨很感興趣地看着窗外,看着街兩旁的舊建築。他告訴李向東,小時候,他曾在哪一個鋪店買過??糖,在哪一個鋪店吃過餛飩,他指着窗外告

訴李向東,以前,這裡有一個涼亭,他在那裡躲過雨。

李向東便問他:“是哪一年去香港的?”

香港大亨說,解放那年,他只有七八歲,就隨父親去香港了,說那時候,他爺爺就在香港做小生意,解放前,各種謠傳都有,對**也不理解。

香港大亨笑着說,如果,他父親不帶他去香港,或許,他就能爲家鄉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李向東說:“其實,你還是去香港好,去了香港,事業有成,對家鄉貢獻才更大!”

車離開鬧市,開始駛入一塊較偏靜的地帶。那裡雖然也屬舊城區,卻與剛纔的旺區比,有一種天壤之別。香港大亨說,他就出生在這一片。

他感慨地說:“同是一座城,同是經過了幾十年的變遷,但他一直搞不懂,爲什麼這裡就旺不起來?別的地方燈火通明,這裡卻燈火暗淡?”

李向東笑了笑說:“這裡主要是住宅區,也顯得偏了一點。”

他說,城區的擴展,在一個規律,它不是全面擴展的,總有一種傾向性,和交通便利很有關係。東面交通便利,城區就向東擴展。突然西機要建高公路,西面交通便利了,城區就向西擴展。

他說,這一帶臨河,本來,是一個交通便利的地方,當初建城的時候,也曾旺過一陣,只是這幾十年,河上游搞水利建設,截留了水的流量,河水就變得窄小了,無法行船了,這河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因此,就成了死角。城區便總是向其他方向擴展。

他說,我曾有過一個想法,想把這塊地方打造成一箇舊城區的縮影,好好地保護起來,幾十年,幾百年以後,這裡就會凸現它的價值了。

香港大亨說:“我和你不一樣,我的心願是,希望這裡成爲全城最旺的地方!”

向東並沒把他的話當回事。試想想,真要投資把這裡搞成最旺的地方,那得遇到多少問題?至少拆遷補償就夠頭痛的。治理舊城區,他太有體會了,那投資比新建一個商業城耗資要多得多。

香港大亨不是沒有這個實力,但他會投資嗎?這麼些年,他對家鄉的建設僅限於捐贈,捐資近一個億辦公益事業也沒想要辦實業辦商貿,可見,他未必看好市縣的展前景,或者說,以他的實力,根本就不宵在市縣展,賺市縣人的小錢。

第219章 擁抱一下第1859章 逼他跳出來第673章 坐等收網第1121章 小小要求第22章 心計第1955章 你們是一夥的第1552章 要你李市長出面第1698章 交易市場第295章 先斬後奏第1722章 隊伍龐大第814章 第二步第79章 鎮長明的觀點第719章 兩頭不到岸第1685章 把他引上歧途第1532章 百害無一利第829章 沒機會認錯第963章 別有用心第138章 只剩麻煩事第151章 老鼠拉龜第1287章 誰克誰第80章 綺紅出現第761章 擺明車馬跟你幹第1928章 不信點不起你的火第695章 世界文化遺產第1231章 正義的記者第121章 一心兩用第1727章 坐市長位置也難第567章 躲避是反擊前的沉寂第291章 又敗在女人手上第1413章 說不過你第897章 寬容曾經反對自己的人第1619章 我是蓄勢待發第1077章 促內引外第1495章 先出招了第1426章 並非視錢如糞土第1731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982章 小心被她看見第734章 形勢所逼第1155章 黨員會議第1327章 全體員工的意願第1041章 竟然相信她第1989章 不能鑽進死衚衕第148章 還我土地第1925章 留力第260章 問題更尖銳第770章 誰買的單第1930章 還不是慶功宴第1235章 藝術還是騙術第1214章 水電站第853章 你我都不得好死第1962章 威風掃地第254章 他被帶走了第1336章 帶有黑社會性質第1205章 一家人第258章 老常圈套第1070章 這事鬧大對誰都不好第1309章 拉攏腐蝕的目的第1643章 逼李市長出招第1738章 制止副省長第593章 鍾市長的話還算數第1230章 表姐妹第1433章 辦論證會的高手第602章 最能幫我的青年人第807章 依靠和依賴的區別第140章 太給他面子第1691章 還不汲取教訓啊第1025章 一網打盡第582章 陰謀陽謀第609章 廣告公司火起來第826章 任重道遠第1629章 比狗仔隊還狗仔隊第854章 政治陰謀第199章 憑什麼管我第1766章 機場相遇第1770章 歡送禮炮第725章 她瘋了第1082章 查家底第1260章 附加條件第528章 房間隔音太差第194章 我們回房間第59章 一夜情第1780章 組建好班子第1963章 拉小軍出火海第1980章 另一個建議第1910章 男人鬥不過女人第914章 換一種進攻的方式第904章 找幫手第1401章 第一示範點第141章 副市長賴着不走第41章 第一回合第1771章 我有那麼陰險嗎第1158章 給你難堪第930章 一箭雙鵰第344章 美女靚女第1588章 連起碼的尊重也沒有第1312章第807章 依靠和依賴的區別第1425章 捉姦成雙第354章 是不是叛徒第167章 把我推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