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全國第一僑鄉

市縣是一個很有特點的地方,是僑鄉,也就是市縣有很多人僑居世界各地,海外鄉親甚多。市縣還大膽地宣傳自己,是全國僑鄉。

許是以前很窮的緣故,市縣人大多外出謀生,離香港澳門也不遠,就有一些人跑到那去了,也有跑到東南亞等國家去種橡膠的,叫“去南洋”。

十九世紀中葉,美國西部挖掘金礦、建設太平洋鐵路,需要大批勞工,便到香港澳門來招募苦力,市縣的人得到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便紛紛前往簽定賣身契,俗稱爲“賣豬仔”,把自己賣去了美國,於是,掀起次移民美國的熱潮。像這種移民熱潮,隨後又發生了兩次,一次是1943年美國國會廢除排華法案,實行新的移民政策。一次是改革開放後,中國放寬移民限制,市縣人紛紛移美與親人團聚並尋求新的生計。

到二十一世紀,祖籍屬市縣人在各國開枝散葉,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的人數統計竟比現居市縣人還多,分佈世界九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且以美國、加拿大居多,佔60以上。

因此,有一種說法,去美國的唐人街,就像回到市縣的舊城區,每走一步,都能遇到熟人,或是老同學老朋友,或是舊街坊鄰居,即使講市縣話,也能通行無阻。

市縣人便在唐人街設了許多名目衆多的會社團體,我們稱之爲華僑社團。這些團體一則聯絡居僑鄉親增進彼此溝通。一則也反饋家鄉市縣情況,爲家鄉公益事業建設出錢出力。

早在辛亥革命期間,許多市縣的華僑便效忠於孫中山。那年,孫中山赴美被美國海關拘禁,就是市縣人出面營救,幾經艱辛,終使孫中山安然入境,並資助孫中山在美國華僑聚居地巡迴演講宣傳,發動華僑捐資辛亥革命。抗日戰爭期間,市縣華僑捐資捐物援助國內抗戰,一些青年還回國效力,其中,參加飛虎隊,從美國回來參加抗日戰爭的市縣籍美國飛行員便達50多人。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市縣舊城區建設,也有得益於華僑鄉親回家鄉的置業蓋樓屋,兩三層中西文化交融的小樓屋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形成了獨特的僑鄉建築風格。

那時候,華僑捐資興辦的公益事業便方興未艾,市縣歷史最悠久最有名氣的學校,就是華僑捐資興建的。現在人民醫院的前身,也曾是華僑捐資興建的一所醫院。

改革開放後,海外鄉親損資興建的公益建設更是多不勝數。最典型可說載入史冊的可算是公益橋的建設了。橋未建時,凡坐車離開市縣,都要乘渡輪,車到了河邊,人都得下車,車先緩緩開上渡輪,人才跟車而上,渡輪便連車連人一起載到河對岸,車再緩緩駛下渡輪,人這纔回到車上,再繼續前行。有了這條橋,打通了市縣的陸路交通,改變了這種離境乘渡輪的窘況,促進了市縣經濟發展的步伐。

現在,壯局長要發動海外鄉親建一所全新的學校,也可說是一大創舉。

雖然,以前海外鄉親也捐資建設學校,但多是一幢幢地建,建了這幢,隔些時日,再籌資建下一幢,有一種吃了上頓不知還有沒有下頓的現象。先是在某塊空地建了一幢教學樓,覺得還可以,隔個三五年,海外鄉親又捐資建校友樓,才又想想該在哪建?因此,許多學校欠缺整體規劃,建築物都有一種見逢插針雜亂無章的感覺,甚至於以縮小跑道操場爲代價。

壯局長要建一所全新的學校,就像在一張白紙上畫一所學校,怎麼合理怎麼畫,怎麼好看怎麼畫。儘管,李向東對壯局長有些看法,但僅就這一點,他不得不佩服他,他不得不他。

在去城郊區的路上,李向東聽了楊曉麗的詳細介紹後,又把楊曉麗批評了一回,說什麼是大事?這就是大事,可能是你分管教育期間,最大的事,即使從現在開始,你一直分管到退休,也不定能再遇到這麼大的事。他說,你的嗅覺怎麼這麼差呢?竟不把這事當回事。

楊曉麗還有點委屈,說:“我沒把這事當回事了嗎?不就是沒及時向你彙報嗎?”

李向東說:“是沒有向市委書記彙報。”

楊曉麗就不說話了,想你還沒完了,得了一回理,就叨叨個沒完。

李向東問:“怎麼不服氣呀?”

楊曉麗說:“我說不服氣了嗎?我不是接受你的批評了嗎?”

李向東說:“我看你是口服心不服,心裡又偷偷給我記着帳了,又想什麼時候咬了,報復我了。”

楊曉麗笑起來,說:“不會了,這次不記你的帳,這次真是我的錯!”

李向東看着窗外的景緻,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看來我得記你一帳,有機會,要狠狠回咬你一口。”

楊曉麗卻說:“李書記,請你說話注意點,這是在工作。”()

李向東“哈哈”笑起來,說:“要真是爲了工作,就這個事,我可以大做文章,可以在常委市長會議上點名批評你,可以換人不讓你負責這項工作。”

楊曉麗說:“你就使用你的書記權力吧?就借題發揮吧!我纔不會像那些局長,嚇得大氣不敢出,纔不怕你把我放進冰箱雪藏起來!”

這麼說着話,李向東的手機響了起來。因爲沒有駕車,他便看了一下顯示屏。心兒不由地跳了跳。不管什麼時候,不管李向東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只要看到這個手機號碼,心裡總不會好受。

小倩在電話裡問:“你在哪裡?”

李向東心裡很反感。他最不願意人家這麼問他。有事就說事,問人家在哪裡幹什麼?他在哪裡又關你什麼事?我在幹壞事呀?要你跟蹤調查呀?

他說:“我在開會。”

小倩問:“不會吧?怎麼有音樂聲呢?”

李向東說:“在車上,在車上開會!”

小倩“咯咯”笑,像是有一種戳穿了李向東的得意,說:“有在車上開會的嗎?”

李向東說:“怎麼就沒有,在車上談事就不是開會嗎?”

他不知道小倩爲什麼要打電話給他,但是,他知道,小倩找他準沒好事。因此,他得板着面孔,拒她於千里之外。

小倩又問了一句:“你去哪?是回市區吧?”

李向東說:“不是。是剛出市區。”

小倩問:“哪你什麼時候回來?”

李向東想,什麼時候回來關你什麼事?你小倩管得也太寬了。她說,你一回來給我電話,我在城西房地產公司,就是市縣的城西。她說,我看中了一個套間,想要你來看看,給點意見。李向東說,你喜歡就買呀!我能給你什麼意見?小倩說,是張志東要我找你的,要我徵求你的意見的。他說,只要你認爲行就行。如果不是他這話,我還不問你呢!李向東心裡想,這張志東現在就只會給他找麻煩!

小倩問:“要不要張志東親自給你電話?”

李向東說:“不用了。”

他要楊曉麗調頭回去。楊曉麗問,誰的電話?李向東實話實說,反正她也不是不知道張志東和小倩的關係。

楊曉麗說:“不去黃哪了?”

李向東說:“下次再找時間吧。小倩那性格你也知道。”

楊曉麗問:“她就那麼可怕?”

李向東笑了笑,說:“她有什麼可怕的?她不是和張志東一起嗎?”

他回市縣也一個多月了,還沒見過張志東,小倩也沒來找過他。所以,他想,這次小倩都回來了,打電話給他了,他還不去見,張志東定會責怪他的。

第1043章 朱老闆的計謀第543章 不準咬我第1953章 衆所周知第98章 抉擇第435章 無底洞第536章 秘書電話第118章 主持慶典第348章 就是要他腦袋第482章 很熱烈很陽光第1296章 被算計第859章 方家祠堂第125章 官想做得更大第1012章 親自抓第1558章 我說了算第916章 弦外之音第1006章 拜年第407章 離不開你這個女人第1828章 電梯上行第65章 夢見綺紅第1061章 再次計劃第459章 名畫第1608章 另換地方第1679章 扮什麼清高第730章 誰更容易當市長第1145章 主動請纓第850章 再玩一龍兩鳳第1155章 黨員會議第1995章 老許的行動第1259章 表妹出馬第428章 五千萬第201章 四個女人第230章 走上前臺第585章 倒像被那局長敲打了第1790章 強哥政委第819章 他沒資格第613章 不要要不要貪第1077章 促內引外第1287章 誰克誰第590章 小小圈套第1561章 還敢嘴硬抵賴第1988章 最壞打算第1409章 陰謀詭計第1234章 野人國的傳說第909章 按計劃進行第653章 挺身而出第1120章 最壞打算第188章 真正的難題第1745章 八字沒一撇第826章 任重道遠第1860章 可以揪出一串第1462章 關係拉近了第57章 總覺理虧第889章 移情別戀第684章 打造航母第1803章 九人排球第1115章 失去理智第693章 張力第606章 自我爆炸第920章 遇上真正的農民第1633章 我怎麼幫你第1734章 意外喚醒第899章 虧本買賣第182章 自己多心第747章 臨急抱佛腳第36章 化解第1314章 不合常理的決定第288章 加快改革步伐第562章 部分局長更聽市長的第1857章 買官賣官第1348章 是彙報還是通報第1532章 百害無一利第1276章 暗示未必不是泄密第1239章 很漂亮的女秘書第156章 市委書記定調第526章 遮人耳目第1304章 討價還價第2011章 保護傘第1553章 官方的說法第71章 組織部長第396章 想找助手第949章 戰友第707章 神奇變化第96章 最佳搭檔第169章 曼莉第15章 波浪村第516章 底牌第1683章 鑽孔檢測第930章 一箭雙鵰第157章 一人應付不了第1626章 你把我當誰了第199章 憑什麼管我第941章 不是荷花盛開的季節第1742章 自亂陣腳第1083章 變通第705章 明槍暗箭第2018章 避風頭第232章 那是工作餐第1600章 就是要受他的委屈第1706章 雙豐收第1480章 誰敗訴還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