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佈置的第一項工作

地級市委組織部的一位資深副部長帶李向東去臨市報的到。他代表地級市委宣讀了李向東的任命,那任命並沒說李向東是臨市的市長,只是任命他爲中共臨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候選人。

臺上臺下一片掌聲。

這時候,在這種公開場合,支持的也好,反對的也好,會場二百多人都要鼓掌,因此,一片雷鳴般的掌聲,且經久不息。

那位資深的副部長感慨地說,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場面,以前,送幹部到下面市(縣),最多也是集中市四套班子領導宣讀任命通知,這次,臨市卻集中了全市所有科級以上的一把手。

老餘說,也不是特意的,剛好開會嘛!趕早了不如趕巧了。

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這是老餘特意安排的,是做給李向東看的,做給張志東看的。

當然,李向東要真正當市長還要走兩道人大代表的程序,儘管似乎只是一個程序。李向東到任的第五天,人大召開了常委會,選舉李向東爲臨市的代市長。接下來,還要等召開大人代表大會,選舉通過才能取消那個“代”字。

按法定程序,市人大常委會只能任命副市長,市長卻要由人大代表大會選舉通過的,而人大代表大會一年只開一次。

按慣例,代市長一般是在人大代表大會前十天八天任命,所以,很多市長只擔任了較短時間的代市長,然後,就提交人大代表大會選舉通過了。而臨市原市長下臺得突然,李向東來接任他的工作,時間不前不後的,離每年一次的人大代表大會召開還有一段時間,所以,這個代市長至少得代個半年好幾個月。

其實,這代市長也已經是市長了,所以。大家都“市長、市長”地稱呼李向東。李向東心裡卻是有數的,在相當一段時間裡,他必須保持低調,不能讓人家覺得你還沒真正當市長呢,就擺一副市長的樣子。

好在,李向東對臨市的情況也不熟,這幾個月不幹什麼大事也說得過去。

他單獨與老餘第一次接觸就談了自己的想法,當然,他沒有說自己還只是代市長,還要保持低調,只是挑能放在桌面上的話說,說自己想把近期工作的重心放在瞭解臨市的情況上,到各鎮各單位多走走,多看看。

這是每一個新任領導都要做的事。

老餘卻說:“你別來臨市這休假,來臨市這旅遊。”

他說,我不會給你太多時間,至多三個月,這三個月,我就要你摘掉代市長那個“代”字。

他說,我會向上面爭取,爭取提前召開人大代表大會,爭取三個月後馬上召開人大代表會,選舉市長。”

李向東明白老餘的意思,人大代表大會一般在每年三月份召開,或許是因爲中國人把春節才當年吧?過了年纔開貌似於總結會的人大會議,但是,老餘要爭取把元旦當成年,元旦一過就開人大會議。

這其實是在給李向東吃定心丸,是在向他表明一種態度,是告訴他,他老餘舉雙手贊成李向東來當臨市市長。

李向東離開老餘的辦公室後,才隨司徒回自己的辦公室。

臨市和市(縣)不一樣,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都集中在一個大院辦公。那是一個新建的大院,按習慣叫法,俗稱爲市府大院。市委市政府同在一幢大樓,只是這幢大樓比一般的大樓要寬,主要部門都在這幢大樓,次要部門安置在副樓,如市委統戰部、市直機關工委、接待辦。市人大、市政協在主樓兩側,中央是一個寬大的廣場。

李向東的辦公室和臥室在七樓。反正有電梯,不怕樓層高。樓層高反而會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有一種立足點高瞰視全局的感覺。

辦公室寬敞得有以前他和綺紅和小姨子那個新家二樓那麼大,只是放了一套沙發,一張辦公桌,在這裡開舞會,坐個十幾二十人,也不覺得窄。

他居住的地方在辦公室後面,那裡有兩個房間,一個像客廳,一個是臥室,臥室的面積有二十多平方,僅就那衛生間,寬得可以把以前那個大浴池搬進來。

司徒說:“這裡的設置都是新的,因爲原來那市長出了那個事,怕你忌諱,都換新的了,擺放的位置都調整過,如果不滿意,我叫人馬上調整。”

李向東覺得辦公室太空,就要司徒給他弄一副茶具,再弄一套沙發。他說,這邊是喝茶談工作的,那邊是開小會商量事情的。他還叫司徒弄了幾盆綠色植物,讓那空曠多些柔色。

他拉開窗簾向外望,就看到了那個寬大的廣場,就有一種很空洞的感覺,就看到了廣場對方一條河,河面很寬。李向東對臨市市區還是有些熟悉的,整個城區建在兩條河的河畔。兩條河在廣場對面彙集,便浩浩蕩蕩地流向珠江了。

後來,李向東叫司徒在那廣場種了一行本地人叫大爺王的樹。那樹像椰樹,只有主杆,沒有旁枝,很齊整,很美觀,好多公園都有種這種樹。從外地移植過來已經好幾米高了。

爲了對襯就不只種一行,而是在另一側也種了一行。

再後來,李向東才告訴司徒種這行樹的用意。那是爲了檔住對面河的彙集處,檔住某種說不清的東西。他半真半假地說,這廣場太空洞,那彙集處的旋渦把這邊的人都圈進去了。司徒知道,李向東指的那些人便是與食品公司老總相關聯的人。

李向東給司徒佈置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要他起草一個請示,向地級市政府請示解決食品公司有關問題的專款。佈置這項任務時,李向東住在酒店的一間套房裡,由於辦公室還要進行一些調整,司徒便把李向東安排進酒店暫住幾天。

他把大意告訴司徒後,要司徒再想一個好的理由。他說,這個請示不能以解決羣衆集資款的名義。各市(縣)都有這種情況,雖然,當前沒有臨市這麼嚴重,但是,地級市能支持他們臨市,就不可能不支持別的市(縣),所以,要想一個好的理由,不要讓地級市領導太爲難。

司徒說:“我回去想想,保證能想出一個讓你滿意,又不讓地級市領導爲難的名義!”

李向東就問:“你說,我們向地級市請示多少錢合適呢?”

司徒笑了笑,說:“請示多少應該都不夠用,就算百分之一,也有五百多萬了,這個地級市不會批吧?”

李向東說:“那就申請百分之一吧。”

他說,我說的百分之一是羣衆籌資那部分,銀行貸款部分就先不理他了。

畢竟,銀行貸款部分是不會出大問題的。銀行即使來追貸,找老餘也不會找他這個代市長,他完全有理由說他對情況不瞭解,完全可以說,讓他了解了解情況再說吧。這一瞭解,就可以把事情拖下來了,所以,銀行也不會那麼傻,找他這個非經手人。

李向東告誡司徒,這個事最好由你親自去辦,從請示報告的起草,一直到呈送地級市政府。他說,我還不想讓其他人知道這事。他說,我的意思你應該明白。

司徒忙說:“明白明白。”

他當然知道,這事不能外傳,如果傳得大家都知道代市長從地級市弄下來這麼一筆款,反而會激化集資羣衆追款的行動,說不定,羣衆就會聚集在市府大院門口,強烈要求退還集資款。那可都是他們的血汗錢,多年的辛苦積累。而地級市批撥的那筆款又能解決多少問題?

李向東想,如果司徒是老餘放在市長們身邊的眼睛,那麼,讓老餘知道就行了。

第1530章 別耍小聰明第1426章 並非視錢如糞土第1414章 制止副書記第1052章 沉住氣第36章 化解第685章 不能否定自己第63章 異口同聲第296章 中招第669章 奔往第一線第1064章 新聞有自由嗎第585章 倒像被那局長敲打了第1335章 不拖你後腿第342章 截住那輛摩托第485 讓他去讀最好的學校第910章 逼上火拼的絕路第636章 緊急會議第1148章 境界不同第239章 不犯同樣的錯第294章 高手過招第1115章 失去理智第1251章 災難是好是壞第1238章 澄清第1491章 你搞錯了吧第2014章 要死一塊死第662章 小姐最容易被傳染第1741章 法律盲點第1258章 學生家長聲討第1723章 假煙製造廠第17章 搞得綺紅好沒面子第387章 還可以殺回來第1447章 讓他老婆官好他第273章 重疊第1469章 第三把火第407章 離不開你這個女人第1007章 保護費第333章 不是陰險的人第884章 理由也充分第1646章 你被人當槍使了第1043章 太陽月亮第1534章 我是大市長第1042章 減免土地使用費第1472章 我不介入第1353章第1949章 孰勝孰敗第1124章 基層領導幹部的素質第1309章 拉攏腐蝕的目的第368章 當官很容易第403章 女人是禍水第622章 非法移民第557章 更要讓老百姓受益第1034章 市委書記不能管這事第1192章 裝聾作啞第90章 前奏第390章 民意推薦和測評第1094章 是否贗品第960章 住你對門第1464章 你快幫幫我第774章 工作緣份第1187章 叫警察抓你第792章 設個圈套讓人家鑽第1677章 背景直通中央第583章 冷靜,別忘了自己是誰第1347章 給你一個理由第1811章 今天的創新是明天的傳統第1292章 雪中送炭第1483章 大書記點將第139章 兩個書記第298章 迷宮第57章 下鄉調研第1127章 欠債還錢第1195章 石市長第1221章 單獨彙報第1140章 大瀑雨第828章 年青就是本錢第865章 不能拍拍屁股走人第284章 正規按摩第1540章 順藤摸瓜第233章 新房擺佈第6章 夜店第629章 不能出任何差錯第1496章 有人在外圍使勁第770章 誰買的單第1789章 圍繞一箇中心第592章 狠狠敲了一捧第1141章 籌備新聞發佈會第1417章 亮麗的閃身第258章 老常圈套第2019章 隔山觀望第597章 有姓“枝”的嗎?第520章 一馬當先第1838章 疏遠的效果第673章 坐等收網第1559章 明確答覆第1957章 推你當擋箭牌第1278章 你那老鄉是大老闆第192章 約好吃晚飯第18章 王秘書第31章 識水性第1810章 誰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