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不該推卸和忽略責任

當主持人宣佈記者提問時,已經安排好的記者會搶着舉手,主持人就可以在舉手的記者裡指定由誰來提問,他指定的人,當然就是那位事先安排的記者,其他人舉手,只能無功而返。下一個提問也是這樣,沒安排的人,主持人根本不會點名要你提問題。這樣,整個新聞發佈會貌似是在很自由的氣氛中進行,然而,卻是在主辦方的控制下有序地進行。

這老董,是不知道,還是太輕視了?還是太有把握了?

分管教育的副市(縣)長回答第一個問題就栽跟頭了。其實,那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也是早就想到的問題,受害者在校外被綁架案,學校有沒有責任?有責任,學校應承擔什麼責任?沒責任,有什麼依據?副市長兜了一個大圈子也沒把問題說清楚,也沒說學校有責任還是沒責任。

觀衆席下一陣騷動。

提問的記者直截了當地說:“請市長不要兜圈子,只要說,有,還是沒有?”

副市長就支吾了,臉上就冒汗了。

李向東也急得手心攥出了汗。這幫教育部門的智囊團,你們可以在內部會議上想方設法推卸責任,但在這種公開場合怎麼也想推卸責任呢?你們以爲記者們那麼好戲弄?以爲你們兜幾個圈子就能把問題兜過去?要回答的問題,還是要老老實實回答,你越兜圈子,人家越不會放過你!

果然,就有人說:“你們到現在都認爲自己沒有責任吧?以爲學校沒開門,就不應該承擔責任吧?”

有人說:“看來副市長是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了,是不是請老董書記回答這個問題?”

老董左顧右盼,希望哪一個局長能保駕護主?然而,沒一個人挺身而出,他們似乎都知道,如果說有,那教育部門將要承擔巨大的壓力,領導自然不高興。如果說沒有,記者們肯定不會輕易放過。

老董只得“嘿嘿”乾笑,說:

“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我們一直都在研究?這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得清的。”

記者說:“案件已經發生幾天了,你們還沒研究出結果嗎?你們的辦事效率是不是太低了?這種工作效率,與二河市的經濟發展一直上不去,是不是息息相關?”

老董說:“經濟發展和教育事業是兩個領域的問題。”

他說,經濟發展要講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就是政策的鬆寬,地利,就是環境地緣的配合,人和就是民心所向。這三者缺一不可。

他說,我們二河市經濟發展與珠??地區比,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我們也有鬆寬的政策支持,老百姓也迫切需要和努力奮鬥,但我們也要看到,我們卻存在着地緣上的劣勢。

他說,就青山市來說,我們二河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因此,我們比不上珠??地區,卻走在青山市的最前面。

談到經濟發展,老董倒如數家珍,口惹懸河,但記者們不賣他的帳,他們不是來聽你談二河市的經濟。他們只要他回答,是,還是不是。

老董又兜了一個圈子,還是沒能兜出這個問題。

看着他比副市長還要尷尬的樣子,李向東已經坐不住了。他心裡堵得慌,想這老董,搞什麼新聞發佈會?你這不是要自己出醜嗎?自己丟自己的臉嗎?像市縣人說的一句土話,你這是掰斷樹枝戳瞎自己的眼。

他站了起來,想離開會場,離開這個讓他極度汗顏的地方。然而,他哪裡想到,老董會錯了意,以爲他在下面坐不住,要到臺上來。要知道,老董此時就像一個溺水者,看到救命稻草,豈有不抓住的道理。

他說:“我們歡迎我們青山市的常務副市長到主席臺上來。”

李向東搖晃了一下,以爲自己聽錯了,但掌聲卻馬上響了起來。

這掌聲不懷好意!

這掌聲是要把一個庸官送上主席臺,再讓他丟人現眼!

李向東是逃不掉了,只能往主席臺上走。他的腿還沒好利索,一跛一拐的,很有一種敗軍之將的感覺。他一邊拐,一邊想,你老董準備了那麼些天,都這麼狼狽,我李向東能應付得了嗎?就算我能回答這第一個問題,能回答第二個問題嗎?能回答第三個問題嗎?他想,你老董早幹什麼了?你那麼尊重我這個常務副市長,早爲什麼不向我彙報?不徵求我的意見?由我李向東籌備這個新聞發佈會,完全不會那麼被動!

主席臺上的人早就把位子騰出來了。主席臺上的每一個人的桌前都豎着一塊姓名牌,因爲暫時上陣,李向東面前卻沒有那麼個牌牌,剛纔發問的記者不知是沒聽清楚,還是故意再要問:“這位剛上臺的是哪位領導?”

老董再次介紹,說:“我們青山市的常務副市長,李向東同志。”

李向東只得站起來,再次向大家點頭示意。

那記者問:“請問李市長,剛纔爲什麼坐在臺下?”

李向東說:“這次會議,主要是解決二河市的問題。我個人認爲,他們更瞭解二河市的情況,也應該由他們回答記者們提出的問題。”

他很清楚,接下來的問題會更尖銳。

那記者說:“現在,你又爲什麼上到臺上來了?是不是認爲,他們不能回答記者們提出的問題。”

李向東當然不能說實話,不能說自己並沒想要到臺上來,這都是給老董*上來的。他看了老董一眼,說:“從剛纔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我意識到一點,雖然,二河市委市政府對這次事件給予高度重視,也認識到,學校教育部門在工作中存在某些不足,但還是暴露出他們思想上認識還沒有完全到位,因此,作爲他們的上一級領導,我有責任責成他們重新認識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同時,也希望新聞媒體對他們今後的整

改進行監督。”

他只能這麼說,應該做出犧牲的時候,你不能不做出犧牲。你老董既然要我出來支撐這個局面,你就必須有這個心理準備。

那記者說:“這麼說,李市長認爲,即使學生在校外被綁架,學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向東說:“學校有一定的責任,這是無可置疑的。但是,對具體問題,我們必須進行全面分析。”

他說,大家都知道,學校有明文規定,每天七點半纔開門。也就是說,七點半之前,學生即使回到學校,也只能在門外等候。每一個家長,我想,應該是非常清楚的。

他說,我非常同情那位被綁架的學生,以及他的家長,對他們蒙受的傷害,表示同情!可幸的是,在公安警察的努力下,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偵破了這起綁架案,被綁架的學生纔沒有遭受更大的傷害。

他說,但在同情

之餘,我還是要提醒各位家長,不要忽略了自己的責任。學校有學校的規定,就像每一個單位每一個職業一樣,都有自己的紀律約束和規章制度,我們不能因爲某人違反了紀律約束或規章制度,造成了某種傷害,就否定他自身要承擔的責任。同情是一回事,但違規又是一回事。

李向東說:“學校出於管理上的原因,規定每天七點半纔開門,作爲家長,作爲孩子的監護人,有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是不是應該等孩子安全進入學校才離開呢?如果,家長能做到這一點,我想,這起綁架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或者說,是能夠及時發現及時制止的。”

第124章 市長髮火第1976章 出奇一致第1738章 制止副省長第154章 偏招第1486章 相約二河市第1314章 不合常理的決定第1417章 亮麗的閃身第1265章 不關你們事第521章 朋友兄長第790章 提高待遇第1569章第947章 假設敵第1238章 澄清第1614章 枝子睡着了第1128章 瘟神第936章 黨報黨刊第1462章 關係拉近了第1278章 你那老鄉是大老闆第1666章 你耍什麼官威第114章 美食節美食第367章 學校有學校的難第1993章 一查就能查到第364章 亂收費第1076章 百年妖精第710章 閉門羹第285章 你套我話第1664章 離他遠點第160章 方式不一第110章 財政局局長第1544章 雙管齊下第443章 省長視察第433章 就給你二百萬第1788章 我眼睛瞎了第825章 旅遊配對第1464章 你快幫幫我第1637章 最大缺點第854章 政治陰謀第224章 小倩的電話第586章 楊曉麗求情第761章 擺明車馬跟你幹第1692章 也有致命點第1965章 幫我帶話給表妹第15章 波浪村第1989章 不能鑽進死衚衕第196章 你是我第一個男人第763章 大書記的態度第1475章 你們這是活該第231章 雙劍合壁第985章 意外發現第1578章 一盤散沙第1317章 解決窩裡鬥第1935章 虎父無犬子第1195章 石市長第60章 在小姨子懷裡哭第1472章 我不介入第1016章 各自爲政第1514章 能於接受纔是真正的強大第1883章 例行公事第1289章 三點一線第1132章 老對手第1998章 鮮爲人知的鄉下第218章 借你這休息休息第1430章 腦神經緊張第966章 舊債第1049章 改革者的報道第1434章 有完沒完第1894章 不要重蹈覆轍第1621章 擊潰執行者第1189章 推卸不掉的責任第1769章 信心滿滿第469章 熟悉背影第1588章 連起碼的尊重也沒有第407章 離不開你這個女人第336章 會不會扶正第1146章 去重災區的重災區第1259章 表妹出馬第79章 鎮長明的觀點第1546章 推卸責任的辦法第719章 兩頭不到岸第969章 汪秘書的女朋友第718章 要忙的事很多第1429章 分工安排第848章 後院起火第548章 心虛底氣不足第736章 結果決不一樣第1571章第1407章 一點組織原則也沒有第1581章 心懷鬼胎第352章 好男人說飛就飛了第1690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150章 村長黃大力第584章 收回拳頭第610章 比試比試第1267章 不該推卸和忽略責任第1962章 威風掃地第911章 如坐鍼氈第96章 最佳搭檔第248章 你耍流氓第1116章 申報地級市序市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