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心境

大夏元年三月十八。

九國朝拜大夏皇帝的典禮在今日辰時末,於天德大殿外的廣場上舉行。

這是大夏之國威,是大夏皇帝之無上風采!

這當然是大夏之盛事!

朝中的官員們一大早就起了牀,一個個梳洗打扮一番,精神抖擻的上了朝。

觀雲城的百姓們這些天一直在議論着,他們的言語裡當然洋溢着自豪。

拓跋望這兩天在觀雲城的大街小巷走了個遍,心裡卻愈發的驚懼——觀雲城太繁華了!

大夏皇帝在百姓中的聲望太高了!

這裡居住着足足兩百餘萬的人口,這是什麼概念?

西夏國都興慶府,在最巔峰的時候,常駐人口百萬,就已經堪稱西夏之盛事。

而今的興慶府,僅僅只有八十餘萬人口,還多是婦孺老幼。

成年的男子在這些年的戰爭中上了戰場,許多人馬革裹屍再也回不來了。

整個興慶府籠罩在一片愁雲之中,彷彿有一股看不見的陰霾揮之不散,就連呼吸都讓人覺得壓抑。

可觀雲城卻截然相反!

這裡的商品琳琅滿目,這裡的人民臉上時刻都洋溢着歡喜。

他們說的最多的是他們的皇帝,還有他們那皇帝爲大夏描繪的錦繡藍圖。

他們的生命彷彿都被傅小官給昇華了,在他們的眼裡,大夏前途無量。

“你覺得大夏真的前途無量麼?”

“臣……臣不敢說。”

“都什麼時候了,呆會咱們就要去皇宮了,還有什麼不敢說的。”

拓跋玉沉默片刻,說道:“臣以爲……至少在傅小官有生之年,大夏前途無量。”

“你的意思是,西夏併入大夏,也會前途無量?”

拓跋玉連忙躬身一禮,“這……這就要看陛下您的想法了。臣斗膽說幾句,併入大夏,按照在觀雲臺大夏皇帝所言,西夏自治,陛下依然掌管着西夏,但……陛下就不再是陛下了,陛下成爲西夏自治區的總督,就是向大夏皇帝稱臣。”

“此爲其一,其二則是大夏採用的統一科考之法,臣聽說就連遠東道、就是以前的琉國,而今也是採用的大夏統一的教材。這是在文化上的歸化,也正是大夏初建時候,傅小官所推行的國策……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行同倫。”

“在臣看來,也就是若干年之後,西夏將不復存在,世間將只有一個叫着大夏的國家。”

“所以,這就得看陛下您的取捨了。”

拓跋玉的這番話說得並不隱晦,但他還是沒有明確的勸拓跋望放棄皇權。

因爲皇權這個東西,一旦拿起再想放下,這需要有斷腕的勇氣。

天下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砍掉自己的手讓皇權落地,哪怕這皇權落了地百姓才能得以翻身。

拓跋望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這些日子他睡得很不好,輾轉反側,也是基於這個想法。

後顧之憂當然是有的,比如傅小官翻臉不認人,當然這個可能性不大,畢竟他傅小官是大夏皇帝,一言九鼎他理應有這個氣度。

但百年之後呢?

當大夏換了皇帝,西夏自治區還能一如既往的自治麼?

沒有人敢於去保證,因爲人的心是不一樣的。

放棄皇權,西夏百姓便可涅槃重生,籠罩在興慶府上的那陰霾恐怕就會散去,就像曾經夷國的太臨城一樣。

放棄皇權,就意味着西夏這個國家就此不存,皇族也將就此消失。

若是不放棄這皇權,拓跋望相信傅小官一定會袖手旁觀,那麼遼朝自然得利,西夏的百姓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

放也難,取也難。

在這一刻,拓跋望無比的糾結。

拓跋玉在此刻放上了最後一根稻草——

“陛下,臣再斗膽說一句,與其做亡國之君,莫如退一步,或許會海闊天空。”

拓跋望心裡一震,作出了決定,但他說的卻是:“等朝拜會的時候再看看。”

……

……

耶律丹和耶律化也啓程在前往皇宮的路上。

馬車裡,耶律丹撩起車簾看了看才從夢中醒來的觀雲城。

觀雲城裡已經充滿了生機,街邊的早餐鋪子盡皆開了門。

趕早的商人已經有人坐着了鋪子裡,挑着擔子的農夫或者行商已經行走在寬闊的大街上。

這裡的一切,都那麼的令人迷醉。

這是遼朝國都大慶府難以比擬的繁華。

馬車路過了杏林記的鋪子,裡面的香味兒迎風送來,耶律丹望着那鋪子笑了笑,說道:“殿下,等今兒這朝拜會結束,臣請殿下來這杏林記嚐嚐這裡的點心,味道極美,殿下嘗過之後定會覺得不虛此行。”

耶律化淡然的看了一眼耶律丹,老丞相確實老了,這種時候他居然惦記的是這吃的!

“丞相的美意本王心領了,本王倒是覺得……當一個國家沉於紙醉金迷的生活中之後,恐怕骨頭就沒有那麼硬了。”

“這幾日裡本王也出去走了走看了看,還去流雲臺喝了兩杯酒聽了幾首曲兒。”

“本王的看法和丞相有些不一樣,本王認爲,流雲臺夜夜笙歌,十里平湖都瀰漫着奢靡之味道,這反倒是說明大夏人不思進取,毫無危機之意識。”

“所以這樣的錦繡,便仿若沙上建塔,只需要一道浪花撲來,它便會垮了。丞相覺得本王之言可有道理?”

你是太子,你是遼朝未來的國君,我是丞相,是你的臣子,恐怕等不到你登基我就退位了。

耶律丹笑而頷首,“殿下之言自然有理。老臣老了,老了就免不得兩眼昏花,呆會朝拜,臣請殿下一力爲之,爭取爲遼朝謀得更多的利益,以免老臣折了腰,向大夏皇帝卑躬屈膝,丟了遼朝和殿下的顏面。”

耶律慶瞳孔一縮,這老東西顯然是以退爲進,老東西嘴上說的好聽,但內心裡卻在堅持着他的看法。

本王原本僅僅是看看,幸虧本王來了,既然如此……“那本王可就不和丞相大人客氣了!”

耶律丹拱了拱手,“殿下不必客氣。”

此間沉默。

耶律丹撩着車簾看着外面漸漸車水馬龍的景象,耶律化沒有看到他那張老臉上的悲傷、絕望,還有悲天憫人的模樣。

他那模樣僅僅持續了數息便消失不見。

他在這一瞬間作出了一個決定——無論朝拜會結果如何,回到遼朝,務必得阻止陛下那狂妄之想!

蘇長生,你個才人生的棄子,你這是要將遼朝帶入萬丈深淵!

你,該死!

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起波瀾第五百二十四章 櫻花第兩百五十七章 農事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兩百二十二章 欺人第三百零七章 門房第八百八十四章 罐頭第五章 跟我走吧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戰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那一聲響徹天際的聲音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秘密第九百七十章 琉國第九百二十五章 千碑石前的懷念第七百五十二章 歸家第兩百九十六章 百鳥來朝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師兄的鳥第六百九十一章 裂第七百七十八章 黃雀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再回金陵第六十五章 她又來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捷報!第六百一十八章 長公主 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堅持第一百三十章 清風細雨樓第兩百一十章 斷第八十三章 離別第一百三十一章 有黃葉飄於窗前第五百二十五章 做賊心虛徐懷樹第八百七十六章 插秧第八百零四章 樊天寧的春天一千零六十五章 天青色等煙雨第兩百五十一章 傷離別第四百九十九章 四道旨意第八百二十四章 逼宮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心境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其樂融融第一百二十七章 襲殺第兩百七十六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苛政猛於虎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煙雨長安第二十二章 純陽心經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大雪山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師兄們第二十五章 上林洲之夜第四百四十九章 挖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那點菸雨第四十四章 今日之日多煩憂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苦口婆心第九百二十九章 那點菸雨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鬱金香第六百零二章 隆恩第六百四十章 一口棺材第九百二十五章 千碑石前的懷念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新詞第二百零一章 交鋒 上第九百九十一章 振興經濟之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古道邊 (第一更)第九百六十七章 下野軍港第四百三十八章 煙花滿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新詞第兩百八十三章 幸災樂禍第一百五十二章 藝術第五百六十八章 圍城第五百九十章 民生第五百五十三章 老子砍死你們!(第十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均田制第五百一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生擒敵軍大元帥第六十五章 她又來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瘋狂的股票 上第九百五十四章 崩潰第三百九十五章 終究要面對第六百八十六章 啓程第四百四十八章 納士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洛郎谷之戰第兩百九十二章 觀雲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少年情誼第五百三十二章 沃豐道道臺第五百九十七章 夫人們在打麻將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西行第四百五十二章 認購第九百九十一章 振興經濟之路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西行第兩百八十三章 幸災樂禍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商業第四百三十六章 我養你七十年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枯蟬的決定第二十九章 不得閒第九百八十四章 天機閣閣主第三百一十一章 道院的弟子們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那一夜第七百三十四章 鴻門宴 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鄢兄,破費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歸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臨安城的夜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玫瑰第三百八十四章 歲月不靜好第五百二十四章 櫻花第七百九十五章 軍歌嘹亮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