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節日

大年三十,汴安城到處是一派喜氣洋洋。

百姓們通常會在元旦前幾天就把過節需要的一些用品採購好。每家每戶都要“淨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門神和釘桃符,主要是爲了驅邪避災,祈求新年好運。門神用的是古代傳說中能打鬼驅邪的鐘馗,在自家的大門上貼桃符,桃符就相當於春聯以及福字。

除此之外,窮苦人三五人一隊會打扮成婦人、妖魔鬼怪的樣子敲鑼打鼓,挨家挨戶的要錢,俗稱“打夜胡”,也叫“打野狐”,是一種習俗,驅鬼除邪的形式。這大概也是窮人們一年中唯一一次理直氣壯的“討錢”了吧。不過,這總讓蕭七發想起萬聖夜晚上小孩子化妝成鬼怪沿街要糖果的場景。

除夕夜,爆竹的聲音連綿不休。不但如此,爆竹的種類還非常繁多,使用火藥的爆竹,一般用紙裹成的紙筒和麻莖裝火藥。這種爆竹危險性降低,燃放較爲安全,又叫“紙炮”,是孩子們過年時最喜歡燃放的鞭炮。對於早已經習慣禁放的蕭七發來說,這倒是激起了他的興致,和家中的小丫鬟們玩得紙炮玩得不亦樂乎。

除夕夜,尋常百姓家都會圍爐而坐,飲屠蘇酒、吃團圓飯、博戲、歡笑,守歲一夜。“屠蘇酒”,也被稱爲“歲”酒,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屋,因爲是在這種房子裡釀的酒,所以稱爲屠蘇酒。這種藥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在歲末年初飲用再好不過。

蕭七發與蕭得意和錢月英一起吃了團圓飯,一起說說笑笑,這麼些年了,難得如此和諧的節日氛圍。蕭得意和錢月英都多喝了幾杯,放過爆竹後就去休息了。

除夕夜燃放的爆竹叫“封門爆竹”,放過這道爆竹後,家人不能再到外面出去行走,而是一起圍着火盆守歲,等待着新年的到來。與蕭七發前世不同,這一天,午宋國的長輩父母不需要守歲,而他們的孩子則需要守一整夜。

由於在除夕的白天以及元旦的這幾天,大部分的長輩一直在繁忙的準備,操勞了許多大小事務。因此,他們在除夕夜這天必須要好好的休息,爲第二天給親朋好友拜年做準備。

一般來說,如果不讓孩子去拜年,孩子會哭鬧,所以纔會讓他們去守歲。這樣,小孩子白天才能呼呼大睡,也可以避免他們去商販那裡買各種玩意兒,亂花錢。

當然,家長們是不會把這些原因告訴自己家的孩子們。他們只會向孩子說一句諺語:“守冬爺長命,守歲娘長命”。

蕭七發已經大了,蕭得意就把話說開了,告訴了他這個秘密。但是,家中只有他一個男丁,所以,守歲的事情,他自然還是當仁不讓。這讓蕭七發有些想念惜月,前面幾年,都是惜月陪着他度過的守歲的夜晚。

不過,大家都睡了,他一個人清醒着,也正好可以想想整個事情的操作。天氣晴朗,空氣中滿是爆竹燃放後的味道,蕭七發一個人在院子裡踱着步子,厚厚的袍子穿在身上很是暖和。

蕭七發一人在想,這件事,不能告訴太多人,不然,萬一誰不小心走露了風聲,整個事情就白安排了。

蕭得意肯定是要知道的,但錢月英就暫時別說了,不然到時候怕是裝得不像。惜月不必瞞她,自己總不能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程王府上的人,不能告訴,但是小雨睛提前要做做工作,小孩子年紀太小,可別給她造成什麼童年的陰影纔好。其他的人就不說了,但是乒乓球的生意不能丟,這個要提前做好安排。那就要給自己個新的身份了,既能合理接觸這生意,又不能引其他人懷疑……自己的一衆紅顏知己,是個麻煩,梅娘那裡要告訴她,不然她再去尋個短見,可如何得了……還有衛辰,得讓他知道,他得心安,才能把事情做好……

整個晚上,蕭七發都在思考着這些事情。

一夜轉眼而過。初一天亮,蕭大合過來給蕭七發見禮,讓他去主持開門禮。正月初一早上所燃放的爆竹,叫“開門爆竹”,或“開門炮”。早期是爲了驅惡避邪,後來則是爲了“迎新”,表示“開門大吉”、“開門有喜”。但開門炮的燃放更有講究,只放三響,不能多放。

蕭得意和錢月英用過早餐,要出去“拜年”,無論做官的還是平民百姓,一早就開始出門互相慶賀新年了。

本來蕭七發也要出去走走,但是想想自己相熟的從靈公主、程王爺一家都要參加宮裡的活動,惜月也入宮陪鄭貴妃……再說家中也要留人待客。就讓蕭得意和錢月英出門,自己留守家中。

……

午宋國以冬至、元旦、寒食……爲大節日,由於元旦是最爲正式的節日,午宋國規定是七天假期。除了京官三品以上,需要在初一到皇宮去,在這七天,人們可以盡情的享樂。

元旦這一天,皇宮內要舉行隆重的大朝會。一大清早,皇帝要起身上朝,先虔誠上香,“爲蒼生祈百穀於上穹”。

然後,皇帝便開始在宮廷內舉辦飲酒賦詩的活動,作爲朝廷慣例,每年元旦都要舉辦一次。

除了舉辦飲酒作詩活動,還會舉行國宴。有許多教坊司的藝人前來表演歌舞雜劇等文娛節目,這與蕭七發前世的春晚非常類似。只不過春晚是給全國人民觀看的,而教坊司表演的這些文娛活動,僅僅是給皇帝貴族以及官員們看的,平民百姓只能遠遠的駐足觀看。

由於這些年午宋國繁榮昌盛,在元旦這一天,還會有許多其他周邊國家的使臣前來祝賀。

……

初一京城的官員們安排這麼多,許多士大夫由於應酬太多,忙不過來,無法一一登門向親朋好友、同僚拜年,便委派家人手持自己的“名刺”前往拜賀,蕭七發就代蕭得意收了幾十封這樣的“名刺”。

而蕭府作爲富貴人家,前來投刺賀年的人太多,蕭七發也不能一直站在門口,便在大門口掛一個紅紙袋,上書“接福”二字,接受各方投刺。

拜完年的就可以開始愜意的“逛街”了。過了巳時,見已經沒有客人來了,徐龍徐虎跟着,蕭七發也換裝,帶上帽子出去逛街。

正月初一,汴安的四座城門外早就搭好了綵棚,沿街售賣過節應季的小物什,也有一年到頭受歡迎的冠梳、珠翠、頭面、衣着、花朵、靴鞋、玩具之類的貨物。

午宋國女性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富庶人家的女眷們也會跟着家中的丈夫、兄長出門縱情觀賞關撲場景,有的還會進入歌館、舞場觀看。

這裡的關撲指的是一種以商品爲誘餌賭擲財物的博戲,這在午宋本是禁止的,但是爲了讓大家感受“年”的魅力,汴安府在正月初一的時候特例開了“關撲”,讓辛苦一年的百姓好好地玩樂一番。所以初一在內的三天裡,汴安城中的大街小巷裡,到處有人用食物、小玩意兒、柴炭一類的東西,吆喝着人來關撲。

蕭七發笑着讓徐龍徐虎也玩一下,他出錢,這兄弟倆本就武功高強,竟然贏了不少,抱着一堆東西,倒也是喜氣洋洋。蕭七發想着,他們爲了保護自己,節日都沒辦法和家人一起過,這也算是一種補償。

一路走過去,汴安街頭最多的就是大大小小的酒樓、正店、食肆、小吃攤。全家老小拜完年、逛完街、歌舞都欣賞之後到相熟的酒樓、館子撮一頓在汴安早就不是什麼稀奇事。

而早上出去前,蕭得意就和蕭七發說了,午時一起到粵香樓去吃,這個酒樓是蕭得意平時喜歡的,中午約了錢月英一家在此聚聚。

蕭七發過去露了個面,給錢老爺問過好,就藉故退了出去,他要獨自享受一下蕭七發這個身份下的節日。

自冬至過後,汴安府就開始搭建元宵節皇帝與民同樂的山棚,也是從這時起,汴安的百姓和遊人就開始聚集在御街上看熱鬧。

人多就是生意機會,京城裡的“藝人”們可是沒放過這個機會,紛紛扎堆在御街兩邊的廊下,表演各種異能奇術、歌舞百戲,一出接一出,也是汴安城正月裡瞧熱鬧的好去處。

蕭七發帶着徐龍徐虎一路走過去,這兒看看,那兒逛逛,很是愜意。

第三十九章 備戰第二十九章 李老三式第一百零八章 採納建議第四十七章 錢途光明第七十二章 選址第七十二章 選址第十四章 逛酒樓第十五章 定風波贈梅娘第九章 詞竟寫得如此之好第一百一十章 發現端倪第八十三章 所需人才第八章 該如何待你第五十章 功法突進第四十六章 財源滾滾第四十四章 推廣第二十四章 兩首佳作第六十四章 錦城樂(一)第六十九章 完美收關第五十三章 離京準備第三章 這就來求您了第一百零四章 戰前謀劃第三十三章 告一段落第六十一章 遇匪第六十二章 達錦城第五十九章 遇妙人(二)第一百章 斷其財路第七十章 夜宵火鍋第八十六章 尷尬下水第四十五章 打基礎第四十七章 錢途光明第六十三章 第一餐第十一章 有內幕第十九章 富二代的早餐第二十四章 兩首佳作第一百一十三章 擺他一道第三十章 四皇子第二十七章 波雲詭譎第八十六章 尷尬下水第二十四章 兩首佳作第九十一章 返程第一百一十二章 公子可好第五章 取保候審第二十一章 個人的選擇第五章 取保候審第二十八章 浮上水面第一百一十章 發現端倪第六十七章 選秀會第六十五章 錦城樂(二)第五十三章 離京準備第八十二章 股權安排第九章 詞竟寫得如此之好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見玉爲第九十二章 志同道合第三十章 四皇子第三十一章 刻意的安排第二十七章 波雲詭譎第六十六章 醉鴻福第二十一章 個人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二章 突發情況第二十六章 蕭家有才子第八十章 三皇子第七十章 夜宵火鍋第一百二十二章 突發情況第七十六章 錦川書院第四十一章 少女偶像第九章 詞竟寫得如此之好第十六章 滿江紅姝麗第六十三章 第一餐第一百二十二章 突發情況第三章 這就來求您了第一百零三章 二皇子的謀士第四十六章 財源滾滾第三十八章 佈局第一百零九章 心狠第十七章 西院兒的改變第九章 詞竟寫得如此之好第七十七章 堅定思路第四十四章 推廣第三十七章 認親第四十四章 推廣第五十九章 遇妙人(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公子可好第二十三章 五燈齊明第五十四章 臨行第六十一章 遇匪第九十三章 歸家第六十五章 錦城樂(二)第七十九章 信與家書(二)第九十五章 不期而遇第一百二十一章 最終方案第九十五章 不期而遇第十八章 惜月的身世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宿第二十一章 個人的選擇第十七章 西院兒的改變第六十二章 達錦城第九十章 別了,朋友第十三章 一報還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