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如之奈何

崇明島來的捷報已經鼓舞了廣東的諒山軍。

此時,這三十餘萬軍馬已是枕戈以待,磨刀霍霍。

統領大軍的,乃是何健,何健受命節制三軍,目標自是江西。

只是這山嶺連綿數百里,而琪國公丘福卻是藉着地勢龜縮據守,他倒是一點都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對於防務不夠堅固的州府,索性就直接放棄,而一旦諒山軍突擊堅城,便不斷的增強防衛,與諒山軍鏖戰,反覆爭奪。

一些州府直接丟了出去,結果卻給諒山軍造成了麻煩,因爲當地的地方武裝的抵抗也尤爲激烈,一些地主士紳組織了鄉團,給予諒山軍制造了不少麻煩,即便是將其彈壓住,可是這些人畢竟是地頭蛇,表面上臣服,暗地裡卻是資助一些反諒山的份子,諒山軍不得不加強各地的防衛,抽調出大量的兵馬,只是兵力一分散,反而給了丘福可趁之機。

就在三日之前,在一場豪雨之中,明軍襲了南康縣,擊潰一營諒山軍,並且奪取了諸多輜重。

整個江西已經陷入了犬牙交錯的拉鋸狀態。

而對於何健來說,眼下最麻煩的卻不是眼前的明軍,而是補給。

諒山軍許多次戰役不能迅速地解決對手的根本問題也就出現在補給上頭,這種近代化的軍隊雖然作戰能力高效,殺傷力強大,本質上卻都來源於強大的補給,沒有充足的火藥就不能將武器的實力發揮到最高。沒有足夠的糧食補給,將士們半飽着肚子。就難以進行復雜的高難度戰術動作,沒有草藥,傷亡的情況就會十分嚴峻。

而這些懸而不決的問題都出自補給。

這已是何健第十七次修書前往諒山了。

可笑的問題在於,何健在這邊催促補給,而諒山那兒的物資卻是堆積如山,這裡頭的癥結其實無非還是運輸二字。

諒山那兒提出來的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就是修路。

自桂林修建鐵路延伸至韶關,一旦修通。那麼源源不斷的物資便可通過諒取道桂林,直達韶關。

諒山的長項也唯有如此了,反而在徵集民夫方面遠遠及不上朝廷,朝廷徵募民役乃是常態,可諒山的人力很貴,又無徭役之法,一旦徵募數十萬人就會造成工坊人力奇缺。又將大大的打擊各大工坊的生產,因而除了鐵路,幾乎沒有其他的選擇。

如今鐵路已經開始四面開花,而爲了保障韶關鐵路的快速貫通,夏元吉幾乎是坐鎮韶關,每日敦促各段鋪設鐵路的人員加緊趕工。

只是這一切仍舊需要時間。對於何健的要求,也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誡,讓他努力堅持。

何健對此也是無可奈何,唯有苦笑以對。

……………………………………………………

反觀丘福這兒也是不容樂觀,雖然他堵住了諒山軍的攻勢。可是明軍的實力終究是遠遠及不上諒山軍,每次與諒山軍作戰。明軍的傷亡都是極大,當崇明島之戰的消息傳來,軍中已經震動,突然有了一支諒山軍馬出現在了京畿,金陵那兒有一種風雨飄搖的感覺,這使大家更加擔心起來。

絕大多數的軍中諸將的家小都在金陵,眼前的諒山軍又是咄咄逼人,所有人都陷入了鏖戰,如此一來,軍中已生出了許多議論。

丘福一直在勉力維持,可是當得知了崇明出現諒山軍的時候,他便知道自此之後,整個江西就只能靠自己了。

金陵一旦受到威脅,那麼對於天子,對於文武百官來說,一切的資源都將用於京畿,因爲這纔是根本,至於江西,眼下朝廷唯一能做到的,只怕也唯有維持現狀而已,也就是說,自此之後,朝廷將不會再往江西發一兵一卒,不會再有任何支援,一切只能靠自己。

只是眼下,江西的明軍經歷過數次鏖戰,已經傷亡慘重,若是沒有源源不斷的補充,天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丘福的心情開始變得越來越焦躁起來,這種緊迫的形勢讓他愈發的幻想於在一次軍事部署中佈置一個陷阱,重創諒山軍主力,以此來緩解眼下的局面。只是他越發急迫就越是心裡清楚,這樣的軍事冒險極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於是他有時變得亢奮,激動地看着地圖,腦子裡冒出一個又一個貪功冒進的主意,有時卻是清醒了,搖頭苦笑,很快將此前‘幼稚’的念頭拋之腦後,並且告誡自己必須求穩,稍有疏失就是萬劫不復,朝廷已經退無可退,已經沒有什麼可輸的了。

他並不忠於眼下的這個天子,可是他忠於這個社稷,樂於承擔這份責任,他是靖難之後,碩果僅存的一員老將,絕不能讓自己晚節不保。

只是……這種精神上的折磨,已讓他身體大不如前,頭上更增華髮,兩鬢斑斑,到了陰雨天氣,全身的骨頭便疼得咬牙切齒。

這位老將的疲態,大家都看在眼裡,讓所有人心裡,更增了幾分不確定。

……………………………………………………

雲南的沐家,已經開始進攻川桂了,十萬人馬分兵兩路,叩關而擊,這兒的明軍戰力低下,根本等不到朝廷的馳援,如今一座座堅城開始失守,戰火綿延數百里,沐晟的進展倒是神速,浩浩蕩蕩的大軍已抵成都城下,朝廷的整個西南半壁已是岌岌可危。

誰都不曾料想到,只是短短一年時間,諒山軍就已有了與朝廷一決死戰的資本,此時此刻在這危卵之下,各地的戰報送至京師,每一次帶來的都是糟糕至極的消息。

朱高燧徹底慌了。

文武百官已是無計可施,清議裡頭依舊還是各自仁義之師,必定破賊的可笑爭論,倒是近來,手談越來越流行,玄學亦是喧囂塵上,秦淮河上,照例還是華燈四射,鶯歌燕舞,醉生夢死的讀書人們,在這朦朧薄霧籠罩的湖面無數紅粉的擁簇下,敘說着報國成仁的理想,天下無數條錦囊面妙策,竟是十之八九都出自這裡,許多悲憤和嬉笑怒罵的詩詞,照例還在這裡傳閱,每日從這裡人的口中,諒山軍覆滅的次數已經超過了數百,所殺的賊人足有千萬。

只是這些話騙得到自己,騙得到尋常士紳百姓,卻是騙不到朱高燧,形勢的日益嚴峻,已使他開始茫然了,最糟糕的是,徐景明這時候還不消停,屢屢要求前去鎮江,與諒山軍一決死戰,這個傢伙屢屢壞事,朱高燧早懷有了殺心,偏生眼下卻又對他無可奈何。

可是此人屢屢上書,鬧得滿京城都知道定國公又要報國,倒是鼓舞了不少人,可與此同時,不少非議卻又流傳出來,定國公允文允武,又是忠心耿耿,眼下朝廷危如累卵,爲何閒置定國公不用?

越來越多的大臣開始屢屢上書,亦是希望定國公能夠出戰了。

這是一種臨時抱佛腳,和落水之人抓稻草的心態,眼下諒山軍相距這裡已經不足數百里,誰知道這些諒山賊,什麼時候兵臨城下,大家的家小都在金陵,想逃都沒處逃,金陵之中又無勇將,此時此刻,風雨飄搖,於是大家開始幻想此時出現一個武曲星,能率軍大破賊軍,解除眼下的困境。

正因爲這種心理,大家才巴不得讓徐景明去建(送)功(死)立業。

只是朱高燧卻最是深知這其中的底細,他哪裡還敢讓徐景明出戰,這個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自然是乖乖圈養在京師爲好。

可是眼下羣情洶洶,朱高燧無可奈何,只好下旨,命徐景明爲大明門守衛,謹守宮中門戶。

朱高燧已經徹底的無可奈何了,他如今的口頭禪永遠都是計將安出,都是如之奈何,只是回答他的人已是寥寥,即便有人跳出來,給了他答案,可大多數都是書生意氣,過於沉湎於幻想的言辭。

朱高燧已經開始酗酒,幾乎是通宵達旦的飲酒作樂,唯一讓人覺得神奇的是,他整夜酗酒,第二日清晨竟還能打起精神接見大臣,與大臣商討軍務。

………………………………………………

第162章 吾皇萬歲第474章 兇名在外第752章 鴻第506章 敕命都指揮使第254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130章 牽連甚廣第671章 秋後算賬第483章 人生得意第847章 碾壓第232章 不死不休第503章 大局已定第30章 罪無可恕第349章 公道第109章 逆鱗第288章 丘八們瘋了第572章 來吧 世仇第565章 後方緊吃第100章 衝我來第267章 喜上加喜第284章 秋後算賬第141章 打擂臺第477章 榮華富貴而已第573章 一決雌雄第684章 利在千秋第289章 老虎打不着第684章 利在千秋第407章 哪裡來的船隊第278章 地動山搖第469章 欺人太甚第763章 鋌而走險第785章 風暴來臨第758章 風 流王爺第250章 你惹錯人了第153章 重賞第404章 雄主第782章 光復第136章 做大事第849章 決鬥第791章 聖心第87章 機會第82章 規矩第915章 天子之怒第734章 殺人夜第520章 摩拳擦掌第712章 恩旨第102章 誰和你開玩笑第524章 必勝第888章 改制第393章 豈有此理第746章 知兒莫若母第147章 力挽狂瀾第376章 南疆明珠第435章 決戰紫禁城第756章 鐵騎第400章 該論功行賞第534章 天子召問第891章 惡人第484章 誰和你講道理第324章 雷霆之怒第683章 入宮第22章 不解風情第805章 調虎離山第405章 石破驚天第741章 爭梨第650章 收拾你第506章 敕命都指揮使第463章 做我的敵人,還是做我的朋友第226章 怒火三丈第16章 伏誅第243章 陛下的心思第389章 蓄勢待發第708章 其罪當誅第161章 作死第472章 父子反目第398章 夠了第912章 母儀天下第686章 聖裁第311章 給我一個公道第148章 皇帝的最後決定第691章 我們之中出了一個叛徒第598章 格局大變第895章 新的世界第168章 我他之下豈容他人鼾睡第616章 殺機畢露第867章 護駕還是勤王第67章 驚天動地第474章 同心同德第254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305章 欺人太甚第509章 真相如此第490章 捋起袖子拼命第73章 三頭六臂第299章 土皇帝第348章 殺機畢露第429章 殺一儆百第545章 京師大亂第752章 鴻第912章 母儀天下第98章 得罪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