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雞同鴨講

馬鈺萬萬想不到,這定南王府終究還是委派了人前來迎接了。

來人並不是凶神惡煞之徒,也不是帶着刀劍的武士,而是一個王府的客卿,專門負責招待朝廷命官,此人頗爲圓滑,是自來熟,自然免不了要寒暄。

所謂寒暄,其實就是相互試探。

這位客卿自是希望從中及早得知馬鈺此來的目的,除了欽差之外,還負着什麼使命?

可對於馬鈺,則是急需要知道定南王對朝廷的態度,這反呢還是不反呢,是猶豫不決呢,還是痛下決心呢,是心中懷有敬畏呢,還是不屑於顧?

如此一來,對話自是必不可少。

“學生張海,奉定南王之命恭迎天使,天使遠道而來,身心疲憊,滿是風塵,定南王說了,今日就不宜親迎,還請天使在就近的驛站暫時下榻,明日清早,王爺自要親自登門,負荊請罪,還望天使海涵見諒。”

“哪裡的話,定南王殿下的安排甚是妥當,本官確實是累了,此時宣佈聖命,恐有不敬,還是先歇一日,也給王府那兒一些準備的時間。”

“噢,張先生,聽你口音,似是江西人?”

“不錯,學生正是江西人,出自江西宜春府。”

“若是宜春府,那麼當年豈不是寧王轄下?寧王有一次子,就封的便是宜春吧,那兒倒是個好地方,四季如春啊,戶部的施主事,據說就是宜春高安人,此人是老資歷,洪武年間的進士,只可惜,老咯,陛下雖有重用的心思,偏生他身子骨不好。也只好作罷。”

“施主事確實乃是學生同鄉,其實算起來,大人也算是半個同鄉,大人乃是湘人,宜春距離湖南也不過一步之遙,諸多習俗,俱都類同。學生記得宋時便有湘人填宜春,因而這宜春的客家人頗是不少,說來也可笑,學生現在在這諒山,其實也算是客家人,不過這兒的人。哪個是當地土人?十之八九是四面八方來的,便如那無數條潺潺溪水流入了江河,哈……說這些,大人不會見怪吧。”

“這是哪裡的話,本官就愛聽這些,今日本官來這裡也算是大開眼界了,總是覺得這裡的人和他處不同。”

這位張先生便笑了。道:“這是自然的,這兒是融會貫通之地,何謂融會貫通,便是三山五嶽,天下各省,乃至西洋諸國,什麼樣的人都有,大家彼此相處在一塊。大人可知道最大的益處是什麼?”

“這卻是不知了。”

“大人啊,學生說出來,你別笑話,我看大人乃是隨性之人,這才願意說出自己的一些淺見,莫要見笑便好。依學生的一些淺薄見識,人有百種。這兒聚集的人來自天涯海角,這各處的人,所見識的不同,就如那松江府來的。往往善於紡織,四川來的,錦緞最是擅長,粵地的吃食花樣最多,便是占城,那也是最善種稻,如此種種,各地的人,都有他們的長處,若是他們只是拘泥於一地,那倒也罷了,可是各家的所長在此融匯在一起,松江織布有這樣的技藝,而福建的織布又有那樣的技藝,最後融匯在一起,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良,並且對各地的技藝進行借鑑,豈不是事半功倍?別的不說,說了也是難懂,單說這吃食吧,咱們這兒,天南地北的菜色都有,贛菜、粵菜、川菜還有南京、天津衛、北京城的各種糕點小吃,應有盡有,來往的客商,落腳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北街那兒吃喝,在這諒山,可吃遍全天下的美食。”

“這些都是咱們天策將軍所說的交流,人有了交流,眼界兒就高了,眼界纔是最要緊的,大家聚在一起,所看到的事物,每日都是不同,千奇百怪,慢慢接受消化,每日所聽到的,所見到的,都是新奇事物,如此一來,他們便不再是尋常的愚民,你看那些鄉間的農夫,他們一輩子呱呱墜地開始便在那村落裡生活,走最遠的,怕也只是幾十裡外的集市,一輩子下來,打交道的人也就是那麼一些,他們都侷限於一地,每日見的依舊是那山,是那水,是那田,這一輩子所有的見識,大抵也就是如此了,這樣的人,見識淺薄,即便是那些達官貴人,又能好到哪裡去,大多數眼睛只落在那麼一處,永遠拘泥於那麼一丁點的方寸之間。大人,學生以爲,歷朝歷代以來,士農工商,看到的只有一樣東西,那便是暮氣,暮氣沉沉,天地只有這麼大,能有多少的見識,這天下之人,有的是絕頂聰明之人,他即便是坐井觀天,也能推陳出新,鼓搗出新鮮的東西,只是可惜,這新鮮的東西即便是有用,也不過是造福於一隅之地,並不能推廣開去,結果就是,這數百年來,諸多的巧技和文章、思想,都漸漸失傳,所謂昔非今比,便是如此。因而這諒山最大的好處就在於,這裡聚集了四面八方的人,只要有一人有新的思想和改進,很快便能流傳,緊接着後人根據這些,步步改良,即便是一個最粗鄙的匠人,他的見識,放在大明,也不是尋常人可比的。”

這些東西,張海說的吐沫橫飛,可是馬鈺卻聽的沒甚意思,因爲他的來意很明確,諒山什麼改良,什麼融會貫通,其實都和他無關,他最緊要的反而是想探知郝家的態度問題,可是這張海卻是滴水不漏,說到這些雜學怪談,倒是興致勃勃,可是對於定南王的心思卻是絕口不提。

其實張海的話,若是他肯用心去聽,多少也能讓朝廷受用的,因爲張海的話裡揭示了一個道理,即所謂的先進和後進的問題,後世的書刊裡往往都說工人代表的乃是先進生產力,是所謂的急先鋒,而農民有它的侷限性,這倒絕不是對農人有什麼歧視的意思。

根本原因怕就是城市和鄉間的區別了,工人在城市,數千數萬的聚集,每人一個信息相互交流在一起,便等於一人就有數千數萬的信息,他們瞭解工坊運作的方式,知道生產的流程,也就更容易接受新的東西,而農人更像是現在的朝廷,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所聞所見都是相同,外面的世界什麼樣子,是好是壞,他們沒有足夠的想象力,也不可能能夠想象,所以社會可以讓前者推動着前進,至於後者,若是他們的生活狀態不去打破,即便是循環數千上萬年,他們依舊還在那裡兜着圈子,反反覆覆。

諒山最重要的便是建立了一座城市,而這座城市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同時建立了工坊,培育出了一批圍繞着工坊的人羣,這些人有商賈,有工匠,有爲商賈和工匠提供精神娛樂或是衣食住行的百業出來,這近百人聚集的地方,但凡出現新的東西,便立即會傳播開,任何一樣所謂的家傳手藝或者絕活,在推廣之後,技術一步步的進行積累,不斷的推陳出新,再不斷的醞釀了這繁榮的場面。

反觀金陵,固然也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可是那裡只是天子腳下,是行政中心,真正成爲主角的,上千年來,都是所謂的王侯將相,是那些進京趕考的讀書人,各行各業,幾乎都是圍繞着這些人服務,催生出來的一切職業,絕大多數都只是爲他們提供便利。那些主導着金陵的人,纔不關心什麼技藝的革新,纔沒有興致去管怎樣打通商路,他們永遠圍繞着的,無非就是經義文章,是聖人學問,是如何爲人,如何處事,如何指點江山。

這是兩種截然相反的形態,其實兩種形態,說不上好壞,並非是說金陵的王侯將相們吃人,這諒山的商賈財閥們就不吃人,任何一種統治者,其實都是吃人的,甚至可能商賈財閥們的吃相更難看一些,只是以他們爲主導建立的東西,圍繞着他們的工坊所凝聚出來的數十萬匠人,卻是打破了舊有的許多枷鎖,他們所代表的就是先進。

馬鈺呢,來自金陵,自然而然也絕不可能會理解到這些東西,他心裡想到的依舊是王侯將相的那一套,因而對他來說,這些東西終究使他嗤之以鼻。

幾番試探下來,張海卻大多把話題轉移到諒山的一些知名吃食和特產方面,他甚至說笑道:“其實說到特產,這諒山還真沒什麼特產,只不過天下四海,無論是哪兒的特產,這裡都有。”

馬鈺心裡便想,這個姓張的,顯然是在和自己打太極,說了這麼多,就沒幾個讓他關心的內容。

他也只得乾笑着道:“如此,本官倒是要見識一二。”

………………………………………

第459章 廠衛大亂鬥第636章 大展宏第467章 殺人誅心第484章 伏法第272章 永無寧日第729章 天下最厲害的壽星第576章 告捷第58章 乘勝追擊第900章 聖後和天子第703章 他們都老了第457章 惹我你死定了第464章 你配嗎第16章 伏誅第70章 賜衣第195章 打到你服第834章 莫非王土第365章 父子相見第219章 賜姓第704章 帝王之術第902章 亂局第401章 萬國來朝第889章 葉公好龍第26章 靖難高於一切第422章 麒麟兒第597章 超級駙馬第775章 抉擇第838章 運籌帷幄第22章 不解風情第419章 我來了第719章 攝政第359章 蕭月必須死第483章 震動天下第479章 明正典刑第880章 然而本王已經看穿了一切第202章 喋血第645章 算總賬第739章 鬥法第15章 動手第805章 調虎離山第317章 殺機重重第370章 郝家的崛起第173章 我們做朋友吧第174章 天子駕臨第60章 搶班爭權第816章 忠臣受戮第770章 天殺的第283章 束手就擒第15章 動手第499章 事情敗露第199章 遠征第830章 發威第495章 死活勿論第650章 收拾你第858章 忠勇可勝第294章 共商國是第426章 周禮第418章 你惹錯人了第803章 御旨第246章 遠大前程第46章 激動不激動第304章 豈有此理第344章 閒人退避第666章 突襲第750章 報仇雪恨第101章 格殺勿論第841章 天子的抉擇第309章 有怨抱怨、有仇報仇第328章 死不足惜第827章 兵鋒第4章 入選第745章 朕要殺了你第184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664章 破城第61章 兩虎相爭第906章 拼了第327章 作死第80章 重逢第349章 公道第24章 看少爺手段如何第277章 你們完了第137章 築城第201章 這麼大的事第886章 一本萬利第916章 保江山第476章 建功封侯第27章 轟動第278章 地動山搖第529章 大勝第48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46章 神威第318章 一審定生死第44章 出大事了第923章 江山靠誰守第854章 請降第811章 自古忠臣多良苦第724章 榮辱與共,生死相依第716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346章 神威第631章 朕的好兒子啊第93章 我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