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晚秋時節,天氣微涼,南京城裡萬物蕭索,便是連行人也稀少幾分。

各部堂裡的老爺變得有些慵懶起來,大多時候,都是籠着袖子,等着吏員泡了熱茶、斟了熱酒來,清談幾句。

所謂‘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恩’,這君恩要不要報是兩說,可是心性卻還是要談的,況且南京這兒又有說法,叫做春夏冬日報君恩,秋高正爽談心性。大抵是因爲春日一到,便少不得要開始勸農,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過完了年,便要開始活絡了。一到夏日,夏訊就來了,該賑災的賑災,少不得又要忙碌,至於冬日,接近了年關,各個部堂就少不得要覈算錢糧,要進行統計,這叫年末掃尾,各個部堂,都要把今年的工作大抵的收攏起來,以備存檔。

唯獨秋高正爽的時候,不但天氣讓人懶洋洋的,便是這部堂裡的事,也都少了許多。

於是除非有事,大家都曉得規矩,即便是公文的往來,也會少了許多。

戶部掌握天下錢糧、人口戶冊,自是至關緊要的衙門,即便這裡也不能免俗,幾個堂官閒坐在爐邊,說的大抵都是洪武年的舊事,言論之中,不免談及到魏晉的風流人物,端的是唏噓感嘆。

他們說話的時候,一直看着一處公房,各自有些心神不屬,大多時候,尚書大人公務之餘,都會出來和大家閒坐的。新任戶部尚書古樸乃是戶部的‘老人’,夏元吉在的時候他是右侍郎,大家那時候就是同僚。這位古大人爲人謙和,即便做了尚書也不自傲,偶爾總會和大家打成一片,只是這幾日,卻是有些不太尋常。

其實戶部之中,也有人曉得一些內情,只是在這部堂中。不便說罷了,因而大家都裝糊塗,其實他們談心性。卻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在部堂裡做事的,街頭巷尾的議論你是不能談的,談了不免讓人看輕。這叫自甘墮落;可衙裡的公務。卻也不能談,公務之事,牽一髮而動全身,真要談起來,不免要品評好壞優劣,若是一時失言,計較起了某次倉儲調撥的錯漏,說不準。這主事之人就坐在你的對面,當面撕了你的皮自然不可能。懷恨在心是必定的。既然如此,那就更不能談國事了,莫談國事是給尋常百姓的告誡,官員自然是可以談的,可問題就在於,這國事各有看法,真要論起來,天知道會不會有人跟你較真,到時候撕破了麪皮,少不得又是一地雞毛。

恪守中庸,想來想去,不談心性談什麼,這說話,決不能說到實處,就是要往虛裡說。

自然,心性二字,卻也是壟斷的,在清流眼裡,你們這些濁流官兒也配談心性,在濁流眼裡,你們這些凡夫俗子、愚民百姓也配談清虛?凡事都不能逾越,就如這戶部的給事中,這是一等一的清流,他談的,必定是極爲高遠的東西,堂官們只能附和,可若是堂官,就不能如此高深莫測了,否則不免讓人譏誚,諸如此類,看上去是漫談,實則卻是規矩森嚴,每一句都不能錯。

正說得熱乎,卻有小吏進來,拿着一份稟帖,道:“諸位大人,外頭有人要見主事的大人。”

這主事的大人往大里說,當然是尚書大人,往小裡說,當值的堂官也是主事的,其實方纔給事中王弼正說得耳熱,其他幾個人都是賠笑聆聽,正在興頭上,突然被人打攪,便怫然不悅,拉下臉道:“是什麼人,見的又是什麼主事官?”

吏員也是感覺自己糊塗,方纔一時情急,竟是沒有把事情說清楚,連忙道:“是錦衣衛都指揮使郝風樓。”

這一下子,爐邊的人都是目瞪口呆,錦衣衛都指揮使,還是那郝風樓。

這位仁兄可不是好東西,大家成日都在背後裡罵,偏偏這傢伙時運好,越罵越是步步高昇,莫說是戶部,便是內閣幾個都忌憚他,這樣的人,遠遠的罵就成了,如今人家找上了門,反而讓人有些發憷。

況且此人是錦衣衛都指揮使,莫不是有什麼公務,一想到這個,大家後脊就有些發涼。

那給事中聽了郝風樓的名字,立即站起來,他是清流嘛,自該回避,對郝風樓這種人,見了之後是對他冷言冷語麼?這自然不成,人家好歹也是天子近臣,高官厚祿,自己品級低,算是後進,可若是行禮如儀,又不免被人詬病,等同於白紙上被人潑了墨,自此有了污點,清流也就不清了,自甘墮落,所以這個時候,迴避是最好的結果,說好聽些叫做不與此人爲伍,說難聽一些,便是躲,有多遠躲多遠。

王弼可以躲,其他人要躲卻不容易了,幾個堂官此起彼伏的咳嗽,倒是有一人道:“請進來吧,我這便去稟告部堂大人。”

…………………………………………………

戶部尚書古樸在公堂裡閉門閒坐,眼下確實沒什麼公務,這個時候,本該是去吃口熱茶,和同僚說幾句閒話的,可是近來,他卻有些不安,就在七日之前,解學士請了他去,問了些戶部的近況,隨即突然插了那麼一句,陛下對戶部多有不滿,昨個兒特意提了夏元吉。

聽了這話,古樸便開始心神不屬了,夏元吉是誰,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此人從洪武朝到這永樂朝,素有君子之稱,可千萬別小看了這君子二字,君子代表的是品行高潔,代表的是德行,在士林眼裡,你什麼都可以不論,唯獨這品德,是評判一個人的最高標準,而恰恰,這位夏部堂,就是這麼個在大家眼裡完美無缺之人,這倒也罷了,最緊要的是,這位仁兄品德高,部務辦的也好,這幾年朝廷南征北戰,又四處都有災情,哪一件事到了夏部堂手裡,不是辦的妥妥當當,此人不但有德,還是個能臣。

最最完美的,當然莫過於夏元吉臨走之時的那完美一擊,直接把那郝風樓狠狠的彈劾一把,於是惹來天子的憤怒,一道旨意,這位前輩老人家二話不說,揹着行囊就走了。

這在其他人眼裡,或許是悽慘的際遇,可是在官場和士林看來,這他孃的簡直就是再完美不過的收官,須知對於讀書人來說,一個真正完美無缺的人,你的前半生光輝無限,至於收場之時,未必你年紀老邁,告老還鄉,才值得稱道,恰恰相反,若是你能被流放出去,那才堪稱是完美。

而夏元吉就是這麼個完美的人,完美的無人可以挑剔。

古樸這個戶部尚書,便是在這夏元吉的光環之下走馬上任,自然不免被人拿他去和夏元吉一比,這一比,立即變成了螢火之蟲與日月爭輝,古大尚書心裡不舒服啊,不舒服倒也罷了,他心裡清楚,自己能做戶部尚書,不是因爲自己比夏元吉的品性更好,也並非是因爲自己的才能比得過夏元吉,只是因爲,夏元吉爲宮中所惡,可是解學士那善意的提醒,卻讓古樸的心都涼了,這陛下,似乎有所鬆動。

那麼,一旦陛下召夏元吉回朝,即便不會將古樸取而代之,可是夏前尚書此前就身居高位,到了這個地步的人,朝裡還有幾個坑給他?吏部尚書?這自然絕無可能,因爲如今吏部天官的地位固若金湯,陛下極爲信重,不可能換人,至於其他各部,還差了那麼點兒意思,所以即便是宮中只請夏元吉回來,隨便充任一個官員,他古樸作爲天下第二大部的尚書也坐不住,只能退位讓賢,怎麼能讓夏部堂屈居自己之下,不讓出這個坑來,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如此這般,古樸的心情,自是沉入了谷底,生怕這一不留神,宮中的旨意就出來,於是陷自己於危難的境地。

他每日在公房中長吁短嘆,今日也不能免俗,倒是今日,卻是有人進來,稟告道:“錦衣衛都指揮使郝風樓,要求見大人,大人,這……是見還是不見。下官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若是見了,不免使人遐想,可是不見,依着那郝風樓的性子,下官怕他……”

古樸的臉拉了下來。

還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腳是夏元吉,後腳就是這郝風樓。

他坐在案牘之後,心裡不禁嘀咕,這個郝風樓,跑來尋自己,所爲何事?這個傢伙和自己一文一武,一清一濁,水火不容,似乎不該有什麼交集的吧。

………………………………

第269章 君臣奏談第279章 捲土重來第849章 決鬥第403章 鉅艦之威第26章 靖難高於一切第687章 聖意第127章 太子受辱第491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119章 伴君如伴虎第244章 欠揍第820章 廣西收復第828章 皇權爭奪第479章 開萬世太平第686章 聖裁第311章 給我一個公道第160章 朕受命於天第628章 帝心難測第378章 惡人先告狀第401章 萬國來朝第849章 決鬥第446章 罷相第184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14章 先下手爲強第620章 辦一件大事第26章 靖難高於一切第859章 人如何勝天第927章 婦人之仁第480章 妖言第16章 伏誅第838章 運籌帷幄第37章 一箭雙鵰第460章 往死裡打第121章 聖駕第159章 朝賀第288章 丘八們瘋了第178章 你無處可逃了第76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102章 誰和你開玩笑第350章 火上澆油第154章 升官第589章 錚錚傲骨第95章 副千戶第755章 百廢待舉第772章 最美好的前途第637章 責任重大第23章 大事業第101章 格殺勿論第81章 公主殿下第238章 大逆轉第524章 必勝第267章 喜上加喜第732章 螢火之蟲第761章 危機第869章 天子駕崩第429章 殺一儆百第697章 大局已定第686章 聖裁第839章 大明之虎第867章 護駕還是勤王第314章 有人要完第113章 錦衣衛千戶第592章 背後的背後第718章 收割第479章 以儆效尤第381章 託付重任第251章 神武衛出動第452章 權力越大 責任越大第347章 錦衣衛殺人了第219章 賜姓第479章 以儆效尤第640章 王子第222章 驚天動地第493章 按律當斬第156章 爲了重賞第696章 一擊致命第890章 聖法第85章 家大業大第183章 堅持己見第31章 別惹乞丐第749章 逃出生天第190章 國之利器第480章 奉天殿對質第887章 我是王莽第243章 陛下的心思第652章 郝家天下第180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644章 摧枯拉朽第803章 御旨第441章 朝野震動第405章 石破驚天第768章 天子震怒第245章 瘋狂的趙王第578章 萬衆一心第598章 格局大變第380章 聖旨嘉獎第403章 鉅艦之威第695章 垂死掙扎第293章 掃清障礙第835章 慾壑難填第316章 茲事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