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兄弟即手足

朱棣不由站了起來。

朱高熾的狀告,無疑是火上澆油。

朱棣已經明白,有些青蛙,是不能再用溫水來煮了,因爲……這件事不可能再含糊的糊弄過去,既然如此,那麼就唯有借題發揮了。

可是如何借題發揮呢?

這顯然是個極大的問題,因爲若是處置的太狠,不免讓宗室們心生疑懼,雖然罪證都十分明顯,寧王諸多的大膽舉動也都擺在眼前,真要深挖,寧王絕無倖免的可能。

朱高熾這一次倒是立了功勞,或者說,恰到好處的,給自己拿住了一個把柄。

朱棣笑吟吟的看着朱高熾,道:“噢,皇兒認爲,這件事,必須嚴懲?”

朱高熾鄭重其事的道:“父皇對待宗室,素來優渥,可也正因爲如此,才使一些害羣之馬,仗着陛下的寵溺,而目無綱紀,江山社稷是祖宗的,也是朱家宗室們的,宗室們享着國恩,若是連自己都不愛護這社稷,欺凌百姓,滋生民怨,長此以往,便真正無力迴天了。因而,兒臣以爲,如那朱盤灼這等人,看似只是害人,其實卻是不孝,不孝之人,留之何用,父皇理應嚴懲,以儆效尤,方能杜絕此等荒唐之事。”

朱棣頜首點頭,覺得很有道理,朱高熾的話,說到了他的心坎裡。

再結合南昌的事,朱棣冷冷一笑,道:“那麼既然如此,皇兒既是如此以爲。那麼這件事,就交給皇兒處置好了。噢,朕這裡還有一份奏書。是江西布政使送來的,這件事,你也要覈實,覈實清楚了,上一道奏書來,該怎麼辦,你來拿捏。朕啊已經老了,精力不及以往,你處在壯年。如今幾番磨礪,也大致粗通了軍政,許多事,朕還要仰仗於你。”

朱高熾心中竊喜。他雖然明白這事兒可能要得罪人。只是自己的身份地位,都取決於自己的父皇,現在父皇讓自己處置宗室事務,解決一些尾大不掉的隱患,無疑是對自己的信任增添了一些,前些時日的一些猜忌,也減少了一些。

他連忙道:“微臣遵旨。”

……………………………………………………………

幾日之後,宗令府這邊。突然錦衣衛登門。

緊接着,朱盤灼直接被帶走。一時之間,非議四起,宗令府上下,俱都是驚疑不定。

而這時候,南昌那邊的消息,也已傳來了。大家結合了一下宗令府發生的事,頓時明白了什麼。

與此同時,朱盤灼於宗令府受審,審問的,竟是太子朱高熾。

朱高熾當着宗室們的面,宣讀了朱盤灼的罪狀,而這朱盤灼受過折騰,自是供認不諱,一五一十將自己的‘罪責’乖乖的都抖落出來。

本以爲這件事到此爲止,可是任誰都不曾想到,一向溫和的朱高熾卻是隨即勃然大怒,他當堂怒斥朱盤灼,斥他不忠不孝,這個舉動,倒是真正讓參與會審的宗室們一下子變得深沉起來。

他們突然意識到,寧王完了。

春暖鴨先知,太子朱高熾是個老好人,見誰都是一副笑臉,今個兒直接怒斥,甚至還勃然大怒,一副拼命的架勢,這意味着什麼?這當然是給人看的,太子要演戲,觀衆只能是一個,那就是天子,因爲其他人,連看太子戲的資格都沒有,既然是給皇上看,那麼就說明,陛下對寧王的態度發生了逆轉。

事情真正的原因不是朱盤灼,沛公之意不在酒,而在寧王。

朱盤灼的下場很是悽慘,太子朱高熾親自與宗室們‘磋商’,最後決定廢黜爲庶人,同時因爲罪大惡極,圈禁關押。

不只如此,還有諸多的案子,要繼續徹查到底。果不其然,在半月之後,便有錦衣衛到了南昌。

寧王的護衛,盡皆裁撤,寧王府大小上百口人,全部幽禁,寧王和他的幾個兒子,也都押解入京。

這突如其來的暴風驟雨,打的所有人措手不及,寧王……又是寧王,上一次寧王和谷王一道遭殃,結果又恢復了王爵,而這一次,竟又是他,只是這一次,他再想死中求活,死裡逃生,只怕就不太容易了。

一旦宮裡對藩王撕破了臉皮,這就意味着,寧王殿下的命運,實在不會好到哪兒去。

………………………………………………………

此時此刻,宗室們不禁憂心忡忡,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傳出來,讓人擔心。

這是不是陛下要削藩的信號?

以害民爲由收拾掉了朱盤灼,以大逆不道的名義收拾了寧王,而且是如此的鐵面無情,說拿就拿,連王府地親眷亦都動了手,這是不是意味着,陛下對宗室的政策,即將逆轉。

宗令府這兒,許多人不安,他們固然知道,寧王有點兒自作孽不可活,可是陛下對宗室的任何一舉一動,都可能只是個開端,誰能保證,寧王一案,不會牽涉進更多人,寧王之後,叉是下一個宗室王親呢?

因而無論是哪個角落的藩王,此時此刻都聚焦在京師,無數書信像是瘋了似得傳至各地,又從各地匯聚到京師,許多原本在京師懶懶散散的人,突然一下警覺無比,四處打探消息。

而這個時候,朱棣做了一個舉動。

他冕服正冠,在衆目睽睽之下探望了荊國公主。

荊國公主生產之後,身體已經恢復過來,郝家上下,紛紛抵達中門迎接。

朱棣進去,對荊國公主噓寒問暖,朱智凌一一答了,她生產之後,身子多了幾分豐腴,姿容更添了幾分嫵媚,即便是性子,也恬然了許多,她回答道:“兒臣這兒,並不缺什麼,有勞父皇掛心。”

朱棣笑了,感嘆道:“看見你,就想起你的父王,朕啊,年紀大了,年紀大了,就不免戀舊,朕記得,朕和周王,和你的父王,嗯,還有秦王、晉王、楚王人等,大家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兄弟和睦……太祖皇帝對兄弟們好,好啊,他就盼望着,咱們兄弟能和睦,朕呢,很是體念他的心思,只是你的父王……哎……罷罷罷,不說這些,說了只是徒增傷感,去抱勤政來,朕想瞧瞧他,對他很是想念。”

朱智凌應了一聲,自有奶孃抱了那小傢伙來,小傢伙長開了一些,膚色白裡透紅,再不像個小老頭兒,可愛了許多。

朱棣親手接過他,逗弄了片刻,不由笑了,道:“你那母后,對他也掛念的緊,只是那一堵宮牆卻似是深淵一樣,一線之隔,卻總是難以走動,這個孩子,已經入了金冊,朕敕他爲荊州郡王,是因爲他是湘王的血脈……當然,他也是郝家的血脈,可是朕更看重的,是那份兄弟之情,是你。所以朕很看重他,望他能延續香火,這個香火,是郝家的,也是湘王的,兄弟就是手足,朕和湘王是一家人,自然和你就是一家人,和這個孩子,也是一家人。”

說罷,朱棣將孩子抱還朱智凌,解下腰間的一個玉佩,擱在襁褓裡,道:“這是朕賜他的,朕對他寄予厚望,他的封地是荊州,雖然眼下不能就藩,可是該有的俸祿,是要給的,封地呢,朕會讓郝風樓舉薦一個人,暫時管理。王府朕會命人營造,就在湘王府的舊址上,規模要大,不能讓孩子受了委屈,朕最怕你們受委屈,害怕朕那兄弟怪朕不講兄弟的情面,可是你可知道,朕當年靖難,既是爲了自己,也是爲了自家的兄弟,太祖留下的,固然是一片大好地江山,可是留給朕的,又何嘗不是一份重責,外間有傳言,說是朕對宗室頗有微辭,這不對,朕清除害羣之馬,是不得已而爲之,是爲了長治久安,可是朕非草木,豈能無情。來,再給朕看看這個小傢伙。”

好一番逗弄之後,朱棣才離開了郝家。

從郝家外頭出來,外頭早已候着烏壓壓的侍衛,朱棣此行,並不低調。

次日一大清早,從宮中抄錄來的邸報便放了出來,其中一篇文章極有意思,卻是陛下下旨翰林院,令他們不吝詞藻,讓他們吟詩作賦,緬懷湘王。同時封藩荊州的諸多旨意,也俱都出來,可謂責令再三,關切之極。

………………

那啥,起的晚了,更的有點晚,以後改正。(未完待續。。)

第383章 基業第617章 郝大人出擊第315章 反彈第372章 萬人空巷第668章 獨當一面第182章 大動干戈第307章 怒了第852章 赫赫戰功第677章 吞噬暹羅第901章 不寒而慄第503章 大局已定第269章 君臣奏談第192章 決一勝負第547章 奉天討賊第919章 九死一生第477章 聖裁第596章 一鳴驚人第316章 茲事體大第506章 敕命都指揮使第644章 摧枯拉朽第832章 父子相見第160章 朕受命於天第423章 此番重賞第432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98章 格局大變第484章 誰和你講道理第707章 京師震動第910章 六部尚書第310章 破門而入第375章 空前繁榮第506章 敕命都指揮使第174章 天子駕臨第385章 有多遠滾多遠第615章 國本動搖第841章 天子的抉擇第133章 正法第129章 你該死第440章 完美補刀第917章 出爾反爾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41章 天子的抉擇第926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645章 算總賬第471章 真的要反了第704章 帝王之術第214章 洞房花燭第50章 錦衣衛也是買賣第790章 萬衆一心第926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811章 自古忠臣多良苦第799章 仁義之師第96章 皇帝召見第479章 開萬世太平第478章 天子見天子第103章 搶人第669章 片甲不留第505章 殺人誅心第220章 千金之子第267章 喜上加喜第127章 太子受辱第874章 怎麼感覺自己要被坑第187章 實力決定成敗第413章 天下第一第197章 封賞第34章 大功告成第496章 殘酷真相第597章 超級駙馬第651章 兄弟即手足第527章 殺第131章 你是亂黨第840章 朋友啊朋友第463章 做我的敵人,還是做我的朋友第512章 定海神針第476章 關鍵時刻第824章 仗義死節第546章 太子斷腕第355章 觸怒龍顏第498章 不死則不休第286章 招誰惹誰了第272章 永無寧日第463章 做我的敵人,還是做我的朋友第895章 新的世界第877章 死定了第688章 基業成矣第497章 看什麼看 就是你第92章 武裝討薪第909章 萬象更新第82章 規矩第562章 委託重任第141章 打擂臺第551章 皇上在想什麼第367章 造船第793章 悲劇的張都督第366章 人上之人第111章 清算第507章 郝家軍第388章 屍骨無存第279章 捲土重來第938章 仁義無雙第130章 牽連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