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富貴逼人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郝風樓自是輕車熟路許多,抱了抱孩子,隨即小心翼翼的傳給朱棣,朱棣皺眉,竟是說了去:“郝風樓,像你,不像湘王……”

臥槽……

郝風樓忍不住想操刀子和朱棣拼命,自己的孩子,不像我還能像誰。

這朱棣抱着孩子,滿是慈愛,一旁的徐皇后將孩子接了,放在懷中,禁不住笑着道:“陛下該爲孩子取個名兒。”

朱棣眯着眼,慢悠悠的道:“便叫勤政罷,勤政愛民,何如?”

郝勤政……

郝風樓只能苦笑,不過諸侯王勤政,似乎也說的過去,永樂這個名字,倒是很有政治意義,許多藩王都抱怨自己被架空,方纔那寧王的兒子不是說了麼,因爲被架空,想要有所作爲而不可得,不得已,只好‘耽樂清虛,悉心茶道’了,現在這孩子雖是郡王,卻有荊州爲封地,陛下期許他勤政,不正是反駁寧王的觀點,當今天子,可沒防範你們,是你們自個兒沒本事,怪得了誰來?

只是這名字,總是有些怪怪的,郝風樓無奈何,只能接受這樣的方案。

只不過,自己的幼子小小年紀,便要敕封爲郡王,另一個長子則可繼承郝家的公爵,怎麼算,似乎都不虧,雖然次子勤政的王爵是來源於母系,可說穿了,他還是姓郝,在這一點上,郝風樓對朱棣還是心存感激的,這天子做人倒還厚道。沒讓孩子姓朱。

郝風樓心裡暗樂,忙說道:“這名兒好,往後就要這名。”

至於郝老夫人。自是沒有意見,郝家突然多了個郡王,這是祖墳冒了青煙的事,還能有什麼不滿的?

至於陸妍,心裡也是大喜過望,她心中的大石終於落定了,原本是想。即便自己的兒子成了嫡長子,將來要繼承郝家的一切,可這荊國公主的身份畢竟非同一般。將來少不得,要分去不少產物,其實這對陸妍來說,倒也沒什麼。可是現在想來。實在是自己多慮,人家自有自己的前程,將來自己的兒子,有個郡王做兄弟,郝家一分爲二,分爲兩支,一支在諒山,一支在荊州。遙相呼應,絕不會是什麼壞事。

此事也算是皆大歡喜。郝家這兒,其樂融融起來,郝風樓逮了個空,自是看凌兒去了,朱棣心滿意足,回了宮去,也有居心險惡之人,如那朱磐灼,不免大失所望,便悻悻然的回去宗令府不提。

………………………………………………

宗令府別看並不起眼,尤其是大明中後期,幾乎讓人遺忘,可是在這個藩王勢力依舊強橫的明初時期,這兒雖然平時與外界素無瓜葛,可是這裡的一舉一動,都是影響深遠。

那朱磐灼回到了府上,立即回到自己的公房,臉色凝重,若有所思的先是愣愣呆坐片刻。旋即便親自取了筆墨,開始修書。

書信之中,談及的自然是荊國公主,還有郝風樓,甚至有自己與天子的對答,他不敢妄言什麼,只是將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的論述出來,至於父王看過之後如何想,如何揣測,這就不是朱磐灼的事了。

不過朱磐灼覺得事關重大,尤其是這郝家的子弟敕封郡王之事,對他來說,不得不是一個極大的警告,這個警告,似乎是向寧王一系發來的,寧王一系,已經盤踞在江西,除了坐鎮南昌的寧王,還有坐鎮上高、宜春等地的寧王諸子,手握六衛大軍,人數亦有數萬,寧王雖然被剝奪了近十萬精銳的邊鎮兵馬,可是痩死的駱駝畢竟比馬要大,現在陛下突然對郝家如此,這無疑對朱磐灼,對他的父王來說,是對自己的敲打。

尤其是這天子還命郝風樓轉道南昌府,前去探望父王,朱磐灼不傻,心裡清楚,這件事不會簡單,這不但是羞辱父王和自己的王兄,更像是天子的某種示威,莫非……天子削藩的步伐,是要加快了麼?

念及於此,朱磐灼感覺自己的後襟已經溼透了,他提筆寫下最後一個字,將書信小心翼翼的裝入了信封之中,抹上印泥,蓋上了自己的印記,這才磕了磕桌子。

外頭早有人在等候,聽到裡頭的動靜,連忙小心翼翼進來:“殿下有何吩咐。”

朱磐灼揹着手,朝這書信怒了努嘴,淡淡的道:“這封書信,快馬送去南昌,不要有什麼差錯,更不能耽誤一分半刻,去罷。”

這侍者似乎對這等事早已習以爲常,飛快拿了信,火速去了。

朱磐灼不由幽幽嘆口氣,自己的使命,似乎結束了,只是這件事,纔是一個開始,很顯然,將來真正的戰場是在南昌,卻是不知,父王會如何因應。

“殿下。”外頭有差役進來,笑呵呵的道:“幾位鎮國將軍請殿下去畫樓庭坐一坐。”

朱磐灼是朱權的兒子,所以是君王爵,敕爲高安郡王,不過其他的宗室,就未必有這好運氣了,按照祖制,親王的兒子除長子襲親王之外,其餘諸子,都封郡王,而郡王之子,則統統封爲鎮國將軍,這些所謂的鎮國將軍,大多是宗室的旁支子弟,這些人基本上是各處親王、郡王的代理人,負責相互聯絡,同時隨時探聽朝廷的動向。

朱磐灼知道,這裡有許多人,因爲荊國公主的事,已經有些坐不住了,這才請自己去‘坐一坐’,他抖了抖肩,不由笑了笑,顯得輕鬆起來,便揹着手,踏足出去。

………………………………………………………

因爲郝勤政的出生,郝風樓在京師駐留了幾日,關乎於自己兒子的事,倒是惹來京師之中的許多議論,不過這等事素來是譭譽參半,有人說陛下這是懷念自己的兄弟,況且湘王的身後之事,確實是過於淒涼,這樣做,自然是陛下宅心仁厚,顧念兄弟之情。

也有人覺得不妥,說是這郝家本就權傾一時,再出個郡王,豈不是比那徐家還要厲害?

前者是誇天子,後者是對郝家多有不滿,不管如何,天子的目的達到了,其實對於擁有四海的天子來說,一個荊州,一頂郡王的帽子實在不算什麼,可藉此得了一個善待宗室的美名,甚至還可能成爲一段佳話,這確實是一樁好買賣,至於這個分封,並不會妨礙到接下來溫水煮青蛙似得削藩國策,這即是所謂做了婊子再立個牌坊,一邊手持利刃,要剝奪掉藩鎮的權利,另一邊呢,則是細雨如絲,表現出對宗室的關愛,這等手段,一般人哪裡看得透,看得透的人也不敢去做,至於尋常人,無非是湊個熱鬧,附和幾句罷了。

郝風樓閒坐了幾天,每日都伴着凌兒那邊,有時也去陸妍那兒看看郝勤民,這孩子已有半歲多了,膚色極好,戴着虎頭帽子,每日吃了睡睡了吃,睜開眼時,懶懶散散,除了對她的母親,對誰都是愛理不理,活像個地主老爺,讀了四書五經,頓時情操得到了陶冶,於是堅守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格言,所謂外間風雨依舊,我自屹然不動,這老神在在之態,教郝風樓都吃驚,心說郝家怕是要出大人物,自己比爹強,將來莫非自家兒子,比自己這個爹更強不成。

如此幾日,總少不得抽空去北鎮撫司,將一些事交接一下,雖是沒了自己,錦衣衛照舊是蕭規曹隨,可總有一些事要交代才放心一些。

緊接着,便是入宮辭行了。

朱棣看着他,面帶微笑,直截了當便問:“朕的外孫如何了?”

郝風樓說了個好,朱棣甚覺得滿意,自覺的和郝風樓更親密了幾分,便站起來,揹着手:“朕和你交代的事,該交代的都已交代了,你此番南下,謹記着朕的交代就是。”

陪着朱棣說了一些話,甚無營養,還是和從前一樣,朱棣雖是囑咐郝風樓轉道去拜會寧王,可是郝風樓禁不住心裡想,讓自己去拜會,卻不提任何細節,陛下這到底存着什麼心思?

旋即搖搖頭,管他呢,且看那寧王朱權,到底會有什麼動作,或許,陛下讓自己去,只是某種試探罷了,想看看寧王的反應而已,倒是自己多慮。

………………………………

感謝很多讀者朋友的月票,gm尚未成功,距離月票榜上的大神還很遙遠,繼續求點月票,萬分感謝。(未完待續。。)

第229章 放馬過來第1章 情聖第536章 纏綿第227章 舉一反三第479章 開萬世太平第512章 定海神針第230章 瘋了第592章 背後的背後第855章 摧毀第264章 少生孩子多砍樹第697章 大局已定第384章 千金之子第769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880章 然而本王已經看穿了一切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61章 奇貨可居第625章 殺一儆百第800章 上兵伐心第108章 急轉直下第378章 惡人先告狀第46章 激動不激動第360章 口能殺人第516章 賞賜第36章 富貴險中求第743章 成大事者第85章 家大業大第785章 風暴來臨第648章 僅此而已第554章 重賞第343章 錦衣衛辦差第417章 誓不爲人第478章 鳳顏震怒第334章 納妾第471章 真的要反了第39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76章 關鍵時刻第413章 天下第一第429章 殺一儆百第46章 激動不激動第704章 帝王之術第92章 武裝討薪第118章 大功告成第95章 副千戶第802章 母慈子孝第409章 圖窮匕見第105章 御審第46章 激動不激動第233章 不顧一切第420章 都瘋了第308章 忍無可忍第296章 刀光劍影第693章 斯文掃地第720章 歸心第233章 不顧一切第129章 你該死第274章 鐵桶般的諒山第124章 漢王的心思第610章 趙王奪嫡第471章 皇帝震怒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27章 兵鋒第179章 格殺勿論第474章 兇名在外第327章 作死第552章 大業第416章 萬死莫贖第715章 得力干將第474章 兇名在外第209章 ;箭已上弦第61章 兩虎相爭第685章 財閥崛起第347章 錦衣衛殺人了第658章 欺人太甚第640章 富貴逼人第446章 罷相第482章 全城圍捕第722章 棋手第574章 其實這是屠戮第235章 你惹到了我了第180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724章 榮辱與共,生死相依第828章 皇權爭奪第352章 燒殺第237章 請誅國賊第2章 落地鳳凰第467章 殺人誅心第779章 娘娘千歲第350章 火上澆油第637章 責任重大第167章 封地第47章 打第466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164章 發達了第353章 悉聽尊便第870章 遺詔第94章 牽涉宮中第876章 忠義可感天地第432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20章 聖心第425章 流官與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