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水太深

廣西人素來桀驁不馴,平時看上去極好相處,人也豪邁,並不扭捏,可是一旦受氣,事情可就不好說了。

先是數百生員聚集,在提學衙門滋事,這些生員敢滋事,自然也不會全無依仗。

在那廣西官府,其中不乏有同情陳學的官員,其實自從諒山起家之後,各路商賈聚集,其中有諸多官員,見有利可圖,參與其中。

這天下誰人不知,但凡是在廣西爲官的,前途大多無望,因而這些老少邊窮的地方,都是一些官油子們的避難之所,他們既是仕途無望,自然也就實在沒有心思去鑽營了,一來年紀大多老邁,其二也沒什麼門路,於是老老實實,乖乖做他們的父母官,可是這並不代表,他們無慾無求,既然不求上進,那麼這銀子總要撈一些罷,爲官一任,將來年紀大了,多半也就該解甲歸田,此時有權不用,更待何時。

於是在這廣西省內,有不少官員的妻舅之類的一些人,開始往那交趾等地販賣貨物,他們仗着上頭有人,膽子最大,甚至一些違禁之物,他們亦是沒有什麼顧忌,不少人藉此大發橫財。

這裡頭牽涉到的人,不知凡幾,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可是久而久之,這陳學的學說,也不免經過他們的門生和親眷傳到了他們的手上,這些人的利益,與諒山息息相關,陳學的學說,他們可以不理,維持常態。纔是他們的利益所在,可一旦有人打破了這平衡,這事情。可就不太好說了。

因而那提學的事,惹來了不少官怨,這些人背後少不得唆使一下,於是乎這學變隨即開始,一羣憤怒的生員圍堵了學政衙門數日,那提學連忙向都指揮使司求援,只是在這大明。任何事但凡牽涉到了生員,就是天大的事。那都指揮使哪裡敢造次,自是置之不理。可是那桂林府已是謠言滿天飛,都說提學要調兵彈壓生員,還說牽涉此事者,都要嚴懲不貸。憤怒的生員們二話不說。直接衝入了提學衙門,將那提學揪出來,一陣痛打,若非是有差役將這位提學大人救出來,天知道還會發生什麼事。

可是單單鬧成這樣,就足以震驚天下了。

周力帆看着奏報目瞪口呆,他雖是久在北京,政治覺悟及不上這些金陵城裡的老官僚。可是單憑這份奏報,就知道事情嚴重到了什麼地步。

這裡的問題有兩個。一個牽涉到的是僞學,其實各種學說,在大明也有不少,朝廷雖然欽定了理學,可是各地,偶爾也不乏一些學說,這些學說,甚至是一些致仕的大人物所創,有那麼幾分影響,可是這影響,只是地域性,受影響的人並不多,可是似廣西那般,據那提學所言,廣西上下,信奉陳學異說者,十之六七,這可就有點兒嚴重了。況且,這陳學相比於其他學派,顯然更加激進,甚至推翻了許多共識,那提學更是捶胸跌足,說什麼有孔孟以來,未嘗聞此大逆不道之言也。

到底如何大逆不道,周力帆眼下不得而知,他更是深知,這件事還有一個更可怕的問題,這就牽涉到了綱常倫理的問題,一省提學,既是朝廷的學政官員,更是本省生員的‘座師’,雖然這東西,真要續起來,有些牽強,可是以下克上,門生圍攻座師,歷朝歷代,可謂曠古未有。

學變也不是不曾有過,生員對本地親民官若是不滿,少不得要抨擊甚至於採取一些激烈的手段,可是學官,這卻是頭一遭。

周力帆的眼眸子在閃爍,他終於明白,這位楊昌楊大人,爲何這個時候將自己這大人二字叫的如此親熱了,平時整個部堂對自己俱是陽奉陰違,真要出了事,倒是想起了自己。

按理來說,刑部這邊確實應該做出批示。身爲尚書,更應該立即下文廣西提刑,命他們立即平息事態。

可是擺在周力帆面前,有個很爲難的事,如何平息事態呢?尋常的手段,怎麼壓得住這樣的事,可是非同尋常的手段,對方可都是生員,是讀書人,這裡牽涉到的是學爭,甚至可能是殘酷的政鬥,周力帆一旦拿了主意,就極有可能,捲入一個極爲可怕的旋窩之中,在這風口浪尖上,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牽涉很大。

而且,周力帆不是傻子,陳學起於諒山,他有一些風聞,說是趙王殿下聘請了陳學的大儒,去教授王子們的課業,這些以前覺得很荒誕的事,如今細細一琢磨,兩相聯繫,周力帆愕然發現,這裡的水不但深,而且絕不只是表面那樣簡單。

“大人,事關重大,是否立即……”

周力帆卻是莞爾笑了,道:“噢,此事確實是事關重大,只是是非曲直,老夫還要再推敲一二,你且下去罷。”

他不敢拿主意,任何一次提前的表態,都可能引火燒身,眼下只能拖延一下,周力帆雖然清楚,自己這一拖延,極有可能授人以柄,爲人詬病,都察院那兒,少不得彈劾他尸位素餐,只是眼下,即便受了彈劾,這個主意,也不能輕易去下。

楊昌只是點點頭,倒也沒說什麼,二人的交情泛泛,楊昌對他本就刻意保持距離,反正干係,是你尚書大人擔着的,與自己無關,自己既已稟告,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因而畢恭畢敬的道:“下官告退。”

“呼……”周力帆長吐一口氣,不禁揉了揉太陽穴,他知道,要出大事了。

……………………………………………………

夜幕降臨,每一次下值,解縉總是能掐準宮門落鑰的時候出宮,絕不會給人授以任何殆政的口實,他的暖轎子已到了解府,相比於其他高門府第,解府的宅子並不起眼,沒有金碧輝煌,也不曾有什麼亭臺樓榭,就是這麼個不太起眼的宅子,裡頭有廚子、門房之外,便是幾個老嫗和健僕伺候,他的簡樸是在京師出了名的,何況他治家嚴格,秉承着書香門第的傳承,因而家中的子弟,絕不敢在外滋事生非。

下了轎子,門房已是迎上來了,道:“老爺,有尊客來訪。”

說罷,一個名刺遞來,解縉接過,只是掃了一眼,旋即點頭:“人在花廳麼?”

“是。”

解縉二話不說,便走了進去。

到了花廳,堆起笑容,坐在這兒的不是別人,正是禮部尚書呂震,這位剛剛從刑部任上轉任至禮部的尚書大人,朝解縉微微一笑,旋即起身,道:“解公早出晚歸,教老夫汗顏了。”

呂震的地位,在朝班之中,絕對是屈指可數,六部之中,除了吏部天官,論資排輩,也就是他的地位最是清貴了。說起來,在永樂天子剛剛登基之時,他不過是個小小的真定知府,一個不起眼到極點的人物,可是偏偏短短几年時間,呂震迅速的竄起,很快就達到了刑部尚書的高位,而且說起來,還有一件頗有意思的事,天子去了北京之後,太子監國,呂震的女婿主事張鶴朝參失儀,太子以呂震的緣故赦免了他。遠在北京的朱棣聽說之後,勃然大怒,直接將這呂震和女婿下了詔獄,可是沒過多久,就已復職,不但如此,還從刑部尚書升任禮部尚書,這麼一樁子事,也曾是街頭巷尾津津樂道的話題。

因而無論是解縉還是呂震,他們大多都有一個特點,當年在建文的時候,他們都是不起眼到極點的人物,可是自從永樂天子登基,他們都是迅速竄起,而且往往都得以重用,這聖寵,其實並不下於那郝風樓。

解縉能有今日,其實都好理解,因爲解縉文采斐然,天子對他,素來敬重,因而才謀奪了高位。可是呂震不一樣,他一介知府,幾年忝爲尚書,且還是位高權重的禮部,卻幾乎難以尋到任何原因,這反而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官場之上,最怕的就是被人看穿底牌,解縉的底牌,人盡皆知,偏偏呂大人,卻是一個雲裡霧裡的人物,誰也不知,他到底憑藉着什麼,可越是不知,越是教人看不透,就越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同時,帶着幾分小心。

解縉不敢對他怠慢,不是因爲他是禮部尚書,只是因爲……此人自己竟是無法揣摩,也不知他到底有什麼手段。

………………………………………

第759章 加官進爵第94章 牽涉宮中第569章 火燒了眉毛第751章 回家第68章 瘋了第522章 拭目以待第177章 拿命來第803章 御旨第783章 破城第573章 一決雌雄第415章 龍顏大悅第861章 樹倒獼猴散第134章 可怕啊,人心第86章 貪婪惹的禍第213章 郝千戶發威第802章 母慈子孝第539章 娶第166章 裂土封侯第16章 伏誅第110章 你該死第171章 事兒攤上你了第232章 不死不休第57章 善始善終第781章 不堪一擊第49章 墨寶第68章 瘋了第61章 兩虎相爭第201章 這麼大的事第93章 我敢造次第333章 夫人威武第808章 畢功於一役第435章 決戰紫禁城第849章 決鬥第748章 暗度陳倉第316章 茲事體大第474章 反告第2章 落地鳳凰第186章 唯我獨智第469章 欺人太甚第545章 京師大亂第304章 豈有此理第921章 孺子可教第290章 做壞事要高調第645章 算總賬第567章 殺戮第476章 關鍵時刻第678章 名滿天下第544章 你不信就是死第139章 郝風樓的基石第781章 不堪一擊第628章 帝心難測第777章 謀反大業第430章 羣狼噬虎第742章 兩個人的棋局第693章 斯文掃地第766章 定南第680章 人類一大步第385章 有多遠滾多遠第75章 太監很瘋狂第863章 是爲天子第93章 我敢造次第435章 決戰紫禁城第673章 捷報入京第788章 在誅之列第482章 滿城盡是神經病第409章 圖窮匕見第569章 火燒了眉毛第655章 奇思妙想第887章 我是王莽第251章 神武衛出動第439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835章 慾壑難填第757章 雞同鴨講第419章 我來了第678章 名滿天下第317章 殺機重重第400章 該論功行賞第524章 必勝第415章 龍顏大悅第715章 得力干將第726章 危矣第342章 禍起蕭牆第471章 誰整誰第34章 大功告成第744章 魚死網破第126章 給朕一個交代第48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74章 骨肉第19章 燕山左衛親軍第631章 朕的好兒子啊第231章 動強第67章 驚天動地第865章 此誠爲君子也第927章 婦人之仁第368章 好大喜功第403章 鉅艦之威第378章 惡人先告狀第233章 不顧一切第693章 斯文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