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腐朽的是人心

北京城又紛紛揚揚的下起了鵝毛大雪。

此時已近了除夕,京師裡多了幾分喜氣。

從金陵那兒,一份份的賀表也已遞了過來,無非都是爲這大捷稱頌的。

這樣的大捷,確實足夠大家彈冠相慶了。太子的態度更是好到了極點,甚至還弄了幾個祥瑞來,什麼雲南發現五色鹿,修河道挖到了石碑之類,大致都沒有脫離這麼個範疇。

其實從這一點看,這些傢伙們的思維一直都沒有變,實在是沒有什麼想象力,玩了幾千年,折騰了這麼多個朝代,結果總是挖石頭這麼一套,造反要挖石頭,進獻祥瑞也是如此,就彷彿老天爺是專業刨坑的,將所有的天機都刨出一個坑來,雕刻在石頭上,丟進去,一埋,來來去去,挖了又埋埋了又挖,反反覆覆的折騰。

朱棣見了,也只是笑。

郝風樓在邊上滲的慌,心裡便想,這個東西,陛下也相信?這分明就是騙人地把戲……

他心裡這樣想,不免恍神。

可是這個表情,卻是被朱棣捕捉了,朱棣又是莞爾笑起來,他穿了一件襖子,後頭還披着一件猩紅的絨毛披肩,頭戴暖帽,臉色微微沉下來,道:“郝風樓,你在想什麼?”

郝風樓連忙道:“泰山……不,陛下,微臣沒想什麼。”

這廝最可惡的地方,就是總是產生‘口誤’,而這些口誤就彷彿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朱棣。你家女兒孩子要生了,該嫁人了,再不嫁。面子上不好看。

但凡是未來泰山或是未來岳母,最痛恨的就是先上車後來才得意洋洋來補票之人,朱棣很惱火,偏偏發作不得,便冷笑道:“朕怎麼瞧着你似乎神情有些不對?”

郝風樓忙道:“微臣冤枉啊。”

一旁的朱高燧爲郝風樓開脫,道:“兒臣可以作保,父皇確實微臣了兒臣這郎舅……這個……這個……他經常這樣恍神的……”

朱棣恨鐵不成鋼的瞪朱高燧一眼。其實這幾日,朱棣對這個老三,甚覺滿意。這傢伙除了有時候昏頭昏腦,其實大多時候,都表現出一種令人刮目相看的氣質,比起朱棣現在在爲大漠的事頭疼。朱高燧卻是提出。眼下趁瓦剌和韃靼元氣大傷,數十萬精銳枕戈以待,可以立即召大漠各部的酋長前來,肯來的,就招撫,不肯的,就招討,朝廷準備兩隻手。而對於肯來的部族,則大明負責爲他們劃分草場。將他們切割成無數個小部族,人數不能過千人,分散各地,各部族之間,不得越界,越界的,朝廷要給予懲罰,到時數萬官軍開到,那千人的聚集點,可以隨時摧毀,況且各個被分割的小部族之間,肯定還會爲這草場之事滋生摩擦,朝廷正好,可以以仲裁者的面目出現。自然,朝廷也理應在大漠建立堡壘,建築幾個城池,並且在那幾處開放互市,允許各部前來交易,而互市掙取的利潤,則可以用來養兵,以商養兵,再以兵彈壓各部,各部之間,切割之後,使他們相互掣肘,誰想冒頭就打誰。

同時,要在各部之間,實施推恩令,所謂推恩令,便是各個部族的酋長,都必須得到朝廷的認證,許以爵位,享受一定的俸祿,讓他們帶領自己的部族在規劃的草場放牧,可是一旦老酋長死了,老酋長若是有幾個兒子,就准許幾個兒子平分部族,再將草場分割爲數塊,准許他們各領族人各據一方。

這種辦法,無非就是將整個大漠的所有勢力全部打散,讓誰都冒不出頭來,同時讓大明在大漠保持一定的軍事存在,依託於互市,依託於背後的九邊,和源源不斷的補給,根絕草原之患。

朱棣聽了這個計劃,倒是覺得頗有些意思,不過他並沒有急於認可,只是說從長計議,可是心裡,對朱高燧愈發看重起來,所以這幾日,一直都將朱高燧帶在身邊,父子之間,親密了不少。

只是有時候,朱高燧扯淡起來,簡直不是人,每每都能讓朱棣膛目結舌,最後卻又無可奈何。

朱棣依舊板着臉,卻不去理‘胡說八道’的朱高燧,道:“郝風樓,你是不是心裡在取笑這祥瑞之事,是麼?”

郝風樓連說不敢。

朱棣卻是將奏本放下,抱起一個獸爐來暖手,一面道:“你口裡說不敢,心裡卻在不屑於顧,你真以爲,太子不知這祥瑞不過是地方官吏藉以巴結的手段?你以爲,這朝廷百官,都是老糊塗?你是不是還以爲,朕也是個昏聵之主,看了這個,會深信不疑?”

郝風樓只得道:“陛下的意思……”

朱棣風淡雲清的道:“朕告訴你,這廟堂之上,就沒有一個人是糊塗的,之所以大家信,未必是真的相信,只不過大家都樂於裝糊塗,因爲眼下,無論是朕,還是太子亦或者百官,都需要這個祥瑞。進獻祥瑞的,有功。有了祥瑞,這監國太子,也算是討好了朕,百官沉默,是因爲有那麼幾個祥瑞,沒什麼不好。朕需要祥瑞,是因爲這祥瑞雖然只有一小撮人怎麼回事,可是絕大多數百姓,卻是懵懂無知,他們樂於相信這種上天的指示,朕也希望他們相信這冥冥之中,有上天告訴他們,如今乃是太平盛世,朕文治武功。哈……太平盛世這個這個,無非就是倉稟足,邊境安寧罷了,歷朝歷代,許多時候都能做到,可是百姓無知,哪裡知道五百年前的事,這是不是盛世,總得有人告訴他們,朕若是說了,那是自吹自擂,百官若是說了,那便是諂媚,可是老天爺說了,這意味可就不同了。就如你和趙王這場大捷,若是朝廷四處宣講,無知百姓,未必取信,朝廷和官府嘛,難免自吹自擂,可是通過這祥瑞,宣講出去,百姓便會有敬畏之心,也就深信不疑了。”

朱棣淡淡一笑,終於還是撕下了那冷漠的面具,似乎有什麼感慨,良久,才道:“所以說……爲政的,靠做還不夠,你還得會說,你不但要有手,還得有嘴巴,這和做人是一個道理,那地方官是深諳其中的道理,所以趁機發現了‘祥瑞’,太子也深諳這個道理,所以大張旗鼓的進獻祥瑞,朕呢,也深諳此道,所以要欣然接受,不但如此,還要降下聖旨,對這地方官加官進爵,要錄入邸報,褒揚一番……”

說到這裡,朱棣看向朱高燧,道:“燧兒,這話朕是講給郝風樓聽的,也是講給你聽的,這是告訴你們,不要老是耍你們的小聰明,不要以爲,別人都是傻子,有時候,要難得糊塗,這才叫大智,你們這幾日,仗着有功勞,太輕浮了,總以爲老子天下第一,莫要太高看了自己。”

郝風樓和朱高燧對視一眼,不禁苦笑,知道這是‘敲打’來了,二人於是連忙乖乖道:“微臣(兒臣)受教。”

朱棣似乎也覺得自己的話過份了,便感嘆道:“罷……你們是年輕人,心高氣傲,是理所應當,朕年輕的時候,也沒把幾個人放在眼裡,只是覺得朕是天縱奇才,其他人又老又昏聵。郝風樓,你的婚事,朕已讓皇后來處置了,這事兒……她來下懿旨纔好辦。回到金陵之後,立即便要完婚,此事,就依照着燧兒的請求來辦吧。”

郝風樓大喜過望,道:“陛下真真是聖明,微臣感激涕零。”

朱棣莞爾一笑,道:“感激涕零,這除夕便要到了,朕打算,去營中走一走看一看,瞧一瞧那些離鄉的將士,你們……就隨一道去吧。”

郝風樓自然應下。

………………………………………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可是郝風樓的心情,卻還不錯,雖然思念在遠在金陵和交趾的親人,不過每日與天子一道晃悠,倒也還算實在。

這北京城和金陵大大不同,此時的北京,雖不是商貿繁華,人頭攢動的大都市,更像是一座軍事的重鎮,而朱棣每日騎着馬,正如這重鎮的主人,來回巡視,哪裡的防務薄弱,被他一眼瞧出來,只是他並沒有責令什麼,只是唏噓一口氣,似乎也覺得有些無能爲力。

“大明的都城若是在這裡,該有多好。”朱棣在除夕前夕,發出這樣的感慨。

他繼續道:“朕越來越覺得,那金陵太過陳朽了,朕的那些百官,在金陵已是消磨了銳氣,朕在那兒,總是感覺被人掣肘了手腳,放不開來,郝風樓,你喜歡金陵麼?”

郝風樓覺得天氣有些冷,拿手放在口裡呵着氣,雙腳微動,依靠運用取暖,每日伴着君側,一開始還有些拘謹,後來索性放開,他就以這樣的姿態回答:“陛下,腐朽的不是金陵,是人心。”(未完待續。。)

第835章 慾壑難填第194章 吐氣揚眉第757章 雞同鴨講第474章 同心同德第905章 劇變第468章 帝心難測第804章 誠實做人徐副將第884章 皆爲利來第73章 三頭六臂第721章 金陵 金陵第278章 地動山搖第440章 完美補刀第122章 儲位第486章 無情無義第695章 垂死掙扎第139章 郝風樓的基石第93章 我敢造次第929章 拼命第41章 俺不要和你做冤家第579章 大決戰第113章 錦衣衛千戶第404章 雄主第322章 翻案第891章 惡人第71章 何罪之有第740章 夫人外交第863章 是爲天子第715章 得力干將第229章 放馬過來第832章 父子相見第61章 兩虎相爭第794章 刺刀見紅第470章 無情第660章 虎口拔牙第576章 告捷第231章 動強第670章 喜迎王師第584章 御駕抵京第43章 是可忍 孰不可忍第660章 虎口拔牙第13章 靖難功臣第474章 反告第598章 格局大變第367章 造船第66章 黃雀在後第171章 事兒攤上你了第262章 郝家的諒山第779章 娘娘千歲第84章 此處不留爺第462章 算賬第480章 妖言第124章 漢王的心思第57章 善始善終第692章 要了他的命第645章 算總賬第827章 兵鋒第374章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第339章 遠大前程第156章 爲了重賞第616章 殺機畢露第320章 聖心第591章 殺人何如誅心第909章 萬象更新第286章 招誰惹誰了第69章 你會後悔第232章 不死不休第272章 永無寧日第478章 鳳顏震怒第679章 仇人見面第378章 惡人先告狀第370章 郝家的崛起第633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477章 天家無情第137章 築城第302章 財可通神第814章 不能忍了第695章 垂死掙扎第700章 地主家真沒餘糧了第486章 無情無義第81章 公主殿下第801章 天子見疑第811章 自古忠臣多良苦第531章 壯士第891章 惡人第813章 定國公入京第438章 殺無赦第342章 禍起蕭牆第931章 最後一戰第842章 情比金堅第269章 君臣奏談第192章 決一勝負第398章 夠了第270章 魄力無邊第309章 有怨抱怨、有仇報仇第827章 兵鋒第356章 爲君分憂第549章 死中求活第52章 陛下有旨第693章 斯文掃地第792章 郝張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