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北平無戰事

和那搞東搞西的郝風樓不同。

趙王朱高燧雖是滿肚子牢騷,不過一個混賬王爺突然有了上進心,是很可怕的。

北京城的防務形同虛設,因爲按理來說,這一次天子的意圖是畢功一役,畢功一役的意思就是,所有的精銳,都會被拉走。

北京城雖是囤積了大量的糧秣,是主要的糧道,更是此戰最重要的大後方的大後方,既然是大後方的大後方,自然而然,也就沒有兼顧的必要。

其實這就是朱棣作戰的中心思想,當年還是燕王的時候,這老小子就喜歡梭哈,一次把本錢全部押出去,至於身後之事,兩個字……呵呵……

朱高燧接手的就是這樣的爛攤子,老弱殘兵七千人,神機衛倒是還有些用,不過是藩地武裝,他管不着,他的護衛不多,五百人左右,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還有一支三千人負責督糧的天津衛官兵。

掐指頭一算,一萬來人,至於傷殘和老邁的,雖然是充數,不過仔細想想,人人衆生平等不是,你也不能歧視,數人頭的時候,人家腦袋掛在脖子上,你總不能將人排除在外不是。於是朱高燧認真了,他每日躲在大成樓,對着北京城的地圖發呆,北京得益於是邊防重鎮和行政級別的提高,這兩年也在築城,不過築城的方向從軍事角度來說,似乎可有可無,如今呢,有城門九座,朱高燧又開始掐手指頭。最後禁不住搖頭,九個城門,再加上一支隨時支援的預備隊。怎麼算,這萬來老弱病殘也是不夠啊。

當年的時候,五十萬南軍攻北平,朱高燧那個該死的皇兄守城,不管怎麼說,手裡也有數萬人馬,更何況南軍絕大多數都是廢柴。假若是瓦剌和韃靼人來攻,這萬餘老弱,頂個什麼事。

朱高燧較真了。朱高燧較真起來很可怕,他十分認真的上了一道奏疏,告訴自己的父皇,北平乃是糧草重地。又是大明最後一道屏障。更是大明的陪都,兒臣能夠承蒙父皇看得起,擔負守備之責,實在是歡欣鼓舞、感激涕零,激動的心情,已經不能用言語來形容,可是假若如此,這般如何如何。最後的意思就是雙手一攤,爹。你發發慈悲,給兒子留點東西,總不能做光桿兒司令啊。

這份情真意切的奏疏是朱高燧琢磨了一夜弄出來的,連他自己都爲能寫出如此悲憫的奏疏而感慨萬千,不一樣了啊,現在的朱高燧,不一樣了啊。

可是事實證明,做老子的,一般都不會和兒子講道理,正在做最後準備,召開軍事會議的朱棣看到了這份奏疏,只是頓了一下,然後擡頭,看着一個個肅穆無比,洗耳恭聽自己繼續訓話的衆將一眼,然後輕描淡寫的把奏疏一拋,朱高燧的感情,就這樣付諸東流了。

父皇沒有迴音,興許是太忙,沒功夫看,又興許是對自己的意見嗤之以鼻,朱高燧依舊百折不撓,正如那百折不饒跟宮裡的人眉來眼去的郝風樓一樣,他決定再想辦法,此路不通,就走其他的路。

他召了北平指揮使同知王弼和天津衛指揮使陳真二人來。

這二人和郝風樓一樣,都是他的副手,至於那郝風樓,倒是叫人去請了,結果總是不見人,這讓朱高燧很是惱火,卻是按耐住火氣,將自己的想法,和這二人說了,最後頭昂起七十五度角,一副憂國憂民之色,揹負着手,帶着泣血的口吻:“諸位,責無旁貸啊,責無旁貸,北平若是有失,則國本動搖,社稷崩塌,我等擔負守土之責,如今又是巧婦無米而炊,若是事先不做萬全準備,他日大難臨頭,如之奈何?二位俱都是我大明的棟樑之才,今日……本王……咳咳……請你們來洽商,你們不必忌諱,暢所欲言,但凡是對守備之事有助益的,本王俱都從諫如流……”

這二人卻是大眼瞪小眼,其中那位天津衛指揮使陳真,更是昨夜在窯子裡通宵達旦,一大清早被趙王殿下請來,原以爲是大家先來個見面會,將來等大軍開拔,大家留在北平,也好打交道,誰知竟是如此沉重的話題,他那沉湎酒色的老臉頓時哈欠連連,這實在不是他不尊重趙王殿下,我倒是想和你攀交情,你就跟我說這個?

見二人不吭聲,朱高燧有些急了,進步青年就是不同,他不禁催問:“計將安出,請二位將軍教我。”

沒法兒,陳真只得苦笑道:“殿下,北平無戰事!”

只是短短五個字,就把大家夥兒的心思說了出來,難聽一點說,就是你他孃的有病麼?這是大後方的大後方,哪裡會有韃靼和瓦剌人,說是守備,其實就是陛下逗你玩的,見你閒着沒事,讓你來消遣,你倒是好,竟是當真了,這不是有病是什麼?

朱高燧氣得脖子都紅了,他現在是曲高和寡,卻又不好痛罵,終究是要準備重新做人,換作以前的性子,早就拿鞭子去抽了,眼下卻只能板着臉,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有沒有戰事,這守備的事,也不能鬆懈,好生看着你們的官兵,但有差池,本王唯你們是問,仔細你們的皮。”

丟下這句話,送客。

那陳真和王弼二人屁滾尿流的出來,兩個人現在還沒緩過神,便在一起溝通:“王老哥,你瞧那趙王是什麼意思,這冤枉啊,咱們和太子,也沒勾結啊,他拿咱們撒氣做什麼?”

“噓!慎言,什麼太子,這樣的話你也敢說,不怕掉腦袋麼?這趙王素來是神魂顛倒,古怪的很,估摸着是他想玩出什麼花樣,咱們勉強奉陪着就是,不過也要掌握分寸,不能玩過了。”

“自然,自然……我倒是想起一個人來。”

“卻不知是誰?”

“錦衣衛都指揮使郝風樓啊,我說這幾日都不見他的人影,不都說他和趙王殿下關係莫逆麼,這傢伙太精了,分明知道趙王要胡鬧了,所以才躲起來,你瞧瞧看,難怪都是指揮使,我在天津衛,他卻是在錦衣衛,敢情人家靠的也不盡都是運氣。”

“有理,有理……”

…………………………………………………………

郝風樓終究還是躲不過趙王殿下的催促,不得不到大成樓來,抵達了大成樓,到了樓下,脫了積了雪的蓑衣,直接丟給守門的太監,那太監是曉得郝風樓的,對郝風樓自然不敢有半分怠慢,瞅着郝風樓,笑嘻嘻的道:“趙王殿下生氣了,這幾日很是惆悵,正等着侯爺去安慰他呢。”

“哦?他能愁個什麼?這麼多將士要出征,還不知道能不能回來,都還一個個光棍的很,這世上愁的人多了,趙王怎麼也愁上了?”

在郝風樓的字典裡,趙王和惆悵二字,實在不沾邊兒,這樣沒心沒肺的人都愁,那北平城得有多少人吊脖子啊。

這太監卻是道:“估摸着是爲了公事,難得殿下當回家,不免……咳咳……”

郝風樓心裡苦笑,這趙王居然還真較真了,陛下的意思其實很明白,就是讓他老老實實呆着,纔給他這個守備之職,其實大家都沒當回事,唯獨他居然較了真。

這太監還說:“殿下不但愁,似乎還覺得沒人瞭解他,若是千金易得、良才難求,還作詩呢……”

哇靠……還作詩。

郝風樓忍不住道:“卻不知是什麼詩。”

這太監想了想,道:“奴婢倒是記得,殿下來回的念,奴婢耳朵都起了繭子,能記不住麼?”說罷擺開架勢,還真將自己成了作詩的夫子,搖頭晃腦的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郝風樓不由笑了,不由輕輕踹了那太監一腳,道:“好啦,好啦,滾一邊去,這是曹操的賦,是他孃的求才的……”

“求財……”這太監也跟着笑了,道:“奴婢還說呢,這天下誰不曉得郝大人有財,這不,殿下尋你來了。”

郝風樓大言不慚:“你這句話倒是沒錯,這天下,誰不曉得本大人有才,他要求才,不尋我尋誰去?”

頓時,感覺無比良好,踏入大成樓中去。

…………………………………

第二章送到,最後三十個小時了,有票的支持一下吧,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老虎都已經得了神經病,可還得求財啊。不求沒錢治。(未完待續。。)

第28章 香餑餑第266章 龍心震怒第762章 萬山紅遍第328章 死不足惜第576章 告捷第467章 殺人誅心第193章 破甲第163章 不堪一擊第178章 你無處可逃了第758章 風 流王爺第419章 基業第494章 絕地大反擊第523章 你纔是不知天高地厚第443章 片甲不能留第458章 步步緊逼第855章 摧毀第499章 事情敗露第756章 鐵騎第183章 堅持己見第692章 要了他的命第160章 朕受命於天第509章 真相如此第221章 宰的就是你第554章 重賞第276章 強攻第226章 反擊第213章 郝千戶發威第480章 義士第411章 吾皇萬歲萬歲第586章 高風亮節第719章 攝政第302章 財可通神第141章 打擂臺第652章 郝家天下第340章 千古一帝第279章 捲土重來第634章 你來打我呀第130章 牽連甚廣第495章 死活勿論第387章 天要亡你第736章 殺死他第170章 麒麟兒第391章 破門第614章 大旗第787章 多事之秋第206章 天塌不下來第249章 放火第336章 天子裁決第773章 百業興旺第260章 大功一件第790章 萬衆一心第321章 死不罷休第862章 蕭牆之內第718章 收割第283章 束手就擒第573章 一決雌雄第73章 三頭六臂第534章 天子召問第856章 噩夢第227章 舉一反三第35章 從龍第477章 天家無情第534章 天子召問第326章 攤牌第254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277章 你們完了第792章 郝張之戰第476章 建功封侯第861章 樹倒獼猴散第471章 誰整誰第69章 你會後悔第578章 萬衆一心第302章 財可通神第910章 六部尚書第819章 一決生死第753章 以一當十第456章 禍起蕭牆第866章 殺第21章 深入虎穴第482章 痛下殺手第427章 蒼生爲棋第370章 郝家的崛起第16章 伏誅第490章 捋起袖子拼命第376章 南疆明珠第851章 京師震動第920章 成何體統第815章 下詔獄第369章 火中取栗第557章 太子遭難第618章 朋比爲奸第448章 交趾王第773章 百業興旺第309章 有怨抱怨、有仇報仇第641章 瘋狂一把第305章 欺人太甚第331章 巨大的利益第161章 作死第607章 樂土第782章 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