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聖孫

太子監國的日子,總是過的慢一些。

其實朝廷也沒什麼變動,無論是軍政、民政還是人事,其實都是蕭規曹隨,太子不傻,自然不會愚蠢到擅自更改天子的既定國策,因此這所謂的監國,無非就是看家而已,想要施展太子自己的想法,只怕還得再等十幾年。

自然,有心人也明白,這個監國,舒服倒是舒服,可問題就在於,你不能把事兒辦的太好,得抱守殘缺,若是沒有一點可以挑剔的地方,遠在北平的皇爺一看,好嘛,老子這個天子都不如你這個太子,雖說大家是父子,可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後頭還有一句話叫什麼來着,是了,前浪死在沙灘上。太子當然不能做後浪,他得乖乖的犯點小錯,果然,因爲幾樁賑濟的事,惹得北平那邊來了申飭,痛斥太子不曉輕重,錢糧調度不力。對此,太子自是‘膽戰心驚’,虛心接受,並且誠懇的上了一道請罪的奏疏,那痛苦流涕的表情幾乎躍然於紙上,只說兒臣無才無德,不堪爲儲君,鑄下彌天大錯,懇請父皇懲處。

北平那邊一看,其實這只是小過,於是永樂便覺得自己有些過份了,又不免下了一道旨意來,好生撫慰太子一番,說是太子平日勤懇勉力,並無大的過失,此前申飭,不必介懷,望從此往後,引以爲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似乎皇上還覺得有點過意不去,又好生的加勉了幾句。說太子供應邊鎮及時,算是一功云云。

君臣相篤,到了這份上。實在是普天同慶。

可若是說太子只是犯錯,那可就錯了,其他方面,在內閣和各部的通力協助之下,朝中的許多事務,都是井井有條,所謂大事不糊塗。小錯偶爾錯幾分,這裡頭的度,朱高熾掌握的尤爲精準。

於是乎。金陵這邊,倒是安生的很,乏善可陳,沒什麼大事。

倒是那趙王。屢屢覲見徐皇后。他爲了郝風樓的事,倒是頗爲上心,一開始呢,並不急着把事情說出來,只是先旁敲側擊,每日只是唸叨,荊國公主年歲不小,到了待嫁之年。再不下嫁,怎生得了。

有時陪着徐皇后聽戲。便感嘆,凌兒真是可憐,父母雙亡,好不容易,宮中過繼了她,算是給了她一個安慰。可是……現在外間有傳言,說假女終究是假女,否則兒女大事,宮中卻爲何不上心,母后啊,這可不成,有人戳咱們的脊樑骨頭啊,不曉得的,還以爲咱們真的慢待了凌兒,人言可畏、三人成虎……

這徐皇后聽戲,最討厭別人吵鬧,現在趙王如此,卻又發作不得,只得揮揮袖子,邊上聰明的內官立即撤了戲班,徐皇后還端坐在這月臺上,道:“你說凌兒的事?這幾日你爲何總是提起她,不過你說的對,是該嫁了,本來早就該嫁了,可她不依啊。她和其他人不同,性子剛烈着呢,成國公世子、黔國公世子,她不是都瞧不上麼?瞧不上,能有什麼法子?至於其他的,她就更看不過眼了,你這小子,休要拿這些話來激本宮,你和她有什麼仇,非要將她嫁出去?她眼界兒高,不能草率。再者說了,你自己也說,她身世可憐的緊,湘王一族,到這個地步,本宮也扼腕呢,所以就更不該隨意了,瞧你這意思,是有什麼人選?”

朱高燧卻是不傻,現在卻不是透露底牌的時候,現在說了,痕跡太過明顯,得先讓母后上心,然後把該否決掉的人都否決掉,最後自己‘一拍腦袋’‘靈機一動’纔有希望。

所以他也故作懊惱的樣子,道:“兒臣哪裡知道,想必這天下多的是青年俊彥,咳咳……總是能挑出個她滿意的。我是個男人,怎麼懂這樣的事,自然是母后張羅。”

徐皇后嗔怒道:“你這傢伙,竟也好意思說自己是大男人,是大男人,成日和本宮絮絮叨叨這兒女情長的事做什麼?”

朱高燧語塞,滿肚子委屈,自己給那郝風樓來回奔走,結果現在,連男人都不是了,想到這兒,便不禁悵然,在家中沒地位,在母后這兒又被小瞧,這日子是真的沒法兒過了。

他受了一肚子氣,乖乖出宮,想去尋郝風樓,到了北鎮府司,這兒的人都是認識他的,也不必通報,他直接走進郝風樓的值房,便見郝風樓拿着一封信箋直愣愣的發呆。

朱高燧不由笑道:“怎的,我的郝大人,又在思……春了,我有一件大事告之於你,你那事兒,八字已經有了一撇,你且聽我說,這事兒……”

郝風樓卻是幽幽嘆口氣,道:“八字沒有一撇了,你也不必忙活了。”

朱高燧大驚:“這又是何故,我沒說錯什麼哪,母后那兒,本王是巧施連環計,所謂步步爲營,請君入甕,就等着收網呢,怎麼就八字沒有一撇了?”

郝風樓卻是吁了口氣,將信箋放下,道:“凌兒走了,她信裡說,郎固有情妾亦有意,奈何天未必遂人願,正因相知相識,才知我今日何其不易,望我以前程爲念,不必再去尋她,她已走了……”

朱高燧大驚失色,道:“這豈不是白費了一番功夫,郝風樓,你可是玷污了我妹子清白的。這事,你怎麼辦?”

郝風樓將信箋放下,重重吸口氣:“找,天涯海角也要找回來!”

朱高燧這才鬆口氣,道:“不錯,她能到哪兒去?找回來!”

…………………………………………

東宮。

朱高熾雙目佈滿了血絲,批閱着內閣送來地幾份票擬。

其實有內閣協助,東宮這兒,實在沒大事,不過這個樣子,卻還是要做的,朱高熾深諳自己的地位穩固並非來源於睿智和聖明,而是勤勉,在父皇眼裡,最期許的也是這勤勉二字。

父皇雖然走了,可是天知道,這京師有多少耳目,每日這金陵有多少消息會送出去,正因爲如此,朱高熾更該格外的小心。

他這幾日,感覺身子有些不適,好在皇長孫朱詹基總是來伺候,一邊看着父親批閱奏疏,一邊端茶遞水,偶爾閒下來,父子之間,說一些體己的話。

朱詹基年紀輕輕,不過十六七歲,可是卻生的器宇軒昂、文質彬彬,他是個很有孝心的人,對父親的照料,可謂無微不至,朱高熾在埋首案牘的時候,他自己也抱着書在一旁看,絕不發出一點動靜。

“哎……”朱高熾乏了,摔下了筆,擡起眸來,不禁看了看自己的兒子,這才露出幾分笑容,道:“在看什麼書?”

朱詹基方纔似是入了迷,乍然聽到父親問他,連忙應對:“是幾篇八股,葵未科那兒擇取的,都是佳作。”

朱高熾便道:“讀八股文做什麼?你又不需靠八股來做官,爲父是太子,你是太孫,這些文章,對讀書人有用,對你我,卻是無用之物,你要學的東西,多着呢,偏偏這文章,卻最是無用之物。”

朱詹基垂手道:“父親教誨的是。”他沉默一下,卻道:“不過兒臣以爲,這經義文章,終究是讀書人的舉業之道,幾個先生,也推薦兒臣多讀一讀,先生們的話,總是有幾分道理的,無論有用沒用,不妨讀來看看,到時先生們問起,也好有個說辭。”

朱高熾一聽,竟是沒有怠慢了,而是不可思議的看了這個兒子一眼,他突然意識到,爲何朝中這麼多人,對自己這兒子如此青睞,人家說的多有意思,雖然無用,可先生們喜歡,不妨一讀。這個兒子,這纔多大,就曉得對人胃口了,而那幾個所謂的先生,正是一些內閣大臣和部堂的部首,這些人看上去和聖孫無關,可是……

方纔說這讀八股無用,可是對這兒子,卻是有用,別人讀八股,是做敲門磚,他讀八股,是爲了籠絡人心,堂堂聖孫,不學如何馭人,如何籠絡人心,還學什麼呢?所以這個八股,讀得好。

朱高熾笑了起來,道:“你說得對,倒是爲父急於求成了。來,你來,你來看看這幾份奏疏,瞧瞧怎麼樣。”

朱詹基倒也不扭捏,直接上前,接過父親給自己的奏疏,看了一本之後,搖頭,道:“黃先生的字寫得好。”

朱高熾有不禁皺眉,這份奏疏是湖南進來的,說的是河工的事,大學士黃淮在這上頭擬票,說是河工之事,利在千秋。這意思,就是同意了。可是朱詹基不說這件事的本事,只說黃淮的字好,這說明什麼,莫不是覺得黃淮這擬票,有什麼不妥?

…………………………

第376章 南疆明珠第721章 金陵 金陵第546章 太子斷腕第519章 虎狼第460章 往死裡打第577章 真的大捷了第511章 結盟第893章 開天闢地第198章 受益匪淺第609章 龍湖之鬥第171章 事兒攤上你了第535章 兇名第785章 風暴來臨第74章 原來如此第778章 攻越廣州第71章 何罪之有第225章 天子駕臨第644章 摧枯拉朽第286章 招誰惹誰了第228章 殺氣沖天第312章 授首伏誅第318章 一審定生死第179章 格殺勿論第189章 是騾子還是馬,該登場了第416章 萬死莫贖第634章 你來打我呀第234章 敢動真格第922章 殺無赦第774章 步步緊逼第242章 痛快第913章 小孩子不懂事第22章 不解風情第485章 勝者爲王第7章 書中好多顏如玉第354章 召郝風樓第603章 風緊扯呼第106章 陛下聖裁第352章 燒殺第693章 斯文掃地第20章 你知道的太多第504章 你去死吧第278章 地動山搖第54章 放火第476章 關鍵時刻第883章 宏圖大志第329章 壯士需斷腕第672章 西洋華人的保護者第869章 天子駕崩第287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368章 好大喜功第167章 封地第927章 婦人之仁第915章 天子之怒第494章 絕地大反擊第384章 千金之子第704章 帝王之術第878章 結義金蘭第658章 欺人太甚第728章 吾皇萬歲第628章 帝心難測第896章 傳統第23章 大事業第484章 誰和你講道理第397章 悲慘世界第295章 萬萬人之上第49章 墨寶第507章 郝家軍第140章 孤立第514章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第898章 攤牌第853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469章 欺人太甚第53章 血債血償第504章 你去死吧第834章 莫非王土第271章 豪氣干雲第733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17章 殺機重重第530章 名動天下第426章 周禮第676章 居功至偉第784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257章 殺無赦第64章 抗命第30章 罪無可恕第527章 殺第906章 拼了第507章 郝家軍第232章 不死不休第183章 堅持己見第808章 畢功於一役第534章 天子召問第858章 忠勇可勝第531章 壯士第607章 樂土第874章 怎麼感覺自己要被坑第52章 陛下有旨第96章 皇帝召見第452章 權力越大 責任越大第629章 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