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你完了

暖閣裡只剩下朱棣一人,朱棣用手敲打着御案,顯得有幾分猶豫不決。

隨即,他長長嘆了口氣,道:“來人。”

一個太監躬身進來,跪倒在地,道:“請陛下吩咐。”

朱棣閉上眼睛,嘆道:“下旨,告訴紀綱,查辦郝風樓……罷了,不用查辦,革了他的百戶之職,讓他面壁思過吧,下旨狠狠申飭一下。”

“是。”這太監聽罷,便準備去執行朱棣的命令。

此時,三寶卻是急匆匆地進來,道:“陛下,午門外,百戶郝風樓送來了一樣東西。”

“哦?”朱棣呆了一下,郝風樓這個傢伙居然自己送上門來了,捅了這麼個馬蜂窩,他竟還有臉來。

朱棣語氣平淡地道:“送了什麼東西?”

三寶小心翼翼地上前,從袖中取出一幅字來,這幅字攤開,‘牙防組’三個大字便出現在了朱棣的眼前。下頭還有落款,加蓋了印章。

朱棣沉默了一下,突然想起來了。

這幅字乃是他寫的,只是這等小事對朱棣來說實在不值一提,並沒有給朱棣留下太多的印象。可是如今看到了這幅字,朱棣才記起來了。

朱棣眯起眼睛,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三寶,大臣們鬧得很兇嗎?”

三寶規規矩矩地道:“是,從都察院到各部,都在抨擊此事,國子監的監生們也有一些不安分。”

朱棣用手指頭敲了敲御案,依舊平淡:“推官何嵩是以壞人心術爲名查封了牙防組?”

三寶道:“據說連牙防組也給燒了。”

朱棣點點頭,然後深深地看了案頭上的牙防組三字一眼。

事情的經過已經很明顯了,最值得玩味的就是郝風樓的態度。

郝風樓固然是膽大包天,可是不要忘了,牙防組卻是朱棣親筆御書的。這或許只是朱棣的一時心血來潮,只是朱棣既然得到御筆肯定,那麼應天府將牙防組視爲壞人心術的藏污納垢之地,還查封起來,這無疑是打了朱棣一個耳光。

可是郝風樓並沒有將朱棣御筆親書的這幅字拿出來,非但沒有將這幅字當作自己的護身符,反而是請人送回了朱棣的手裡。

這是什麼意思?

朱棣的手指頭有節奏地敲打着節拍,目光幽邃,顯然他在猜測郝風樓的用心。

若是這時候郝風樓將這幅字公佈於衆,而牙防組被說成是壞人心術,理應查封,那麼天子的御筆親書是怎麼回事?莫非當今皇帝糊塗?

應天府推官何嵩竟敢查封陛下肯定的牙防組,說是大逆不道也不爲過。

郝風樓並沒有將這幅字公佈出來,而是送到了朱棣的案前。

原本郝風樓掌握了主動權,可是現在,這個主動權卻重新回到了朱棣手裡。

陛下,你自己看着辦吧,若是非要嚴懲,郝風樓也無話可說。

這顯然是一個很聰明的做法,朱棣沉吟片刻,道:“紀綱那邊不必知會了。去,請解縉。”

過不多時,在宮中待詔的解縉入見。

“微臣見過陛下。”

“賜坐。”朱棣微微一笑。

解縉欠身坐下,道:“謝陛下。”

朱棣搖頭道:“聽說你近來又寫了幾篇文章,什麼時候給朕看看。”

解縉道:“微臣慚愧,不敢獻醜。從前微臣不過是閒雲野鶴,在京中擔任散職,偶爾寫幾篇不堪入目的文章譁衆取寵,現如今陛下託付重任,微臣豈敢將心力荒廢於此。”

朱棣哈哈笑道:“公務是公務,文章是文章嘛。”他沒有深究下去,突然道:“朕登基以來,恢復了祖制,建文朝的一些弊政難免要糾正,朕再三思量,覺得這弊政之害與民息息相關者莫過於應天府,朕聽說在建文時,有應天府的官員橫行不法,這些事可是有的嗎?”

解縉愕然了一下,深深地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旋即撇開了話題,說了一些京師裡的事,最後露出一臉的乏意,道:“你告退吧,朕昨夜沒有睡好,今日總是提不起精神。”

解縉連忙告辭出去。

出了暖閣,解縉回到當值的文淵閣,坐在公房裡,解縉足足發了半個時辰的呆。

而後,他突然展開案牘上的筆墨,開始奮筆疾書,過不多時,一份奏書便一氣呵成,看着這份奏書,解縉鬆了口氣,隨即吹乾了墨跡,吩咐外頭的書吏道:“來人,立即將這份奏書送通政司。”

一個書吏進來撿起奏書,目中卻是露出了狐疑之色,自家這位大人乃是文淵閣學士,專門負責草詔事宜,何等清貴,像他這樣的身份,上奏書沒什麼稀奇,可是上彈劾奏書就有點古怪了。

因爲書吏看到這奏書上寫着:“劾應天府疏”,若是臺諫彈劾倒是份內的事,可是文淵閣學士跑去彈劾別人,這不是吃飽了撐着嗎?

不過書吏不敢多問,連忙收了,飛快呈報通政司去。

解縉的動靜瞞不過別人的眼睛,另一處公房裡,同爲待詔的翰林編修楊榮與侍講楊士奇坐在值房裡,楊士奇生得黑瘦,給人一種隨風就倒的印象,不過他的眸子很精神。他抱着茶盞道:“這一次,只怕應天府的日子不好過了。”

楊榮頗爲俊朗:“這卻未必,倒黴的也就一個推官而已,想來不會有什麼波及。是了,這個郝風樓到底是什麼人,陛下怎會如此看重他?”

楊士奇冷冷一笑:“不過是個賣弄巧計的小人罷了,不值一提。”

楊榮嘆口氣:“可是人家聖眷在握,否則陛下爲何非要保他,還有解學士也甘心爲他奔走?”

楊士奇喝了口茶:“陛下的心思,我等做臣子的不敢妄測,只是這解學士未必就是真心要保他,不過是順應陛下的心思而已,現在外頭鬧得滿城風雨,少不得要讓人寒心哪。”

楊榮默然無語。

……………………

當日,文淵閣學士解縉彈劾應天府,緊接着,內閣又下了一道申飭的奏書,直送都察院。

原本鬧哄哄的都察院一下子傻了眼,尤其是剛剛去了朱棣那兒告狀的左副都御史周康更是說不出話來。

內閣的申飭奏書措辭十分嚴厲,痛斥都察院擔負臺諫之職,爲何應天府自建文以來弊案叢生,爲何都察院視而不見,其中更是把幾個御使揪出來,狠狠痛罵,說是尸位素餐,不明是非。

都察院的御使們嚇出了一身冷汗,於是爲了證明大家拿了朝廷的俸祿是幹了活的,大家也不含糊,紛紛上奏,開始揭露應天府的弊案。

數十份彈劾奏書一起遞上去,把這應天府推到了風口浪尖,應天府尹親自入宮謝罪,緊接着,幾個應天府官員拿辦,其中就有推官何嵩,何嵩牽涉到了一樁建文朝的一樁訴訟,據聞因爲所告之人和何嵩乃是遠親,所以有所偏袒。

此時正是殺雞嚇猴之時,大理寺很不客氣,直接就鎖拿過審。

第85章 家大業大第48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569章 火燒了眉毛第235章 你惹到了我了第876章 忠義可感天地第412章 鉅艦第579章 大決戰第714章 這個世界真的瘋了第764章 膽大妄爲第881章 覲見母后第296章 刀光劍影第651章 兄弟即手足第186章 唯我獨智第331章 巨大的利益第379章 天子垂憐第625章 殺一儆百第644章 摧枯拉朽第254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229章 放馬過來第793章 悲劇的張都督第822章 請降第376章 南疆明珠第355章 觸怒龍顏第263章 轟動第453章 君如猛虎第234章 敢動真格第128章 天子臨危第426章 周禮第510章 大奸若忠郝風樓第206章 天塌不下來第687章 聖意第687章 聖意第466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781章 不堪一擊第874章 怎麼感覺自己要被坑第533章 內行指導外行第190章 國之利器第499章 事情敗露第625章 殺一儆百第403章 鉅艦之威第26章 靖難高於一切第488章 君辱臣死第764章 膽大妄爲第669章 片甲不留第500章 奸臣伏法第431章 滿門皆貴第570章 決戰之地第482章 全城圍捕第901章 不寒而慄第773章 百業興旺第446章 罷相第191章 拿身家性命奉陪到底第695章 垂死掙扎第265章 御駕第737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357章 水到渠成第278章 地動山搖第536章 纏綿第823章 忠義牌坊第345章 你怕不怕第79章 青天大老爺第166章 裂土封侯第178章 你無處可逃了第644章 摧枯拉朽第837章 姑娘請自重第330章 重賞第385章 有多遠滾多遠第412章 鉅艦第872章 親上加親第253章 民變第319章 心頭大石落地第80章 重逢第469章 我忍你很久了第404章 雄主第84章 此處不留爺第814章 不能忍了第856章 噩夢第831章 必有一戰第416章 萬死莫贖第481章 老實一些第283章 束手就擒第165章 重賞第276章 強攻第905章 劇變第467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608章 歸心第512章 定海神針第272章 永無寧日第848章 折戟沉沙第323章 民心可用第484章 誰家天下第229章 放馬過來第64章 抗命第409章 圖窮匕見第530章 名動天下第571章 置之死地第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773章 百業興旺每日三更求月票了第473章 天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