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聖裁

楊士奇對一切都顯得很淡然。

他能感受到,解縉對他的尊重,這種尊重,和以往不同,現在的尊重帶着幾分小心翼翼,甚至每每說完一句話時,都會忍不住眼眸掠過自己一眼。

楊士奇近來伴駕的機會很多,因此雖只是尋常學士,也不曾追加爲春坊大學士,可是在內閣之中,地位已經今非昔比。

內閣的閣員,本來官職並不高,本質上,其實就是皇帝的秘書罷了,一個秘書而已,能有多高的官階?

可是古今中外,看上去雖然都是元首是在治理國家,其實說穿了,都是秘書治國,可是在秘書治國的過程中,卻遇到了一些麻煩。

太祖皇帝在的時候,不需要秘書,任何事他都有自己的主見,奏疏上來,大筆一揮,天下的事,都可裁決。可是到了建文,卻也還算勤政,又有幾個輔政大臣協助,勉強能混過去。

朱棣就不同了,天下兩京十三省,還有各個都司,軍政、民政、學政、吏治的事多如牛毛,每日都是數百上千的奏疏,有的奏疏,大筆一揮,寫一句知道了也就是了,可問題在於,有許多事不是知道就可以的,必須仔細斟酌,才能保證不出差錯。

這就導致了一個新的問題,皇帝老子很忙,即便是朱棣再如何勤政,也會發現力不從心。

大事,他還可以拿主意,可是小事呢?假若是有人彈劾某地知府施政有虧呢?又或者是奴兒干都司那邊。有土司官員狀告都司武官不法呢?再或者是河南某地河水決口,數千人受害呢?

這些當然是大事,朝廷很有必要立即做出處置。否則極有可能鬧出更大的麻煩,可是相比於其他的事,卻又不值一提,皇帝老子若是天天處置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算是不吃不喝,這一天下來,事兒也忙不完。

可若是交各部堂自行處置。卻又不妥,部堂那邊,和地方上的瓜葛很深。比如奴兒干都司的事,若是交給兵部去管,這都司的官員,本來就是兵部進行任免、考績。現如今又讓他們來管這種地方土司和武官的官司。難免會有偏頗。況且兵部並不負責官司,大有可能,最後推給刑部,刑部覺得既然牽涉到了官員,少不得又要推給大理寺,大理寺那邊說不準嫌麻煩,又要如皮球一般踢出去了。

很多事本就職責不清,這等出力不討好的事兒。誰碰誰是傻子,因此必須得有人來拿主意。各部堂不成,皇帝老子也不成,那麼自然而然,也就是內閣了。

可是一羣秘書,資歷必竟不如那些個部堂尚書,人家肯聽你的麼?人家金榜題名的時候,多半你還在穿開襠褲,人家獨當一面的時候,你不過是個小小的翰林罷了,在這凡事都講尊卑的時代,單憑一個品級不高的內閣學士,當然鎮不住人。

可是朱棣有辦法,比如他讓解縉兼任了右春坊大大學士,有了這個身份,級別也就上去了,自然而然,能夠裁決許多事。

而眼下,兼任春坊大學士的只有一個解縉,解縉儼然就成了內閣首輔。可是近來楊士奇如日中天,說是次輔也不爲過。

楊士奇有一搭沒一搭和解縉閒聊:“哦?那個師傅,士奇也聽說過,不過此人,打着的卻是僧人的旗號,朝廷並沒有僧家身份,他自稱爲什麼大光佛座下子弟,不免有點犯忌諱。大抵此人是仗此虛張聲勢,卻不知有沒有功夫。”

解縉含笑:“士奇說的也是,是以老夫讓應天府,去摸他的底細。”

楊士奇喝了口茶,抿嘴笑道:“卻不知有什麼眉目。”

解縉淡淡道:“眉目倒是有一些,據說漢王府的一些親眷,和這人走的近,近來隔三差五,都清他演練拳法。”

楊士奇一聽,深深看了解縉一眼:“這麼說,應天府那邊是不敢追根問底了。”

解縉哂然一笑:“應天府能做什麼主,碰到了鐵板,就沒聲氣了。不過………漢王殿下熟稔弓馬,既然他府中的子弟學拳都請這位師傅,料來,此人是有幾分本事的,老夫呢,自然也不便詳查,現在漢王去了大同,咱們難道還盯着漢王府?會有人說閒話的。”

沉吟片刻,解縉似乎意猶未盡,卻還是忍不住道:“不過話又說回來,咱們是臣子,太孫們學拳,若是所託非人,怕是不妥,怕就怕太孫們遇人不淑,老夫還是趕緊着,想個法子,再託人繼續查一查那人底細,若是好,老夫也學一學,老夫年紀大了,近來筋骨中是活絡不開,學一學,或有好處。可若是當真有問題,卻也不能等閒視之,若是個招搖撞騙的便罷,若是別有圖謀的,教壞了太孫,你我之輩,怕也難辭其咎了。士奇怎麼說呢?”

楊士奇目光幽幽,他突然意識到了什麼,一下子變得謹慎起來,嘴上含着笑,假意用喝茶來消磨一些時間,斟酌了之後,才嘆口氣:“解公所言甚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此事確實非同小可。”

解縉笑了:“既如此,此事還是士奇來抓一抓,老夫近來身子不好,總是健忘,事情就這麼定了。”

楊士奇抿抿嘴,沒有再說什麼。

他明顯感覺到,這件事的背後會有什麼內情,可是牽涉到了漢王,就會牽涉到太子,若是自己搖頭,勢必會徹底得罪太子,或許,這件事就和太子有關,是太子交代辦的事,而眼下,宮中既已有決策,儲君之位再不可能懸而未決,那麼反對這件事,最後可能會引火燒身。

可是答應下來,天知道會有什麼陷阱在等着。

楊士奇並沒有表露出什麼不妥,鎮定自若,喝了幾口茶,真要找個由頭回自己公房去,卻有書吏進來,道:“二位大人,陛下傳旨,請速去暖閣覲見。”

解縉和楊士奇對視一眼,前幾日陛下都是深居簡出,極少露面,也不曾召見大臣,甚至連楊廷和伴駕授課的事都一併裁撤,今日卻突然蒙招,怕是廠衛的事。

二人不敢怠慢,自然立即動身。

到了暖閣,朱棣撫案高坐,見了二人進來,心平氣和,並不曾見帶有慍怒之色,只是平靜的道:“二卿坐下說話。”

二人依言坐下,楊士奇莞爾笑道:“陛下今日的氣色頗好,外間有傳聞,說是陛下近日不出或是龍體有恙,微臣心憂如焚,今日得見,才知坊間之言,多是子虛烏有。”

朱棣莞爾笑笑,卻不由看了解縉一眼。

解縉臉色不變,心裡卻是大大吃了一驚,這個楊士奇,還真是錙銖必較,方纔給他挖了個坑,他倒是好,這就一巴掌打回來了。

這句話,楊士奇說出來,實在犯忌諱,陛下只幾日沒有露面,坊間就有陛下龍體有恙的流言,以天子多疑的性子,會怎樣想?

天子必定會想,是誰放出來的流言,是誰在盼着自己龍體有恙,仔細一琢磨,龍體有恙最大的得益者,不就是太子麼?太子是天子的嫡親血脈,當然是老實本份的,怎麼可能會盼着父皇有恙?

最後的結論多半就是,定是太子身邊有小人生事,偏偏大家都知道,解縉和太子之間,師生情誼很重,況且作爲春坊大學士,解縉本就有義務管理詹事府的大小事宜,無論這個小人是不是解縉,解縉都脫不開關係。

這種事說一遍其實沒什麼,可若是楊士奇這廝隔三差五來這麼一句,解縉再深受信任怕也吃不消。

解縉忍不住去看楊士奇,他分明感覺到,這番話不只是對天子說的,同時也是在警告自己,讓自己本份一些,否則……

面對這個楊士奇,解縉真有點有力沒處使,居然被這麼一個傢伙,三言兩語的威脅,他心裡有氣,卻知道此時決不能發作,便也附和一句:“是啊,太子殿下也聽說了流言,大爲震怒,說是有奸猾小人,妖言惑衆……”

朱棣顯然沒興致管這內閣的大臣之間相互之間的攻守,他壓壓手:“朕詔爾等來,所爲的,只此一事,近來有大臣上書,俱言廠衛弊病叢生,都要裁撤廠衛,這件事,二位愛卿,想來是知道的吧?”

解縉連忙道:“微臣聽說一些。”

楊士奇欠欠身子:“確實有這樣的奏疏,在臣看來,廠衛確實是有點不像話了。”

朱棣目光變得深邃,手指頭敲擊着御案,高深莫測的道:“是啊,是不像話,太胡鬧了,弄的滿城風雨的,貽笑大方,朕這幾日呢,都不曾睡過好覺,煩心透了,請二位愛卿來,其實就是想聽聽你們怎麼看,你們不必有什麼忌諱,但說無妨。”

………………………………

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21章 大政奉還第19章 燕山左衛親軍第6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62章 行善積德第342章 禍起蕭牆第476章 亡國之君第587章 宮中佳婿第16章 伏誅第470章 無情第781章 不堪一擊第240章 升任指揮使僉事第622章 殺機潛伏第396章 生殺第542章 聖孫第933章 就在今日第259章 斬殺殆盡第467章 殺人誅心第706章 這就是天命第589章 錚錚傲骨第492章 小勝一場第106章 陛下聖裁第52章 報仇雪恨第60章 搶班爭權第631章 朕的好兒子啊第372章 萬人空巷第473章 天大的事第715章 得力干將第843章 騙局第108章 急轉直下第887章 我是王莽第447章 幸福來的太快第716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130章 牽連甚廣第743章 成大事者第881章 覲見母后第397章 悲慘世界第913章 小孩子不懂事第474章 反告第543章 宮闈第810章 摧枯拉朽第263章 轟動第883章 宏圖大志第136章 做大事第708章 其罪當誅第534章 天子召問第868章 天家無母子第857章 如之奈何第213章 郝千戶發威第366章 人上之人第902章 亂局第801章 天子見疑第18章 門生第254章 哪管洪水滔天第872章 親上加親第157章 神兵第912章 母儀天下第843章 騙局第42章 你很囂張嘛第863章 是爲天子第595章 風光得意第739章 鬥法第482章 痛下殺手第190章 國之利器第371章 富甲天下第496章 殘酷真相第258章 殺得你片甲不留第128章 天子臨危第850章 完勝第701章 披荊斬棘第323章 民心可用第889章 葉公好龍第97章 御賜寶刀第24章 看少爺手段如何第47章 打第427章 蒼生爲棋第270章 魄力無邊第八百七十一 誰和你講道理第558章 父子相疑第101章 格殺勿論第482章 全城圍捕八百六十四章 桃花盛開第460章 往死裡打第585章 不世功勳第221章 宰的就是你第198章 受益匪淺第591章 殺人何如誅心第913章 小孩子不懂事第728章 吾皇萬歲第939章 世界這麼大第721章 金陵 金陵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78章 結義金蘭第163章 不堪一擊第111章 清算第480章 奉天殿對質第141章 打擂臺第846章 出擊第783章 破城第298章 人心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