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富甲天下

郝風樓是武職,不過依舊還是沾染了這種假大空的秉性。一番話無懈可擊,不曉得的還真當他是憂國憂民,忍不住要爲他喝彩。

郝風樓說罷,便向吳雄詢問:“安南的商賈也有聚集於諒山者,近來可有什麼傳言?”

吳雄不敢怠慢,他只當郝風樓是考校他,於是添油加醋地道:“自兩府叛亂,消息傳到諒山,不少安南商賈亦是如熱鍋螞蟻,不少商賈決議逗留諒山,卻觀察風向再說。”

“也有一些商賈心裡記掛着自己的親眷,不得不硬着頭皮南下。不過這些人,大多憂心忡忡,都是擔心得很。”

“擔心那些叛黨亂賊?”郝風樓抿嘴,露出幾分輕鬆之色。

吳雄搖頭道:“這只是一方面,下官有些話真不知是該講不該講,他們憂慮有三,這其一當然是叛賊,叛賊雖然也是安南人,可是誰知道會不會劫掠財貨,會不會濫殺無辜?一個不好,無論你是不是安南人,怕都要誤了自己的性命。這其二就是本地的鄉民,交趾大亂,許多人蠢蠢欲動,即便是一些良善的百姓,誰能保證不會被一些惡霸煽動,突然起事,響應亂黨?這些人無非是打着起事的旗號劫掠而已,誰家有錢有糧,就劫掠誰家,誰會管你是安南人還是漢人。至於這第三……”

吳雄忍不住看了一眼席縣令,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顯然有些話,他不好說,怕說出來引來麻煩。

席縣令卻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卻是搖頭苦嘆道:“吳長史,事情到這個地步還有什麼可避諱的?你既然不肯說,那麼本官來說又是何妨?今日在這裡,二位侯爺召見,那麼索性把話說開來。這其三嘛,其實就是官軍。平時的時候,官軍或許還安份,終究這交趾還是有王法的地方,誰敢造次?可是一旦戰時,那可就不好說了,這官軍殺賊,殺良冒功的有的是,甚至一些官軍趁亂打家劫舍,侵門踏戶,那也是常有的事。這種事從前陳氏安南的時候有,後來胡氏安南的時候也有,至於如今的交趾也是不可避免。”

“所以眼下安南人是人心惶惶啊,眼下中北部各府還勉強能維持,可是誰知道將來會如何?一家老小的性命,如今就像是被人刀架住了脖子,誰的心裡也不安生。下官還聽說不少安南豪族的子弟也有在諒山的。這些人如今顧念着族人,也是如熱鍋螞蟻,四處打聽南邊的情勢,這來往的家書可謂是絡繹不絕,說句不該說的話,如今是人人自危,今日若是官軍勝了,他們未必能安生,明日叛軍殺了來,他們也未必能立命,還得提防着本地宵小趁機作亂,人人自顧不暇。”

他們說的都是實情,誰都怕戰亂,即便是那些擁有一些武裝的豪族,畢竟一旦生變,就有許多的不確定性,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能從中獲取好處。

而且這變亂的性質已經說不清了,即便是南方豪族的挑唆慫恿,打的是反明的旗號,可是叛軍的成份極爲複雜,誰能保證人家會對你友善?

郝風樓笑了。

其實他要的就是這個,這些豪族和士紳,還有商賈,平時別看僕從如雲,腰纏萬貫,又蓄養了一些私兵,可謂風光無限,可是如今遇到了戰火,一家老小數十上百口人,誰敢拿一家子性命來冒險?

郝風樓正色道:“是啊,眼下是大廈將傾,誰都不知道將來的命運如何?所以大家的心都定不下。可是……君子不立危牆,更何況是攜妻帶子立於危牆之下?上天有好生之德,莫說是他們不忍,便是本侯也是不忍見啊。因此,本侯決定放人入關,凡是地方有德士紳,交趾有功名的儒士,行善的商賈,俱可攜家帶口進諒山。不但要讓他們入關,還要給予他們安頓,要分發他們土地,建立行館,地方官吏要照料他們的生活起居,告訴他們,進了這諒山關,本侯保他們闔族無憂,只要到了這裡,自然會盡力給予他們便利。這件事要諒山縣立即發出公文,不得耽誤,時間耽誤不得啊,否則又不知誤了多少性命。至於尋常的安南百姓,若是有一技之長的亦可放入關中,有身強體健的也可容納一些,諒山縣這邊怕是要好生準備,所需的銀錢,侯府來出,至於突然涌入這麼多人,人要吃糧,馬要用料,這些也得事先有所準備,可命人於廣西收糧,未雨綢繆,早做準備。”

圖窮匕見。

這纔是郝風樓的真實目的。

席縣令和吳雄人等先是面面相覷,隨即他們便明白了什麼意思,心裡不由暗贊這位侯爺高明,其實所謂有德士紳、有功名的儒生、行善的商賈,這些就都是個屁,這年頭有沒‘德’的士紳,有沒有功名的儒生,有不行‘善’的商賈嗎?這東西本就沒有標準,是不是積德行善,誰知道?最後還不是把這些人統統放進來。

放進來要安置,表面上是虧了,而且諒山人滿爲患,到時候會帶來不少麻煩,可是給他們分發了土地,這些人可是攜家帶口來的,哪一個肯將身家性命的銀子留在老宅?到時候少不得要花費銀子建房,建了房子還得做長久的考量,於是各種花銷也就出來了,更不必說這些人在諒山有了別館,其實就等於是將身家性命放在了諒山,最後他們的影響力還不是隨便郝家來揮霍?

郝風樓看向郝政道:“父親大人交遊廣闊,必定有不少至交好友,何不立即修書請他們來諒山避難?只要他們肯動身,其他人也就沒有疑慮了。”

郝政也意識到這一次對郝家的巨大好處,不只是這諒山要比之從前繁榮數倍,一夜之間便可使諒山成爲不下於清化、交州(原升龍)這樣的城市,瞬間吸引安南所有的文人墨客,吸引整個安南所有的財富,這裡頭的好處可想而知。

郝政頜首點頭道:“這個好說,爲父現在便可修書。”

安排定了,所有人都開始忙碌起來,許多事心照不宣,雖然郝風樓口裡說的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諒山在一個月之後就不只是一箇中轉的商貿之地,這對所有人都有好處,席縣令增了政績,郝家立即便可在安南影響力大增,且封地內的財富也將成倍增長,那無數的豪族和士紳都是數代乃是十幾代積攢下來的財富,絕對可觀,一旦全部聚於諒山,這意味着什麼?

郝政自是潦草的修書百封,足足忙了一天才命人將一封封書信統統送出去。

…………………………

幾日之後,看似平靜的清化府城裡,這清化的黎氏大宅裡卻顯得有幾分緊張。

黎家已經及早命人開始收割棉花了,雖然眼下收棉花爲時過早,這收成只怕要大減。可是眼下卻是顧不得許多。而且黎家還覺得不妥當,城外的棉田,他們可以不在乎,眼下火燒眉毛,最緊要的是族中大小的安危,家主黎洪已從佃戶中抽調了一些身強體健的入宅,分發了槍棒,令他們拱衛黎家。

可即便如此,黎家上下依舊輕鬆不起來,廣南府更加惡化的消息已經接二連三送來,這叛亂顯然有蔓延的趨勢,而朝廷的官軍也調動頻繁,幾路大軍都曾路經清化。顯然一場大戰在即。

其實對黎家看來,誰輸誰贏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家族能否保存和延續。

可是接二連三傳來的消息實在是心驚肉跳,黎洪已經有點不知如何是好了,本來像他這樣的大族,無論遇到什麼情況,自有手腕去解決,而如今,眼看情勢失控,竟給人一種風雨飄搖的感覺。

而在這時候,一封書信傳到了這裡。

這封書信的主人使黎洪不敢怠慢,乃是世鎮交趾的祿州侯郝政,對郝政,黎洪的印象不錯,心裡還記得他的一些好處,於是連忙打開書信,之後,黎洪就呆着不動了。

祿州侯邀請自己攜帶族人前去諒山避難,避難倒也罷了,還願意提供一些幫助,黎洪不禁有點動搖了。

去還是不去?若是去了,把田產和老宅丟在這裡,心裡不踏實,可是闔族上下都守在這裡更不踏實。

諒山那邊卻不知是什麼情況,倒是那祿州侯爲人不錯,料來不會食言,肯定會給予適當的照顧。

黎洪徹底的糾結了,人離鄉賤,可是眼下卻又是兵荒馬亂,他必須得拿出個主意來。

…………………………

第一章送到,老虎知道近來更新比以前少了一些,但也是因爲實在不想濫竽充數,老虎還是希望拿質量給大家看得爽,只是眼看訂閱不給力,月票也不給力,真的很難過的,請大家能支持一下老虎吧,這月票對老虎來說很重要,老虎也會盡快調整心態!

第285章 武曲下凡塵第398章 夠了第384章 千金之子第351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761章 瘋狂第223章 父子之爭第591章 殺人何如誅心第573章 一決雌雄第554章 重賞第717章 天命第905章 劇變第121章 聖駕第160章 朕受命於天第81章 公主殿下第234章 敢動真格第111章 清算第444章 無法挽回第504章 你去死吧第931章 最後一戰第231章 動強第38章 論功行賞第177章 拿命來第917章 出爾反爾第580章 你死我才能活第857章 如之奈何第907章 大難臨頭第79章 青天大老爺第231章 動強第918章 推你下火坑第289章 老虎打不着第732章 螢火之蟲第474章 兇名在外第284章 秋後算賬第781章 不堪一擊第922章 殺無赦第252章 風暴第548章 動真格的第468章 帝心難測第238章 大逆轉第691章 我們之中出了一個叛徒第635章 分庭抗禮第867章 護駕還是勤王第362章 行善積德第48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05章 宮中火起第89章 黃雀在後第925章 交心第558章 父子相疑第255章 神武衛功勳卓着第907章 大難臨頭第332章 回家第561章 全城搜捕第336章 天子裁決第875章 你真不是東西第218章 新婚燕爾第603章 風緊扯呼第145章 快刀斬亂麻第47章 打第652章 郝家天下第709章 西洋之事 託付於卿第643章 逆賊當誅第36章 富貴險中求第325章 有殺氣第401章 萬國來朝第831章 必有一戰第785章 風暴來臨第92章 武裝討薪第490章 捋起袖子拼命第53章 血債血償第217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476章 亡國之君第461章 瘋狂第355章 觸怒龍顏第168章 我他之下豈容他人鼾睡第614章 大旗第128章 天子臨危第788章 在誅之列第700章 地主家真沒餘糧了第740章 夫人外交第658章 欺人太甚第693章 斯文掃地第464章 你配嗎第509章 真相如此第34章 大功告成第66章 黃雀在後第224章 搬山之術第585章 不世功勳第39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20章 聖心第111章 清算第384章 千金之子第616章 殺機畢露第409章 圖窮匕見第910章 六部尚書第920章 成何體統第229章 放馬過來第81章 公主殿下第840章 朋友啊朋友第327章 作死第494章 絕地大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