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遠大前程

每日到了時辰,便會有專門的夥計帶來外頭最時新的消息,這幾乎是諒山所有商行的手段,對比從前舒適閒散的生活,銅山集的節奏要快了許多,而生活節奏的加快,自然而然也就對消息的傳播速度變得苛刻起來。

終於,今日的夥計來了。今日他面帶紅暈,幾乎是急不可耐地道:“好消息,金陵傳出了消息,祿州侯世子郝風樓已赦免無罪,而且立下大功,大明宮中下了褒獎旨意,賞賜極爲豐厚。”

“什麼……”不少人霍然而起,其中就包括了阮賜。

阮賜太激動了,不激動也不成啊,這可是千般利好的關係,這意味着安南的饑荒可以避免,家族囤積的大量棉花都有了銷路。

如此一來,家族不但不會虧下重本,反而可能大賺一筆。

只要郝風樓沒事,那麼一切的疑慮就都可打消了。

“可當真嗎?”

面對無數人的追問,夥計大口喘着粗氣道:“千真萬確,是侯府裡傳出的消息,侯府也接到了大明朝廷的旨意,斷不會有錯的,祿州侯得了褒獎,郝風樓郝大人敕了海防侯,加了不少的封地,還賞賜了不少銀錢。”

“太好了!”阮賜幾乎是握起拳頭,狠狠地砸在了茶桌上,他只怕也萬萬想不到自己會爲一個無關緊要,甚至是弒殺了他的君主的漢人的性命如此擔憂,會爲人家的恩賞而忍不住想要去拍手叫好。

可是他明白。郝家的命運和阮家已經息息相關。

而緊接着,一個並不太好的消息傳來:“大明朝廷已經打算將安南闢爲郡縣,設交址省。設置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交址省內設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縣,以及五個直隸布政司的州,分轄二十九縣,並且在要地則設十一衛、三所,一市舶司。戶籍人口全部依大明例,統統採用黃冊記錄人丁的姓名、年齡和籍貫記載到簿冊,再由人丁持有。以備官府查覈。除此之外,各府各縣,設稅課司和河泊所副使。收繳稅賦,安南的儒生,統一參加南榜科舉……”

這一個個措施傳出來,實在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因爲大家意識到。大明的這次闢州縣居然如此的嚴格。幾乎沒有給予任何的恩惠。

先說設了三司和郡縣,那麼就意味着所有的官員都將由大明的流官統一管理,而這些漢人官員當真能夠與當地的豪族和睦相處?

再有黃冊的制度,這比安南的戶籍政策顯然要苛刻得多,黃冊不但要記錄人口、籍貫、相貌,還需要製成證件,由人丁持有,以備官府查覈。若發現某人的證件與簿冊所載不符。便須拿捕。

再有所謂的稅課司,自是不必說。原來還妄想能夠減免些稅賦,可是現在看來,卻是‘一視同仁’。

種種的措施,顯然是大明朝廷打算對這安南嚴加‘管教’,這顯然也是許多人並不願意接受的。

於是,那一份得知郝風樓無恙的喜悅不免沖淡了幾分。商行裡的人有喜有憂,尤其是阮賜,雖然眼下最大的麻煩已經解決,可是未來分明多了許多的不確定性。

他只是幽幽嘆口氣,心裡卻是知道,在這羣龍無首的安南,眼下也只能如此了,至少總比戰亂不斷要強了許多。

倒是接下來卻總算是有了那麼點兒喜訊,最新的消息,棉花價格漲了。

沒錯,確實漲了,就在昨天,還有人大肆的拋售棉花,畢竟對大多數人來說,未來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手裡攢着棉花,誰知道將來人家還收不收,所以棉花的價格暴跌,而如今得知這個利好的消息之後,大家反而不急了,不再急於兜售,寧願放在手裡囤着,而眼下,諒山的布坊對棉花的需求又是極高,於是乎,價格一日三漲。

市面上,所有人都在尋找棉花,急得團團轉,而對阮賜來說,顯然是極大的利好。

他忙不迭的回到自己的別院,立即修書一封,命人送回芹苴,旋即便去拜訪吳雄。

吳長史如今在銅山集已經置辦了個府邸,不過並不張揚,顯得很是低調。

此時,他的府前卻是貴客盈門,消息傳出之後,所有人都在打探更多的細節,也紛紛在爲自家的買賣做更長遠的謀劃。而這祿州的長史吳雄顯然就是最重要的巴結和打探的對象之一,自然而然成了萬衆矚目的對象。

名刺遞上去,阮賜被請進院裡的小廳,等了良久纔有人喚他到另一處地方去。

而在這裡,這顯得很古樸的書房,他見到了吳雄。

吳雄自是一臉的疲憊,不過他今日格外的高興,郝大人沒事了,這對他來說,簡直就是驚天的喜訊,他最是明白,自己今日的一切都拜郝大人所賜,若是郝大人完了,自己也得完。

阮賜的身份,吳雄卻是知道的,他見了阮賜,立即站起,寒暄道:“阮公子今日有閒嗎?是了,上次你不是說想要兜售棉花嗎?哈……眼下諒山恰好急需,卻不知什麼時候能運到?”

阮賜笑了,從前的時候是他求着吳雄收棉,而現如今,他卻不急了,打着哈哈道:“此事嘛,卻要等家兄拿主意,我已去信家兄,想來很快會有迴音。”

吳雄也不再催促,只是微微一笑道:“如此甚好。”

阮賜旋即道:“聽說……現在諒山這邊還急需礦石和木料?卻不知有多大的需求?你也知道,芹苴是個小地方,不過卻勝在山林衆多,只要諒山這邊肯要,兄弟這邊倒是都可盡力籌措。”

吳雄看了他一眼,道:“不知可有金油檀、鐵力木、石頭椎、坤甸木嗎?”

阮賜不由皺起了眉,道:“長史大人想要造船?這些……可都是船木,質地堅硬,最能抵擋海水腐蝕,這些木料,安南和真臘倒是都有不少,不過嘛……運輸不易。”

吳雄卻是微微笑道:“實話說了吧,確實是造船所需,是郝大人親自修書過來吩咐着加緊辦的,船工都已經請好了,都是手藝不錯的蘇州船工,安南這邊也會招募一些以彌補不足,反正就是試試看,能不能把船造出來是另一回事;不過木料卻是急需的,卻是不知你們那邊有是沒有?”

阮賜不由笑了,道:“芹山多的是鐵力木,就是不知價錢如何?”

於是吳雄站起,直接從一旁的書架裡翻找,最後找出一份價目出來遞給阮賜,道:“阮兄自己看看,若是覺得有利可圖,大可以想辦法將這些木料送來,眼下諒山這邊,織布、鋼鐵和傢俱如今的生意都不錯,可謂是財源廣進,可是這造船終究是牽涉很大,好在海防那邊有個現成的船塢和港口,從前也造過一些海船,只是現如今郝大人要建的是大船,我這邊還真沒有太大的把握。”

吳雄嘆了口氣,才繼續道:“不過……既然郝大人發話,硬着頭皮也得上了。眼下諒山最看重的就是造大船,造船的事,我不懂,可是這造船的所需卻是全力支持。”

這話兒暗示得再直白不過了,拿木頭來,不然你吃虧。

阮賜精神一振,道:“這個好說,我回去之後立即修書。”

說罷告辭出去,這一次拜謁,收穫確實不小,雖然今日的消息有好有壞,不過對阮賜來說,眼下的燃眉之急卻是解了,眼下對他來說還是爲家族創造財富最爲重要,其他的都不是他所能考量。

……………………

海防這邊,大量的匠人已經就緒。

這座曾經繁華的城市如今已經千瘡百孔,在安南,升龍乃是王都,而清化是豪族的聚集點,這兩個地方即便是戰亂,無論是叛軍,是陳氏還是胡氏,都不敢有什麼過份之舉,因爲失去了這兩座城市的支持,對於任何一個勢力來說,都將演變爲災難性的後果。

可是海防不同,作爲安南第三大城市,商賈聚集的中心,各路軍閥就沒有這樣的客氣了,這裡不但成了爭奪的焦點,也成爲了搶掠的重心,而如今,這座海邊的城市留下的多是斷壁殘垣。

不過……船塢並沒有遭受破壞,而且這裡已經成爲了郝家的封土,在這裡,船匠們得到了很好的對待。

他們住在舒適的房屋裡,每日供應的都是新鮮的蔬果,還有各種肉食,在來之前,這些人有些不安,因爲大明朝船匠不多,戶部徵召了一批,待遇也還算不錯,神武衛在蘇州招募人手,費了很多功夫,而這些人之所以肯來,也只是希望擺脫匠戶的身份。

如今來到這異國他鄉,本以爲要吃許多的苦頭,可是誰知道竟是如此優渥。

………………………

第851章 京師震動第559章 變天了第703章 他們都老了第122章 儲位第343章 錦衣衛辦差第323章 民心可用第450章 急紅眼了第118章 大功告成第467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380章 聖旨嘉獎第149章 君臨第452章 權力越大 責任越大第204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796章 成王敗寇事第502章 有功第545章 京師大亂第232章 不死不休第116章 真相第209章 ;箭已上弦第827章 兵鋒第835章 慾壑難填第253章 民變第416章 萬死莫贖第351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86章 唯我獨智第640章 王子第719章 攝政第874章 怎麼感覺自己要被坑第126章 給朕一個交代第153章 重賞第459章 廠衛大亂鬥第550章 義無反顧在所不惜第253章 民變第621章 收網第639章 離心背德第725章 朝賀第69章 你會後悔第612章 漢賊可曾兩立麼第482章 滿城盡是神經病第777章 謀反大業第297章 四縣之地第139章 郝風樓的基石第222章 驚天動地第46章 激動不激動第281章 勢不可擋第437章 決戰紫禁城(三)第398章 夠了第661章 迫在眉睫第168章 我他之下豈容他人鼾睡第525章 骨肉第469章 我忍你很久了第818章 廣東淪陷第220章 千金之子第57章 善始善終第836章 美麗的邂逅第573章 一決雌雄第221章 宰的就是你第729章 天下最厲害的壽星第136章 做大事第460章 往死裡打第902章 亂局第317章 殺機重重第705章 彌足珍貴的大禮第544章 你不信就是死第712章 恩旨第824章 仗義死節第847章 碾壓第727章 大壽第148章 皇帝的最後決定第292章 王侯第861章 樹倒獼猴散第904章 天下有德者居之嗎第289章 老虎打不着第472章 建文天子第274章 鐵桶般的諒山第389章 蓄勢待發第893章 開天闢地第250章 你惹錯人了第70章 賜衣第903章 被坑了第752章 鴻第639章 離心背德第721章 金陵 金陵第222章 驚天動地第617章 郝大人出擊第892章 有仇報仇第278章 地動山搖第267章 喜上加喜第475章 不似人君第483章 人生得意第21章 深入虎穴第108章 急轉直下第473章 天大的事第827章 兵鋒第251章 神武衛出動第890章 聖法第839章 大明之虎第39章 重賞第570章 決戰之地第260章 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