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巨大的利益

;????歷朝歷代以來,郡縣制經過無數次改良,最終到了大明的三司行省制之後,這個制度其實已經趨近完善。

太祖皇帝乃是制度論者,他一直信奉,只要自己制定出一個完美的制度,那麼後世的子孫蕭規曹隨,朱家的江山便可傳諸萬世。

歷朝歷代,幾乎每一個皇帝,自秦始皇開始都專注於制度,絕大多數人認爲,只要有一個完善的制度便可萬世一系,尤其那秦始皇焚書坑儒,收繳各國兵器,推行郡縣一般,無論前者如何失敗,可是後世之人總是對此熱衷無比。

不得不說,制度完善到了此時的程度也算是公德圓滿。郡縣的官員盡是流官,而流官到任,要施政,就不得不取得本地士紳的支持,州縣之上是知府,知府之上是三權分立的佈政、提刑、都指揮使,各自分管民政、刑法、軍事,各不統屬,相互制衡。同時,朝廷在行省,還設有巡道的御使,御使並非常駐,而是臨時派遣,幾乎和地方上沒有瓜葛,這些御使,多半又是年輕的官員,不受官場上暮氣的沾染。

而在朝廷,制度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部堂的首長本是位極人臣,可是部堂之中,設給事中,給事中官小,卻有封駁聖旨,彈劾部堂大小事務的權利,朝廷的政令,由文淵閣和翰林這些清流爲主的官員參與討論,再令御使進行監督。

一切都在制衡,品級高的官員,治理一方,卻受低級的官員鉗制,軍事、民政、學政、戶政等權利,整個大明的朝廷。沒有一個人能夠一言而斷,即便是堂堂的解縉,也有可能受到清流的抨擊。

所謂以文抑武,以上御下。再以下克上。文武之間,內廷與朝廷之間。清流與部首之間,朝廷與地方之間,民政與軍政、學政、軍政之間,地方派系與督查之間。貓吃老鼠,老鼠吃象。

這個制度堪稱完美。這也是解縉的底氣,在解縉看來,安南雖然效仿大明,可是依舊有尾大不掉的殘餘,以至安南境內殘留了許多的封臣,只要將大明的制度套在安南這個不毛之地上。大明便能實施有效的統治。

解縉的話頗對朱棣的胃口。

朱棣乃是有爲之主,要的自是大一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將安南分割數個行省,設三司,並且分派流官,這確實是一樁完美的事。

於是朱棣不經意地頜首點頭。幾個文淵閣侍講、侍讀眼見解公既已有了公斷,又見陛下屬意,此時都謹慎起來,並沒有輕易說出自己的意見,倒是楊榮故作打趣地道:“行省郡縣固然是好,不過安南畢竟剛剛歸於王化,就怕出亂子。”

楊榮的話音落下,那金幼孜立即反駁:“能出什麼亂子,還請楊公明示。”

楊榮此時想不答也不成了,便道:“雲南那邊,朝廷雖派遣了流官,可是地方事務,多付土司協理,也沒出什麼亂子。”

金幼孜臉色平靜,可是他說的話卻是不饒人:“楊公此言差矣,雲南說的是蠻語,書的是蠻字,其人與我不同,各歸土司署理,這是穩妥的辦法。可是安南久沐王化,書同文、車同軌,儒生當道,豈可和雲南類比?”

楊榮倒是想爭,卻被坐在一旁的楊士奇輕輕捏了捏袖擺,朝他微微搖頭,示意他此時不必據理力爭,楊榮只好作罷,索性眯起眼,一副打盹狀。

金幼孜又道:“推行三司和郡縣,是當務之急,眼下趁着民心可用,此時不推行,更待何時?朝廷應當及早拿出主意來,劃分行省,選派流官。”

朱棣笑道:“這是謀國之言。”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人,便看向郝風樓,道:“郝風樓,你熟知安南風俗,以爲如何?”

郝風樓對這郡縣制帶着幾分謹慎,倒不是他認爲三司和郡縣的體制不夠先進,而在於眼下推行未必能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他踟躇片刻,道:“父皇,兒臣以爲,三司固然是好,不過眼下安南初定,若是突然選派流官,只怕地方上會有不服。安南眼下如大病初癒,不該大補,凡事還是徐徐圖之的好。”

他的話音剛落,剛剛受到天子鼓勵的金幼孜卻是不由冷笑,道:“郝大人是封臣,自然是不喜郡縣制的了。”

這句話很誅心,等於是指着郝風樓的鼻子罵郝風樓懷有私心。

對這金幼孜,郝風樓懶得理他,只是道:“父皇不如先推三司和郡縣,不過可保留一些封地……”

朱棣遲疑道:“朕再想想。”

一番討論之後,朱棣已顯得乏了,他對郝風樓微笑:“你也該回家了,你家中的母親和妻子怕是急了,朕若是再留你,少不得要捱罵的。”又對其他人道:“諸卿所言,字字珠璣,朕受益很好,只是此事重大,朕還要思量。”

於是衆人一起起身,紛紛道:“臣等告退。”

…………………………………

所有人出宮,整個南京紫禁城彷彿一下子又恢復了沉寂。

解縉今日的心情不好,自是先去了。其他人也覺得索然無味,緊跟而去。

郝風樓向來是無人理會的,至少對這些清貴的閣臣來說,他自不會討這個沒趣,跑去湊什麼熱鬧,況且他急着回家,也懶得在這裡盤桓。

只有楊榮一臉喪氣,卻是想着什麼心事。後頭有人叫他:“勉仁,請留步。”

楊榮駐足,回望一眼,楊士奇氣喘吁吁地追上來,楊榮便朝楊士奇行禮道:“士奇有何見教?”

這楊士奇原名楊寓,字士奇,卻因爲皇帝愛稱呼他爲楊士奇而非楊寓,所以大家便如此稱呼。

楊士奇笑吟吟地道:“方纔見你在閣中與金公爭辯,勉仁爲何如此激動?”

楊榮忍不住道:“即便是那郝風樓一介武夫也知道安南雖是王化已久,可是安南國內人心初定,輕易推行郡縣,大是不易,需從長計議爲好。那金幼孜卻自稱什麼安南人久服王化,可是不要忘了,這些服王化的人,你去搶人家的食,人家不和你拼命纔怪。”

楊榮後半截的話卻是道出了真相,推行郡縣,其實就是剝奪掉原有的安南權貴利益,而這些人才是寫漢字說漢話的人,將這些人得罪到死,對大明有什麼好處?

楊士奇卻是抿嘴一笑道:“其實勉仁說的話,士奇也深以爲然。可是你卻知當時爲何我要拉住勉仁?”

楊榮嘆氣道:“無非是陛下既已有意選派流官,是以不願我做無謂之爭而已。”

楊士奇卻是笑了,道:“非也,我這樣做,是以免勉仁遭受打擊,假若只是陛下屬意倒也罷了,可是你莫要忘了爲何大家都爭先要選派流官?”

“自建文以來,恩科無數,建文皇帝登基,加了恩科,此後燕軍長驅直入,又加恩科。直到今上登基,又是一次恩科,這屢屢的恩科,固然是爲朝廷選了諸多的良才,可是如今卻也是人滿爲患,我記得在太祖時的時候,科舉取士的官員不足以填補朝廷空缺,於是太祖皇帝便從國子監中直接委任監生爲官,可是這幾十年的功夫,情況已是逆轉,如今卻是堂堂進士之才,卻連個縣令也委不出,只好委任爲縣丞甚至是主簿。”

“而眼下,一旦選派流官,那麼朝廷空出了多少的位置?這麼多的位置,可以安置多少賢才?勉仁的話確實有道理,可是不要忘了,這裡頭牽涉的卻是許多人的利益,那些知府無望再進一步,可是眼下卻有了升任佈政、提刑的機會,那些知縣,有了升任知府的良機,那些一直在等候吏部選官的觀政也有了選調的機會。更不必說各部的部堂可趁此機會佈置多少門生故吏,吏部的獲益更是極大,一旦空出這麼多職缺,會有多少人聞風而動,拜倒在他的門庭之下?”

“這……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和炙手可熱的權利啊,安南不小,郡縣七十餘,即便是劃分行省,亦有三四個,可容納多少流官?雖然那是蠻荒之地,可是對於諸多苦於無法選調和沒有希望晉升的官員來說,這又是多大的誘惑?所以解公一言之後,人人都爭相附議,這是因爲朝廷上下,人人都可以得到好處,而勉仁卻是孤身反對,難道勉仁就不怕與這千百人爲敵,被他們吞噬嗎?”

“我這樣做,並非是膽小怕事,而是君子不該去做徒勞無益的事,勉仁一張口斷然敵不過千百張口,勉仁一人也敵不過這千百個貪婪的人,所以這才提醒勉仁,想要謀國,至少也需獨善其身才好。”

……………

新的副本又開始了,老虎又要淚流滿臉了,因爲新的劇情不容易構思呀!唉,這月票也少起來了,高潮多月票,高潮過了就少得可憐了,老虎能不能也說句老虎很難過,能不能再說,老虎還是很需要月票!

第79章 青天大老爺第904章 天下有德者居之嗎第795章 絞肉機第657章 踏破暹羅第565章 後方緊吃第473章 漢王垮了第237章 請誅國賊第417章 誓不爲人第368章 好大喜功第391章 破門第79章 青天大老爺第205章 宮中火起第53章 血債血償第706章 這就是天命第136章 做大事第487章 喧賓奪主第435章 決戰紫禁城第837章 姑娘請自重第258章 殺得你片甲不留第473章 你去死好了第669章 片甲不留第485章 勝者爲王第709章 西洋之事 託付於卿第146章 漢王出擊第640章 王子第155章 傾力支持第525章 骨肉第51章 無錢百事哀第736章 殺死他第709章 西洋之事 託付於卿第670章 喜迎王師第469章 金刀龍袍第576章 告捷第455章 立即不敗之地第300章 萬丈高樓平地而起第480章 義士第474章 兇名在外第246章 遠大前程第904章 天下有德者居之嗎第437章 決戰紫禁城(三)第141章 打擂臺第411章 吾皇萬歲萬歲第467章 徐皇后的智慧第39章 重賞第739章 鬥法第877章 死定了第474章 兇名在外第889章 葉公好龍第364章 生財之地第572章 來吧 世仇第161章 作死第866章 殺第618章 朋比爲奸第602章 建藩第459章 廠衛大亂鬥第581章 殺光殆盡第310章 魚死網破第475章 萬衆一心第821章 大政奉還第255章 神武衛功勳卓着第736章 殺死他第913章 小孩子不懂事第187章 實力決定成敗第507章 郝家軍第764章 膽大妄爲第447章 幸福來的太快第620章 辦一件大事第22章 不解風情第599章 百年之好第483章 震動天下第916章 保江山第853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561章 全城搜捕第916章 保江山第885章 不知者不怪第569章 火燒了眉毛第548章 動真格的第40章 錦衣衛百戶第191章 拿身家性命奉陪到底第248章 富庶封地第300章 萬丈高樓平地而起第349章 公道第144章 魚死網破第43章 是可忍 孰不可忍第710章 最後一課第463章 做我的敵人,還是做我的朋友第917章 出爾反爾第130章 牽連甚廣第48章 爲什麼打人第634章 你來打我呀第939章 世界這麼大第433章 棒打解縉第398章 夠了第69章 你會後悔第437章 決戰紫禁城(三)第536章 纏綿第478章 鳳顏震怒第628章 帝心難測第82章 規矩第738章 ;定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