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天塌不下來

徐皇后的鎮定,使所有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婚禮繼續進行,鼓樂陣陣,喜氣洋洋。

只是紫禁城裡,卻是大大不同,濃煙滾滾,無數親軍加緊了衛戍,太監們提着水桶紛紛去救火,一些大太監們此時聚在了武閣附近,這裡的火勢剛剛撲滅,可是另一處卻又起火了,因此許多人又急匆匆的趕去了另一處火點。

鄭和和幾個大太監倒是漸漸冷靜下來,衆人並不急着趕去下一個火點,爲首的四個公公除了鄭和之外,還有王安、王彥之、脫脫三人。

王安乃是司禮監太監,負責經廠事宜,掌管文書,此時的司禮監雖然不如後世那般權勢滔天,可是司禮監依舊還是二十四監之首,首領太監地位崇高。王安乃是太祖朝的老太監,歷經數朝,在內廷之中地位很高,無論是誰得勢,見了他都免不了叫他一聲祖宗。

王安已是年過六旬,身體也是不好,方纔氣喘吁吁的趕來,現在老臉還是通紅,看過了火災現場之後,他的稀疏眉毛擰起來:“這事兒只怕有古怪,諸位聞到了火油的氣味嗎?這顯然是有人故意縱火,宮內對火油的管禁極嚴,除了御馬監那邊的庫房存了一些,就是尚膳監那兒有一些備用了,來,命人去御馬監和尚膳監查一查,看看是否走失了火油等物,近來兩監的太監有哪些神色異常的,也都要報上來。”

王安這一席話卻是惹來了王彥之的不滿,這王彥之乃是北平王府的老人,和鄭和一樣,都是朱棣的心腹。掌御馬監,提調大內勇士營兵馬,王安的話不免讓王彥之認爲這是王安有故意招惹御馬監的嫌疑。

王彥之嘻嘻一笑道:“依咱家看,這火油肯定是尚膳監來的,況且。眼下賊人是誰還不知,怕就怕有人放火攪亂試聽,接下來誰知道這些人喪心病狂起來,會做出什麼事?所以當務之急是加緊衛戍,秋後算賬的事先不必着急。鄭公公,你說是不是?”

鄭和只是莞爾一笑。說起來,他和王彥之畢竟都是北平出來,關係更深,可他也不願得罪王安,所以模棱兩可的道:“這兩件事都不可耽誤。”

至於另一個太監脫脫,卻是蒙古人。爲朱棣所虜,閹割成了太監,他的漢話半生不熟,所以平時素來沉默寡言,也不與人打交道,他也是御馬監的人物,只是王彥之是掌印太監。他是提督太監。

四人正說着,卻有人快步過來道:“四位公公,陛下已到了西暖閣,請四位公公速速入見。”

四人不敢怠慢,各懷着心事,急急忙忙的趕去暖閣。

其實宮中突然起火,對這四個公公來說,心中無異於驚起了驚濤駭浪,突然鬧出這麼大的事,那麼必定會有大事發生。雖然四人自信自己都沒有參與此事,可是宮中的事絕不是和你沒有干係就能一筆帶過,一不小心,整個宮廷就可能要重新洗牌,誰也不會知道明天誰的權勢會加重一分。還是會突然落一個死無葬身之地的結局。

所以大家的心裡都有些不安。

暖閣裡頭,朱棣表現得異常冷靜,他高高坐在御椅上,腳下是烏壓壓的跪了一片的朝廷大臣,還有兩位皇子殿下,想來事情發生之後,所有人都預感不妙,早已乖乖的在這裡侯駕,等候暴風驟雨了。

☢ttκan☢¢ o

四個公公一起行禮,口稱萬歲。

朱棣並沒有讓他們起來,只是撫案不語。

王安作爲宦官之首,此時自然不敢怠慢,連忙將起火的位置,還有火勢的大小以及滅火的經過說了一遍,最後道:“幾處地方接連起火,起火的地方又有火油等物,奴婢以爲,此事必定是蓄意爲之,這定當是亂黨所爲,奴婢已請各衛親軍,加強了衛戍,御馬監那兒,所轄兵馬也加強了警戒,至於接下來如何盤查,自當懇請聖裁。奴婢身爲司禮監掌印,宮中出現這等亂黨,這與奴婢平日疏忽不無關係,奴婢萬死,懇請陛下責罰。”

御馬監的王彥之也連忙道:“奴婢負責宮中衛戍,不能事先偵知,等到事發時,又手忙腳亂,罪該萬死。”

他們二人請罪,其他人更不能無動於衷,鄭和和脫脫二人齊聲道:“奴婢萬死。”

朱棣這才淡淡的道:“可有人受傷嗎?”

王安道:“有兩個小宦官燒傷了,不過傷情並不重,還有一個羽林衛的校尉,因爲救火急切,也受了一些傷,現在已送去診治。”

朱棣頜首點頭道:“全部要重賞,尤其是那校尉,明白了吧?”

“是,是……”

朱棣的表現依然冷靜,他慢悠悠的道:“宮中突然起火,何故?這是失德啊。若是天災,倒也罷了,可是起了火,就是人禍,想來是朕平日不修德政,滋生了怨氣,怨氣到了一定程度,自然也就心生出了邪念,才鬧出了這等大事。此事和朕不無關係。”

衆人一聽,心中頓寒,解縉等學士、侍講、侍讀紛紛磕頭:“微臣萬死,陛下聖明,恩澤四海,即便是錯,那也錯在微臣,微臣人等不能盡心王事,廣推陛下德政總是偶有疏漏,才致如此。”

大家爭相認錯,整個暖閣裡都是自我檢討的聲音。

朱棣的臉上依舊看不到表情,一副似笑非笑的樣子,目光落在太子朱高熾的身上,道:“太子,你是儲君,你怎麼看?”

朱高熾肝膽俱裂,生怕這件事牽連到自己的身上,硬着頭皮回答道:“兒臣以爲,這隻怕是亂黨所爲,父皇固然恩澤四方,可總有圖謀不軌之徒,心懷妄想,煽風點火,也是理所當然,因此……因此兒臣以爲……”

朱棣笑了,道:“太子,遇事不要慌,慌個什麼?你看朕慌了嗎?瞧瞧你吞吞吐吐的樣子,儲君不該如此。”

朱高熾臉色一紅,只好賠笑,道:“父皇教誨,兒臣謹記。”

朱棣突然拍案,冷色道:“可是也不能無動於衷,太子有句話說得很好嘛,總是有人癡心妄想,呵……既然如此,那朕就看看是誰在癡心妄想,今日本是郝風樓成婚,皇后親自去了觀禮,你看,皇后前腳剛走,就出了這麼個事,可見這些亂賊何其猖獗,不過他們終究只是跳樑小醜,想要螳螂擋車,有這樣容易嗎?來人,傳旨,立即去郝府,告訴徐皇后,就說宮中危險,命她暫宿郝府,待朕平了亂賊,朕再親自前去接她回來,男人的事就不要讓女人來擔驚受怕了,至於爾等,暫時也別急着出宮,就在這裡陪着朕吧。”

此時誰也不敢提出任何異議,只是道:“陛下聖明。”

朱棣臉色淡漠,繼續道:“趁着這個機會,索性就召開一個廷議,共商國事吧,出了這麼大的事總不能閒着,再傳旨,京中五品以上官員統統入宮侍駕,統統都來。”

無數人的臉上生出了疑雲,陛下這是何意,這是要做什麼?

只是眼下的氣氛,自然無人敢提出意見,立即有人傳達旨意去了。

朱棣靠着椅子,旁若無人,一副頭痛的樣子揉着自己的太陽穴,其他人統統跪着,誰也不敢做聲。

好在宮中漸漸穩定下來,無數的侍衛充斥紫禁城內外,便是連空氣都多了幾分肅殺之氣。

緊接着,口諭傳到了郝府,有太監親自將天子的話傳到,無非就是,徐皇后明日回宮,郝家妥善安排云云。

郝家這邊自是不敢怠慢,婚禮也是繼續進行。

倒是另一封旨意,讓所有人摸不着頭腦。

陛下傳召所有人入宮侍駕,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在京師可有千員之多,刨除一些像郝風樓和郝父這樣實在走不開的,最少也有八百多人,這麼多人全部入宮,這是什麼名堂?

鴻臚寺這兒,消息傳到的時候,寧王朱權和世子朱盤烒又驚又疑,朱權眯着眼道:“這朱棣,想做什麼?莫非他知道此事?不對,不對,還不至於如此,他不是千里眼也不是順風耳,又無神助,就算知道,也斷然不會這樣快,或許這只是他虛張聲勢,想嚇唬人,只是父王該不該入宮呢?不如就推說有病,暫時不理,不……不……假若如此,反而令他生疑,他素來疑心甚重,不,斷然不可,還是去一趟,不必怕,我乃藩王,沒有鐵證,他動不了我們分毫,等到他找到了鐵證,今夜各路人馬發作起來,他也已成了階下囚,烒兒,你下去知會一聲,讓他們速速備好車馬,父王和你要一道入宮,順道讓人探聽一下,看看谷王他們打什麼主意。”

朱盤烒連忙點了點頭,道:“兒臣知道了。”

……………………

第一章送到,好久沒有觀察月票榜,悲劇的發現,養病這段時間,居然連歷史月票榜前十都沒進,哎……

第699章 爆炸式的發展第408章 帝心第309章 有怨抱怨、有仇報仇第383章 基業第24章 看少爺手段如何第480章 義士第253章 民變第561章 全城搜捕第265章 御駕第544章 你不信就是死第636章 大展宏第679章 仇人見面第852章 赫赫戰功第299章 土皇帝第862章 蕭牆之內第484章 誰和你講道理第365章 父子相見第556章 這下震驚了第920章 成何體統第437章 決戰紫禁城(三)第101章 格殺勿論第150章 陛下請看第87章 機會第188章 拼了第354章 召郝風樓第298章 人心不可測第48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50章 你惹錯人了第467章 徐皇后的智慧第467章 殺人誅心第6章 笨蛋和聰明人的區別第715章 得力干將第555章 面聖第859章 人如何勝天第901章 不寒而慄第692章 要了他的命第286章 招誰惹誰了第333章 夫人威武第231章 動強第247章 坑的是你第181章 奏對第84章 此處不留爺第678章 名滿天下第716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88章 反擊第471章 真的要反了第468章 天大的笑話第165章 重賞第53章 血債血償第484章 誰和你講道理第318章 一審定生死第216章 超級無敵枕邊風第89章 黃雀在後第306章 天子犯難第234章 敢動真格第660章 虎口拔牙第154章 升官第564章 北平無戰事第441章 朝野震動第653章 敢爲天下先第715章 得力干將第410章 郝風樓進京第360章 口能殺人八百六十四章 桃花盛開第206章 天塌不下來第175章 皇子不軌第375章 空前繁榮第21章 深入虎穴第248章 富庶封地第517章 誰與爭鋒第616章 殺機畢露第726章 危矣第590章 東山再起第607章 樂土第224章 搬山之術第547章 奉天討賊第16章 伏誅第420章 都瘋了第441章 朝野震動第559章 變天了第59章 天子的煩惱第484章 誰和你講道理第790章 萬衆一心第493章 按律當斬第821章 大政奉還第238章 大逆轉第725章 朝賀第143章 記住你了第26章 靖難高於一切三更已畢求月票第642章 雪恥第435章 決戰紫禁城第528章 碾碎第211章 屠戮第596章 一鳴驚人第851章 京師震動第272章 永無寧日第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933章 就在今日第595章 風光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