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大事大辦

一封奏書,飛快報入宮中。

奏書先是落在了鄭和手裡,鄭和一看奏書,立即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

其他的奏書,倒還不勞動鄭和花費什麼心思,偏偏這奏書,乃是恩師姚廣孝所書,鄭和是個老實巴交的人,在對恩師的態度上,顯然有着和郝風樓不一樣的理解,郝風樓是把恩師當夜壺,能用就用,不能用時便忘了。而鄭和顯然是把恩師當爹,現在他爹的奏書,自然不能簡慢。

通政司那裡,也摸透了這位內官監大太監的心思,所以但凡有姚廣孝的奏書,都會先送來這位當紅太監手裡。

鄭和飛快趕到了暖閣尋到了朱棣,笑吟吟的道:“陛下,姚先生有奏書來。”

朱棣這幾日還算平靜,雖然依舊在心煩漢王,漢王聽到了風聲,入宮幾次,口裡雖然沒有說立太子,可是旁敲側擊,他的心思,朱棣卻是看的一清二楚,對於這個‘冥頑不靈’的兒子,朱棣只得耐心安撫了一下,可是他的耐心畢竟也是有限。

聽說姚廣孝有奏書來,朱棣挑挑眉,倒是心情好了一些,命鄭和將奏書遞來,低頭看了一眼,隨即陷入沉吟,淡淡道:“姚先生要修廟?要修廟倒是容易,不過爲何要修在郝家的封地上,雖說郝風樓是他的弟子,可是這也於理不合。唔,你拿地圖來。”

朱棣喜歡地圖,這或許是他靖難的習慣,幾乎許多地方的地圖,他都有收藏,等做了皇帝,更是命人測繪了許多地圖隨時進用。過不多時,一幅詳盡的南京地圖就擺在了朱棣的案頭上,朱棣按着奏書中的地方尋到了地圖上的位置,喃喃道:“這是虎頭山,這兒是前湖,這是梅花谷……”

朱棣愣了一下,或許別人看不出來,可是隻要看到這地圖,再根據姚廣孝所需建廟的位置,他立即明白。姚廣孝所選的地點,簡直就是一處天然的軍事要塞,‘廟’的一側乃是前湖,後側是一處山谷,而這處山谷恰好又只有一條通道。經過這條通道有一座山峰,想要登山。必須經過索道。可以說,這簡直是一處縮小版的蜀地,漢中便是蜀地的門戶,而所謂的漢中門戶,位置就是這座‘寺廟’的選址,再加上靠着一處湖水。這湖平時可以隨時封鎖,同時也爲運輸提供了便利,假若朱棣要在南京尋找一處搭建堡壘的要塞,多半也會選擇這裡。

“姚先生要在這裡建廟。有什麼用意?”朱棣不是傻子,寺廟雖然都喜歡建在人跡罕見處,以便僧侶們修行,可是也會考慮風景等其他因素,而姚先生的主要考慮,顯然是軍事用途,以朱棣對姚先生的瞭解,斷然不是建廟這麼簡單。

朱棣眯着眼沉吟片刻,隨即想到了郝風樓的一份秘密奏書,這份奏書是事關神武衛籌建的章程,許多地方都很謹慎,很合朱棣的心思,郝風樓好似提及過,希望建立一處據點,以供神武衛之用,畢竟神武衛是一個衙門,衙門就需要有文書,有人員配置,還有諸多相關的設置,可是要保證機密,在南京城裡是萬不可行,即便是其他地方,照樣也不可能做到絕對保密。現在思量起來,朱棣頓時悟出了點門道,他不由笑道:“這師徒二人在唱雙簧呢。”

想了想,朱棣道:“請工部尚書覲見。”

對這件事,朱棣很上心,在神武衛上頭,朱棣倒是捨得,因爲朱棣急於要去除自己最大的心病,他甚至思慮過,假若建文當真如傳言一般逃亡海外,他甚至不惜動用萬金,耗費數十萬人力,打造艦船千百,出海巡洋。相比之下,神武衛這點要求實在不算。

另一方面,姚先生開了口,這個面子不但要給,而且絕不能吝嗇。朱棣深知自己能有今天,其中半數的功勞,都是這位姚先生,若不是姚廣孝勸說自己靖難,要不是靖難時姚廣孝不斷在身邊勸解,給自己足夠的信心,朱棣甚至無法想像,自己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而姚廣孝在朱棣奪得天下之後,卻並不在乎高官厚祿,照舊深居簡出,這當然可能是姚廣孝害怕自己成爲第二個劉伯溫的緣故,但是還是足夠讓朱棣有一種虧欠的感覺,欠了他太多,現在人家提出了要求,自然不能簡慢。

朱棣沒有拖泥帶水,決定雷厲風行。

小半時辰之後,工部尚書叫宋禮,倒是個頗爲實幹之人,從前負責水利,頗有聲望。而且這位仁兄名字也取得好,宋禮、送禮,和另一位大明朝的官員倒是有點異曲同工之妙,另一位仁兄叫宋忠,朱棣靖難的時候,顯然沒有想到這宋忠和送終二字有關係,所以建文被坑了,這位仁兄果然送了終,還搭上了數萬南軍。

可見取名,實在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但凡生了兒子,定要將名字反覆推敲,假如不小心取了個宋忠,那可就真要小心了,假若是宋禮,那麼恭喜你,你的兒子將成爲工部尚書,專門負責各種獻禮工程,趁機撈點回扣,祖宗三代都折騰不乾淨。

宋禮這個傢伙倒是頗受朱棣信重,朱棣不喜歡書呆子,偏偏這傢伙頗有幹才,最擅挖溝,宋禮一到,朱棣沒什麼客氣,笑吟吟的道:“請宋卿坐下說話。”

宋禮有板有眼的側坐,這時朱棣便打開了話匣子,道:“今日,姚先生上書,想於紫金山西麓建廟,姚先生爲朕立下赫赫功勞,勞苦功高,朕虧欠他良多……”

說到這裡,宋禮就明白朱棣的意思了,天子居然說出虧欠良多的話,這其實就意味着接下來的事要大辦特辦。宋禮的臉色依舊平靜,不過心裡大致揣摩出了點門道。

朱棣繼續道:“因此,朕決心把這建廟之事,當作頭等大事來辦,至於選址的地方,朕到時候會頒出旨意,不過既然要建,自然不能平常視之,所需的勞役和建材,卻少不得要工部這邊費心。”

宋禮道:“只是不知所需民力幾何,所需建材多少?”

朱棣淡淡的道:“因爲時間倉促,所以朕就以半年爲期。又因爲所建寺廟地處險峻之地,需要大量人員涉水登山,怕是沒有萬人,也不能成事。”

一聽到這句話,宋禮不由駭然,徵發上萬人,皇上,你這是建廟嗎?這是多大的建築羣?怎的好像是築城一般?若是外行人,或許雲裡霧裡,可是宋禮只一聽,便曉得這工程量不亞於建築一處甕城,甚至規模還要大一些。

宋禮不由微微皺眉,道:“陛下,若要建廟,倒也無妨,只是已經開春,眼下正是農時,大量徵發勞役,難免傷農,能否等一等,等過了些時候……”

朱棣卻是搖搖手:“你的心思,朕是知道,不過這是大事,耽誤不得,實在不成,可以調遣一些官軍幫襯一下,各戶除必要的勞力,一些閒散的勞力總還是有的。”

見朱棣堅持,宋禮倒也不敢多說什麼,只好道:“可是開山取石,還要建窯燒磚,種種事情下來,半年時間,怕是不夠。”

朱棣沉吟片刻:“皇陵那裡,不是都有現成的嗎?從那兒去取吧,總而言之,這件事,必須儘快,絕不能耽誤。”

朱棣似乎又想到什麼,又補上一句:“朕的這位姚先生,想法異於常人,是個很有趣的人,他雖剃髮爲僧,卻並不守清規戒律,所以行事總有異於常人之舉,至於這廟如何個建法,還得多聽聽他的意見,他說怎麼建就怎麼建。”

朱棣這是先打預防針,畢竟這位工部尚書並不好忽悠,先將姚廣孝被神經病了再說,如此一來,到時候姚廣孝的種種要求提出來,纔有合理的解釋,否則一個廟修着修着成了一個類似於堡壘的建築,怕是要教人大跌眼鏡。

宋禮見陛下專門提起此事,倒是留了心,道:“微臣遵旨。”

朱棣鬆口氣,突然眼眸變得深沉起來:“你的兒子如今在通州爲官?”

宋禮道:“是,犬子如今在通州,任通判。”

朱棣淡淡的道:“調入京師來,進翰林吧。你家父子二人爲朝廷效命,朕不能刻薄。”

宋禮滿是驚喜,這進了翰林,可就完全不同了,自朱棣登基之後,大明朝最中樞的地方,就是翰林。他心裡立即明白,朱棣如此做,是給自己一個甜頭,與其說是重賞,不如說是敲打,你的兒子朕還記着呢,好好辦事,若是事情辦的不好,今日可以是翰林,明日就可以是階下囚。

想到這裡,宋禮不由駭然,連忙道:“微臣謝陛下恩典。”心裡則是思量,這趟差事,看來真要拼上性命了,如若不然……宋禮不敢去想後果。

……………………………

第172章 割地第382章 榮華富貴第683章 入宮第191章 拿身家性命奉陪到底第55章 歡迎來搞第99章 吾兒爲天子第856章 噩夢第579章 大決戰第411章 吾皇萬歲萬歲第355章 觸怒龍顏第351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909章 萬象更新第302章 財可通神第348章 殺機畢露第822章 請降第469章 金刀龍袍第159章 朝賀第503章 大局已定第306章 天子犯難第76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332章 回家第58章 乘勝追擊第927章 婦人之仁第318章 一審定生死第222章 驚天動地第209章 ;箭已上弦第299章 土皇帝第483章 震動天下第33章 南京 南京第475章 萬衆一心第416章 萬死莫贖第733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737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525章 骨肉第729章 天下最厲害的壽星第895章 新的世界第8章 少爺我讀春秋第591章 殺人何如誅心第760章 鈍刀子割肉第874章 怎麼感覺自己要被坑第292章 王侯第58章 乘勝追擊第209章 ;箭已上弦第398章 夠了第362章 行善積德第418章 你惹錯人了第911章 不是東西第296章 刀光劍影第875章 你真不是東西第433章 棒打解縉第482章 痛下殺手第329章 壯士需斷腕第98章 得罪寧王第715章 得力干將第126章 給朕一個交代第806章 英雄惜英雄第862章 蕭牆之內第482章 痛下殺手第133章 正法第119章 伴君如伴虎第12章 傳說中的高手高手高高手第694章 誰都不是省油的燈第839章 大明之虎第464章 你配嗎第241章 殺殺殺第414章 有一筆賬要算第780章 可憐的女人第448章 交趾王第469章 我忍你很久了第177章 拿命來第150章 陛下請看第269章 君臣奏談第266章 龍心震怒第450章 急紅眼了第909章 萬象更新第634章 你來打我呀第398章 夠了第274章 鐵桶般的諒山第592章 背後的背後第188章 拼了第45章 聖心難測第461章 瘋狂第653章 敢爲天下先第483章 震動天下第765章 退無可退第590章 東山再起第58章 乘勝追擊第475章 萬衆一心第695章 垂死掙扎第517章 誰與爭鋒第70章 賜衣第472章 建文天子第346章 神威第660章 虎口拔牙第149章 君臨第147章 力挽狂瀾第653章 敢爲天下先第680章 人類一大步第788章 在誅之列第144章 魚死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