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節奮鬥衆生相2報復皇帝

鄭居中等滄州大小官員爲正經公務驟然勤快起來,爲怎樣完成稅收任務愁得頭髮都不知撓掉了多少。

蔡京等把持朝政的奸賊爲滿足皇帝無底的揮霍**,還要供應龐大的軍費與臃腫的官員隊伍形成的巨大開支,維持統治運轉,努力奮鬥,也在爲怎麼弄錢財愁得要死。

趙嶽早知道會有這結果,更清楚給狗官煩惱懲罰的本質根源不是他家,而是科技。

包括皇帝趙佶在內,這些狗東西按官場幾千年意識與習慣,以爲對付滄趙,僅僅是收拾一個政治官員,趙公廉再能幹,剷除了,對大宋的江山也沒什麼大影響,官場缺了誰,大宋都照樣運轉,卻不知他們恨滄趙,實際仇視的是科技,對付的是新興的科技發展。

歷史證明,身爲統治者,敢踐踏阻擋科技發展,必定要遭到可怕懲罰。

落後就要捱打。

這個道理是無數朝代與官僚權貴的人頭形成的屈辱與血淋淋的歷史反覆論證過的。

歷代統治者都希望在自己威風享樂一生的同時也能名垂青史,卻不知相對善待百姓等仁政得到後人認可,主要是後世搞歷史研究工作的纔會讚歎,在書面表一表。後世子孫,絕大多數人看的是眼前,心裡哪管你早死了的皇帝官僚在當時是怎樣仁慈有爲的,關心的是現在的生存環境質量。若能得祖宗恩澤,國家強大,自己活得富裕牛,走世界哪都能高傲高昂着頭,誰敢挑釁就揍誰,那樣,後人纔會真正認同你這個前輩統治者是真偉大,活在人心中,真正名垂青史了。

而真正能造福後世子孫,永遠得感恩懷念的,根本來源是科技發達。說白了就是你統治時期,把科技發展起來了,奠定了科技高速發展碾壓世界的根基和科技爲先的執政理念。你若是光靠耕種養殖等原始自然手段把國家搞富裕了,那對後世子孫關係了了。沒人真在乎你當時的功績。你的光輝形象只能在人們讀完就丟掉的歷史課本中。

鄭居中盼着通過走私發大財並帶動地方經濟。

趙嶽卻下令,半島移民後,走私也僅僅販運帝國高效生產的廉價精緻海鹽,換取茶葉、瓷器,不再販運這時代本該沒有的所有科技產品,高價全力賺其它國家的財富。

帝國發展到現在,已經不缺錢了,不需要再就近快速從大宋弄錢。

大宋的財富早晚都是帝國的囊中物,就先放在統治者手裡保管着,到時作爲懲罰的罪證。

因移民,走私僅僅停止數月,大宋有錢有勢的人的生活就由近似西元二十一世紀時的百姓生活水準這種超時代享受,迅速退爲這時代原本的原始落後樣子。

牙膏、味精、香皂、花生油等大宋沒有的食用油

僅僅這些日用品停供,已經享受慣了後世生活水準的官員豪強,包括皇帝趙佶在內就叫苦不迭,只得重新用精鹽湊合刷牙,用皁角費力洗浴,吃不香不鮮沒滋沒味的飯菜那滋味絕對比網遊迷突然不能上網了還難受。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這些年利用走私賺得腦滿腸肥的官僚豪強們按以往已經形成的交易習慣,利用權力之便瘋狂生產、搜刮,屯積了大量商品,準備在走私時換貨,然後拿着珍稀走私品發大財,不想走私販不來了,以後來了也不要他們的絕大多數商品種類,這下砸手裡了,得賠死哭死。

不知有多少躲在後面逍遙靜等着控制的商家成箱往他家搬金銀財寶的達官貴人,這下要跳腳大怒發瘋了。

趙嶽決定唯獨販鹽並降價,主要是這東西便宜,尋常百姓就能拿自己種的茶葉、燒製的瓷器來換或販去賺錢,很大程度上斷了權貴豪強以資本與權力形成的走私壟斷優勢。

同時,這也是爲百姓健康考慮。

這時代百姓能吃得起的鹽質量極其劣質,粗糙不乾淨不說,還提純不夠,有毒。

趙佶等君臣愚昧無知,可不知禍害科技導致的懲罰的可怕,不懂什麼叫國際經濟制裁。

當初綁架事件折騰老實了鄭居中,趙嶽祖母寧氏老太君看在百萬貫賠禮表示退讓妥協的錢財上,很體諒地答應自覺削弱滄趙商務,不勞鄭居中操心完成皇帝的秘旨,鄭居中當時還鬆口氣,暗暗高興。豈知這也是懲罰他的間接手段之一。

現在任職滄州府縣的官員都是皇帝與蔡京等派來的,下面屬官吏員則是安插的門生故舊親朋好友自己人。這些狗官來這,目的就是趴在富比江南的滄州吸血,狠狠撈錢發財又升官。

可惜,他們把控制了官府軍隊,按官場老意識,以爲就可以騎在百姓頭上爲所欲爲以苛捐雜稅盡情盤剝,卻不知經過滄趙十幾年努力,趙公廉任職期間有意引導,真正掌握滄州的人是滄州百姓。

官府想吸血,軍痞吏員想敲詐勒索,那得看百姓手中的刀答不答應。

在別的地方,大宋的官,僅就公事而言,不算勾心鬥角挖空心思拉關係走門路,當得太輕鬆了。

朝廷考覈官員政績主要三項:一是稅賦交納能力二是治安教化情況三是教育成績。

第一項要的是官員發展地方經濟。

這時代的人根本沒有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觀念,根本沒有重視科技發展的意識。

讀了一肚子聖人道德文章微言大義的官員,絕大多數連最基本的農事都不通,哪懂什麼科技與經濟管理,發展經濟仍然是上千年前的老三篇:重農桑,興水利,開荒開礦等自然事。

治安教化就是控制民衆思想忠君愛國別犯法都老實當牛馬,說白了就是維穩。

教育,考覈標準不是廣大百姓的文化普及程度與水準,而是看出了多少進士等優秀人。

你這地方一下出三進士,即使其他百姓都一字不識,那你也是教育成績卓越。

總之,地方官僚們既不用操心引進外資,也不用操心振興科技,不用費心搞什麼工廠公司繁榮商業拉動經濟增長,更不用操心治理環境、憂心就業安置,沒有關照烈軍屬困難戶這回事,百姓死活全看自己與天意,當官其實真沒什麼正經事要忙乎,除了審判,其它事都打發下面的人乾乾就得。所以才能悠然自得寫寫詩,發發騷情,九成精力放在享樂與內鬥、撈錢走關係升官上。

鄭居中等滄州官員沒本事搞活經濟,弄錢只能靠搜刮民脂,但爲自己的腦袋安危着想,怕鬧起民變甚至造反,不敢放手搞苛捐雜稅,自然而然到完成高額稅收任務時就抓瞎了。

這一關太難過。

難道要拿自己抄家刮來的錢填稅不成?

鄭居中稍想想這個,就心痛如刀絞。

當官就是爲好處,否則爲什麼當官?吞進肚子的好處,就算送給皇帝也捨不得呀。

皇帝趙佶可不擔心滄趙會真造反。

在他的授意與羣賊的積極參與配合下,一張大網早已困住了滄趙。

清州軍有勳貴高家子弟和監軍牢牢牽制趙公廉的軍權,官府有朝廷安排的專職官員把持錢糧。

滄北其它軍州同樣有朝廷安排分權牽制主官的人。而且兵力只有在遼軍入侵時,趙公廉纔有權調動,想拉着共同造反,即使這些軍州的主官願意,也太難真反。

滄州有鄭居中控制監視着滄趙,趙莊人能打,不懼遼軍侵略,若敢鬧事,滄州軍對付不了,還有河間府十萬大軍隨時可以支援鄭居中,並震懾滄北軍。

梁山是滄趙家的商品銷售點,這,趙佶也清楚。仇視滄趙的原滄北軍官,被趙公廉主導裁撤下來後,全部降級安排在梁山四周的州府。這些人自然會咬牙切齒死死盯着梁山。

趙佶很自信早掐死了滄趙造反的可能。

他也不擔心趙公廉看破他的惡毒計劃急眼時叛逃遼國。

趙公廉早在數年前就判定遼國會滅亡,豈會投靠一個即將毀滅的野蠻國家。就算他爲求生存不顧一切去投靠,以滄趙家族和遼國的深仇大恨,遼國也不會真收留善待,必殺之。

北方那些蠻子可不是聖人大義教化出來的寬容君子,野獸一般,有仇必報。報不了,那是沒辦法。有機會豈肯放過。

以趙公廉的精明,肯定能看穿這一點,沒膽子拿家族滿門性命去試試契丹人的胸懷夠不夠寬廣。

不過,爲了進一步掐住趙公廉的命脈,方便到卸磨時更有把握更能輕易除掉,趙佶以獎賞加爵滄趙家族爲由,安撫哄騙趙公廉,並要求滄趙滿門包括趙公廉的正妻與所生子女都搬到京城居住。

說是方便他這個皇帝對寵臣家人的照顧,也讓生活在僻壤滄州沒見過世面的滄趙人能享受到京城的繁華便利,生活得更上檔次。這樣也符合朝廷要求邊關主要官員留家人在京城的慣例。如此也可減少官員對你趙公廉的誹議與懷疑。

趙佶旨意中一副我是關懷你,爲你好的聖德仁慈寵愛相。你可不能不領悟不照做。

說白了就是想控制人質,掐緊趙公廉,省得趙公廉察覺不妙搞妖蛾子。

趙公廉很快回旨:皇帝,我身體真累垮了,不是鬧情緒不想幹了。我的祖母奶奶們老了,人老戀家,怕寂寞,都是沒見識的老實巴交農婦,少,上不了京城檯面,享受不得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生活,就喜歡和熟悉的老鄰居莊上泥腿子老人閒聊打發時間,就靠這個活着呢,不願意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的陌生東京城生活。東京再好,我家老人也不在乎。而且,她們年紀大了,高壽的已經八十多了,就算想去東京也實在耐不得路途折磨。

我呢,害怕爲國辛苦工作、滿門赤誠奉獻,結果卻遭到羣臣不滿誹議,身體垮了,精神也抗不住了,真不能幹了。請皇帝把我以及滿門的官職爵位榮譽扒乾淨,我以草民身份清溜溜回家,可以清靜地休養身體。也省了祖母家人搬家的痛苦麻煩,省了大家費心,如此大家都好,皆大歡喜。

至於守邊關,皇帝你不用擔心。

象黑永康那樣私通遼國還私通反賊的草包貪官都能保清州不失,可見,清州主官這位子,是個人,扒拉個腦袋,差不多就能幹。朝中有那麼多高人大才,皇帝你隨便安排一個過來也能守好清州,肯定比我這年輕缺乏經驗又水平半掉子的幹得強百倍。皇帝你得理解體諒我,看在這麼多年我滿門忠誠與辛勞的份上,請放我爲民活個省心,從此我決不沾官場半點。若能如此,我必對皇帝你感激涕零。

說這麼多,簡單歸納就是,既不信任,何必還讓我幹?想掐人質,哄騙,把我當牛馬蠢驢利用,你省省吧。老子不幹了,用不着你挖空心思控制對付。管你媽的以後被遼軍欺負是死是活。

趙佶看完奏摺,氣得扔在地上狠狠踩了好幾腳。

然後把怒火尋事發泄在倒黴太監身上,再然後只能收斂怒氣,讓樑師成把奏摺也裝起來,當以後算總賬的罪證。

滿朝文武罵趙公廉是有意激怒遼國,讓滄北陷入極度險惡當中,好攜寇自重。居心叵測,簡直其心可誅。但也就是在東京朝堂放放嘴炮推卸責任掩飾自己怕死無能而已,一大堆官員卻愣是沒人敢去接手清州領導邊軍抵抗虎視眈眈的遼軍。

趙佶心裡其實非常信任趙公廉的能力魄力,清楚論治國,就是蔡京也比不了趙公廉,若非趙公廉太年輕資歷太淺不能服衆,以之前寵臣的地位早當上宰相了,真換人去清州頂替,就算有人願意去,在眼前的形勢下,他還不放心呢。

無奈何,官,還得趙公廉接着當。扣人質卻不能堅持了。

你扣人質,人家就不幹,以這時代最高道德準則孝道來理直氣壯拒絕。

人家不幹了,只求當草民回家,你還提什麼慣例人質?

這就好比老闆威脅要辭職的職員,你不老實,我就扣你工資不給你提幹一樣。不伺候了,說什麼都沒用。

511亡國模式動態圖第228節年關。上第50節祝彪的莫名仇恨,求訂閱第149節嗷嗷叫第598節縮影清真山第250節畫蛇添足,下第130節破繭690山東流寇(一)445節殤,4第148節民的規矩,中第143節多少國仇家恨,上第119節眼珠子都是紅的,下第137節審查梁山5482慘烈,4第243掠北7第626節韓昌的難受第498節滄州頭條新聞人物第32節逆天者609節就是個玩藝政治第52節盜賊四起(上492讓人窩火的事第149節嗷嗷叫第119節眼珠子都是紅的,下第86節崩潰的教頭隊伍第247掠北11第201節安慶王第53節再臨京城,6第97節何來的積極性?第136節審查梁山4第91節刁民275節平西4第460節鬥法10第239掠北3366風雪滄州,上第16節不再客氣,上第189節危難時刻方顯本色(下546曹文詔上位第1節林沖蒙難1316孫立不是林沖,也不是武松,中第182節大意591老夫不發威,你當是病貓吶324劫節,七第186節趙嶽的兩個八卦小目標第17節困頓英雄第129節老辣(再續第181節在你天堂裡414巧戰第617節賊中賊完334李綱遭殃第243掠北7第299節強中更有強中手,終第175節一個人和一個王朝的較量,下第66節南征(4)第664節老辣權謀第504節及時雨藉機發彪1第62節神童哪吒的故事第417節搞笑的高麗終第23節開創梁山寨694節山東亂5第169節驚心唏噓424最強的力量第133節審查梁山1第20節東京顫慄-世態炎涼第298節寒風2第137節難言的血淚下第570節黑店鬼門關第376節灰手,上第65節長街,18第109節努力挖牆角2第227節 一怒一喜第26節心沉到底第343節腦袋發熱,上第22節拔刺4第63節長街,16第15節羊苴咩城那個段郎第20節襁褓裡的奮鬥(2)501惶惶應對第199節道君滅佛,上第68節狠角色(上),拜求訂閱推薦第142節清醒的糊塗中第458節鬥法8第175節無聲的爭鬥第262節談判桌上的較量,中第174節小小反擊第150節民的規矩,4第24節頭大秘案第24節田虎的劉邦情結第226節我發誓第170節生死之間有大恐怖,下第282節如火烤煎熬703老賊與新賊第237節天災來了,2第56節不同的境界第123節朝堂交鋒,上第108節中山狼,中566第一個挫折,中第209節可怕的與後悔的第322節殺破狼,1413做壞事的歡快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