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京畿血腥

疏通妙策造成的危及運河的後果,朝廷是萬萬沒料到的。

這些讀聖賢書沒讀出正經本事卻讀出了高傲自大的官老爺們都是自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習慣自個靈機一動,憑空那麼一想,一拍腦袋就這麼決定了。儘管趙公廉當官後很早就喊出了沒有實地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口號,這改變不了官場習氣,絲毫動搖不了早習慣了的官場傳統。

朝廷還不知疏通引發的情況,還在美滋滋暢想着梁山人悲憤絕望的種種嘴臉,幻想着梁山養不成兵馬,被朝廷不斷堵殺敢出泊的,很快滅亡後,梁山泊山中水中無限財富盡入(我)手....

梁山這邊。

三個外灘沒事。

泊面大漲甚至是好事,既方便魚蝦生存,也方便開閘放水灌溉外灘,但趙嶽仍然很憤怒。

沒了通海渠道,不能自由出入東海了,不能方便得到海外物資,梁山要面臨大問題......不說別的,只說趙嶽自己的飯食就是首當其衝遭到破壞的,至少是海鮮沒得吃了......

趙嶽這次真被激怒了,倒不是覺得我保了你趙佶的命和富貴,保住了宋王朝得以苟延殘喘下去,等於保住了整個宋王朝統治者的威權享樂,朝廷這幫傢伙卻恩將仇報這麼對他才憤怒。

趙佶等根本不知道到底是誰照顧保護了自己,不會感激趙嶽。退一步說,就算知道真相,也只會更忌憚更仇視更想早早弄死趙嶽。特權時代的侷限性與統治角色本身決定了,統治者只要發現了這樣的統治者暴力勢力以外的強大勢力,無論是好是壞,都一樣會立即狠狠拍死.....

趙嶽還清楚,封建王朝統治者早習慣了這麼做人做事。

這幫人都是文化精英,活得通透明白,最是懂得內鬥,對仇家心軟,只會是死路一條。放下屠刀,不是立地成佛,而是立地被斬。

與此相對應的是,對外族外國卻總大講君子仁義恕道,甚至自覺偉大高尚實則蠢透了的講以德報怨.....這是中國人幹過的最蠢的讓世界鄙夷不懼中國而且總愛拿中國當大傻子玩的事。

宋王朝這幫獨//夫奸賊統治者也都明白:既當了奸臣壞蛋,那就得一直當下去。當着壞蛋,卻突然想當個好官,或,當着好官,卻改變主意想當壞蛋,這都是官場最蠢的行爲。官場最忌諱牆頭草。不論好壞,當官若是沒個堅定立場堅持,沒個穩固風格,就混不成大權大人物.....

趙嶽對宋朝廷宋官等從來沒抱什麼希望幻想,原則從來都是:我吃虧一分,你朝廷(官員)就要吃虧十分。我難一倍,你就要付出難十倍的代價。我若是不好過。你們就得過不下去......

按計劃,報復刺殺隨後開始施行。

京城。

吏部尚書在忽悠忽悠的轎子裡闔目美滋滋養着神下班回家。

他向朝廷提出以疏通淹梁山之策時,這個方案已經在他腹裡琢磨有日子了,大力疏通會造成的後果,他也有所預料,卻也沒料到會淹了鄆城縣並讓梁山泊吞併了運河.....事先,對可能引發的後果,他根本沒費腦子想,事發後到底會有什麼惡劣後患,他也絲毫不關心,後果再嚴重也不在乎,甚至正是巴不得的好事。

宋國陷入越慘越無力越好。

因爲他早不是中國人了。他早就是金國的高官。他的家人和重要的親戚什麼的早移民金國了,其中幾個成年兒孫和有能力的親朋都做着金國的官,正傾盡才華和熱情幫着缺乏文化和管理技能的野人部落金國治理內政,加強後勤保障,提高經濟方面的國力,幹得不錯,很得女真的賞識信用....在野人羣體中幹出治理成績也很容易。

他留在宋國只是一邊做着有利於金國長遠的事一邊從最容易發財的宋國這盡情撈錢而已。

可以說金國能有如今的虎吞天下之勢,其中有他家的不少功勞。

他家在金國混得比較得意,以後更會隨着金國吞併整個天下而越發顯貴榮耀快活。最重要的是家族有長遠保障,不會在這個一眼明瞭的亂世中淪喪甚至歷盡悲慘終族滅。

老尚書在宋國這的情況不用說了,混得也同樣春風得意.....如今的吏部尚書可不是以前了,如今是真正的和相爺差不多少的政治核心頂級大佬,執掌吏部不在相爺那樣在政事堂上班而已。

他身邊只有個比較能幹的當助手的兒子和一個伺候他的老妾,其他家人都在金國。

宋朝廷以爲他的家人在老家,結果承受了叛逃狂潮,家財沒了,人也悲催全蒙難了,很同情他,同時帶來的是更信任他.....滿門慘死在海盜手,有這種血海深仇在,自然不可能是私通海盜的。而他老家的官員則以爲他的家人在京城享受富貴榮華,也發現不了什麼異常。

就這麼的,宋官場上下對老尚書家的真實情況都一樣不知情,全被矇蔽了。

這種結果再正常不過了。

後世那麼發達嚴密的社會管理尚且管不住,鬧出那傢伙滿門早不是中國人了卻被大衆普遍一直當是中國XX家而瞎追捧瞎自豪,甚至那傢伙還在正兒八經威風體面代表中國.....直到跑了或事發捉了,才哦.....在混亂落後特權公開盛行的宋代玩這一手自然再容易不過了。

趙岳家其實鑽的也是這個空子.....

宋朝廷如今也發現了這個嚴重問題,想重整戶籍制度嚴密排查人口,但這已是不可能真完成的事,制度和調查根本進行不下去,或者說只能對屁民有用。

因爲,官場本身就在抗拒。

天下官員普遍性在幹着當宋國的官撈宋國的錢享宋國的福,卻心在外國,幾乎都在積極尋找國外的退路安排家人移走或準備好隨時滿門外逃,豈會讓制度限制危害到官員自己頭上。

老尚書這級別自然有國家專門配備的精壯騾馬供拉車乘坐,但他叛災後從不坐馬車,就象如今的幾乎全部的宋官員一樣喜歡坐轎,以本族人爲牛馬,騎本族人,如此方能最體現出優越來。以愚昧落後的異族爲牛馬騎,那不算本事,而且不安全,比不得本族人爲牛馬老實使着順手.....

他隱隱朝堂極沉穩周密,既沒有象其它文武官員那樣吸取海盜之災的教訓熱衷於巧以國財暗中在城外蓄養私兵武裝以備國亂國滅災難再次降臨時能自保和火中取栗,也沒有上竄下跳地急切爭表現,爭權爭上位獲利,或大力破壞宋國急於討好背後的異族主子。

他是在幫僥倖挺過叛逃潮災的宋國災後能儘量立穩久些,自然是免得遼國趁機佔了自動崩潰瓦解的宋國得了大便宜和抗金優勢,卻在朝廷眼中盡顯的是忠臣本色,照樣輕鬆迅速上了高位。

他還把先後收的唐恪暗中交好送他的數百匹戰馬全部暗中送給“大理國”了,想送給金國主子是不可能送到的,索性結交大理再多條家族退路,同時削弱宋國戰馬優勢,能削一點是一點.....以保障不暴露自己爲前提,迅速清理乾淨了,沒留一匹自用,如此事發了也沒證據能牽咬死他。

事實是,唐恪精心盤算的奪權竟然失敗了,讓老尚書着實很吃驚,他早洞晰到唐恪這麼玩下去必然的極可能會不得不搞叛亂奪權以保權勢而且極可能成功.....卻果然絲毫沒牽扯到他頭上。

至於,唐恪吃刑不過招供了也以戰馬重重賄賂過他,那自然是攀咬誣陷。

趙佶勢力沒從他那搜查到不應該有的半匹馬,也沒搜捕查證到他家參與蓄養私兵的事,就象在蔡京、張邦昌、白時中那沒搜查到一樣。

蔡京等也不是不想蓄養私兵,當然不是高尚爲國爲民嚴於律己守法。

他們是很清醒:蓄養私兵,尤其是自身沒有武力威懾力控制力的文官搞蓄養,既要花費大量錢財精力,還要承擔巨大的政治風險,搞來搞去結果還根本不頂用,且不說這種私人武裝構成的成員盡是些兇惡無良歹徒小人靠不住,就算蓄養的私人武裝在關鍵時刻真忠義肯賣命,真到再次發生叛逃狂潮等等的國家大災難,也照樣一浪就碎了.....養的再多也沒用,以國家的軍事力量尚且根本不管用,私人養的那點軍事力量又能頂個屁用,重點拍碎的靶子而已,只會引火上身......

這位老鬼尚書和蔡京等一樣只合法地養了十幾二十個打手看家護院。

兵貴精不貴多。

蓄養出少量可靠堪用的人手就夠了,人少,關鍵時反而容易護着一起潛逃.....

京城叛亂的結果是,老尚書和蔡京等幾個有自制力不跟蓄養風的老鬼得到了趙佶大爲信任。

巧妙以水淹梁山再把宋國放了把火,讓宋王朝和梁山鬧得更不死不休對立,逼得滄趙家族趙嶽系即便再顧全大局也決不可能和宋王朝合力拯救民族危亡,老奸巨滑的老傢伙心情更是大爽。

老尚書家不在權貴雲集的東城。

東城正是權貴雲集才地皮格外緊張,而且這樣那樣的限制或忌諱多,除了蔡京家就幾無豪華超大宅院,禁軍巡察得也最緊。而北城則不同。這裡是富豪聚集地。能建七進的超級大宅院在這也能找到,而富豪們被海盜敲詐京城時全玩破產了......老尚書享受災後朝廷重點恩賜,把家安在了北城,享受了座超級大宅,而且最方便做一些私事,不象在東城那麼容易顯眼讓人注意。

老傢伙在轎子中悄悄享受着點火朝廷與梁山的快樂,默默盤算着朝中一些事,在忽悠忽悠如同雲中飄的快感中到了北城家的附近。

傍晚正是京城居民返家的時候,北城和南城西城一樣主要是民居,此時,街道上人不少,匆匆忙忙的,慢悠悠的邊說笑邊放鬆一身疲憊的,挑擔子的,推着車的......形形色色,尋常無奇。

八擡的大轎子在人流中傲然前進。按規矩,普通人自然是不得靠近的,也不敢。

轎子跟着八個佩刀護衛呢。這八個漢子一看就知不是好惹的。八人也習慣了兇橫自大安全。

不料,匆匆經過轎子的人中,兩邊有幾人突然發難,一聲不吭卻整齊都手腕一翻,五道寒光射出,分取五個保鏢。

猝不及防,身手不錯而且同樣會玩暗器的八保鏢頓時有五人咽喉中鏢驚駭倒下。

出手者發難如電,緊跟着就是暴如雷霆。

共是五個人。

三人長袍懷中現出並不閃亮的鋼刀,仍是一聲不吭猛撲向剩下的三個保鏢。這三保鏢驚駭大叫:‘有刺客。”反應也極快,拔刀兇狠迎向刺客.....

另兩刺客,一個亮刀一掃,砍死身邊最近的主槓轎伕,反手一刀又殺了轎子中間的一個副擡,隨即飛步奔過去增援那三個同夥,以四打三。

後轎轎伕死了兩,轎子頓時失去平衡,猛然翻倒砸向地上,帶倒了其它幾個驚恐又猝不及防的轎伕。尚書老鬼在轎子中瞪眼驚駭間猛隨着轎子翻倒,重重砸在一側,肥碩沉重的身子砸得轎壁板轟隆一聲巨響,但木板很厚有防箭功能,特意如此設置的,所以並沒撞破。卻把老鬼撞得慘叫一聲,身子巨痛,半邊身膀麻了,腦袋也砸在壁板上撞得雲山霧罩暈暈乎乎的。

剩下的殺手同樣刀出如電,卻是先把轎伕全砍了,毫不留情。

這些甘當官老爺牛馬的卑賤者也全不是好東西,在主子面前是不算人的東西,但對上民衆則就是平民萬萬得罪不得的那種兇橫霸道的爺了。

幾轉眼殺盡了轎伕,那漢子一聲不響凌厲一刀劈開轎頂,揪着正成仙般暈乎的尚書老鬼的髮髻粗暴一把拉出轎子,手中刀一刀已斬下老鬼一臂,又一刀卸了條腿。老鬼淒厲無比慘叫倒下,隨即剩下的胳膊腿也被無情兇殘卸了。

這時候,那三個保鏢也倒下了。

他們抗不住對手四人幾乎只攻不守的瘋狂圍攻,刀就算傷到對方身體也只是劃破外衣而已,對手渾若無事,能趁機重創他們。顯然對手有隱秘卻優良的護甲什麼的,保鏢們卻沒有這種精良護具,武林搏鬥技能高這沒用,何況對手的身手個個強悍不弱於他們,稍對抗片刻就只能飲恨....

隨即,五殺手全來泡製尚書老鬼,圍着一陣瘋狂亂刀劈砍,卻刀刀不是一刀即死的要害,劈得老鬼肚破腹爛胸開,嚇得看到的路人無不亡魂皆冒驚恐而逃,再大膽也不敢瞧這種熱鬧.....

最後,在尚書老鬼淒厲卻微弱的聲音中,抓着髮髻一刀削首,掛在轎杆上,另一刺客以布沾血在轎頂上書:賣國賊私投女直,該死。

第229節年關,中第45節禍福相依(中)第113節諸惡何其多,下第178節空喜歡679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10節宋江之旅第477節完敗第318節冒險者的遊戲,終第8節報復東京434再氣陶震霆75節做個閻王,中第442節老路新局,下590一個又一個大耳刮子連抽第426節從此再無半島國之滅國,下734節拒馬防線第228節應對,下30節更嚇人的,上第237節大族之患第170節二爹的精明第255節皇宮迷影第602節清真山六蟒353千層浪2第552節桃花山大戰2645總有法搞砸了第637節氣歪了鼻子338下一個,中第152節民的規矩,下第133節都得鬧心,中第531節瘋狂愉快之旅第4節人樣子和仇視社會四人組第21節報國無門(中第139節裝B的狗兒被雷劈614怕是腦袋都長不住了第203節愜意第193節一難接一難629吾皇聖明第517節坑再大也擋不住潮流1第289節範瓊犯賤第174節一個人和一個王朝的較量,上666破罐子破摔第63節巧妙藉口,拜上求訂閱推薦728完整的人生第156節從傲慢到驚恐502驚變1第403節out思維和手段—半島之戰上33節虛名第220節原來如此第664節老辣權謀第82節妙極的申請第14節民逼官反(下第62節神童哪吒的故事580捉將551見識一下頂級荒唐第132節血戰崆峒山。上第188節危難時刻方顯本色(中第49節鐵腕知州(下第38節英雄救世,爲何救不了自己563讓人操心的二龍山54節一擊必殺628風波惡8第272節平西1第244節掠北8第616節賊中賊8第108節中山狼,中第25節拔刺7第2節海戰發威第152節民的規矩,下第42節隨手打開的潘多拉魔盒(5,求訂閱668小人物大時代第68節急火流星6第272節平西1第178節空喜歡第143節無所適從第197節還債600災第22節拔刺4第294節你能,我爲何不能?728完整的人生42節賊心不死,下第156節到處是坑,中第22東京顫慄-誰更驚急第39節不寒而慄的教育第21節東京顫慄-承擔不起的後果285節席捲西北的風潮2281節平西10第60節區別第457節鬥法7第616節賊中賊8第230節年關,下第414節崩潰,上第32節任性的都監,拜求訂閱第34節義氣得好報(上),求訂閱第71節層層套,1571破鎮第486節自找是非與命不由人第278節朱仝計劃,上第135節窮折騰第636節毛骨悚然第128節老辣,續381難搞